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衡阳期中)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2.(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3.(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4.(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时,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
B.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C.将刚结束加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D.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
5.(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
6.(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8.(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关于水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装置
解释 吸收放出的热量 通过集气瓶中水体积 的变化得出体积 冷却溅落熔融物, 防止集气瓶炸裂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 后便于观察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9.(2024九上·衡阳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氢气加压后变成液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分子很小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某同学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11.(2024九上·衡阳期中)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
12.(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汞 B.氯化钠 C.水 D.氧气
13.(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4.(2024九上·衡阳期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15.(2024九上·衡阳期中)我国南海海水中含丰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等,这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是指(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16.(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元素符号为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7.(2024九上·衡阳期中)现有质量相同的金、银、铜三块金属,其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金、银、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97、108、64)
A.金 B.银 C.铜 D.一样多
18.(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19.(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图是电解水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你能获取得信息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变化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20.(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21.(2024九上·衡阳期中)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22.(2024九上·衡阳期中)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23.(2024九上·衡阳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   ;
(2)2个氧分子   ;
(3)氦气   ;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5)二硫化碳   。
24.(2024九上·衡阳期中)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1)沉淀池和过滤池能去除水中   (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2)去颜色、除气味是在   池中完成的。
(3)用液氯杀菌消毒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来杀灭细菌病毒和降低水的硬度。
(5)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   (答一条)。
25.(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图中的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X=   ;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在B、C、D中,与A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4)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6.(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
(2)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与图乙相比,图甲装置的优点有:   (答一条)。
27.(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 ①空气 ②液氧 ③冰水 ④五氧化二磷 ⑤高锰酸钾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是   。
28.(2024九上·衡阳期中)卢瑟福用a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请根据原子的结构回答:
(1)图a、b、c、d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 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2)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是α 粒子碰到了原子中体积很小的   。
(3)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的原因是   。
29.(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装置A时应在试管口放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 F 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从导管口    进(填“a”或 b )。
30.(2024九上·衡阳期中)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1)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明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所以不可能生成N2。
小芳说: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因为CO 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也不可能含有   ,因为它易燃易爆,写出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
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2)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
(3)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铜雕锈蚀、枯木腐朽、火山烈燃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消融只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此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冰雪消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属于铝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取用液体药品,试管要紧靠试剂瓶口倾倒,瓶塞要倒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水握住试管外壁,有气泡冒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点燃酒精灯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引起火灾,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先预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分析。
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将刚结束加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会导致热的试管因骤冷而炸裂,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时用手扇闻来解答;
B、根据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来解答;
C、根据加热后的试管待冷却后清洗来解答;
D、根据仪器连接时,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来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按体积分数由多到少的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氧气具有氧化性,支持燃烧,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空气中的优化物质是粉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来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A答案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答案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答案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气,红磷、硫、铁丝燃烧的实验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结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可通过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排水法收集氢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水可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可通过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变化观察氢气何时集满,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消耗氧气的体积,五氧化二磷能溶于水,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氢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水可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分析判断。后可通过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变化观察氢气何时集满。
9.【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答案错误;
B、氢气加压后变成液氢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答案正确;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C答案正确;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a为原子,b为原子核,c为核外电子。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分析判断。
11.【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分析】依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解决即可.
【解答】由于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质子数等于核电核数,所以其质子数为49,而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问题,此类题常常利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2.【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A、汞是由原子构成的。A答案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答案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答案错误;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 在粒子中,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错误,
B. 在粒子中,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错误;
C. 在粒子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错误;
D. 在粒子中,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阳离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粒子中,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14.【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我国南海海水中含丰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等,这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是指元素.
故选:C.
【分析】我国南海海水中含丰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等,这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通常是指元素.
16.【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铷的元素符号为Rb,故正确。
B. 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37,不能确定铷的中子数为37,故错误;
C. 铷元素汉字名称中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铷的元素符号为Rb,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分析。
C、根据元素名称的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真实质量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铜<银<金,所以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含原子的多少关系是:铜>银>金。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对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就是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18.【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解:A、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
B、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
C、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D、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
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D.
【分析】A、根据吸附会除去异味和杂质解答;
B、根据沉降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解答;
C、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解答.
