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2-2023度下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专项素养综合全练(5份打包)(含解析)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三)
识图分析
一、选择题
1.(2022安徽凤阳期末)如图表示几种生物进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A、B、C、D共同的祖先是F
B.C可以是鸟类,D可以是爬行类
C.A可以是鱼类,B可以是两栖类
D.在地层中最先出现的是E
2.(2022福建长汀模拟)如图所示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3.(2021安徽泗县期中)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近。下列动物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4.(2021广东龙门期中)关于如图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身体均有口无肛门
B.②③均营寄生生活
C.④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D.⑤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均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且体表有外骨骼
5.(2021广东新丰月考)如图分类检索表中,桃的位置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跨学科·数学】(2021河南南召月考)如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特征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C.Ⅲ是有辅助呼吸器官
D.Ⅳ是完全变态发育
7.(2021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月测)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消费者数量最少的是鹰
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8.(2022湖南娄底期中)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①是生产者,①可以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②和③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C.①→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D.①、②、③的遗体能被④分解
二、非选择题
9.(2022河南长垣期中)如图是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内的混合气体是模拟原始地球的 成分,这里面绝不能含 气。
(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是模拟原始地球的 。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
(4)米勒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 。
10.(2021广东普宁期中)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了如图几种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图中结构最简单、最低等的是 ,它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
(3)图中称为被子植物的有 ,裸子植物有 ,两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4)水绵、葫芦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 繁殖后代。
(5)上述生物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11.(2021江苏南通期中)如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图二表示某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能量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一
二
(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一中的草属于 ,其余都属于 。
(2)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较弱。
(3)若甲、乙、丙、丁表示图一中含蝗虫的一条食物链上的四种生物,则乙代表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D 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F在地层中最先出现。
2.B 题图中④海带属于藻类,③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②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①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因此图中所示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④③②①。
3.C 蝾螈为两栖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川金丝猴是哺乳动物,黑猩猩属于哺乳动物,黑猩猩和川金丝猴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故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川金丝猴。
4.B ①涡虫,有口无肛门,②蛔虫,有口有肛门,A错误。④家兔是草食性动物,牙齿没有犬齿的分化,C错误。只有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的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D错误。
5.A 桃属于被子植物,甲属于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乙属于孢子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因此,桃的位置是甲。
6.C 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蝗虫和家鸽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错误;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跨学科解读 此题利用数学韦恩图,考查动物类群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7.C 杂食性的鸟吃昆虫,但是杂食性的鸟和昆虫又都吃绿色植物,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8.C 食物链不包括④分解者。
二、非选择题
9.(1)原始大气 氧
(2)闪电
(3)原始海洋
(4)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解析 (1)米勒在题图所示的A装置中加入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混合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2)正负电极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这主要是为混合气体提供能量。(3)在B装置的溶液中,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此装置里的液体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4)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0.(1)种
(2)水绵
(3)向日葵、玉米 油松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4)孢子
(5)葫芦藓
解析 (1)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题图中水绵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向日葵和玉米都是被子植物,依靠种子繁殖后代,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油松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4)水绵、葫芦藓、肾蕨都不产生种子,依靠孢子繁殖后代。(5)葫芦藓是苔藓植物,叶只由一层细胞组成,能够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1.(1)生产者 消费者
(2)5 自我调节
(3)猫头鹰 太阳能
解析 (1)图一中草属于生产者,田鼠等动物属于消费者。(2)由图一可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田鼠→蛇→猫头鹰;草→田鼠→猫头鹰;草→野兔→蛇→猫头鹰;草→野兔→猫头鹰;草→蝗虫→食虫鸟→猫头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食物链(或营养结构)简单。(3)图二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与图一中食物链“草→蝗虫→食虫鸟→猫头鹰”对应,可见乙表示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www.21cnjy.com)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五)
跨学科专题
一、选择题
1.【跨学科·语文】(2021湖南衡阳中考改编)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氧气、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构成
B.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蛋白质
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2.【跨学科·语文】(2022广东潮安一模)“惊蛰雷鸣,成堆谷米。”时至惊蛰,春雷乍动,雨水增多,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3.【跨学科·数学】(2021安徽泗县期中)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E可表示有茎、叶的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4.【跨学科·数学】(2019山东聊城中考)如图四个长方形分别代表四种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其中相互重叠形成的阴影部分代表的特征
是 ( )
A.有脊柱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卵生
5.【跨学科·语文】(2022安徽临泉期末)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记载立夏时“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6.【跨学科·数学】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一定时间内,a和b的数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B.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不大
C.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
D.a、b的数量变化关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非选择题
7.【跨学科·美术】(2022江苏仪征期末)动物是绘画和艺术中的常客,助人净化心灵,引人积极向上。齐白石的《虾》寓意淡泊名利;宋守友的《九鱼图》象征着吉祥如意;毕加索的《和平鸽》象征着和平。请分析回答:
(1)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椎骨,将虾归为 动物。
(2)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3)鸽子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和充足的氧气。鸽子有 辅助呼吸,能保证其飞行时的氧气供应。
(4)虾、鱼、和平鸽三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8.【跨学科·数学】(2022山东钢城二模)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数量占比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图甲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此生态系统中,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进行分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3)图丙中,A图表示两种生物之间是 关系。图甲中的 和 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满足B图又满足C图。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C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没有游离的氧,A错误;米勒的实验合成的是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B错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而不是使之产生定向变异,D错误。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一定的语文阅读基础上,能正确理解题干《道德经》中的句子,再结合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B 惊蛰时节雨水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对农谚正确理解并分析的基础上,再结合生物学中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
