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卷(答案)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2.D 3.C 4.C 5.A 6.C 7.B 8.C 9.C 10.A 11.B 12.C 13.C 14.D 15.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5分。
16.(12分)(1)吸湿透气 (1分) 预防骨质疏松 (1分)
(2)Fe (1分) 分子间隔变小 (1分)
(3)CH4 (1分) 选用抗腐蚀、耐高温以及强度高的材料(2分)
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分)
(4)NO2(合理即可)(1分) Ca(OH)2+SO2=CaSO3↓+H2O(2分)
17.(12分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
(2) ① 化学(1分) ② CO2 (2分)
(3) ① Ag、Cu (2分) ② Zn2+ (2分)
③ Zn+Cu(NO3)2=Zn(NO3)2+Cu或Zn+2AgNO3=Zn(NO3)2+2Ag
或Cu+2AgNO3=Cu(NO3)2+2Ag (2分) ④ 等于(2分)
18.(10分)(1)放出 (1分) 氧气和水蒸气 (1分) FeO(1分)
b(1分) Ba2+和SO42-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沉淀(2分)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分) 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或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 ac(2分)
19.(10分)(1)酸雨 (1分) (2)金/Au(1分)
(3)过滤(1分)将氧化铜完全转化为硫酸铜,提高铜的产率(2分)
(4) (2分) 置换(1分)
(5)(2分)
20.(11分)(1)集气瓶 (1分)
(2)2KMnO4△K2MnO4+MnO2+O2↑ (2分) AD (2分)
(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1分) (4)b (1分) (5)B(1分)
(6)润湿氧气(合理即可)(1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出气孔,若木条复燃,说明鼻氧管出气孔处有O2(2分)
21.(10分)(1)足量的稀盐酸 (1分) 有气泡产生 (1分)
没有明显现象(1分)
(2)氯化钙的质量为55.5g×10%=5.55g,
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 …………………………1分
………………2分
…………………………1分
x=6.9g …………………………1分
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分
答: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34.5%
(3)注意防潮,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合理即可)(1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 Ca 40 Cu 64 Zn 65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5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以下关于小江水库流域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B. 加入明矾能促进小江水库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C.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小江水库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2. 小丽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不包括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柠檬汁、白砂糖、小苏打、冷开水、果汁等自制汽水
B. 用浸出的紫甘蓝液测定白醋和苏打水的酸碱性
C. 生石灰即刻与水混合时快速将生鸡蛋放入其中变成“熟鸡蛋”
D. 将研碎的铅笔末放入生锈的锁孔中使锁更容易打开
3. 下列所贴的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A. 汞 B. 硫磺 C. 火碱 D. 浓硫酸
4.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测定溶液的pH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5. 分类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 生铁、氯化亚铁、铁粉 B. 不锈钢、水、空气
C. 氧化铜、白酒、水银 D. 冰水混合物、食盐水、氢气
6. 如图是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m的值是27,n的值是2
B. 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C. 氯化钴的化学式为CoCl
D. 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7. 2024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科学家在计算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苯丙氨酸(分子式为C9H11NO2)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氢、氧的质量比为9:11:2 B. 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 由23个原子构成 D. 一个苯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8. 劳动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白醋除去水垢 醋酸具有酸性
B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C 回收铝制易拉罐 铝易于氧气反应
D 施用碳酸氢铵后用土盖住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D. 碳酸盐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0. 化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安全 B. 化学与能源
①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①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通常伴随能量变化
C. 化学与应用 D. 化学与未来
①钛合金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 “碳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②开发新能源能减轻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11. 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储存时,部分NO和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 储存时,吸收NOx(如NO,NO2)的物质是Pt
C. 该转化中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还原时反应的方程式为5CO + Ba(NO3)2N2+BaO + 5X,则X的化学式为CO2
12.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火炬使用的燃料是“零碳甲醇”。甲醇的某生产过程是:用捕集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甲醇易溶于水;1个标准大气压下,甲醇的沸点是64.7℃,水的沸点是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X为铁的氧化物,已知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8:64,物质X为氧化铁
B. 在“制氢”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 在“制醇”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 + H2O
D. 在“分离”过程中,加热甲醇和水的液态混合物,先转化为气态的物质是水
13.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验证醋酸溶液呈酸性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使用 pH计测定溶液的pH
B 检验CaCl2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 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加入少量CaCO3粉末,观察现象
C 检验长期露置的NaOH 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滴加适量 Ba(OH) 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N2和 CO 两瓶无色气体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分别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14. 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X相比,Y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
B. 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 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
D. 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
