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肇庆期中)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品之旅。下列探月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起航 B.箭器分离 C.月背着陆 D.采集月壤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点火起航,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箭器分离、月背着陆、采集月壤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
2.(2024九上·肇庆期中)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石灰石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杯 D.集气瓶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广口瓶保存固体药品,取用方便,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细口瓶保存液体药品,便于倾倒,该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不用于保存药品,烧杯用于溶解、加热等,该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或储存气体使用,该做法错误,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固体药品一般防止广口瓶中便于取用,液体防止细口瓶中或滴瓶中,烧杯是溶解物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来解答。
3.(2024九上·肇庆期中)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钠离子:2Na
B.3个氮原子:N3
C.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氧化铁的化学式:FeO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不符合题意;
B、 3个氮原子表示为3N ,不符合题意;
C、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符合题意;
D、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2024九上·肇庆期中)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的猜想及其探究过程,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使用过的药品随意地丢弃到垃圾桶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化学药品不能品尝味道,不符合题意;
B、化学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不符合题意;
C、不确定药品名称,可以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符合题意;
D、 使用过的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中,不能随意地丢弃到垃圾桶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药品的使用要求分析,化学药品不能品尝味道,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用剩的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5.(2024九上·肇庆期中) 20世纪以来,我国化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符合题意;
C、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符合题意;
D、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各科学家的成就分析。
6.(2024九上·肇庆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用氮气生产硫酸铵 ⑤用铜丝做导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 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④用氮气生产硫酸铵都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用铜丝做导线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7.(2024九上·肇庆期中)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 ,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不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结论,不是现象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8.(2024九上·肇庆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c试管收集的气体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加氢气的质量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试管c中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是氢气,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是氧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
B、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但不能增加氢气的质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及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分析。
9.(2024九上·肇庆期中)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多种,所以有多种生成物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D.氧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所以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符合题意;
C、 有多种生成物的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D、 不是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B、根据化合物定义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的反应分析;
D、根据氢原子中无中子分析。
10.(2024九上·肇庆期中)如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中含有3个元素
B.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丙烯酸中含有3种元素,元素不论个数,不符合题意;
B、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符合题意;
D.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11.(2024九上·肇庆期中)燃煤电厂“脱硫”过程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 B. C.CaO D.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8、0,反应后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2、2,则X为SO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2.(2024九上·肇庆期中)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物质丁由原子直接构成
C.丙分子中Si、F原子个数比为1:4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71:28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物质丁为氮气,氮气由氮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丙的化学式SiF4,丙分子中Si、F原子个数比为1:4,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微观图示确定出反应方程式,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氮气由氮分子构成,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分析。
13.(2024九上·肇庆期中)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全部都正确的是(  )
A.实验规范 B.排列顺序
①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禁止使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①地壳中元素含量:O、Si、Al、Fe ②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CH4、C、CO
C.化学与环境 D.物质的鉴别
①CO2、SO2、NO2是空气中有害的污染物 ②造成酸雨的物质是SO2、NO2 ①蒸馏水、浓氨水:闻气味 ②二氧化碳、氧气: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不符合题意;
B、 CH4、C、CO中碳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0、+2,则碳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H4、C、CO ,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和浓氨水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可用燃着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分析;
B、根据地壳中元素组成及含量,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C、根据空气中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
D、根据蒸馏水和浓氨水气味不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分析。
14.(2024九上·肇庆期中)用数字化仪器进行实验探究,可将定性探究转化为足量探究。利用传感器采集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合理是
A.图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
B.装置内氧气被蜡烛消耗完了
C.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一定浓度的CO2
D.蜡烛在80秒时已经熄灭了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氧气含量随反应发生体积减小,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图2a为氧气变化曲线,b为二氧化碳变化曲线,由起点可知,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反应结束后,氧气的浓度为15.6%,说明蜡烛燃烧不能耗尽装置的氧气,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浓度的 CO2导致,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两曲线在80秒时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蜡烛在80秒时已经熄灭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氧气含量随反应发生体积减小,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由此确定图2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曲线,结合直线起点及转折点分析。
15.(2024九上·肇庆期中)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 探究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敞口容器中进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两实验中催化剂种类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都不相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 ,不符合题意;
D、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试管B中的红磷因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不燃烧,由此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B、根据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敞口容器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唯一性分析;
D、根据红磷不燃烧是由于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分析。
