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八年级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1.(2024八上·路北月考)水稻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2.(2024八上·路北月考)大豆和玉米是生活中两种主要食粮,这两种植物( )
A.都是双子叶植物
B.大豆种子有种皮而玉米种子没有
C.种子萌发都受温度、水分、空气的影响
D.种子结构中都有胚乳
3.(2024八上·路北月考)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 )
A.水分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有活力的胚
4.(2024八上·路北月考)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对实验分析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比较第1、2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温度是打破种子的休眠因素之一
B.比较第2、3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C.第1、2、3组实验中萌发率最高的是第3组
D.依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第1组和第3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
5.(2024八上·路北月考)如图是兴趣小组同学做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②⑥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②⑤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C.②④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
D.②③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6.(2024八上·路北月考)春天校园里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开始返青和发芽,有的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侧枝顶端的芽是侧芽
B.无论顶芽或侧芽,都可能是花芽、枝芽、混合芽
C.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
D.树怕剥皮,是因为会破坏树皮中的输导组织
7.(2024八上·路北月考)垂柳的枝条可以长到很长,这主要依赖于顶芽( )
A.芽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叶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幼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8.(2024八上·路北月考)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据图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A烧杯内是清水
B.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B烧杯内是盐水
C.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D.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9.(2024八上·路北月考)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些土,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水分的散失 B.避免损伤幼根及根毛
C.减少有机物的流失 D.减少无机盐的流失
10.(2024八上·路北月考)一次性施肥过多,容易造成农作物出现“烧苗”的现象,原因是( )
A.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
B.根毛细胞具有吸收无机盐的大液泡
C.根毛细胞的细胞质少
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
11.(2024八上·路北月考)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散失水分的“门户”分别是( )
A.气孔、导管、根尖 B.根尖、导管、气孔
C.筛管、根尖、气孔 D.气孔、筛管、根尖
12.(2024八上·路北月考)下图中 W、X、Y、Z 分别表示洋葱表皮的四个相邻细胞,它们之间的吸水关系如图中的箭头所示。请问它们的细胞液浓度最小的一个是( )
A.X B.Y C.W D.Z
13.(2024八上·路北月考)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并运送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①导管②茎、叶③成熟区表皮内的层层细胞④根毛细胞(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14.(2024八上·路北月考)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
A.剪掉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的幼苗
15.(2024八上·路北月考)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
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
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16.(2024八上·路北月考)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
A.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 B.土壤的肥力降低
C.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加了 D.土壤中缺少有机物
17.(2024八上·路北月考)不同植物的叶片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下列构成叶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是( )
A.栅栏层细胞 B.海绵层 C.保卫细胞 D.表皮细胞
18.(2024八上·路北月考)某农民发现种植的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农田的低,他推测可能是该农田中某种无机盐含量偏低。于是设计以下实验: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试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种类(含无机盐的种类) 尿素(氮) 磷酸二氢钾(磷、钾) 磷酸氢钙(磷、钙) 硝酸钙(氮、钙)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 55.56 65.26 55.48 55.44 55.11
据表中小麦收获量可判断,该农田含量偏低的无机盐最可能是( )
A.氮 B.磷 C.钾 D.钙
19.(2024八上·路北月考)某同学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做出的假设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②将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将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④②③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20.(2024八上·路北月考)在下列用到碘液的实验中根据其作用分类,正确的是( )
①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②观察玉米的胚乳 ③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结构
④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 ⑤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1.(2024八上·路北月考)小明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皮含叶绿素多
22.(2024八上·路北月考)如图是同学们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纸盒
B.实验前一天必须将金鱼藻放置在黑暗环境中
C.如图装置中的金鱼藻可以用仙人掌代替
D.甲装置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3.(2024八上·路北月考)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B.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光
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4.(2024八上·路北月考)我国某研究团队构建的20层垂直无人植物工厂通过采用垂直立体栽培系统、营养液自动供给系统、人工模拟节能光源等,打破土地、空间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实现作物快速繁育,属世界首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工厂可以对环境条件精准调控
B.人工模拟节能光源可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C.营养液中需添加含有氮、磷、钾的无机盐
D.通过光照、温度等调控可加快作物的繁育
25.(2024八上·路北月考)一段果树枝条上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如果对枝条A、B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那么枝条上两个果实的长势会是( )
A.甲长、乙不长 B.乙长、甲不长
C.甲、乙一样长 D.甲、乙均不长
26.(2024八上·路北月考)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结合下列图示解释有关冬小麦的相关问题。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 ]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 和 。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会 。
