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2025届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含解析)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2025届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含解析)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2025届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1.露西化石的髋骨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更粗壮。这些特点表明露西( )
A.能制造工具 B.能直立行走
C.会用火烧烤食物 D.营树栖生活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胎盘 B.卵巢 C.阴道 D.子宫
3.关于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性别差异 B.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C.身高突增 D.出现遗精或月经
4.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B.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长约5~6米
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5.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通道
B.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C.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人在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肺内气体增多,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6.2024年是世界献血者日20周年,今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约占人体重的70%~80%
B.一次献血800~1000毫升不影响健康
C.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输入血浆
D.大量失血的A型血病人最好输入O型血
7.显微镜中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下图是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与遮光器的作用类似的结构是( )
A.[④]晶状体 B.[②]虹膜 C.[③]瞳孔 D.[⑥]视网膜
8.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操作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上升,胸腔缩小
B.膈顶部上升,胸腔扩大阻塞物
C.膈顶部下降,胸腔扩大用力的方向
D.膈顶部下降,胸腔缩小用力点
9.体检中心对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时,得到甲、乙两种成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克/100毫升) 原尿(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甲 0.03 0.03 1.8
乙 0.1 0.1 0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无机盐,乙是尿素
C.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甲是蛋白质,乙是尿素
10.露营是当下一种热门的户外活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许多博主发一些关于露营的视频。在露营时我们要注意( )
A.在植被茂密的地方进行野外烧烤
B.露营垃圾及时回收并分类投放
C.看到花朵很美丽便摘回家欣赏
D.溪流中用大量含磷的洗涤剂清洗食物
11.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很长,有小肠绒毛,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肾小管缠绕着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重吸收的进行
C.肺泡壁薄,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动脉一定都比静脉粗大,有利于推动血液流动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层出不穷。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引入外来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C.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某些生物死亡
D.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13.如图是人的生殖发育过程。请选出描述正确的选项( )
A.图中产生卵细胞的结构B是子宫
B.图中C是受精卵,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开始于这个细胞,它是在子宫中形成的
C.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D.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4.校运会时,同学们看到运动员百米冲刺,不由得热血沸腾,为运动员加油呐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为运动员加油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所致,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观众看到运动员由远及近向终点跑来的过程中,眼球中晶状体曲度发生的变化是由小变大
C.运动员跑到终点大汗淋漓,他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有排尿、排汗、呼气三种途径
D.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便立即起跑,他形成听觉的部位是耳蜗
15.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古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P bo),以表彰他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他通过古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祖先与其他古人种发生了广泛的基因交流,获得其他人种有益的基因馈赠,让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祖先能够快速适应非洲以外的环境。人类进化进程和关键节点日渐清晰。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进化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现代人类的祖先获得的其他古人种基因都是有益的
B.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通过化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
D.现代人类的祖先比其他已灭绝古人类更加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1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进入青春期后,人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下列有关青春期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以看出男生身高最高的年龄是在12.5岁左右
B.由图乙可以看出女生卵巢的发育早于男生的睾丸
C.男生和女生进入青春期后显著的身体变化是身高迅速增长
D.青春期是性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性,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17.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肾单位由③④⑤构成
C.正常情况下,④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⑥能够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吸收进入⑤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身体作出的部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19.ECMO(人工心肺技术)能使肺功能衰竭患者的静脉血由股静脉流出,经人工肺获得氧气变成动脉血,通过图所示的两种模式重新回到血管:心脏功能尚可的患者使用V-V模式,进入颈静脉;心肺功能都衰竭的患者使用V-A模式,进入股动脉。两种模式下,血液都需流经患者心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为V-V模式;②为V-A模式
B.在两种模式下,股动脉中都流动脉血
C.V-A模式的患者,动脉血不会流经左心室
D.V-V模式的患者,动脉血不会流经肺静脉
20.下列各图表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CD段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B.图二中的曲线若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C.图三是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BC段表示呼气过程
D.图四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21.(7分)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____]的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女性的[_________]处。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___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_________]和脐带从妈妈那里获得营养物质。
(2)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我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_________]是我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刚出生的我一碰到妈妈的奶头,就会吮吸乳汁,母乳的营养物质太丰富了,其中的[_________]是生长发育和细胞更新所需要的主要原料,让我快快长大。
(4)进入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须,喉结突出,这与[__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我要积极锻炼,努力学习,不虚度青春好时光。
22.(9分)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资料一:深海智能网箱养殖是我国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在远离海岸线海域养殖石斑鱼、金鲳鱼和大黄鱼等名贵鱼种。单个网箱一般深20~40米。容积超6万立方米,年鱼产量可达1000吨。网箱利用水下摄像机。传感器、5G网络和北斗定位系统等设备建构了智能管理系统,采集水质及鱼群生长状况等数据并传送到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监测水质,自动调控投饵机投放饲料和清洗渔网等功能。