16.(2024九上·肇庆期中)工业制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离液态空气法,有关流程如图,请回答:
(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主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氧气能被压缩的原因是   。
(3)该方法获得的氧气可以用于气割气焊等场合,说明氧气具有   性。
(4)“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答一点)。
(5)根据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含量,如图最接近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分布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6)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液氮先气化分离,剩余的成分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氮气的一种用途是   。
【答案】(1)沸点
(2)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助燃性
(4)原料廉价易得或原料来源广或环保或不产生污染物等
(5)C
(6)混合物;保护气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主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液氮的沸点低,加热过程中,氮气先分离出来;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压缩氧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氧气可以用于气割气焊等场合,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4)“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原料廉价易得或原料来源广或环保或不产生污染物等;
(5)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比约为4:1,故最接近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分布的微观示意图是C;
(6)分离出的氧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分析】(1)根据氮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分析;
(2)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分析;
(3)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4)根据空气制氧气原料易得、环保分析;
(5)根据空气由氮气和氧气构成,氮气氧气体积比为4:1分析。
(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主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液氮的沸点低,加热过程中,氮气先分离出来;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压缩氧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氧气可以用于气割气焊等场合,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4)“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原料廉价易得或原料来源广或环保或不产生污染物等;
(5)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比约为4:1,故最接近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分布的微观示意图是C;
(6)分离出的氧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17.(2024九上·肇庆期中)小强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外国人把中国称为“China”,在英文中与瓷器是同一个单词。“青花瓷”又是在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钴(CoO)。在周期表中钴元素与铁元素同位于第Ⅷ族。如图是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元素都在第   周期,都是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根据图1信息。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结合图2,钴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铁元素与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
(3)钴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四;金属;58.69;失去
(2)CoC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由表可知,表中元素为锰、铁、钴、镍、铜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由图2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铁元素和钻元素均有四个电子层,则为第四周期元素;名称中均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根据图1信息。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氯化钴是由氯元素和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钴元素呈现+2价态,氯元素呈现-1价态,化学式为CoCl2;铁元素与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表特点,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分析;
(2)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3)根据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分析。
(1)由表可知,表中元素为锰、铁、钴、镍、铜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由图2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铁元素和钻元素均有四个电子层,则为第四周期元素;
名称中均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根据图1信息。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
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故填:四/4;金属;58.69;失去。
(2)氯化钴是由氯元素和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钴元素呈现+2价态,氯元素呈现-1价态,化学式为CoCl2;
铁元素与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填:CoC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2024九上·肇庆期中)程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如图实验装置,根据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基础认识: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基本原理: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上述装置   (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中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若用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
(3)拓展应用:乙炔(C2H2)气体是一种高能燃料,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剧烈且放出热量易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为确保实验安全且获得较纯净的乙炔,制取乙炔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4)学科实践: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美玉同学自制了如装置所示的家庭简易制氧机,利用可以抽拉的线绳,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想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H中有一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将   (填“a”或“b”)端导管伸入水而下。
【答案】(1)酒精灯;分液漏斗
(2);A;棉花团;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b口处,若复燃,则集满
(3)CE
(4)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②分别为酒精灯和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A;选用A装置时还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b口进入,将空气从a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b口处,若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该反应剧烈且放出热量易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应选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C中的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乙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最合适的组合是:CE;
(4)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若想利用乙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则可将a导管口伸入到水面以下,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原理、装置特点及氧气利用带火星木条放瓶口验满分析;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排水法较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纯净分析;
(4)根据气体从水中导出可观测速率分析。
(1)由图可知,仪器①②分别为酒精灯和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A;
选用A装置时还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b口进入,将空气从a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b口处,若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该反应剧烈且放出热量易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应选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C中的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乙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最合适的组合是:CE;
(4)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若想利用乙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则可将a导管口伸入到水面以下,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
19.(2024九上·肇庆期中)实践小组对我市“家用燃料随时代发展产生的变化”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1)蜂窝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则其燃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多选,填字母)。
A. 液化石油气不慎泄露造成火灾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B. 煤球制成蜂窝煤可以增大其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 家用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往往安装在高处,说明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大
D. 高层住宅失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说明水能降低着火点
任务二:探究天然气的燃烧产物
【查阅资料】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②CO能使新鲜鸡血变为桃红色;③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
(3)天然气充分燃烧会产生哪些物质?