(4)五月份,小麦抽穗后开花、传粉,来自花粉的精子与⑧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
(5)六月初,冬小麦进入灌浆期,为促进种子成熟可及时施加含 无机盐的肥料,此时如遇到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减产,原因是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7.(2024八上·路北月考)如图分别是植物根尖细胞分裂图、根尖、叶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取自图乙的[ ]。
(2)图乙中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主要在[ ]处被吸收,与根的伸长相关的部位是 (用字母表示)。
(3)根尖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叶的蒸腾作用,而叶是由图丙中的[ ]发育而来。
(4)图丙中的g将来发育成 ,f指 ,将来发育成图丁中的 (填序号)。
(5)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供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该过程生产的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被运输到植物的各部位。
28.(2024八上·路北月考)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前需要对牵牛花进行一昼夜的黑暗处理,目的是 。
(2)将该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3)清水漂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能够变成蓝色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4)本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其中,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 ,乙叶片与 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5)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至少写出2条)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填字母)。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水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G.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29.(2024八上·路北月考)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绿色是由于其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的缘故,韭黄、蒜黄等都是在无光条件下生长形成的。请你根据这段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1)你提出的问题是
假设: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光。
(2)实验方案:
①将10头大蒜均分分别放在甲乙两个水槽中,水槽底部放入适量的水;
②甲水槽用无色透明塑料袋罩住,乙水槽 ,将两个水槽都放在阳光下培养。
(3)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甲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 色的,乙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 色的。 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更健壮。
(4)实验结论: 。
(5)实验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10头大蒜而不是2头大蒜进行实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有的还有胚乳。种皮起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A正确。
故选A。
【分析】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2.【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解析】【解答】A.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A错误。
B.大豆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B错误。
C.温度、水分和空气(氧气)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三个主要环境条件。这些条件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使种子成功萌发,C正确。
D.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被称为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而不是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具有胚乳。这类种子的结构除了种皮和胚外,还包括胚乳,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D错误。
故选C。
【分析】(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二者最主要的不同是子叶的数目、营养物质的贮存结构、有无胚乳等。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3.【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需要满足一定的外部条件,其中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分解有机物提供能量的关键。水涝地里水较多,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使土壤中的氧气减少,种子无法呼吸导致种子很难萌发,甚至腐烂,因此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而内部条件则包括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4.【答案】D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A.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第1组实验种子均未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率是19%,两者唯一的变量是温度,说明4℃的温度可能打破种子的休眠,A正确。
B.比较2、3组两组实验结果,唯一的变量是湿沙,有湿沙的萌发率比没有湿沙的要高,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B正确。
C.由实验数据可知:第1、2、3组实验中萌发率最高的是第3组,C正确。
D.第1组跟第3组不能成为对照组,因为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湿沙,D错误。
故选D。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5.【答案】B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A.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遵守变量唯一原则,②⑥对照,有温度和空气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错误。
B.②⑤唯一的变量是温度,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这样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正确。
C.②④有温度和水分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错误。
D.②③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D错误。
故选B。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6.【答案】A
【知识点】芽的类型;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茎的结构
【解析】【解答】A.顶芽是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侧芽是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A错误。
B.芽可以根据其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B正确。
C.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C正确。
D.树皮中运送有机物的韧皮部被破坏,树的地上部分就会因为无法获得有机物而死亡,所以树怕剥皮,D正确。
故选A。
【分析】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为侧芽。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
7.【答案】C
【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解析】【解答】A、芽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与枝条的长度无关,A错误。
B、叶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与枝条的长度无关,B错误。
C、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生长点细胞能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使芽轴伸长,最终使茎长长,与枝条的长度有关,C正确。
D、幼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幼叶将来发育成叶,与枝条的长度无关,D错误。
故选C。
【分析】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8.【答案】D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AC.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烧杯中液体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A烧杯中盛的是盐水,AC错误。
