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华池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1~6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这表明人类
A.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B.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业出现
C.从迁徙到定居到形成聚落D.社会私有制和国家的形成
2.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A.呈现多元特征B.以培植农作物标准
C.相互借鉴发展D.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3.《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4.波斯帝国修筑的“御道”全长1677英里,沿途设有111个驿站,覆盖帝国全境。后来,从御道上又开辟出几条岔路,向西南通往埃及,向东南通到印度河流域。波斯帝国“御道”的修筑
A.促进古代文明区域间的连接B.保障地中海地区的长期和平
C.全面扩大了希腊文化影响力D.推动了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
5.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6.1562年7月,西班牙神父狄亚哥·迪兰达亲手烧毁了成千上万的玛雅古籍抄本、故事画册和书写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书卷。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今天研究玛雅文明的不利因素是
A.西方殖民者的持续破坏B.玛雅文明的彻底消失
C.玛雅文明原始资料缺失D.玛雅古籍抄本被销毁
7.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导
C.农业变革推动世界市场发展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贸易交流
8.甘燕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D.人口增长导致需求量的提高
9.根据金士杰《城市化与通货膨胀》一文的统计数据,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英国谷物价格上涨了7倍,工业产品价格和工人工资上涨了3倍。对这一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说明英国圈地运动趋于结束B.有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
C.和英国的贸易政策密切相关D.有助于英国的工业品扩大规模
10.在非洲,欧洲殖民者除了贩卖黑人奴隶之外,就是对内陆进行殖民探险活动。不过,在16-18世纪,欧洲殖民探险活动仅限于非洲沿海或内陆的个别地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A.葡萄牙殖民时代的扩张特点B.非洲的气候影响了欧洲殖民
C.欧洲早期殖民活动受技术的制约D.工业革命为殖民扩张提供了支持
11.自中世纪以来,西欧社会一直等级分明,僧侣、贵族、农民和市民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但到了16、17世纪,原有的界限被打破了,一些人地位上升,另一些人下降,有些人甚至地位颠倒,还有些则一身二任。与这些变化有关的是
A.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B.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C.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D.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密切结合
12.对于赎罪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马丁路德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基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此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材料表明德意志宗教改革
A.彻底打击了封建势力B.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产生众多的新教教派D.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
13.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认为,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人们必须把一切自然权利交付给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或议会以保护安全、和平;而洛克(1632-1704)则认为自然状态是和平与互爱的,人们仅是需要一个共同的权威来判断纠纷与争论。据此可知,二人
A.在是否保留君主政体方面存在分歧B.均认为自然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
C.对“理性”的力量大小有不同的认识D.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14.卢梭将人类社会分为“自然状态”和“文明社会”两种形态,他将“自然状态”隐喻为“漂泊在森林中的野蛮人",称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但是人类一旦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受到“制度的束缚”,此时“异己性”就暴露无遗。卢梭的观点
A.控诉了工业革命对人的异化B.否定了社会进化的积极意义
C.体现了其对近代文明的恐慌D.反映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
15.德意志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防止法国革命在本国重演,使德意志通过“自由、和平的努力”而非革命暴力,以一种“最好的和最人道的方式”迈入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据此可知,德意志
A.政治改革具有一定的保守性B.军国主义思想的滋长
C.走上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D.国家统一具有必然性
16.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现与传播日渐打破了宗教权威的控制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革命直接预示和推动着日后科学的更大发现和知识的进步,特别是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巨大变革和普遍进步"。该观点意在强调
A.科学发现锈发政治革命B.科学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C.知识变革促进思想解放D.技术革命引发连锁反应
17.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发展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加重
C.燕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18.《剑桥欧洲经济史》记述了欧洲某一时期涌现的新经济现象:“更多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基础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和这一现象相伴的历史结果是
A.蒸汽机取代传统动力B.新型垄断组织出现
C.工厂制度出现并发展D.自由主义政策式微
19.19世纪以来,英国普遍注重食物的营养,马铃薯的消费减少,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蔬菜消费增加,香蕉在城市穷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20.马克思曾指出: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这表明马克思
A.否定巴黎公社运动的功绩B.看到巴黎公社运动的不足
C.强调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D.说明公社委员会措施不力
21.19世纪中期,法国、德国的工人阶级组织始终并肩作战,反对两国反动政府的侵略战争政策;巴黎公社建立后,选举和吸收了外国的一些著名革命活动家参加公社的工作。这表明,当时的欧洲工人运动
