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2022三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03中国现代史 (含解析)
安徽省2020-2022三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03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2022·安徽·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某县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统计表。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表1
年份 种植面积(市亩) 水稻总产(万斤) 水稻单产(斤)
1950 1168191 43611 373
1951 1286856 49855 387
1952 1619638 74995 463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022·安徽·统考中考真题)1991年3月,中共中央确定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这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C.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3.(2022·安徽·统考中考真题)在中国“入世”关键阶段,中美经过多轮磋商和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说明
A.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 B.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美国开始放弃霸权主义 D.发展中国家主导世界贸易
4.(2021·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日本官员承认,进入核俱乐部使中国“获得亚洲第一大国的称号”。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英国媒体评论说,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中国进安理会。据此可知
A.核试验的成功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安理会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新中国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普遍承认
5.(2021·安徽·统考中考真题)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A.乡镇企业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6.(2020·安徽·统考中考真题)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A.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7.(2020·安徽·统考中考真题)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A.195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6年
二、辨析题
8.(2021·安徽·统考中考真题)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贾思勰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天工开物》。
(2)齐白石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造了宏篇巨作《愚公移山》。
(3)王进喜于1960年率队参加胜利油田建设大会战,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4)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三、改错题
9.(2020·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技术进步加速文化传播。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2)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深受观众欢迎。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四、综合题
10.(2020·安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某县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统计表”、“1950、1168191、43611、373”、“1952、1619638、74995、463”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是种植面积和水稻总产、水稻单产都有持续增加,这主要是1952年的土地改革完成,土地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指的是1958年开始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1978年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股份制公司股票在改革开放中是个新事物,试点实行,这是准备全面推行,这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二十一世纪初建立,1992年开放内地城市后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才开始形成, 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经过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双边协议,这说明,共同利益最终战胜了分歧,A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 美国从来不是霸主但它从来没有放弃霸权主义, 发达中国家主导世界贸易,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4.A
【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国拥有核武器是英国媒体认为应该赶快让中国进入联合国安理会,说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5.B
【详解】材料反映了1984年造纸厂实行承包制后,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不是乡镇企业,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没涉及到多种所有制经济,故排除C;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6.C
【详解】考查点:土地改革。解题思路: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使农民获得土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故C符合题意;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不符,排除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与《中国土地法大纲》不符,排除B;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与《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都不符,排除D。故选C。
7.D
【详解】考查点:时代变迁。解题思路:根据新词条判断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题干的市场经济、超市、下海等词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故D符合题意;与1956年有关的词汇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等,排除A;与1978年相关的词汇是改革开放等,排除B;与1984年相关的词汇是国企改革等,排除C。故选D。
8.(1)错误,“《天工开物》”改为“《齐民要术》”
(2)错误,“齐白石”改为“徐悲鸿”
(3)错误,“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4)正确。
【详解】(1)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所著农书为《齐民要术》,而《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所以“《天工开物》”改为“《齐民要术》”。
(2)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造了宏篇巨作《愚公移山》,而齐白石创造了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擅于花鸟鱼虫。所以“齐白石”改为“徐悲鸿”。
(3)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于1960年率队参加了大庆油田建设大会战,而不是胜利油田。所以“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4)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9.(1)错误;“雕版印刷术”改为“活字印刷术”
(2)错误;“中华书局”改为“商务印书馆”
(3)错误;“《歌女红牡丹》”改为“《定军山》”
(4)正确
【详解】(1)考查点:活字印刷术。解题思路:依据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判断题干说法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故本题说法错误,将“雕版印刷术”改为“活字印刷术”。
(2)考查点:商务印书馆。解题思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本题说法错误,将“中华书局”改为“商务印书馆”。
(3)考查点:《定军山》。解题思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深受观众欢迎。故本题说法错误,将“《歌女红牡丹》”改为“《定军山》”。
(4)考查点:互联网。解题思路:依据互联网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故本题说法正确。
10.(1)目的: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领导者缺乏现代化观念;没有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等。
(2)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界齐心协力等。
(3)民族独立是国家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
【详解】(1)考查点:洋务运动。解题思路:“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分析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失败原因。依据材料一的“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依据材料一的“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可以归纳出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领导者缺乏现代化观念。依据材料一的“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可以归纳出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没有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等。
(2)考查点:第一个五年计划。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二归纳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根据材料二的“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可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是: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根据材料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可以归纳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界齐心协力等。
(3)考查点:我国工业化建设。解题思路:答案不唯一,围绕工业化建设思考。我国工业化建设给我的启示是:民族独立是国家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