猜想Ⅰ:CO2和H2O;猜想Ⅱ:________和H2O;猜想Ⅲ:CO2、CO和H2O;猜想④SO2和H2O,丽诗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4)填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1:验纯后,点燃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天然气燃烧产物有________
步骤2: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导出,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__ 猜想1或3成立
步骤3: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附气体导出,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猜想1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当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偏黄,锅底容易变黑,结合反应相关物质思考,锅底的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
任务三:认识燃料变迁的意义
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答案】(1)
(2) A,C,D
(3) CO 反应物不含有硫元素
(4) 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通入新鲜鸡血
(5) 炭黑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蜂窝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液化石油气不慎泄露造成火灾时,立即开窗通风,会造成氧气增加,使火灾蔓延迅速,A错误;煤球制成蜂窝煤可以增大其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B正确;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器应安装在炉具的上方,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C错误;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使可燃物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效果,可燃物的着火点属于物质的自身属性,不能降低,D错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已知猜想,则猜想②为CO、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丽诗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反应物不含有硫元素;
(4)点燃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雾,说明有水生成,说明天然气燃烧产物有氢元素;猜想1或3成立,说明含有二氧化碳,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导出,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能使新鲜鸡血变为桃红色,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附气体导出,通入新鲜鸡血,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1成立;
(5)当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偏黄,锅底容易变黑,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锅底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分析】(1)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着火点不能改变,增大接触面积可使反应更充分,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4)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和水的现象分析;
(5)根据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炭黑分析。
20.(2024九上·肇庆期中)A~F为我们学过的物质,其中E和G是黑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对应物质名称D   、E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②可用于空间站的供氧,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2氧循环研究,利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实现了反应④,请结合题中信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用这种方法可再生氧气并同时清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结合图中信息判断,系统运行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不断补充水。
【答案】(1)氢气;二氧化锰
(2);分解反应
(3)
(4);需要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F为我们学过的物质,其中E和G是黑色固体,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是黑色固体,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C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B是水,D是氢气,E是二氧化锰,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F是铜,G是氧化铜;
(1)由分析可知,物质D是氢气,E是二氧化锰;
(2)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反应③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流程图可知,萨巴蒂尔系统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循环再生过程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甲烷不参与循环再生过程,消耗了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以补充氢元素。
【分析】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方程式书写,“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解答。
(1)由分析可知,物质D是氢气,E是二氧化锰;
(2)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反应③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流程图可知,萨巴蒂尔系统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循环再生过程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甲烷不参与循环再生过程,消耗了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以补充氢元素。
21.(2024九上·肇庆期中)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用150g某过氧化钙样品可制得氧气32g,请回答: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纯度是多少?(纯度=×100%)
(2)已知向水体中投入过氧化钙可以改善水质,提高水的含氧量,但过量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影响鱼类生存,请结合题目信息,写出过氧化钙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①运输时要注意   ;②使用时要注意   。
【答案】(1)解:设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纯度是x
x=96%
答: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纯度是96%
(2)禁止与水接触(合理即可);不能过量使用过氧化钙(合理即可)
【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药品的保存
【解析】【解答】(2)①由题干可知,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故运输时要注意:禁止与水接触;②过氧化钙过量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影响鱼类生存,故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过氧化钙。
【分析】(1)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过氧化钙质量及纯度分析;
(2)根据过氧化钙的性质确定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存方法分析。
(1)见答案;
(2)①由题干可知,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故运输时要注意:禁止与水接触;
②过氧化钙过量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影响鱼类生存,故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过氧化钙。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肇庆期中)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品之旅。下列探月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起航 B.箭器分离 C.月背着陆 D.采集月壤
2.(2024九上·肇庆期中)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石灰石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杯 D.集气瓶
3.(2024九上·肇庆期中)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钠离子:2Na
B.3个氮原子:N3
C.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氧化铁的化学式:FeO
4.(2024九上·肇庆期中)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的猜想及其探究过程,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使用过的药品随意地丢弃到垃圾桶
5.(2024九上·肇庆期中) 20世纪以来,我国化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
6.(2024九上·肇庆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用氮气生产硫酸铵 ⑤用铜丝做导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7.(2024九上·肇庆期中)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8.(2024九上·肇庆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c试管收集的气体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加氢气的质量
9.(2024九上·肇庆期中)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多种,所以有多种生成物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D.氧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所以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10.(2024九上·肇庆期中)如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中含有3个元素
B.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1.(2024九上·肇庆期中)燃煤电厂“脱硫”过程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 B. C.CaO D.