资料二:除大力推进深海智能网箱建设外,广东省还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建设“蓝色粮仓”,希望在约42万平方公里海域上“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
请回答:
(1)鱼类含有蛋白质、______,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______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______(填器官)被吸收。
(2)石斑鱼用______呼吸,通过______来游泳,在水质好、水流快的环境中养殖可达到“类野生”的品质。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_。
(3)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结合资料二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分)每年的9月29日为世界心脏日,2022年的主题为“万众一心”。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所示,在③与④之间有_______,此结构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按照心房→心室方向流动。与⑨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横线处填名称)
(2)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或坏死。研究人员利用大鼠研究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组别 甲组 乙组
脑血流量平均值(PU) 392.31 218.57
①将80只健康的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乙组大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
③4周后测定两组大鼠脑血流量并取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动脉粥样硬化会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血液流出心脏,从而影响组织细胞获得氧气和养料。
(3)实验中,甲组用来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组是_______。
24.(9分)乐乐在疫苗接种点接种甲流疫苗。当医生将注射器针头刺入乐乐上臂时,乐乐感受到了刺痛,并忍耐着保持手臂不动,直到注射完成。
(1)注射疫苗前,乐乐有些紧张,心跳加快,这是由于他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
(2)平日里碰到尖锐物品时,乐乐都会快速缩回手,这种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注射器针头刺入上臂时,乐乐感受到刺痛,痛觉产生的位置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
(3)注射完成后,扎针处的血一会儿就止住了,这是由于血液中的________发挥了止血与凝血的作用。扎针出血后出血部位没有被感染,是因为________(填血细胞)发挥作用的结果。
(4)留观时,乐乐时不时望向墙上的钟表确认时间,钟表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乐乐的眼睛经过________折射后落在________上形成物像。
25.(10分)请仔细阅读下列资料,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即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超出正常值。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时,会导致血糖升高,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在流经肾脏后会部分出现在尿液里,形成糖尿。
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综合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病程的发展。例如: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早期糖尿病患者可通过一些口服药物提高体内胰岛素含量,当这种方法仍不能满足身体所需时,注射胰岛素则成为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方法。
一种新型的吸入式胰岛素粉末制剂在近年被批准上市,这是一种速效的胰岛素制剂,患者在每餐前或开餐20分钟内使用即可。被吸入的胰岛素粉末可到达人体肺泡处,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药效。
(1)胰岛素是由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_______分泌的一种激素。胰岛素不宜口服而只能肌肉注射,是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在消化系统的_______中被初步消化,而不能发挥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血糖的作用。
(2)正常情况下,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会在________处被重新吸收。
(3)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有的药物需要医生开的处方才能购买,这类药属于________药,在用药时应该注意:(写出两条)________和_________。
(4)通过皮下肌肉注射进入体内的胰岛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而吸入的胰岛素粉末制剂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5)胰岛素粉末制剂通过鼻吸入后,并不能100%到达肺部,这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中的尘粒有________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下肢骨更粗壮,髋骨较宽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露西”的骨骼化石不能表明露西能制造工具、会用火烧烤食物和营树栖生活,可见,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A
解析: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连,绒毛与绒毛之间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A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孩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性别差异是在婴儿期,甚至是胎儿期就已经有的。
4.答案:A
解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度一般为5~6米,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小肠内有小肠腺分泌的肠液,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流入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小肠,利于消化食物;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5.答案:D
解析:A、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通道,A正确。
B、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进入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B正确。
C、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因此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正确。
D、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血液约占人体重的7%~8%,而不是70%~80%,A错误;
B.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错误;
C.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当大面积烧伤后,血浆的运输能力降低,丢失的血液成分主要是血浆。可见,为了增强血浆的功能,应向患者输入血浆,C正确;
D.大量失血的A型血病人最好输入同型血,即A型血,因为异型输血(如O型血输给A型血病人)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等问题,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④晶状体的作用是折射光线,故A错误。
B.②虹膜俗称黑眼球,故B错误。
C.③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的光线,类似于遮光器,故C正确。
D.⑥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被称为视觉感受器,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
9.答案:A
解析: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尿液中都不含有蛋白质;在血浆和原尿中都含有而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故乙是葡萄糖;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浓度升高,故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10.答案:B
解析:A.野外烧烤可能会引发火灾,特别是在植被茂密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非常严重,A错误。
B.露营时产生的垃圾应该及时回收,并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投放,这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B正确。
C.随意采摘花朵会破坏自然环境,影响生态平衡。欣赏自然美景应该以不破坏为前提,C错误。
D.使用含磷洗涤剂清洗食物会污染水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含磷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A正确。
B.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对葡萄糖等物质进行重吸收,B正确。
C.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C正确。
D.动脉不一定比静脉粗大,例如小动脉和大静脉比较就会动脉比静脉细小,D错误。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沼泽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开垦为农田会破坏其生态结构和功能,导致生态失衡,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A错误。
B.引入外来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引入的外来生物如果在当地没有天敌,会迅速繁殖扩散,与本地生物争夺资源、空间等,可能会导致本地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B错误。