A.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由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
C.蕴含着国际主义精神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2.17世纪初,荷兰人对于“南方大陆(澳大利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远超之前西班牙、英国等国。可是,在17世纪40年代他们却停止了探险,因为他们认为“南方大陆”荒无人烟,无法开展贸易活动。由此可知,当时荷兰
A.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
C.在争夺殖民霸权中失利D.海外扩张带有商业特性
23.就亚非地区而言,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推动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24.在拉丁美洲赢得独立之后,曾并肩作战的几个殖民地却走向了分裂,这跟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玻利瓦尔的美洲联合建国构想是背道而驰的。并且,独立后的拉美又逐渐成为了欧美的半殖民地。这折射出
A.欧美的武装干涉影响了拉美团结B.拉美独立运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C.西班牙殖民削弱了拉美民族意识D.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落后
25.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伊朗立宪革命制定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则迫使英国当局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出台。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觉醒。由此可知,该时期亚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结束本国封建专制统治B.各国联合开展反帝斗争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D.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中国澳门并和中国建立正常贸易关系,1571年又在日本长崎获得了另一个基地,此后贸易便达到燕盛时期。16世纪80年代,溴门进入了黄金时代,人口由五百多人增长至两万多人,迅速发展成海港城市。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心安排在远东的贸易活动,每年五月至六月,他们乘坐由中日贸易舰队司今指挥的大帆船,顺着夏季风从印度果阿起航,将装载着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货物,以及原产美洲的白银运到澳门,把货物与白银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以及铅、水银、糖、麝香、获苓、棉布等商品,到第二年初夏,乘着季风东航进入日本长峙,把丝、棉布等中国商品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装上日本白银及少量其他货物,返回澳门。他们在澳门用日本的白银大批购买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黄金及其他货物,到第三年秋天,乘着季风返回印度果阿。
材料二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垫断贸易。在葡萄牙人独占对日贸易利润的刺激下,西班牙人也致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1566年,“圣赫罗尼莫号”帆船从(墨西哥)阿卡普尔料抵达马尼拉,开辟了往返于亚洲与美洲的远程贸易航线。马尼拉大帆船将近两年往返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一次,中国的生丝、丝纲、瓷器等特产,遍销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深受欢迎。18世纪,垄断性的大帆船贸易走向衰落,1815年西班牙国王废除此项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类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东方贸易航线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走向衰落的原因。(9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向英国、德意志和法国传播时,宗教改革运动也开始兴起。宗教改革实际上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7世纪中期开始,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在思想上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摘编自鲍鹭滨主编《<中外历史纲要>史学材料汇编》
材料二
启蒙是针对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而言。启蒙思想家批判神权统治、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等,从而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从17世纪中期开始,欧美主要国家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从传统政治体制向新型政治体制的转变。
——摘编自鲍鹭滨主编义中外历史纲要》史学材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归纳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实践启蒙运动主张的。(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的关系。(4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那,具有丰富的水和煤铁资源。1786年时,它仅有一个阿克菜特纱厂的烟囱耸立着,但在十五年后,却发展到50个纱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在其邻近地区,短期间出现了许多拥有几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棉纺织业的机械化,引起了对金属和机器的需委,于是伯明翰、谢菲尔德、纽尔斯卡等城市的冶铁业发展起来,伯明输逐渐成为英国冶炼工业中心。
——摘编自庄解优《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发展》
材料二
1850~1870年,恩格斯居住于曼彻斯特。这一时期他每天需要处理大量事务,不断增加的收入可以基本保证马克思一家过上比较像样的生活。同时,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也让恩格斯更深入地了解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状况。他着手对军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撰写的相关论著总字数不少于150万字。他还关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通过撰写著作闲发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态度;协助马克思参加国际工作协会的领导工作。
——摘编自练庆伟《恩格斯1850-1870年曼彻斯特时期的人生经历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曼彻斯特棉纺织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期的人生经历。(8分)
2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0-1826年拉丁美洲殖民地,在圣马丁、玻利瓦尔等人的领导下,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战争,最终获得胜利,拉丁美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因家。(见下表)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19世纪初的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简述拉丁美洲独立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非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并分析原因。(8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