济南版七年级上2.3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同步练习(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共18题)
一、选择题(共15题)
生活中细菌几乎无处不在,下列对细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蓝细菌(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的营养方式都是寄生
C.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所有细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属于细菌
B.细菌全部对人体有害
C.酵母菌属于真菌
D.细菌、真菌可以分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尸体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变异现象
B.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照影响植物开花
酵母菌、曲霉、木耳都属于真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中有叶绿体 D.必须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在闷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菌,而脏衣脏鞋容易发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闷热的夏季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B.闷热的夏季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C.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霉菌的数量多
D.衣服上有机物的多少与是否容易长霉无关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人类后可以引起急性呕吐、腹泻等症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诺如病毒是引起人类患病的病原体
B.已经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是传染源
C.通过勤洗手预防该病是切断传播途径
D.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进入细菌内。一段时间后,细菌内出现一些新的噬菌体,这是因为 是
A.提供能量的物质 B.控制性状的单位
C.主要的遗传物质 D.遗传物质的载体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
B.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细菌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即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 只要条件适宜,它能在 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繁殖出新的一代。而放线菌的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 B.种子繁殖 C.孢子生殖 D.出芽生殖
香菇和木耳都属于真菌,它们共同的特征是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是单细胞动物
C.细胞没有细胞壁 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农户将腐熟剂撒到地里,农作物秸秆会很快转变成容易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的肥料,据此可知腐熟剂的主要成分是
A.病毒 B.细菌和真菌 C.无机盐 D.核酸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接合生殖
科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冰芯中采集到 万年前的某生物样本。该生物呈二十面体的椭圆形,由蛋白质外壳和 组成。该生物主要寄生在变形虫的细胞质中,借助宿主细胞才能大量繁殖。下列生物中在结构上与该生物最相似的是
A.乳酸菌 B.流感病毒 C.水螅 D.草履虫
下列关于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微生物
B.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
C.体内不含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D.能产生孢子,进行孢子生殖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细菌多了下列哪种结构
A.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二、综合题(共3题)
如图为青霉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新鲜橘皮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一周左右会长出青霉。青霉生长的营养来自 ,其营养方式是 ;青霉生长所需的非生物环境条件应有 。
(2) 要观察到右图的结构,应选择的具是 (选填“放大镜”或“显微镜”)。从图中可以看出,青霉是 (选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细胞中有 细胞核,依靠 进行繁殖,该类生物属于 (选填“真菌”、“细菌”或“病毒”)。
(3) 年,弗莱明发现某些青霉菌的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这种抑菌物质就是 ,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如图是观察酵母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问题。
(1) 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 ,这就是酵母菌。
(2)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用吸水纸从给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
(3) 和酵母菌一样,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 ,都属于真核生物。
(4) 和细菌一样,真菌细胞内也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制作米酒需将蒸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内含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
(1) 酵母菌的营养类型为 。
(2) 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因为 。
(3) 酿酒过程中,需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 。
(4) 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葡萄糖分解成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
1. 【答案】A
2. 【答案】B
【解析】有很多种细菌对人体都是有益的,比如乳酸菌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可以产生维生素 等,故B错误。
故选B。
3. 【答案】C
【解析】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遗传现象,A错误;
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周围环境温度,增加了空气湿度等作用,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
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C正确;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 千米气温下降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D错误。
故选择C选项。
4. 【答案】D
5. 【答案】D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闷热的夏季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适宜霉菌生长繁殖,洗净晾干的衣服上有机物(污物)较少,霉菌数量也少,不易长霉菌;而脏衣脏鞋上的有机物较多,霉菌也较多,因此容易发霉。
6. 【答案】D
【解析】病原体一般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而服用抗生素并不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可能会使相应病毒具有抗药性,D错误。故选择D选项。
7. 【答案】C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 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 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 组装 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或 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证明了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 【答案】D
9. 【答案】C
10. 【答案】D
11. 【答案】B
【解析】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达 亿吨之多,用秸秆制作肥料,不仅可减污染,还可变废为宝。加之秸秆类的来源广泛,如玉米秆、稻草、麦秸、豆秸、谷草、高粱秸以及各种藤蔓等,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常用的物理机械法和化学碱处理法,但都存在诸多缺点,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都不高。所以,利用微生物的广泛适应性和多功能性来转化秸秆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科学研究者重视,因为微生物在秸秆转化中有用途多、营养价值高、周期短、可再生等优点。
12. 【答案】A
13. 【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复制繁殖。
故选B。
14. 【答案】B
15. 【答案】D
二、综合题(共3题)
16. 【答案】
(1) 橘皮;腐生;水分和温度等
(2) 显微镜;多细胞;孢子;真菌
(3) 青霉素
17. 【答案】
(1) 液泡
(2) 碘液;出芽生殖
(3) 细胞核
(4) 叶绿体
【解析】
(1) 观察酵母菌时,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盖上盖玻片,会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说明这就是酵母菌。
(2) 由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
(3)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霉菌和蘑菇是多细胞真菌、细胞膜,所以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18. 【答案】
(1) 异养型(腐生型)
(2) 温度过高,会将酵母菌烫死
(3) 创造无氧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4) 酒精和二氧化碳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