19.【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为水在通电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A. 由图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错误;
C.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种分子生成多种分子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D. 由图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
20.【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作化合物;
A、该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且该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所以是化合物,故A选项符合题意;
B、该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但该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不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所以不是化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所以不会是化合物,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但该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不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所以不是化合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21.【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微粒观: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D.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水的化学式、性质;分子构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22.【答案】D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单质和化合物;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如离子。A答案错误;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B答案错误;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答案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稀有气体原子分析;
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据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分析;
D、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析。
23.【答案】(1)2H
(2)2O2
(3)He
(4)Al
(5)CS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
(3)氦气的化学用语是He。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Al。
(5)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地壳中元素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铝、铁、钙,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在化学中,表示多个分子时,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即可。因此,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
(3)氦气的化学用语是He。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Al,故填写:Al。
(5)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
24.【答案】(1)不溶性
(2)活性炭吸附
(3)化学
(4)煮沸
(5)一水多用(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净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通过沉淀池和过滤池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臭味;
(3)液氯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且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故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5)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一水多用等。
【分析】根据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活中常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节约用水的方法是一水多用来解答。
(1)通过沉淀池和过滤池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臭味;
(3)液氯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且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故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5)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一水多用等。
25.【答案】(1)8
(2)BC
(3)B
(4)二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D粒子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D粒子为原子,且X为8。
(2)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A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而元素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则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电子层数决定元素周期数来解答。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D粒子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D粒子为原子,且X为8。
(2)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A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而元素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则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26.【答案】氢气;水氢气+氧气;能够方便地检验生成的气体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3)图甲中可以通过调节活塞对气体进行检验,操作更简单,而图乙中需要将试管从水槽中取出来再进行检验,操作稍显麻烦。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甲图实验操作方便来解答。
27.【答案】②③④⑤;③④⑤;③④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纯净物是只含一种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①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②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化合物;
③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是氧化物;
④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⑤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⑤,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⑤,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④。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来解答。
28.【答案】(1)a
(2)原子核
(3)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空间较大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1)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也带正电,同性相斥,则不可能出现a的运动轨迹。
(2)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同性相斥,且原子核质量很大。
(3)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来解答。
(1)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也带正电,同性相斥,则不可能出现a的运动轨迹。
(2)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同性相斥,且原子核质量很大。
(3)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29.【答案】(1)长颈漏斗
(2)棉花
(3)B;过氧化氢水+氧气
(4)A;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装置A时应在试管口放棉花,防止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4)根据“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方法,发生装置选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用F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b口通入。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时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防止粉末堵塞导管来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来解答。
(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装置A时应在试管口放棉花,防止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4)根据“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方法,发生装置选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用F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b口通入。
30.【答案】元素(或原子);氢气;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不能;含氧气的浓度不大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会复燃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小明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或原子种类不变,所以不可能生成N2;
小芳说: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因为CO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也不可能含有氢气,因为它易燃易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2)由实验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中肯定含有二氧化碳;
(3)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因为含氧气的浓度不大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会复燃。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一氧化碳有毒且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氢气燃烧生成水来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来解答;
(3)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物质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来解答。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衡阳期中)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铜雕锈蚀、枯木腐朽、火山烈燃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消融只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此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冰雪消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属于铝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3.(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取用液体药品,试管要紧靠试剂瓶口倾倒,瓶塞要倒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水握住试管外壁,有气泡冒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点燃酒精灯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引起火灾,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先预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分析。
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时,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
B.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C.将刚结束加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D.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将刚结束加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会导致热的试管因骤冷而炸裂,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时用手扇闻来解答;
B、根据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来解答;
C、根据加热后的试管待冷却后清洗来解答;
D、根据仪器连接时,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来解答。
5.(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按体积分数由多到少的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氧气具有氧化性,支持燃烧,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空气中的优化物质是粉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来解答。
6.(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A答案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答案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答案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气,红磷、硫、铁丝燃烧的实验分析。
7.(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结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
8.(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关于水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装置
解释 吸收放出的热量 通过集气瓶中水体积 的变化得出体积 冷却溅落熔融物, 防止集气瓶炸裂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 后便于观察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可通过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排水法收集氢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水可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可通过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变化观察氢气何时集满,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消耗氧气的体积,五氧化二磷能溶于水,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氢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水可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分析判断。后可通过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变化观察氢气何时集满。
9.(2024九上·衡阳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氢气加压后变成液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分子很小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答案错误;
B、氢气加压后变成液氢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答案正确;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C答案正确;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
10.(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某同学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a为原子,b为原子核,c为核外电子。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分析判断。
11.(2024九上·衡阳期中)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分析】依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解决即可.
【解答】由于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质子数等于核电核数,所以其质子数为49,而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问题,此类题常常利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2.(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汞 B.氯化钠 C.水 D.氧气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A、汞是由原子构成的。A答案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答案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答案错误;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分析。
13.(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 在粒子中,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错误,
B. 在粒子中,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错误;
C. 在粒子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错误;
D. 在粒子中,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阳离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粒子中,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14.(2024九上·衡阳期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15.(2024九上·衡阳期中)我国南海海水中含丰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等,这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是指(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我国南海海水中含丰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等,这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是指元素.
故选:C.
【分析】我国南海海水中含丰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等,这里的“钠”、“镁”、“钙”、“钾”、“磷”、“铁”“钛”通常是指元素.