3.D 藻类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且大部分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学韦恩图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中植物类群的知识进行解答。
4.A 家兔、青蛙、家鸽和鲫鱼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学韦恩图变式图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中动物类群的知识进行解答。
5.C 夏天到了,温度升高,蝼蝈开始鸣叫,蚯蚓开始活跃起来,瓜果蔬菜都开始快速生长。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一定的语文阅读基础上,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句子,再结合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的知识进行解答。
6.B 由题图可知,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如果a灭绝,则b可能会因为缺乏食物而死亡。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和分析数学曲线图的基础上,结合食物链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
二、非选择题
7.(1)无脊椎
(2)鳍
(3)气囊
(4)和平鸽
解析 (1)虾的身体内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2)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3)鸽子属于鸟类,具有气囊,气囊能辅助肺呼吸。(4)和平鸽属于鸟类,鸟类的体温恒定。
跨学科解读 本题对美术界的三幅名画进行了简单介绍,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中有关动物类群知识的同时,增长见识,丰富文学素养。
8.(1)分解者 4 物质和能量
(2)b 鹰 体温是否恒定
(3)共生 鹰 蛇
解析 (1)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图甲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图甲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昆虫→鸟→鹰、绿色植物→羊→狼,因此图甲的食物网共包含4条食物链。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数量占比关系,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c、d、a、b,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c→d→a→b。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鼠→蛇→鹰,则b对应的是鹰,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a蛇属于变温动物,b是鹰,d是鼠,鹰和鼠都属于恒温动物,因此分类的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3)图丙中,图A中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共生关系;图B中两种生物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图C中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图甲中,鹰吃蛇,鹰和蛇具有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鹰和蛇具有竞争关系,所以鹰和蛇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跨学科解读 本题需要在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学曲线图和扇形图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系统有关知识进行解答。
(www.21cnjy.com)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四)
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安乡期中)如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下列选项中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只 湿土 明亮 20 ℃
纸盒的右半侧 10只 湿土 阴暗 30 ℃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2.【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辽宁铁西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 30个 9只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3.(2021四川眉山中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以鼠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错误的是 ( )
A.每组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
B.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应适宜且相同
C.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的鼠妇应大小相同
D.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1山东潍坊中考)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花瓣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
B.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
C.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对照组为A组
D.实验结论是“光照时间能够影响牵牛花花瓣的颜色”
二、非选择题
5.(2022广东福田期中)观察如图,回答问题。(其中图一是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示意图,图二为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生成的场所依次是原始 和原始 。
(2)图二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缺少 。正、负电极火花放电模拟的是 。
(3)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图一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 (填选项)。
A.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C.有机大分子物质→独立体系
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
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湖南安乡期中)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为减少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 值。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 。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健康人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填“重复使用”或“扔进专用垃圾桶”)。
7.【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1浙江丽水中考)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是否有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3份大小相同的同种香蕉切片,分别进行冷冻、常温放置和高温煮熟处理;
②处理后取出并置于同一培养皿中,同时分别滴加1毫升的过氧化氢,观察并记录气泡的多少;
③重复上述实验。
不同温度的香蕉切片(含过氧化氢酶) 滴加过氧 化氢的量 /毫升 气泡数量(“+”数 表示气泡多少)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冷冻香蕉 (低温组) 1 + 0 +
常温香蕉 (常温组) 1 ++++ +++++ ++++
煮熟香蕉 (高温组) 1 0 0 0
(1)常温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通过实验可知:常温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低温条件下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C 在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温度,因此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设计对照实验。
2.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适宜且相同。从题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3.A 每组只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这样的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
4.B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应为“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A错误;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A、B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C错误;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实验现象是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花瓣颜色变化和是否有光照有关,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大气 海洋
(2)氧气 闪电
(3)A
解析 (1)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分子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小分子随着雨水汇入热汤似的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2)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实验中,正、负电极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这主要是给混合气体提供能量。(3)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6.(1)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相同吗
(2)口罩类型 平均
(3)不同
(4)扔进专用垃圾桶
解析 (1)由题图可知,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相同吗 (2)通过题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口罩类型是该实验的变量;计算多次检测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力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力最差。(4)使用过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存在感染风险,所以需要扔进专用垃圾桶。
7.(1)作对照
(2)强
解析 (1)实验中的常温组起对照作用。(2)据表中气泡数量可见:常温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低温条件下的强。
(www.21cnjy.com)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
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2022陕西合阳期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块农田
B.一片森林
C.一个湖泊
D.池塘里的所有鱼
2.(2022安徽芜湖期末)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表所列,则它们的关系为 ( )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mg·kg-1) 0.05 7 0.51 68 0.45
A.A→B→C→E→D
B.