15. 中和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pH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图3。(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a溶液为稀盐酸
B. 图2中b→c不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图2中d→e所示溶液中的NaCl的质量不变
D. 图3中90s之前电导率下降是因为溶液中的离子数目逐渐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5分。
16.(12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经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的相关问题。
(1)贸易互通。“一带一路”将中国的丝织品运销海外,尤其在夏季人们喜爱穿丝织品服装,是因其具有_______的优良性能。澳洲牛奶、俄罗斯牛肉等也进入了国内市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多喝牛奶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写一种)。
(2)基建互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石,中国企业承建了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钢铁,钢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冶炼钢铁的过程中,铁水冷凝成为铁锭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
(3)能源合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对运输天然气的管道提出的要求是______。启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时,需先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
(4)生态共建。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中国宣布“海外退煤”,停止在境外新建燃煤电厂,此项措施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SO2、__________(写一种)等的排放。燃煤电厂废气中的SO2可用熟石灰吸收,生成CaS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12分)在2025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节目中机器人“桶兮”带来的扭秧歌表演,令观众眼前一亮,机器人外壳采用了高性能的塑料材质,内部的核心控制依靠芯片,而动力则由锂电池提供,同时很多关键的支撑及传动部件选用了合适的金属材料。
(1)制造机器人外壳的塑料属于___________(选“无机非金属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2)锂电池是新型的化学电池,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应用广泛。
①锂电池供电时将_____能转化为电能。
②钛酸锂(Li4TiO12)是制造锂电池的材料之一,制取钛酸锂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5TiO2+2Li2CO3Li4Ti5O12+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器人中的金属部件常用合金制造,某金属加工厂的废液只含有少量的Cu(NO3)2和AgNO3,小红取一定量废液加入a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仍为ag。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能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写出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原废液中溶质的质量。
18.(10分)科学方法对化学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1)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
①铁丝燃烧生成Fe3O4的过程中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铁制品的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③与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的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2)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①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原子核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原子的电子层数
②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3)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实验1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使用铜片是为了对比______不同。
③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灰点表示生成的气体。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铜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 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 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Zn比Fe多
19.(10分)某同学以金泥(含有Au、CuS、ZnS等)为原料制备Au和Cu的流程如图所示:
该同学查阅资料已知: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Cu、Zn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ZnO烟尘。
(1)“预处理”中会产生SO2,若SO2直接排放会导致__________。
(2)“过程Ⅱ”产生的固体a中,除CuO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过程Ⅲ”分离Au的操作是_________,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5)ZnO烟尘可用NaOH溶液吸收,该反应生成偏锌酸钠Na2Zn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11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并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标号)作为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从A~E装置中选择)。
(3)若把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如图G),测量时气体应从_______(“a”或“b”)口进入F中。
(5)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固)+H2SO4(液)=FeSO4+H2S。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可采用______(填字母标号)作发生装置。
(6)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生活中的材料自制“制氧机”,装置如图:
【资料】过硫酸钠(Na2S2O8)与水反应可以生成Na2SO4和O2。
【操作】在大塑料瓶和小塑料瓶中加入水,然后再往大塑料瓶中加入过硫酸钠。
【现象】大塑料瓶瓶壁温热,瓶内产生气泡,与输氧管相连的小塑料瓶也有气泡冒出。
【评价】①小塑料瓶中装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检验鼻氧管出气孔处有O2的操作是______。
21.(10分)草木灰是农作物秸秆燃烧后的剩余灰烬,其中富含可溶性钾盐。项目小组同学围绕草木灰成分和用途开展探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1)【任务一】探究草木灰的成分
【提出问题】草木灰中含有哪些钾盐?
【作出猜想】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取适量草木灰样品,用水充分浸泡后过滤。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 ________。 草木灰中只含碳酸钾
②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________。
【反思总结】当涉及混合物中的多种成分检验时,需要考虑不同物质的检验顺序,选择合适的试剂分步进行。
(2)【任务二】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取草木灰样品20.0g,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取上层清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钙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该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3)【任务三】调查草木灰用途
草木灰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生活中,用草木灰制作的“灰水粽”口感比普通粽子更加筋道。农业生产中,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钾肥,已知碳酸钾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则草木灰在储存或施用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