BD.观察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坚挺了,萝卜条吸水了,说明B烧杯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B烧杯中盛的是清水,B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9.【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B正确。
故选B。
【分析】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0.【答案】D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因此要合理施肥。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11.【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气孔
【解析】【解答】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尖、导管、气孔。B正确。
故选B。
【分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
12.【答案】D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在植物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决定了细胞吸水或失水的能力。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结合题目的水的宏观流动方向吸系“Z→Y;Z→X→W→Y”可知,Z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小,表现为失水。
故选D。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13.【答案】D
【知识点】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解答】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分由根毛细胞吸收后,进入成熟区表皮内的层层细胞,再进入根内的导管,然后由茎内的导管运输到叶内的导管。因此,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途径是:④根毛细胞→③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①导管→②茎、叶,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14.【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A.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剪掉根尖的幼苗吸水能力下降,植物出现缺水症状, A不符合题意;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还有另一片子叶能够提供营养,最先不会出现缺氮症状, B不符合题意;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种子里的营养供给切断,无机盐的需要只能从营养液提供,而营养液缺氮,故能最先出现缺氮症状,C符合题意;
D.完整的幼苗,两片子叶仍有营养,不会最先出现缺氮症状,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N进入植物体后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是可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如果缺少氮素,幼叶可从老叶中夺取,但是本题中没有老叶,因此氮素只能由子叶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提供。子叶的功能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其中含有N元素,所以两片子叶都剪去的幼苗最先表现出缺N的症状。
15.【答案】D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解: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要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镁元素,就要设置以是否含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项A测量的是镁元素的含量,得到的是数量值;选项B测量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侧重在吸收的多少,选项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重点在环境的影响,ABC均未设置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选项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设置了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符合探究实验的要求。
故答案为:D
【分析】 1、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16.【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花盆中的土壤里的无机盐被花吸收了,要想使花生长良好,必须增施无机盐或者换土.
故选:B.
【分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17.【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A.栅栏组织细胞靠近上表皮,含叶绿体较多,A不符合题意。
B.海绵组织细胞靠近下表皮,接收到的光照较少,叶绿体也较少,B不符合题意。
C.保卫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含有叶绿体,但是数量相对较少,C不符合题意。
D.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多数植物的叶肉细胞包含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表皮上存在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
①栅栏组织细胞靠近上表皮,叶绿体较多。
②海绵组织细胞靠近下表皮,接收到的光照较少,叶绿体较少。
③保卫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叶绿体较少。
④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
18.【答案】C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表中数据, 乙组小麦的产量远远超出其他组,与其他组相比,乙组特有的无机盐是钾,故该农田含量偏低的无机盐最可能是钾,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 举例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促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植株易倒伏 草木灰
19.【答案】B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因此,该实验方法步骤是④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③用黑纸片将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②将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⑤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①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⑤①⑥。B正确。
故选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20.【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①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使用碘液是为了检测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淀粉遇碘液会变蓝,因此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存在。②观察玉米的胚乳:玉米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使用碘液可以使其变蓝,便于观察胚乳的结构和淀粉分布。
③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实验中使用碘液是为了染色细胞结构,使细胞核等部分更清晰可见。
④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同样是为了染色细胞结构,使细胞核等部分更清晰可见。
⑤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使用碘液是为了检测淀粉是否被唾液中的淀粉酶消化,淀粉遇碘液变蓝,而消化后的淀粉不会变蓝,因此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消化情况。
根据碘液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两类:检测淀粉的存在(①②⑤)和染色细胞结构(③④),A正确。
故选A。
【分析】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可检测是否有淀粉存在。有时在观察植物临时玻片时,为了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
21.【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热水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处形成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故答案为:B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表皮(包括上、下表皮)和叶脉三部分,表皮是由无色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叶肉是位于叶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是叶内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但为无色.