C.A→E→C→B→D
D.
3.(2021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C.农田中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农田生态系统
D.某食物链“甲→乙→丙→丁”中,若因某种原因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乙会大量增加,丁会大量减少
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陕西白水田家炳实验中学质检)为了消灭蚊子,人们向其生活的湖里喷洒杀虫剂。只要杀虫剂含量在950 ppm以下,就不会对脊椎动物有毒害作用。然而第二年人们发现大量食鱼鸟死在湖中。根据表(第二年测得的湖中生物体内杀虫剂含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分析错误的是 ( )
生物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鱼 食鱼鸟
杀虫剂 含量/ppm 1 10 100 1 000
A.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是生产者,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消费者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该湖泊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C.由生物数量金字塔可推断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D.食鱼鸟营养级别最高,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超过致死量
5.如图,曲线a、b、c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6.(2021天津河西北师大附中月考)如图为七年级某班制作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D.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阳光→水草→小鱼
7.【跨学科·数学】(2022安徽凤阳期末)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 )
A.乙表示生产者
B.丙是分解者
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能量可从丙传递给甲
二、非选择题
8.(2022甘肃平凉中考改编)祁连山国家公园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图一表示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还应增加非生物环境和生物成分中的 ;该成分与图二中的 相对应。
(3)图二中①所示的生理活动是 。
9.(2021甘肃天水中考)天水市麦积山景区群山皆绿,林木茂盛,流水淙淙,景色宜人。景区中生活有多种动植物,如图为一些生物组成的食物网,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
(3)图中的生产者是 ,F和E之间的关系是 。
(4)该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图示成分外,还包括 和非生物环境。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D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池塘里的所有鱼只包含部分消费者,因此池塘里的所有鱼不属于生态系统。
2.D 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A体内有机汞浓度最低,因此A的营养级最低;C、E体内有机汞浓度几乎相同,因此C、E处于同一营养级;B体内有机汞浓度大于C、E,但小于D,故B所处营养级高于C、E,低于D;D体内有机汞浓度最高,所处营养级最高。
3.C 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必须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4.C 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能被分解,会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5.C 据题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发生变化的顺序为a、c、b,因此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b;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故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6.D 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
7.C 由题图可知,乙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乙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由生物富集作用可知,题图中食物链为丁→甲→丙→乙,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所以能量传递方向为丁→甲→丙→乙,能量不能从丙传递给甲,D不符合题意。
跨学科解读 此题需在理解数学柱状图的基础上,考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有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
8.(1)5
(2)分解者 C
(3)光合作用
解析 (1)图一中有5条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植食性鸟→鹰。(2)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还应增加的是非生物环境和生物成分中的分解者。图二中的C为分解者。(3)图二中的①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可见①表示的是光合作用。
9.(1)4
(2)A→B→F(或A→C→F)
(3)A 捕食关系与竞争关系
(4)分解者
解析 (1)(2)题图中食物链有:A→B→F、A→C→F、A→C→E→F、A→D→E→F,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4条。最短的食物链为A→B→F(或A→C→F)。(3)在生态系统中,每一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开始,故题图中的生产者是A。在该食物网中,F和E均以C为食,所以F和E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时F捕食E,所以F和E之间还有捕食关系。(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题图中A是生产者,B、C、D、E、F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图示成分外,还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www.21cnjy.com)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生物类群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模拟改编)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开始注重养生,蕨菜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但蕨菜含有有毒物质原蕨苷,所以不能多吃。关于蕨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与水稻一样可以通过种子繁殖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植物体内具有真正的导管
2.【新考向·中华传统文化】(2022河南西峡一模)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和特征相符合的是 ( )
诗句 植物类群 特征
A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山桃——被子植物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 翠柏方岁寒,独立群木外 翠柏——裸子植物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青苔——藻类 无根、茎、叶的分化
诗句 植物类群 特征
