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与资源、能源 专项练习 (答案)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福建)
11 化学与资源、能源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
试卷好题分析 绿色发展T1、T2、T4、T15等,优秀传统文化T6、T7、T18
中考押题点分析 情境化命题T8、T11、T12等,项目式探究T1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资源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理想的绿色能源,原因是水中含有 ( )
A.氢气 B.氧气 C.氢元素 D.氧元素
2.垃圾分类回收是绿色新时尚,过期药品可归为 ( )
A.有害垃圾 B.厨余垃圾 C.其他垃圾 D.可回收物
3.下列关于资源或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它属于混合物
B.可燃冰的发现和利用,解决了能源危机
C.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可随意使用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
4.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A.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B.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油锅起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D.进入煤矿井作业时先进行灯火试验
5.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
6.我国古代常用“火折子”保存火种,古籍中有关“火折子”的记载:“以白薯蔓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黄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筒,吹气复燃”,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白薯蔓”是可燃物 B.“火折子”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C.“吹气”主要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D.“火折子”保存火种时不能完全密封
7.《汉书》中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石油。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具有可燃性 B.属于纯净物
C.其成分中主要含有C、H元素 D.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
8.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 )
A.学生甲:“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B.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雨水的pH<7。”
C.学生丙:“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学生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
9.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最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电解水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安全
①有计划地、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 ②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10.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 g白磷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80 ℃热水中,t3时刻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磷的着火点高于80 ℃ B.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变瘪
C.t3时刻白磷刚好停止燃烧 D.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10分)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等。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 (选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室温下,充分燃烧1 g天然气和1 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3)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 。
12.(7分)能源的利用及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不同时期照明所用的能源和材料如下图所示。
(1)火把:木柴作火把不易点燃的原因是 ;要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 (选填“手电筒”或“火把”),有助于避免窒息。
(2)煤油灯:煤油是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之一,它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少量黑烟,说明发生了 (选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
(3)白炽灯:钨用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 (填一性质)。
(4)LED灯:硅是制造LED灯(节能灯)的主要材料之一,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两个硅原子中共有 个电子。
13.(7分)下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有毒,且燃烧时产生的P2O5对环境有污染。
(1)对比图1实验中 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图2是图1的改进实验,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的优点是 ;已知:P2O5+3H2O2H3PO4,请写出P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图3中“水火相容”的壮观景象给我们的启示是灭火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下列灭火方式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油锅起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经上述实验探究,请预测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 。
14.(11分)人类社会的能源发展经历了从柴草能源到化石能源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柴草能源时代
①柴草中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填化学式)。
②柴火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柴火灶中的 (填序号)可使空气充分对流,让木柴充分燃烧。
(2)化石能源时代
①20世纪80年代前后,居民家中主要采用蜂窝煤作燃料,将煤炭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 。
②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石油分馏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C3H8、C4H8两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③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氮氧化物和 ,导致酸雨。因此人们开始对化石能源进行处理以便更高效地应用,如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原理为高温下水蒸气通过煤(主要含碳)产生氢气和一种有毒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你认为能源综合利用的趋势是 。
15.(9分)氢能源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氢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规划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选填“化石能源”“醇类”或“水”)。
(2)通过反应CH4+CO22CO+2H2制备的氢气属于 (选填“灰氢”“蓝氢”或“绿氢”)。
(3)利用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等所产生的电能电解水可得到“绿氢”,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循环制氢和贮氢的新工艺如图所示。
①反应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循环制氢”中需要不断补充加入的物质是 。
②“贮氢”中通入氩气作保护气,体现的氩气性质为 。
③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工艺的优点是 。
16.(9分)根据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图甲中的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隔板提起后,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可推测CO2的性质有 ,据此性质写出CO2的一种用途: 。
(4)实验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铜片的作用是 。
②小木块比小煤块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填字母)。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17.(11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进入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同学们围绕“了解海洋资源、海水制盐、保护海洋资源”开启了项目式学习之旅。
项目一:了解海洋资源
(1)同学们通过参观海洋馆、查询资料了解到,目前海洋资源包括“海水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海水资源中除了水,还含有的资源有 (填一种)。
项目二:海水制盐
【进行实验】(2)同学们取部分海水蒸发结晶后,在实验室利用分离出的粗盐(含有MgCl2和CaCl2杂质)提纯精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部分粗盐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过量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再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白色沉淀增多
③过滤,向盛放滤液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
④蒸发结晶 有白色晶体析出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 (选填“能”或“不能”)调换,理由是 。
【总结规律】(5)利用粗盐提纯精盐的实质是根据混合物组分的性质差异,去除杂质,获得目标组分。依据粗盐提纯精盐的过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归纳了混合物除杂的思维模型,请你结合上述实验在空白处进行补充。
【科学态度】根据混合物除杂的模型,形成举一反三的科学态度。
项目三:保护海洋资源
(6)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可让浩瀚的海洋持续造福人类。下列有关海洋保护的措施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大肆捕捞海洋生物 B.定期清理海洋垃圾
C.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D.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18.(6分)《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中1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A 6.C
7.B 【解析】A.“洧水”即为石油,具有可燃性,正确;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属于混合物,错误;C.“洧水”主要含有C、H元素,正确;D.“洧水”燃烧不充分能产生炭黑,故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正确。
8.C 【解析】A.水汽化吸热,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正确;B.水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雨水的pH<7,正确;C.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但能生成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错误;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能减少水体污染,都是人类爱护水资源的表现,正确。
9.B
10.D 【解析】A.由数据曲线图可知,温度升高,说明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所以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错误;B.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体积膨胀,气压增大,气球逐渐胀大,白磷燃烧完毕,恢复至室温过程气球逐渐变瘪,错误;C.白磷刚好停止燃烧时,温度最高,应是t2或t4时白磷刚好停止燃烧,错误;D.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正确。
11.(10分)(1)石油 调大 CH4+2O2CO2+2H2O(3分)
(2)等质量的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3)①CH4+CO22CO+2H2(3分)
②C8H10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是燃料燃烧不充分,氧气不足造成的,此时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为等质量的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3)①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2CO+2H2。②设X的化学式为CaHb,则12a+b=106,12a∶b=48∶5,a=8,b=10,则X的化学式为C8H10。
12.(7分)(1)木柴的着火点高 火把
(2)不可再生 不完全
(3)熔点高
(4)28.08 28
13.(7分)(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2)可以防止P2O5污染空气 P2O5+6NaOH2Na3PO4+3H2O(3分)
(3)C
(4)加水密封保存(或其他合理答案)
14.(11分)(1)①CO2和H2O ②使木柴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②④(或②③④)
(2)①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得更充分 ②物理 C4H8 ③二氧化硫 C+H2OCO+H2(3分)
(3)向低碳、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转变(或其他合理答案)
15.(9分)(1)化石能源
(2)蓝氢
(3)2H2O2H2↑+O2↑(3分)
(4)①分解反应 水 ②化学性质不活泼 ③节约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16.(9分)(1)酒精灯
(2)2KMnO4K2MnO4+MnO2+O2↑(3分)
(3)石蕊纸花湿润的部分变红,干燥的部分不变色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4)导热 C
17.(11分)(1)盐类(或其他合理答案)
(2)氢氧化钠 有气泡产生
(3)CaCl2+Na2CO3CaCO3↓+2NaCl(3分)
(4)能 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可用盐酸除去(或其他合理答案)
(5)化学方法
(6)BD(2分)
18.(6分)解: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10 g x(2分)
=(2分)
x=5.6 g(1分)
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5.6 g。(1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