16.(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元素符号为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铷的元素符号为Rb,故正确。
B. 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37,不能确定铷的中子数为37,故错误;
C. 铷元素汉字名称中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铷的元素符号为Rb,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分析。
C、根据元素名称的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分析。
17.(2024九上·衡阳期中)现有质量相同的金、银、铜三块金属,其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金、银、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97、108、64)
A.金 B.银 C.铜 D.一样多
【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真实质量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铜<银<金,所以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含原子的多少关系是:铜>银>金。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对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就是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18.(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解:A、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
B、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
C、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D、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
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D.
【分析】A、根据吸附会除去异味和杂质解答;
B、根据沉降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解答;
C、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解答.
19.(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图是电解水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你能获取得信息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变化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为水在通电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A. 由图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错误;
C.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种分子生成多种分子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D. 由图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
20.(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作化合物;
A、该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且该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所以是化合物,故A选项符合题意;
B、该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但该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不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所以不是化合物,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所以不会是化合物,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但该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不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所以不是化合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21.(2024九上·衡阳期中)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微粒观: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D.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水的化学式、性质;分子构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22.(2024九上·衡阳期中)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单质和化合物;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如离子。A答案错误;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B答案错误;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答案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稀有气体原子分析;
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据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分析;
D、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析。
23.(2024九上·衡阳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   ;
(2)2个氧分子   ;
(3)氦气   ;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5)二硫化碳   。
【答案】(1)2H
(2)2O2
(3)He
(4)Al
(5)CS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
(3)氦气的化学用语是He。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Al。
(5)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地壳中元素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铝、铁、钙,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在化学中,表示多个分子时,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即可。因此,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
(3)氦气的化学用语是He。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Al,故填写:Al。
(5)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
24.(2024九上·衡阳期中)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1)沉淀池和过滤池能去除水中   (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2)去颜色、除气味是在   池中完成的。
(3)用液氯杀菌消毒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来杀灭细菌病毒和降低水的硬度。
(5)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   (答一条)。
【答案】(1)不溶性
(2)活性炭吸附
(3)化学
(4)煮沸
(5)一水多用(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净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通过沉淀池和过滤池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臭味;
(3)液氯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且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故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5)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一水多用等。
【分析】根据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活中常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节约用水的方法是一水多用来解答。
(1)通过沉淀池和过滤池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臭味;
(3)液氯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且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故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5)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一水多用等。
25.(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图中的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X=   ;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在B、C、D中,与A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4)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答案】(1)8
(2)BC
(3)B
(4)二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D粒子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D粒子为原子,且X为8。
(2)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A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而元素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则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电子层数决定元素周期数来解答。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D粒子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D粒子为原子,且X为8。
(2)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A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A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而元素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则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26.(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
(2)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与图乙相比,图甲装置的优点有:   (答一条)。
【答案】氢气;水氢气+氧气;能够方便地检验生成的气体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3)图甲中可以通过调节活塞对气体进行检验,操作更简单,而图乙中需要将试管从水槽中取出来再进行检验,操作稍显麻烦。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甲图实验操作方便来解答。
27.(2024九上·衡阳期中)下列物质: ①空气 ②液氧 ③冰水 ④五氧化二磷 ⑤高锰酸钾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是   。
【答案】②③④⑤;③④⑤;③④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纯净物是只含一种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①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②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化合物;
③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是氧化物;
④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⑤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⑤,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⑤,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④。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来解答。
28.(2024九上·衡阳期中)卢瑟福用a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请根据原子的结构回答:
(1)图a、b、c、d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 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2)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是α 粒子碰到了原子中体积很小的   。
(3)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的原因是   。
【答案】(1)a
(2)原子核
(3)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空间较大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1)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也带正电,同性相斥,则不可能出现a的运动轨迹。
(2)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同性相斥,且原子核质量很大。
(3)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来解答。
(1)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也带正电,同性相斥,则不可能出现a的运动轨迹。
(2)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同性相斥,且原子核质量很大。
(3)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29.(2024九上·衡阳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装置A时应在试管口放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 F 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从导管口    进(填“a”或 b )。
【答案】(1)长颈漏斗
(2)棉花
(3)B;过氧化氢水+氧气
(4)A;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装置A时应在试管口放棉花,防止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4)根据“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方法,发生装置选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用F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b口通入。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时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防止粉末堵塞导管来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来解答。
(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装置A时应在试管口放棉花,防止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4)根据“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方法,发生装置选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用F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b口通入。
30.(2024九上·衡阳期中)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1)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明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所以不可能生成N2。
小芳说: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因为CO 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也不可能含有   ,因为它易燃易爆,写出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
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2)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
(3)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答案】元素(或原子);氢气;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不能;含氧气的浓度不大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会复燃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小明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或原子种类不变,所以不可能生成N2;
小芳说: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因为CO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也不可能含有氢气,因为它易燃易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2)由实验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中肯定含有二氧化碳;
(3)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因为含氧气的浓度不大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会复燃。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一氧化碳有毒且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氢气燃烧生成水来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来解答;
(3)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物质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来解答。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