22.【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甲装置有光照,乙装置无光照,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而不是纸盒,A错误。
B.实验前一天必须将金鱼藻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错误。
C.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光合作用能力相对较弱,且实验装置对仙人掌可能不适用,不能用仙人掌代替金鱼藻,C错误。
D.甲装置在光照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3.【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4.【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该植物工厂可以对环境条件精准调控,打破土地、空间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实现作物快速繁育,A正确。B.人工模拟节能光源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B错误。
C.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营养液中需添加含有氮、磷、钾的无机盐,C正确。
D.通过光照、温度等调控可加快作物的繁育,D正确。
故选B。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25.【答案】A
【知识点】茎的结构;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对枝条A、B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A部位环剥在甲果实上方,B部位环剥在乙果实下方。环剥,切断了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但不影响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如图自AB两处环剥,甲可以得到A处以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不影响生长,乙得不到有机物,会因为缺少养分而影响生长,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26.【答案】(1)温度
(2)②
(3)⑥;茎;叶;逐渐减少
(4)卵细胞
(5)磷;光照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②胚乳中。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胚芽,⑥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4)在植物的受精过程中,来自花粉的精子与⑧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5)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种子成熟,所以六月初,冬小麦进入灌浆期,为促进种子成熟可及时施加含磷无机盐的肥料,此时如遇到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减产,原因是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分析】图一中①果皮与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图三中⑦子房壁,⑧胚珠,⑨子房。
(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
(5)钾肥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6)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②胚乳中。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胚芽,⑥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4)在植物的受精过程中,来自花粉的精子与⑧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5)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种子成熟,所以六月初,冬小麦进入灌浆期,为促进种子成熟可及时施加含磷无机盐的肥料,此时如遇到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减产,原因是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7.【答案】(1)C
(2)A;BC
(3)e
(4)侧芽;芽轴;⑧
(5)光合;筛管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光合作用的实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28.【答案】(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叶绿素
(3)A;D;F
(4)三;二氧化碳;丁
(5)施气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及时通风、增加光照强度等
(6)A;C;E;F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前需要对牵牛花进行一昼夜的黑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中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期间光合作用产生的,而不是实验前已经存在的。
(2)将该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色素,通过溶解叶绿素,可以去除叶片的颜色,便于后续观察淀粉的分布。
(3)A.绿叶的未覆盖铝膜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B.在绿叶的覆盖铝膜部分没有进行光照,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C.乙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D.丙叶片的绿叶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E.丙叶片的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和二氧化碳。
F.丁叶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所以,能够变成蓝色的是ADF。
(4)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本实验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丙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乙叶片与丁叶片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其中,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5)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施气肥、增加光照强度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由第3小题可知,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故选ACEF。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1)在实验前需要对牵牛花进行一昼夜的黑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以免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2)将叶子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避免叶绿素干扰实验。
(3)A.绿叶的未覆盖铝膜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B.在绿叶的覆盖铝膜部分没有进行光照,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C.乙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D.丙叶片的绿叶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E.丙叶片的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和二氧化碳。
F.丁叶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所以,能够变成蓝色的是ADF。
(4)本实验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丙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乙叶片与丁叶片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其中,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5)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施气肥、增加光照强度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由第3小题可知,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故选ACEF。
29.【答案】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用黑色透明塑料袋罩住;绿;黄白;甲;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光照;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绿色,植物体的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韭黄、蒜黄、黄豆芽等都是在无光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对照实验要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光,所以乙水槽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
(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可能的现象是:过段时间后,甲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绿色的,乙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黄白色的。甲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更健壮。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5)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实验中选择10头大蒜而不是2头大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1)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1.(2024八上·路北月考)水稻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有的还有胚乳。种皮起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A正确。
故选A。
【分析】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2.(2024八上·路北月考)大豆和玉米是生活中两种主要食粮,这两种植物( )
A.都是双子叶植物
B.大豆种子有种皮而玉米种子没有
C.种子萌发都受温度、水分、空气的影响