D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蕨芽——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新考向·中华传统文化】【新独家原创】春联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联“一片白云羊变动,千条翠柳燕翻飞”“马步生风辞旧岁,羊毫挥墨写佳联”中的燕子和马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
是 ( )
A.节肢动物 哺乳动物
B.鸟类 爬行动物
C.鸟类 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
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福建南安模拟)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动物甲、乙、丙、丁分别是 ( )
A.家兔、蝗虫、家鸽、蚯蚓
B.蝗虫、蚯蚓、家兔、家鸽
C.蝗虫、家鸽、蚯蚓、家兔
D.蚯蚓、家鸽、蝗虫、家兔
5.(2022河南淅川一模)如图,宽尾凤蝶的幼虫在受到惊吓时会翻出触角,并配合外骨骼上的黑斑伪装成毒蛇的模样吓退捕食者。下列动物中,与宽尾凤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蜜蜂 B.响尾蛇 C.蚯蚓 D.涡虫
6.【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四川凉山中考)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 )
A.河蚌有坚硬的贝壳,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阻力
C.蜥蜴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贴地迅速爬行
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有利于空中飞行
7.(2021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关于生物个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卷柏的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B.苏铁的果皮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能诱使动物传播种子
C.草履虫主要通过胞肛把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血吸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8.(2022北京通州一模)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丁是变温动物,丙是恒温动物
B.乙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分成三部分
C.丙进行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9.(2022湖北黄梅期中)下列关于动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B.中药“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结的种子,其外没有果皮包被
C.河蚌和蚯蚓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D.章鱼和鱿鱼都是海洋鱼类,用鳃呼吸
二、非选择题
10.【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福建厦门翔安期末)请将植物分类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A ,B (A、B处填数量)。
11.【跨学科·美术】(2020河北滦南期末)如图的国画名叫《他日相呼》,为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齐白石老人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时不会谦让和共享,而是互相争夺,但长大后,得到食物就会互相呼唤,此画的寓意为:美德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 组成。
(2)鸡属于鸟类,鸟类身体大多呈 ,前肢变成翼,体表被有羽毛,体温 。
(3)鸡蛔虫是鸡体内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与人蛔虫相同,鸡蛔虫也属于线虫动物,鸡蛔虫的生殖能力 ,消化道 。
(4)鸡羽虱是鸡身上的另一类寄生虫,它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可以推测出鸡羽虱的身体和附肢都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蕨菜属于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2.B 山桃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A不符合题意;青苔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C不符合题意;蕨芽属于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D不符合题意。
3.C 燕子属于鸟类,马属于哺乳动物。
4.B 家兔和家鸽的身体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其中丙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丁家鸽属于鸟类,体表被羽毛。蝗虫和蚯蚓的身体内都无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其中甲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乙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外骨骼。
5.A 宽尾凤蝶有外骨骼,有触角,且足和触角均分节,属于节肢动物。蜜蜂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而响尾蛇属于爬行动物,因此宽尾凤蝶与蜜蜂的亲缘关系最近。
6.C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7.D 卷柏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A错误;苏铁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B错误;草履虫主要通过伸缩泡把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C错误。
8.C 丙家鸽属于鸟类,其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气囊只起暂时储存气体的作用。
9.B 葫芦藓具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A错误;蚯蚓是典型的环节动物,C错误;章鱼、鱿鱼都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种子 被子 单子叶 两片 一片
解析 在自然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为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根据种子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具有一片子叶,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具有两片子叶。
11.(1)体节
(2)流线型 恒定
(3)强 完整
(4)分节
解析 (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其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2)鸟类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有羽毛,体温恒定。(3)鸡蛔虫属于线虫动物,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细长的圆柱形,体内有完整的消化道,有口有肛门。(4)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且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跨学科解读 此题是以齐白石老先生的名画为背景,考查学生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相关生物学知识,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谦让和共享的美德。
(www.21cnjy.com)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