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专项练习 (答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福建)
8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Fe 56
试卷好题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T2、T4、T12,科技创新T3、T13,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T6、T7、T11
中考押题点分析 情境化命题T13、T14等,项目式探究T1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锰 B.臭氧 C.空气 D.过氧化氢溶液
2.《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著作。其中记载的食品加工与储藏的方法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粮食酿酒 B.海水晒盐 C.炙烤禽肉 D.面点发酵
3.某种防弹衣采用柔软的陶瓷纤维制成,轻如海绵,连射12发子弹都穿不透。选用这种材料作防弹衣,最主要利用的性质是 ( )
A.韧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小 D.不易褶
4.诗词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句子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6.“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
A.用燃气灶炒菜——燃气燃烧放热
B.花田施用草木灰(含K2CO3)——K2CO3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D.用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性——熟石灰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
7.某品牌苏打水的部分标签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胃酸过多的人适宜饮用该饮料
B.整瓶饮料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无法分离水和碳酸氢钠
D.该饮料中的气泡来源于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
A.CO2溶于水呈酸性,故酸雨是由CO2引起的
B.碱溶液呈碱性,故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C.稀盐酸、稀硫酸等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故所有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故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 比较黄铜片和纯铜片的硬度 相互刻画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取样,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25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100 mL烧瓶中分别迅速注入20 mL、40 mL、60 mL蒸馏水,关闭止水夹,振荡,采集数据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曲线①中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迅速注入了蒸馏水
B.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20 mL蒸馏水的实验
C.终点气压高于初始气压,可能是25 ℃时,1体积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小于1体积
D.实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得烧瓶中液体的pH大于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6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碳纤维复合材料、②金刚石、③大理石、④氢氧化钠、⑤酒精、⑥稀有气体,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杀灭流感病毒的是 。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
(3)可用于去除油污的是 。
(4)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的是 。
(5)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6)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12.(10分)归纳整理,理解化学大概念——物质的变化。
(1)“色彩斑斓”:101 kPa、-183 ℃时氧气变为 色液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 光。
(2)“才气横溢”:烧水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现象是 。
(3)“温润有致”:生石灰放入水中能将鸡蛋煮熟,原因是 ;将硝酸铵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里,搅拌,溶液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清浊与共”: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产生 。
13.(11分)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国名片”。
(1)中国桥:北盘江第一桥作为一座著名的大跨度斜拉桥,所使用的斜拉索抗拉强度轻松超过了1 860兆帕,远超国际标准的要求。建造斜拉索的材料需要具有 (写一条)的特性。北盘江第一桥建成后的意义是 。
(2)中国港:青岛港是全球自动化效率最高的铁矿石码头之一。铁矿石的含铁量一般在55%以上,铁矿石的物质类别是 。青岛港自动化系统根据铁矿石的形状、密度、黏度自动配料放料,实现了整列60节以上车厢连续全自动化作业。该过程利用了铁矿石的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中国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六座大型水电站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其优点是 。氢气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原因是其燃烧产物只有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中国5G基站:世界最高5G基站在中国,其信号覆盖整个珠穆朗玛峰。为了保障5G基站的顺利建设,工作人员克服了缺氧、低温等重重困难。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工作人员施工时,食用的部分食物常会充入氮气防腐,其原因是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居第 位。
14.(7分)“84”消毒液于1984年由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故称之为“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作方法之一是将氯气(Cl2)通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和棉纤维上的天然色素发生复杂反应,使其褪色。不同温度下,通过实验测得“84”消毒液的ORP值(ORP值可衡量“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如下表。
“84”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 温度/℃ ORP值
1∶25 3 608
1∶25 16 592
1∶25 52 558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84”消毒液常用于医疗器械、餐具、地面等处的消毒。
(1)下列物品不能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的是 (填字母)。
A.塑料玩具 B.教室桌椅 C.红色纯棉短袖
(2)制作“84”消毒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喷洒“84”消毒液会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 。
(4)分析表格可知,使用“84”消毒液漂白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日常保存“84”消毒液的方法是 。
15.(9分)从海水中晒盐、提镁、制“碱”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海水晒盐。海水晒盐是通过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粗盐。粗盐中含有MgCl2、Na2SO4、CaCl2等可溶性杂质,步骤Ⅰ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2CO3、NaOH溶液,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其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2)海水提镁。步骤Ⅳ、Ⅴ的目的是 。
(3)海水制“碱”。写出步骤Ⅱ中得到NaHCO3晶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5)结合图二分析,步骤Ⅱ中NaHCO3结晶析出而NH4Cl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 。
16.(10分)创新是实验的灵魂。利用T形三通管改进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CO2性质探究
(1)该实验欲探究CO2的性质有 。
