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2023年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记者会上说:“我经常担心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因为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秉承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对外政策。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汉的张骞开辟了中原与中亚、西亚友好交往的通道
B.唐太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C.宋代装有指南针的船只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末代王朝即将面临的危机
3.“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是《同治要务》中的一段话。这段话的观点与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哪一个事件密切相关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4.辛亥革命十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从列强手中收回大量权益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6.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光辉思想。这些思想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坚定不移地走计划经济道路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改革开放 D.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7.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许多人物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人物与所作贡献或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邱少云—用胸腔堵枪口的战斗英雄 B.焦裕禄—艰苦创业的石油工人
C.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D.袁隆平—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8.罗马规定,若有法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应到法学家著作中寻找答案。以下法律著作奠定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9.一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哪怕对西方艺术一知半解的人,都能说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传世艺术名作。这些作品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A.自由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10.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下表格对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设计不正确的是
历史要素 共同特征
①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②过程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国王
③结果 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④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④
11.1900年以后,电炉、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已经普遍使用,妇女们真正有了空闲的时间,可以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女性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2.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B.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C.德国都是祸首之一
D.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玻利瓦尔领导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联合国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5.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段材料说明当今世界
A.两极格局形成 B.出现多极化趋势
C.出现全球化趋势 D.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10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沦中的屈辱史,也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根据年代尺所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2分)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经济方面有何尝试?有何意义?(2分)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4)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什么?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了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4分)
17.(10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叙述了日木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2分)
材料二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荒。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危机,列宁采取了什么措施?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材料三 1933-1937年,罗斯福政府拨款120亿美元,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和植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3)根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任答两条即可)(3分)
(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D 解析:由所学可知,西汉的张骞开辟了中原与中亚、西亚友好交往的通道,A项错误;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B项错误;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是郑和下西洋,C项错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末代王朝即将面临的危机,故D项正确。
3.B 解析:据材料中“在乎自强”可知,材料与洋务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
4.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两个意思,一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体现了民族意识;二是强调主权属于人民,人人都有权利来管理自己的国家,体现了民主意识。故D项正确。
5.A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主要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6. B
7.C 解析:由所学可知,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C项正确;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用胸腔堵枪口的战斗英雄是黄继光,A项排除;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艰苦创业的石油工人是指“铁人”王进喜,B项排除;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的是研制青蒿素的医学家屠呦呦,D项排除。
8. B
9. D
10.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革命成功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并将国王查理一世斩首示众;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将国王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并没有推翻封建统治、处死国王。
11.D 解析:据“1900年以后,电炉、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已经普遍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2.B 解析: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胜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败国,故选B项。
13. D
14. A
15. B
二、非选择题
16.(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7.(1)大化改新;明治维新。(2)新经济政策。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情况,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3)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等。(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2023 年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满分:50 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记者会上说:“我经常担心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因为民之所忧,我
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秉承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对外政策。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
描述正确的是
A.东汉的张骞开辟了中原与中亚、西亚友好交往的通道
B.唐太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C.宋代装有指南针的船只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末代王朝即将面临的危机
3.“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是
《同治要务》中的一段话。这段话的观点与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哪一个事件密切相关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4.辛亥革命十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
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从列强手中收回大量权益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6.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光辉思想。这些思想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坚定不移地走计划经济道路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改革开放 D.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7.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许多人物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下列人物与所作贡献或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邱少云—用胸腔堵枪口的战斗英雄 B.焦裕禄—艰苦创业的石油工人
C.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D.袁隆平—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8.罗马规定,若有法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应到法学家著作中寻找答案。以下法律著作奠定罗
马法制建设第一步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9.一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哪怕对西方艺术一知半解的人,都能说出《蒙娜丽莎》《最
后的晚餐》等传世艺术名作。这些作品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A.自由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10.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下表格对这三
次革命的共同点,设计不正确的是
历史要素 共同特征
①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②过程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国王
③结果 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④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④
11.1900年以后,电炉、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已经普遍使用,妇女们真正有了空闲的时
间,可以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女性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与这一现象直接相
关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2.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
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B.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C.德国都是祸首之一
D.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
面貌,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玻利瓦尔领导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
不同,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联合国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5.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
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
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段材料说明当今世界
A.两极格局形成 B.出现多极化趋势
C.出现全球化趋势 D.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20分)
16.(10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沦中的屈辱史,也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
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根据
年代尺所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2分)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经济方面有何尝试?有何意义?(2分)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4)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什么?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了
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4分)
17.(10分)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 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
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
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
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叙述了日木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2分)
材料二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荒。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
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
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危机,列宁采取了什么措施?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材料三 1933-1937年,罗斯福政府拨款 120亿美元,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和植
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
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3)根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任答两条即可)(3 分)
(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进一步
深化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D 解析:由所学可知,西汉的张骞开辟了中原与中亚、西亚友好交往的通道,A项错误;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B项错误;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是郑和下
西洋,C项错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末代王朝即将面临的危机,故 D项正确。
3.B 解析:据材料中“在乎自强”可知,材料与洋务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
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故 B项
正确。
4.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两个意思,一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体现了民族意
识;二是强调主权属于人民,人人都有权利来管理自己的国家,体现了民主意识。故 D项正
确。
5.A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
内容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主要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
的发展。故 A项符合题意。
6. B
7.C 解析:由所学可知,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C项正确;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用胸腔堵枪口的战斗英雄是黄继光,A 项排除;焦裕
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艰苦创业的石油工人是指“铁人”王进喜,B项排除;袁隆平培育
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的是研制青蒿素的医学家屠呦呦,D项排除。
8. B
9. D
10.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并在革命成功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并将国王
查理一世斩首示众;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将国王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美国
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并没有推翻封建统治、处死国王。
11.D 解析:据“1900 年以后,电炉、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已经普遍使用”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
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2.B 解析: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胜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败国,故选 B项。
13. D
14. A
15. B
二、非选择题
16.(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结束了我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
17.(1)大化改新;明治维新。(2)新经济政策。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情况,要从
国情出发,实事求是。(3)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
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
权力明显增强等。(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们
的思想,实事求是。

2023年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