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金属与金属矿物 专项练习 (答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福建)
5 金属与金属矿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Fe 56
试卷好题分析 科技创新T1,优秀传统文化T4、T11、T15,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T3、T13等
中考押题点分析 情境化命题T12、项目式探究T1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第一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结构选材方面充分考虑了材料的成熟度与先进性。制造C919所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钛合金 B.碳纤维
C.芳纶纤维 D.橡胶化合物
2.人类利用金属的顺序是从青铜到铁,然后到铝。你认为造成此金属利用先后顺序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B.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C.社会对金属的需求量 D.金属的价格
3.下列做法中,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
A.随意丢弃废旧金属
B.任意开采矿物资源
C.用PVC塑料管替代铁制下水道
D.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以防止锈蚀
4.埋藏地下两千多年的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仅轻微锈蚀。下列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
A.埋藏的环境中氧气少 B.剑身表面有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C.埋藏的环境非常潮湿 D.剑由抗腐蚀性能好的合金制成
5.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6.五颜六色的实验现象激起了学生对化学探究的兴趣。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逐渐变无色
7.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金属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铁是一种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B.金块能制成薄薄的金箔,是因为金的延展性好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活中大量使用铜作导线
D.锡铅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金属的低,可用于焊接金属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比较纯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9.化学小组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实验1 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 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实验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 烧杯内水 烧杯内剩余水
246.0 mL 100.0 mL 51.5 mL
A.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 B.使用浸润氯化钠溶液的滤纸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 D.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9.7%
10.向图1装置烧瓶内注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盐酸,分别剪取相同尺寸形状的镁、铝、锌、铜、铁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锌反应速率适中,压强变化比较平稳 B.镁完全反应用时最短
C.铁反应速率较慢,而铜无明显变化 D.铝反应产生气体最多,化学性质最活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8分)古代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黏土敷成外范,烧成陶模,烧制过程中蜂蜡全部熔化,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高温青铜液,便铸成器物。
(1)上述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填字母)。
A.蜂蜡成模 B.黏土烧陶 C.蜂蜡融化 D.浇灌成器
(2)青铜为铜与锡的合金,青铜的硬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纯铜的硬度。
(3)蓝铜矿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石青”,可作为铜矿石来提炼铜。蓝铜矿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3(CO3)2(OH)n,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n的值为 。
(4)孔雀石也是一种铜矿石,古称为“石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我国在3 000多年前就以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后高温炼铜,该过程中孔雀石先分解成氧化铜,氧化铜再和木炭反应。请写出氧化铜与木炭在高温下反应得到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5)铜锈赋予青铜器历史感。铜锈主要分为Cu2(OH)2CO3和Cu2(OH)3Cl两种,考古界根据铜锈是否会加速铜的锈蚀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其作用示意图如图:
据图可知Cu2(OH)3Cl具有 (选填“致密”或“疏松”)的结构。根据物质的分类,Cu2(OH)2CO3属于 (选填“酸”“碱”或“盐”)。
12.(8分)探秘古钱币。
(1)古币
①我国古代的钱币有多种,如金币、银币、铜币、铁币等。小明同学家里收藏有一枚古币,可以被磁铁吸引,该古币是 (填币种)。
②铁硬度比铜大,密度比铜小,金和银做成的钱币比铜币腐蚀速度要慢得多,似乎更适合铸造钱币,但是中国历史上铜币的使用量远大于其他材质的货币。综上所述,古代铸造钱币选择金属考虑的是 (任写一种)。
(2)鉴别真假金币
黄铜是铜锌合金,呈金黄色。有不法分子用黄铜币冒充金币,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①将该钱币放入稀盐酸中,若观察到 ,则为黄铜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该钱币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币。
(3)保存
要防止钱币生锈,应如何保存 。
13.(8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材料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从古至今都有重要的用途。
(1)“真金不怕火炼”是指 ,说明金的化学性质 。
(2)我们常常使用铁锅,是利用铁 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不锈钢餐具,右图可表示相同温度下在304不锈钢和304-Cu不锈钢餐盘中冷鲜肉pH的变化情况,已知肉类变质过程中其酸性会逐渐减弱。保鲜效果更好的是 (选填“304”或“304-Cu”)不锈钢餐盘。
(3)锰钢可用于制造钢轨,焊接钢轨的反应原理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破铜烂铁”是指生锈的铜铁器,“破铜烂铁”的形成主要发生的是 (选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
14.(9分)兴趣小组同学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如图所示: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将粗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二中,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选填“A”“B”或“A、B”),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前打磨金属片表面的目的是 。
(3)实验三中,利用金属与酸反应比较铁、锌的金属活动性,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写一点),实验过程中可通过比较 得出结论。
15.(11分)铜是人类较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
(1)火法炼铜
目前世界上80%的原生铜是使用火法冶炼生产的。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炼铜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粉碎辉铜矿的目的是 。
②吹炼炉中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③该工艺中的烟气制酸系统能减缓的环境问题是 。
(2)湿法炼铜
①《梦溪笔谈》中载有“熬胆矾(硫酸铜)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铜制品比铁制品多。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 。
③与“火法炼铜”相比,湿法炼铜的优点是 (写一点)。