D.种子结构中都有胚乳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解析】【解答】A.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A错误。
B.大豆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B错误。
C.温度、水分和空气(氧气)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三个主要环境条件。这些条件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使种子成功萌发,C正确。
D.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被称为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而不是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具有胚乳。这类种子的结构除了种皮和胚外,还包括胚乳,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D错误。
故选C。
【分析】(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二者最主要的不同是子叶的数目、营养物质的贮存结构、有无胚乳等。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3.(2024八上·路北月考)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 )
A.水分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有活力的胚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需要满足一定的外部条件,其中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分解有机物提供能量的关键。水涝地里水较多,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使土壤中的氧气减少,种子无法呼吸导致种子很难萌发,甚至腐烂,因此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而内部条件则包括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4.(2024八上·路北月考)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对实验分析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比较第1、2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温度是打破种子的休眠因素之一
B.比较第2、3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C.第1、2、3组实验中萌发率最高的是第3组
D.依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第1组和第3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
【答案】D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A.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第1组实验种子均未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率是19%,两者唯一的变量是温度,说明4℃的温度可能打破种子的休眠,A正确。
B.比较2、3组两组实验结果,唯一的变量是湿沙,有湿沙的萌发率比没有湿沙的要高,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B正确。
C.由实验数据可知:第1、2、3组实验中萌发率最高的是第3组,C正确。
D.第1组跟第3组不能成为对照组,因为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湿沙,D错误。
故选D。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5.(2024八上·路北月考)如图是兴趣小组同学做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②⑥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②⑤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C.②④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
D.②③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A.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遵守变量唯一原则,②⑥对照,有温度和空气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错误。
B.②⑤唯一的变量是温度,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这样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正确。
C.②④有温度和水分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错误。
D.②③对照,可以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D错误。
故选B。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6.(2024八上·路北月考)春天校园里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开始返青和发芽,有的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侧枝顶端的芽是侧芽
B.无论顶芽或侧芽,都可能是花芽、枝芽、混合芽
C.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
D.树怕剥皮,是因为会破坏树皮中的输导组织
【答案】A
【知识点】芽的类型;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茎的结构
【解析】【解答】A.顶芽是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侧芽是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A错误。
B.芽可以根据其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B正确。
C.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C正确。
D.树皮中运送有机物的韧皮部被破坏,树的地上部分就会因为无法获得有机物而死亡,所以树怕剥皮,D正确。
故选A。
【分析】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为侧芽。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
7.(2024八上·路北月考)垂柳的枝条可以长到很长,这主要依赖于顶芽( )
A.芽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叶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幼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答案】C
【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解析】【解答】A、芽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与枝条的长度无关,A错误。
B、叶原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与枝条的长度无关,B错误。
C、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生长点细胞能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使芽轴伸长,最终使茎长长,与枝条的长度有关,C正确。
D、幼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幼叶将来发育成叶,与枝条的长度无关,D错误。
故选C。
【分析】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8.(2024八上·路北月考)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据图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A烧杯内是清水
B.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B烧杯内是盐水
C.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D.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AC.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烧杯中液体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A烧杯中盛的是盐水,AC错误。
BD.观察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坚挺了,萝卜条吸水了,说明B烧杯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B烧杯中盛的是清水,B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9.(2024八上·路北月考)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些土,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水分的散失 B.避免损伤幼根及根毛
C.减少有机物的流失 D.减少无机盐的流失
【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B正确。
故选B。
【分析】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0.(2024八上·路北月考)一次性施肥过多,容易造成农作物出现“烧苗”的现象,原因是( )
A.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
B.根毛细胞具有吸收无机盐的大液泡
C.根毛细胞的细胞质少
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因此要合理施肥。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11.(2024八上·路北月考)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散失水分的“门户”分别是( )
A.气孔、导管、根尖 B.根尖、导管、气孔
C.筛管、根尖、气孔 D.气孔、筛管、根尖
【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气孔
【解析】【解答】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尖、导管、气孔。B正确。
故选B。
【分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
12.(2024八上·路北月考)下图中 W、X、Y、Z 分别表示洋葱表皮的四个相邻细胞,它们之间的吸水关系如图中的箭头所示。请问它们的细胞液浓度最小的一个是( )
A.X B.Y C.W D.Z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在植物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决定了细胞吸水或失水的能力。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结合题目的水的宏观流动方向吸系“Z→Y;Z→X→W→Y”可知,Z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小,表现为失水。