12.(2024九上·肇庆期中)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物质丁由原子直接构成
C.丙分子中Si、F原子个数比为1:4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71:28
13.(2024九上·肇庆期中)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全部都正确的是(  )
A.实验规范 B.排列顺序
①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禁止使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①地壳中元素含量:O、Si、Al、Fe ②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CH4、C、CO
C.化学与环境 D.物质的鉴别
①CO2、SO2、NO2是空气中有害的污染物 ②造成酸雨的物质是SO2、NO2 ①蒸馏水、浓氨水:闻气味 ②二氧化碳、氧气: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14.(2024九上·肇庆期中)用数字化仪器进行实验探究,可将定性探究转化为足量探究。利用传感器采集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合理是
A.图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
B.装置内氧气被蜡烛消耗完了
C.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一定浓度的CO2
D.蜡烛在80秒时已经熄灭了
15.(2024九上·肇庆期中)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 探究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A B.B C.C D.D
16.(2024九上·肇庆期中)工业制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离液态空气法,有关流程如图,请回答:
(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主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氧气能被压缩的原因是   。
(3)该方法获得的氧气可以用于气割气焊等场合,说明氧气具有   性。
(4)“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答一点)。
(5)根据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含量,如图最接近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分布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6)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液氮先气化分离,剩余的成分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氮气的一种用途是   。
17.(2024九上·肇庆期中)小强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外国人把中国称为“China”,在英文中与瓷器是同一个单词。“青花瓷”又是在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钴(CoO)。在周期表中钴元素与铁元素同位于第Ⅷ族。如图是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元素都在第   周期,都是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根据图1信息。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结合图2,钴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铁元素与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
(3)钴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2024九上·肇庆期中)程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如图实验装置,根据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基础认识: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基本原理: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上述装置   (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中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若用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
(3)拓展应用:乙炔(C2H2)气体是一种高能燃料,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剧烈且放出热量易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为确保实验安全且获得较纯净的乙炔,制取乙炔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4)学科实践: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美玉同学自制了如装置所示的家庭简易制氧机,利用可以抽拉的线绳,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想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H中有一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将   (填“a”或“b”)端导管伸入水而下。
19.(2024九上·肇庆期中)实践小组对我市“家用燃料随时代发展产生的变化”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1)蜂窝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则其燃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多选,填字母)。
A. 液化石油气不慎泄露造成火灾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B. 煤球制成蜂窝煤可以增大其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 家用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往往安装在高处,说明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大
D. 高层住宅失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说明水能降低着火点
任务二:探究天然气的燃烧产物
【查阅资料】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②CO能使新鲜鸡血变为桃红色;③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
(3)天然气充分燃烧会产生哪些物质?