16.(9分)王宏同学组装了下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B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 。
(4)该同学完成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0.44 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的质量 (选填“>”“<”或“=”)0.28 g。
(5)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D处酒精灯
B.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能全部被磁铁吸引,说明氧化铁已全部转化为铁
C.实验结束待玻璃管内物质冷却至室温才停止通CO,可防止高温下铁被重新氧化
(6)为了研究实验产物的成分,小敏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还可能会生成FeO或Fe3O4。
【查阅资料】FeO、Fe3O4均为黑色,且Fe3O4有磁性;FeO、Fe3O4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猜想假设】结合上述资料,王宏同学对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Fe与Fe3O4;猜想二:Fe与FeO;猜想三:Fe、Fe3O4与FeO。
【进行实验】为了对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更客观的分析,王宏同学将所做实验整理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猜想一成立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17.(11分)金属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铝及其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铝的物理性质
(1)飞行器的制作常用到铝及其合金,主要利用了它们 的性质。
【任务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制品的表面不需要像铁制品那样做防锈措施,原因是 。
【任务三】铝与酸的反应
小组同学用打磨过的大小相同的金属铝分别与pH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如图),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 2 5 15 20
稀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反应结束
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极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3)图中x= ,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2: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4)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向试管Ⅱ中 加入少量 溶液 Ⅰ中现象不变,Ⅱ中 猜想1正确
(5)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向放有另一段未打磨铝片的密闭装置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和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B段压强变化不大的可能原因是 ;反应在点 (填字母)处停止。
②BC段压强增大较快的原因是 。
18.(6分)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建造高铁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3Fe+4CO2。计算冶炼1 750 t含杂质4%的生铁,需要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D 6.C 7.A
8.B 【解析】A.将纯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的硬度大,能达到实验目的;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小,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达到实验目的;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能达到实验目的。
9.C 10.D
11.(8分)
(1)B
(2)大于
(3)2
(4)2CuO+C2Cu+CO2↑(3分)
(5)疏松 盐
12.(8分)
(1)①铁币
②资源是否丰富(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有气泡产生 Zn+2HClZnCl2+H2↑(3分)
②金
(3)保持干燥(或其他合理答案)
13.(8分)(1)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非常稳定
(2)导热 304-Cu
(3)2Al+Fe2O32Fe+Al2O3(3分)
(4)缓慢氧化
【解析】(1)大部分的金属都能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使用铁锅主要是利用其导热的性质。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酸性减弱程度更小的是304-Cu不锈钢,即保鲜效果更好的是304-Cu不锈钢。
(3)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
(4)铜铁器锈蚀的过程是铜铁器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得很慢、不易被察觉的反应,属于缓慢氧化。
14.(9分)(1)红色固体变黑 2Cu+O22CuO(3分)
(2)B 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除去金属表面的污物
(3)稀硫酸的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产生气泡的速率(或其他合理答案)
15.(11分)
(1)①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②Cu2S+O22Cu+SO2(3分) 置换反应
③酸雨
(2)①Fe+CuSO4FeSO4+Cu(3分)
②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容易被腐蚀(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产物无污染(或其他合理答案)
16.(9分)(1)铁架台
(2)Fe2O3+3CO2Fe+3CO2(3分)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5)C
(6)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铁架台。
(2)B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3)实验过程中,B装置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装置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即B装置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生成0.44 g二氧化碳,恰好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84 132
x 0.44 g
=
x=0.28 g
即恰好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28 g,但是为了使硬质玻璃管中空气先被排出,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另外,反应结束后,也需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防止石灰水倒吸以及铁被氧化,所以实际通入一氧化碳的质量大于0.28 g。
(5)①实验结束后需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D处酒精灯应待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后再熄灭,错误;②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可能含有四氧化三铁,其也具有磁性,可被磁铁吸引,所以不能说明氧化铁已全部转化为铁,错误;③为了避免铁被氧化,需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内物质冷却至室温,正确。
(6)猜想一成立,则固体为铁和四氧化三铁,两种固体都有磁性,因此全部被磁铁吸引;四氧化三铁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可以观察到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17.(11分)(1)密度小、耐腐蚀(或其他合理答案)
(2)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3)5 2Al+6HCl2AlCl3+3H2↑(3分)
(4)氯化钠 产生气泡速率加快
(5)①盐酸先与铝表面的氧化铝发生反应 C
②反应产生气体的同时,放出热量
18.(6分)解:设需要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x。
Fe3O4+4CO3Fe+4CO2
232 168
x 1 750 t×(1-4%)(2分)
=(2分)
x=2 320 t(1分)
需要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2 320 t÷80%=2 900 t(1分)
答:需要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2 900 t。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