(2)与教材实验对比,该装置制取CO2所具备的显著优点是 。
(3)不能把装置中的铜丝换成铁丝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检验铵态氮肥
资料: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5)实验过程中能说明该氮肥为铵态氮肥的实验现象是 。
(6)为了使T形三通管中残留的NH3被最大限度吸收,可进行的操作是
。
17.(11分)人被蚊虫叮咬时,蚊虫向人的皮肤“注射”了蚁酸,使叮咬处红肿痛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 具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Ⅰ.蚁酸的酸碱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为缓解蚊虫叮咬的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 (填字母)。
A.苏打水 B.肥皂水 C.食醋
Ⅱ.蚁酸的分解产物
(3)小亮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蚁酸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之一是H2O。
(4)小亮同学对蚁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提出猜想:
猜想Ⅰ:该氧化物是CO2;
猜想Ⅱ:该氧化物是CO。
他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甲中 ,则猜想Ⅰ不成立;观察到装置丙中 、装置丁中 ,则猜想Ⅱ成立。
②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
Ⅲ.拓展延伸
(5)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6)蚁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6分)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若用10.8 kg铝与足量的氧化铁反应,理论上生成铁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C 【解析】A.检验氢气的可燃性时,应收集一试管氢气进行检验,如果直接进行检验,氢气不纯净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错误;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干燥装置中的长管进入瓶中,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错误;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将气体从长管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集气瓶中,使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正确;D.金不与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用能够与氧气反应的铜作除氧剂,错误。
6.B
7.A 【解析】A.该饮料呈弱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饮用,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整瓶饮料口感一致,正确;C.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而碳酸氢钠可溶于水,因此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正确;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该饮料正是利用此性质,正确。
8.C 【解析】A.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会使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不是由CO2引起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过多造成的,错误;B.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错误;C.酸在水中会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故所有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如通过改变水的质量,能改变溶液的浓度,从而改变反应速率,错误。
9.D 【解析】A.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区分,正确;B.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CO2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正确;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硬度,正确;D.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硫酸钠,但会带入新的杂质过量的氯化钡,不正确。
10.D 【解析】A.曲线①中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迅速注入了蒸馏水,注入的水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导致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二氧化碳虽然能溶于水,但二氧化碳的溶解速率没有注入水的速率快,因此整体压强呈上升趋势,正确;B.注入的水越多,产生的压强就越大,所以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20 mL蒸馏水,正确;C.25 ℃时,1体积水最多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小于1体积,即注入1体积的水,溶解的二氧化碳不足1体积,会导致终点气压高于初始气压,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实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得烧瓶中液体的pH小于7,错误。
11.(6分)(1)⑤
(2)②
(3)④
(4)①
(5)③
(6)⑥
12.(10分)(1)淡蓝 白
(2)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变小 有气泡产生
(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降低
(4)CO2+Ca(OH)2CaCO3↓+H2O(3分) 蓝色沉淀
13.(11分)(1)硬度大(或其他合理答案) 有效改善交通状况(或其他合理答案)
(2)混合物 物理性质
(3)来源丰富、无污染(或其他合理答案) 2H2+O22H2O(3分)
(4)物理变化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一
14.(7分)(1)C
(2)Cl2+2NaOHNaCl+H2O+NaClO(3分)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其漂白能力越弱 避光、低温保存(或其他合理答案)
15.(9分)(1)蒸发结晶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2)富集、提纯MgCl2
(3)NaCl+H2O+CO2+NH3NH4Cl+NaHCO3↓(3分)
(4)置换反应
(5)相同条件下,生成的NaHCO3的质量比NH4Cl大且溶解度比NH4Cl小,先达到饱和(2分)
16.(10分)(1)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2分)
(2)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Fe+2HClFeCl2+H2↑(3分)
(4)连接好装置,往细口瓶中装水至没过 T 形管末端,轻轻挤压任意一处乳胶头,若水中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5)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6)多次交替挤压T形三通管的乳胶头(或其他合理答案)
17.(11分)(1)红
(2)AB
(3)氢、氧
(4)①无明显现象 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没有处理尾气,CO会造成空气污染
(5)26.1%
(6)HCOOHH2O+CO↑(3分)
【解析】(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由题意可知,蚁酸显酸性,所以可以选择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反应,以减轻痛痒。选项中苏打水显碱性、肥皂水显碱性、食醋显酸性。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可推测出蚁酸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之一是H2O。
(4)①猜想Ⅰ不成立,说明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则装置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Ⅱ成立,说明蚁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为CO,丙装置中红色的氧化铁被还原成黑色的铁粉,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装置丁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5)甲酸(HCO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6.1%。
(6)甲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2O+CO↑。
18.(6分)解:设理论上生成铁的质量是x。
2Al+Fe2O32Fe+Al2O3
54 112
10.8 kg x(2分)
=(2分)
x=22.4 kg(1分)
答:理论上生成铁的质量是22.4 kg。(1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