猜想Ⅰ:CO2和H2O;猜想Ⅱ:________和H2O;猜想Ⅲ:CO2、CO和H2O;猜想④SO2和H2O,丽诗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4)填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1:验纯后,点燃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天然气燃烧产物有________
步骤2: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导出,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__ 猜想1或3成立
步骤3: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附气体导出,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猜想1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当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偏黄,锅底容易变黑,结合反应相关物质思考,锅底的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
任务三:认识燃料变迁的意义
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20.(2024九上·肇庆期中)A~F为我们学过的物质,其中E和G是黑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对应物质名称D   、E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②可用于空间站的供氧,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2氧循环研究,利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实现了反应④,请结合题中信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用这种方法可再生氧气并同时清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结合图中信息判断,系统运行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不断补充水。
21.(2024九上·肇庆期中)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用150g某过氧化钙样品可制得氧气32g,请回答: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纯度是多少?(纯度=×100%)
(2)已知向水体中投入过氧化钙可以改善水质,提高水的含氧量,但过量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影响鱼类生存,请结合题目信息,写出过氧化钙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①运输时要注意   ;②使用时要注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点火起航,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箭器分离、月背着陆、采集月壤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广口瓶保存固体药品,取用方便,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细口瓶保存液体药品,便于倾倒,该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不用于保存药品,烧杯用于溶解、加热等,该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或储存气体使用,该做法错误,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固体药品一般防止广口瓶中便于取用,液体防止细口瓶中或滴瓶中,烧杯是溶解物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来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不符合题意;
B、 3个氮原子表示为3N ,不符合题意;
C、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符合题意;
D、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化学药品不能品尝味道,不符合题意;
B、化学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不符合题意;
C、不确定药品名称,可以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符合题意;
D、 使用过的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中,不能随意地丢弃到垃圾桶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药品的使用要求分析,化学药品不能品尝味道,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用剩的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5.【答案】B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符合题意;
C、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符合题意;
D、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各科学家的成就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 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④用氮气生产硫酸铵都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用铜丝做导线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7.【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 ,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不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结论,不是现象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8.【答案】D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试管c中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是氢气,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是氧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
B、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但不能增加氢气的质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及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符合题意;
C、 有多种生成物的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D、 不是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B、根据化合物定义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的反应分析;
D、根据氢原子中无中子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丙烯酸中含有3种元素,元素不论个数,不符合题意;
B、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符合题意;
D.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8、0,反应后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2、2,则X为SO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物质丁为氮气,氮气由氮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丙的化学式SiF4,丙分子中Si、F原子个数比为1:4,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微观图示确定出反应方程式,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氮气由氮分子构成,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不符合题意;
B、 CH4、C、CO中碳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0、+2,则碳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H4、C、CO ,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和浓氨水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可用燃着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分析;
B、根据地壳中元素组成及含量,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C、根据空气中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
D、根据蒸馏水和浓氨水气味不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氧气含量随反应发生体积减小,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图2a为氧气变化曲线,b为二氧化碳变化曲线,由起点可知,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反应结束后,氧气的浓度为15.6%,说明蜡烛燃烧不能耗尽装置的氧气,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浓度的 CO2导致,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两曲线在80秒时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蜡烛在80秒时已经熄灭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氧气含量随反应发生体积减小,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由此确定图2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曲线,结合直线起点及转折点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敞口容器中进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两实验中催化剂种类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都不相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 ,不符合题意;
D、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试管B中的红磷因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不燃烧,由此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B、根据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敞口容器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唯一性分析;
D、根据红磷不燃烧是由于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分析。
16.【答案】(1)沸点
(2)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助燃性
(4)原料廉价易得或原料来源广或环保或不产生污染物等
(5)C
(6)混合物;保护气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主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液氮的沸点低,加热过程中,氮气先分离出来;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压缩氧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氧气可以用于气割气焊等场合,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4)“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原料廉价易得或原料来源广或环保或不产生污染物等;
(5)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比约为4:1,故最接近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分布的微观示意图是C;
(6)分离出的氧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分析】(1)根据氮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分析;
(2)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分析;
(3)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4)根据空气制氧气原料易得、环保分析;