故选D。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13.(2024八上·路北月考)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并运送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①导管②茎、叶③成熟区表皮内的层层细胞④根毛细胞(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解答】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分由根毛细胞吸收后,进入成熟区表皮内的层层细胞,再进入根内的导管,然后由茎内的导管运输到叶内的导管。因此,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途径是:④根毛细胞→③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①导管→②茎、叶,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14.(2024八上·路北月考)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
A.剪掉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的幼苗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A.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剪掉根尖的幼苗吸水能力下降,植物出现缺水症状, A不符合题意;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还有另一片子叶能够提供营养,最先不会出现缺氮症状, B不符合题意;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种子里的营养供给切断,无机盐的需要只能从营养液提供,而营养液缺氮,故能最先出现缺氮症状,C符合题意;
D.完整的幼苗,两片子叶仍有营养,不会最先出现缺氮症状,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N进入植物体后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是可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如果缺少氮素,幼叶可从老叶中夺取,但是本题中没有老叶,因此氮素只能由子叶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提供。子叶的功能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其中含有N元素,所以两片子叶都剪去的幼苗最先表现出缺N的症状。
15.(2024八上·路北月考)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
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
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答案】D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解: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要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镁元素,就要设置以是否含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项A测量的是镁元素的含量,得到的是数量值;选项B测量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侧重在吸收的多少,选项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重点在环境的影响,ABC均未设置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选项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设置了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符合探究实验的要求。
故答案为:D
【分析】 1、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16.(2024八上·路北月考)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
A.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 B.土壤的肥力降低
C.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加了 D.土壤中缺少有机物
【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花盆中的土壤里的无机盐被花吸收了,要想使花生长良好,必须增施无机盐或者换土.
故选:B.
【分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17.(2024八上·路北月考)不同植物的叶片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下列构成叶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是( )
A.栅栏层细胞 B.海绵层 C.保卫细胞 D.表皮细胞
【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A.栅栏组织细胞靠近上表皮,含叶绿体较多,A不符合题意。
B.海绵组织细胞靠近下表皮,接收到的光照较少,叶绿体也较少,B不符合题意。
C.保卫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含有叶绿体,但是数量相对较少,C不符合题意。
D.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多数植物的叶肉细胞包含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表皮上存在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
①栅栏组织细胞靠近上表皮,叶绿体较多。
②海绵组织细胞靠近下表皮,接收到的光照较少,叶绿体较少。
③保卫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叶绿体较少。
④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
18.(2024八上·路北月考)某农民发现种植的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农田的低,他推测可能是该农田中某种无机盐含量偏低。于是设计以下实验: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试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种类(含无机盐的种类) 尿素(氮) 磷酸二氢钾(磷、钾) 磷酸氢钙(磷、钙) 硝酸钙(氮、钙)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 55.56 65.26 55.48 55.44 55.11
据表中小麦收获量可判断,该农田含量偏低的无机盐最可能是( )
A.氮 B.磷 C.钾 D.钙
【答案】C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表中数据, 乙组小麦的产量远远超出其他组,与其他组相比,乙组特有的无机盐是钾,故该农田含量偏低的无机盐最可能是钾,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 举例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促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植株易倒伏 草木灰
19.(2024八上·路北月考)某同学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做出的假设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②将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将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④②③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因此,该实验方法步骤是④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③用黑纸片将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②将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⑤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①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⑤①⑥。B正确。
故选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20.(2024八上·路北月考)在下列用到碘液的实验中根据其作用分类,正确的是( )
①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②观察玉米的胚乳 ③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结构
④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 ⑤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①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使用碘液是为了检测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淀粉遇碘液会变蓝,因此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存在。②观察玉米的胚乳:玉米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使用碘液可以使其变蓝,便于观察胚乳的结构和淀粉分布。
③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实验中使用碘液是为了染色细胞结构,使细胞核等部分更清晰可见。
④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同样是为了染色细胞结构,使细胞核等部分更清晰可见。
⑤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使用碘液是为了检测淀粉是否被唾液中的淀粉酶消化,淀粉遇碘液变蓝,而消化后的淀粉不会变蓝,因此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消化情况。
根据碘液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两类:检测淀粉的存在(①②⑤)和染色细胞结构(③④),A正确。
故选A。
【分析】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可检测是否有淀粉存在。有时在观察植物临时玻片时,为了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
21.(2024八上·路北月考)小明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皮含叶绿素多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热水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处形成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故答案为:B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表皮(包括上、下表皮)和叶脉三部分,表皮是由无色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叶肉是位于叶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是叶内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但为无色.