C.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某些生物死亡。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药剂等,排入海域后不仅不能解决“赤潮”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污染海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C错误。
D.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这样害虫雌雄个体间无法正常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繁殖率下降,减少了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图中,A是精子,B是卵巢,C是受精卵。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因此,受精卵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4.答案:D
解析:A.当观众为运动员加油时,由于情绪激动,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
B.当观众看到运动员由远及近向终点跑来时,由于物体距离的变化,眼睛需要调整焦距以清晰成像。晶状体是眼睛中的重要结构,它可以通过改变曲度来调节焦距。当物体靠近时,晶状体曲度会变大,以使光线更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包括排尿(通过肾脏排出尿液)、排汗(通过皮肤排出汗液)和呼气(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C不符合题意。
D.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而不是耳蜗,D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A.现代人类的祖先获得的其他古人种基因不都是有益的,A错误。B.现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是进化的结果,B正确。C.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化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C正确。D.现代人类的祖先比其他已灭绝古人种更加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
16.答案:A
解析:A.由图甲可以看出男生身高生长速率最快的年龄是在12.5岁左右,而不是身高最高,A符合题意。
B.从图中看出女孩的卵巢是从9-11岁开始发育,男孩的睾丸是从11-13迅速发育,女孩比男孩早2年左右,B不符合题意。
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C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是性发育的关键时期,只有正确对待异性和认识性,才能更好融入社会,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题图中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出球小动脉、③为肾小球、④为肾小囊、⑤为毛细血管、⑥为肾小管。肾脏由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肾单位包括③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⑥肾小管,B错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后,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都被滤过到④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正常情况下,④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⑥肾小管能够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吸收进入⑤毛细血管,D正确。
18.答案:C
解析:题图中X是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听到警报声逃生,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B正确。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传出神经②完好,则肌肉可知收缩,C错误。题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19.答案:D
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A.由图可知,①进入颈静脉,属于V-V模式;②进入股动脉,属于V-A模式,A正确。
B.股动脉是动脉血管,内流动脉血,B正确。
C.V-A模式的患者,经人工肺后,血液进入股动脉→毛细血管→股静脉,在此过程中发生物质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动脉血不会流入左心室,C正确。
D.V-V模式的患者,经人工肺后,血液流入颈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此时血液虽进行了物质交换,但氧气增多,依旧是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20.答案:B
解析:A.图一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正确。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结合题图可知,图二中的曲线中,若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可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不能代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B错误。
C.图三是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表示呼气过程,C正确。
D.图四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在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m表示被捕食者,n表示捕食者。蝉被螳螂捕食,可见,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D正确。
故选B。
21.答案:(1)受精卵;输卵管;子宫;胎盘
(2)肺
(3)蛋白质
(4)睾丸
解析:(1)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卵黄提供,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并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2)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4)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它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使男孩呈现男性第二性征,所以青春期的我开始出现遗精现象,这和性器官中的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22.答案:(1)脂肪;氨基酸;小肠
(2)鳃;鳍;生态因素
(3)感受器;效应器
(4)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广东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其繁荣的经济为“蓝色粮仓”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广东省已经成功实施了多项海洋工程和海上资源开发项目,具有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解析:(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鱼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石斑鱼用鳃呼吸,通过鳍来游泳。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类型: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效应器。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广东省沿海城市多、海岸线长等,适合网箱养殖。
23.答案:(1)房室瓣;主动脉
(2)脑血流量平均值;抑制
(3)乙
解析:(1)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在③与④之间、⑧与⑨之间有能开闭的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与⑨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①主动脉。
(2)根据表格可知,4周后测定两组大鼠脑血流量并取脑血流量平均值。由实验结果可知,甲组大鼠的脑血流量平均值远大于乙组大鼠,说明动脉粥样硬化会抑制血液流出心脏,从而影响组织细胞获得氧气和养料。
(3)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喂养高脂肪饲料,乙组大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为实验组;甲组未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起到对照作用,因此为对照组。
24.答案:(1)肾上腺素
(2)非条件反射;反射弧;⑧;大脑皮层
(3)血小板;白细胞
(4)晶状体;视网膜
解析:(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注射疫苗前,乐乐有些紧张,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因此,平日里碰到尖锐物品时,乐乐都会快速缩回手,这种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注射器针头刺入上臂时,乐乐感受到刺痛,痛觉在⑧大脑皮层产生。
(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因此,注射完成后,扎针处的血一会儿就止住了,这是由于血液中的血小板发挥了止血与凝血的作用;扎针出血后出血部位没有被感染,是因为白细胞发挥作用的结果。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5.答案:(1)胰岛;胃;降低
(2)肾小管
(3)处方药;用法用量;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等
(4)右心房;左心房
(5)清扫/清洁/清除
解析:(1)胰岛素是由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胰岛分泌的,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即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宜口服而只能肌肉注射,是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在消化系统的胃中被初步消化,而不能发挥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2)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有的药物需要医生开的处方才能购买,这类药属于处方药,在用药时应该注意: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等。
(4)人体内有两大循环途径,分别是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里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通过皮下肌肉注射的胰岛素进入血液后,首先经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而吸入胰岛素粉末制剂后,胰岛素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5)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