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素养巩固训练卷(六)跨学科实践活动(答案)2024-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专项素养巩固训练卷(六)跨学科实践活动
类型一 模型制作类
1.某同学采用简易材料(如泡沫、纸板等)制作小肠结构模型,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
A.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平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
B.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小肠绒毛
C.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表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
D.建议将小肠结构模型的内部制作平整些,让模型更好看
2. 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4湖北优质初中学校发展联盟一模,10,★★☆)如图为某生物小组利用橡胶管、红色塑料珠和清水制作的人体血管模型,箭头表示水流方向。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模拟的血管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回心脏
B.②模拟的血管内径最大
C.③模拟的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D.将红色塑料珠换成大小不同的彩色塑料珠更好
3.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桃花花蕊模型。下列花与果实发育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①→果皮 B.②→种皮
C. ③→子叶 D. ④+精子——胚
4. 如图1所示是小智同学制作的呼吸运动模型。他想通过模型制作,探究人体呼吸的过程。用到的材料有小气球、橡皮膜、塑料管、塑料瓶等。
(1)模型中1代表人体呼吸系统中的 ,2代表 ,3代表 ,5代表 。
(2)小智发现,当把结构5向下拉时,小气球会 ,此时模拟的是人体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请你解释此状态发生的原因: 。
(3)当把结构5向上推时,小气球会 ,此时模拟的是人体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除了将结构5向上推,你能想到使小气球达到与此时同样效果的方法吗 。
(4)结合人体呼吸器官的情况,为了使该模型演示效果明显,在制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写出一点即可)。
(5)观察肺泡结构示意图如图2。人体的肺是由许许多多的肺泡组成的,这些肺泡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它们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当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后,空气中的氧气会依次透过 、 进入血液。这些结构适于气体透过的特点是 。
5.学校开展跨学科模型制作活动,小华选取了漏斗、胶皮管、透明塑料软管、磁条、球、小圆珠等材料制作了肾单位模型,如图所示。
(一)模型结构
(1)球的水平面上有个塑料隔板,隔板上有很多小孔,可以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
(2)将胶皮管套在漏斗下端。把磁条粘在胶皮管内,透明塑料软管缠绕在胶皮管周围。胶皮管d和外面缠绕的透明塑料软管c分别模拟了 和毛细血管。
(二)模型演示
(3)将小圆珠从a处灌入模型装置,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从图中 (填字母)处流出。
(4)演示中,漏斗下端的磁条吸住小铁圆珠,该过程模拟的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的肾小管的 作用。最后,小塑料圆珠全部掉出,则小塑料圆珠最有可能模拟的物质是 。
类型二 植物栽培类
6.跨学科植物栽培类(2024湖南绥宁二模,27改编,★☆☆)萝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在萝卜培育的过程中,温度是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培养液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 0.3% 0.1% 0.1% 0.1%
温度 20℃ 20℃ 30℃ 30℃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1)同学们将萝卜种子浸泡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的供应维持萝卜幼苗的生长,这种栽培方法不需要使用土壤,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更加环保,这种方法叫作 。
(2)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明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请分析是否可行 。
(3)在移栽萝卜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
(5)待温室中萝卜成熟后,同学们进行收获并将一部分萝卜加以储存,由于存放时间久,出现了空心的现象,是因为 。
D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平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A正确。小肠的环形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小肠绒毛,B正确。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表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C正确。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内壁并不是光滑的平面,D不正确。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肠模型,更直观地认识小肠的结构。
2. D ①模拟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A错误;②模拟的血管内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B错误;③模拟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静脉内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动脉血,C错误;将红色塑料珠换成大小不同的彩色塑料珠更好,分别代表不同的血细胞,D正确。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制作模型进行跨学科实践,考查学生对血管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3. C 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A正确;②珠被发育成种皮,B正确;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C错误;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即④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后发育成胚,D正确。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设计并制作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进一步理解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相关知识。
4.答案:(1)气管 支气管 胸廓 膈
(2)胀大 吸气 膈顶部下降时,会使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空气进入肺,小气球胀大
(3)缩小 呼气 捏塑料瓶,使塑料瓶容积缩小
(4)装置的气密性,封口处用橡皮塞塞紧(或底部橡皮膜选用弹性大的材料,与塑料瓶紧裹)
(5)毛细血管 肺泡壁 毛细血管壁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解析:(1)模型中1代表人体呼吸系统中的气管,2代表支气管,3代表胸廓,4代表肺,5代表膈。(2)把结构5下拉时,模拟了膈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空气进入肺,小气球(肺)会胀大,模拟的是人体吸气状态。(3)把结构5向上推时,模拟了膈顶部上升,膈肌舒张,小气球(肺)会缩小,模拟的是人体呼气状态。除了将结构5向上推,使小气球缩小的方法还有:捏塑料瓶,使塑料瓶容积缩小。(4)为了使该模型演示效果明显,在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有:装置的气密性,封口处用橡皮塞塞紧;底部橡皮膜选用弹性大的材料,与塑料瓶紧裹。(5)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后,空气中的氧气会依次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泡和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透过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跨学科解读
本题运用“结构和功能”“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直观地表现相应的结构与概念,提升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5. 答案:(1)滤过
(2)肾小管
(3)d
(4)重吸收 尿素
解析:(1)(2)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球的水平面上有个塑料隔板,隔板上有很多小孔,可以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胶皮管d和外面缠绕的透明塑料软管c分别模拟了肾小管和毛细血管。(3)(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将小圆珠从a入球小动脉处灌入模型装置,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从图中d肾小管处流出。演示中,漏斗下端的磁条吸住小铁圆珠,该过程模拟的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的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后,小塑料圆珠全部掉出,则小塑料圆珠最有可能模拟的物质是尿素。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制作肾单位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6.答案:(1)无土栽培
(2)B、C 不可行,因为有2个变量
(3)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4)温室A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5)萝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
解析:(1)将萝卜种子浸泡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的供应维持萝卜幼苗的生长,这种栽培方法叫作无土栽培。(2)若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是温度,应选择B和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A、C两组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3)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光照较弱,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4)温室 B与温室 A 相比,温室 A 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导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 B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5)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出现空心的现象。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设计恰当的装置,进行萝卜的培养,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