(5)根据空气由氮气和氧气构成,氮气氧气体积比为4:1分析。
(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主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液氮的沸点低,加热过程中,氮气先分离出来;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压缩氧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氧气可以用于气割气焊等场合,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4)“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原料廉价易得或原料来源广或环保或不产生污染物等;
(5)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比约为4:1,故最接近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分布的微观示意图是C;
(6)分离出的氧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17.【答案】(1)四;金属;58.69;失去
(2)CoC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由表可知,表中元素为锰、铁、钴、镍、铜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由图2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铁元素和钻元素均有四个电子层,则为第四周期元素;名称中均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根据图1信息。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氯化钴是由氯元素和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钴元素呈现+2价态,氯元素呈现-1价态,化学式为CoCl2;铁元素与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表特点,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分析;
(2)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3)根据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分析。
(1)由表可知,表中元素为锰、铁、钴、镍、铜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由图2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铁元素和钻元素均有四个电子层,则为第四周期元素;
名称中均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根据图1信息。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
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故填:四/4;金属;58.69;失去。
(2)氯化钴是由氯元素和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钴元素呈现+2价态,氯元素呈现-1价态,化学式为CoCl2;
铁元素与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填:CoC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答案】(1)酒精灯;分液漏斗
(2);A;棉花团;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b口处,若复燃,则集满
(3)CE
(4)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②分别为酒精灯和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A;选用A装置时还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b口进入,将空气从a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b口处,若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该反应剧烈且放出热量易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应选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C中的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乙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最合适的组合是:CE;
(4)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若想利用乙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则可将a导管口伸入到水面以下,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原理、装置特点及氧气利用带火星木条放瓶口验满分析;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排水法较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纯净分析;
(4)根据气体从水中导出可观测速率分析。
(1)由图可知,仪器①②分别为酒精灯和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A;
选用A装置时还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b口进入,将空气从a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b口处,若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可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该反应剧烈且放出热量易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应选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C中的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乙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最合适的组合是:CE;
(4)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若想利用乙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则可将a导管口伸入到水面以下,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
19.【答案】(1)
(2) A,C,D
(3) CO 反应物不含有硫元素
(4) 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通入新鲜鸡血
(5) 炭黑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蜂窝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液化石油气不慎泄露造成火灾时,立即开窗通风,会造成氧气增加,使火灾蔓延迅速,A错误;煤球制成蜂窝煤可以增大其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B正确;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器应安装在炉具的上方,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C错误;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使可燃物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效果,可燃物的着火点属于物质的自身属性,不能降低,D错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已知猜想,则猜想②为CO、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丽诗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反应物不含有硫元素;
(4)点燃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雾,说明有水生成,说明天然气燃烧产物有氢元素;猜想1或3成立,说明含有二氧化碳,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导出,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能使新鲜鸡血变为桃红色,将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附气体导出,通入新鲜鸡血,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1成立;
(5)当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偏黄,锅底容易变黑,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锅底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分析】(1)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着火点不能改变,增大接触面积可使反应更充分,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4)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和水的现象分析;
(5)根据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炭黑分析。
20.【答案】(1)氢气;二氧化锰
(2);分解反应
(3)
(4);需要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F为我们学过的物质,其中E和G是黑色固体,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是黑色固体,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C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B是水,D是氢气,E是二氧化锰,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F是铜,G是氧化铜;
(1)由分析可知,物质D是氢气,E是二氧化锰;
(2)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反应③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流程图可知,萨巴蒂尔系统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循环再生过程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甲烷不参与循环再生过程,消耗了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以补充氢元素。
【分析】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方程式书写,“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解答。
(1)由分析可知,物质D是氢气,E是二氧化锰;
(2)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反应③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流程图可知,萨巴蒂尔系统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循环再生过程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甲烷不参与循环再生过程,消耗了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以补充氢元素。
21.【答案】(1)解:设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纯度是x
x=96%
答: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纯度是96%
(2)禁止与水接触(合理即可);不能过量使用过氧化钙(合理即可)
【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药品的保存
【解析】【解答】(2)①由题干可知,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故运输时要注意:禁止与水接触;②过氧化钙过量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影响鱼类生存,故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过氧化钙。
【分析】(1)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过氧化钙质量及纯度分析;
(2)根据过氧化钙的性质确定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存方法分析。
(1)见答案;
(2)①由题干可知,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故运输时要注意:禁止与水接触;
②过氧化钙过量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影响鱼类生存,故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过氧化钙。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