22.(2024八上·路北月考)如图是同学们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纸盒
B.实验前一天必须将金鱼藻放置在黑暗环境中
C.如图装置中的金鱼藻可以用仙人掌代替
D.甲装置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甲装置有光照,乙装置无光照,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而不是纸盒,A错误。
B.实验前一天必须将金鱼藻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错误。
C.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光合作用能力相对较弱,且实验装置对仙人掌可能不适用,不能用仙人掌代替金鱼藻,C错误。
D.甲装置在光照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3.(2024八上·路北月考)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B.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光
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4.(2024八上·路北月考)我国某研究团队构建的20层垂直无人植物工厂通过采用垂直立体栽培系统、营养液自动供给系统、人工模拟节能光源等,打破土地、空间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实现作物快速繁育,属世界首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工厂可以对环境条件精准调控
B.人工模拟节能光源可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C.营养液中需添加含有氮、磷、钾的无机盐
D.通过光照、温度等调控可加快作物的繁育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该植物工厂可以对环境条件精准调控,打破土地、空间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实现作物快速繁育,A正确。B.人工模拟节能光源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B错误。
C.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营养液中需添加含有氮、磷、钾的无机盐,C正确。
D.通过光照、温度等调控可加快作物的繁育,D正确。
故选B。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25.(2024八上·路北月考)一段果树枝条上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如果对枝条A、B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那么枝条上两个果实的长势会是( )
A.甲长、乙不长 B.乙长、甲不长
C.甲、乙一样长 D.甲、乙均不长
【答案】A
【知识点】茎的结构;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对枝条A、B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A部位环剥在甲果实上方,B部位环剥在乙果实下方。环剥,切断了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但不影响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如图自AB两处环剥,甲可以得到A处以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不影响生长,乙得不到有机物,会因为缺少养分而影响生长,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26.(2024八上·路北月考)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结合下列图示解释有关冬小麦的相关问题。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 ]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 和 。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会 。
(4)五月份,小麦抽穗后开花、传粉,来自花粉的精子与⑧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
(5)六月初,冬小麦进入灌浆期,为促进种子成熟可及时施加含 无机盐的肥料,此时如遇到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减产,原因是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1)温度
(2)②
(3)⑥;茎;叶;逐渐减少
(4)卵细胞
(5)磷;光照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②胚乳中。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胚芽,⑥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4)在植物的受精过程中,来自花粉的精子与⑧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5)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种子成熟,所以六月初,冬小麦进入灌浆期,为促进种子成熟可及时施加含磷无机盐的肥料,此时如遇到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减产,原因是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分析】图一中①果皮与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图三中⑦子房壁,⑧胚珠,⑨子房。
(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
(5)钾肥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6)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②胚乳中。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胚芽,⑥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4)在植物的受精过程中,来自花粉的精子与⑧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5)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种子成熟,所以六月初,冬小麦进入灌浆期,为促进种子成熟可及时施加含磷无机盐的肥料,此时如遇到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减产,原因是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7.(2024八上·路北月考)如图分别是植物根尖细胞分裂图、根尖、叶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取自图乙的[ ]。
(2)图乙中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主要在[ ]处被吸收,与根的伸长相关的部位是 (用字母表示)。
(3)根尖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叶的蒸腾作用,而叶是由图丙中的[ ]发育而来。
(4)图丙中的g将来发育成 ,f指 ,将来发育成图丁中的 (填序号)。
(5)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供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该过程生产的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被运输到植物的各部位。
【答案】(1)C
(2)A;BC
(3)e
(4)侧芽;芽轴;⑧
(5)光合;筛管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光合作用的实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28.(2024八上·路北月考)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前需要对牵牛花进行一昼夜的黑暗处理,目的是 。
(2)将该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3)清水漂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能够变成蓝色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4)本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其中,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 ,乙叶片与 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5)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至少写出2条)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填字母)。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水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G.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答案】(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叶绿素
(3)A;D;F
(4)三;二氧化碳;丁
(5)施气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及时通风、增加光照强度等
(6)A;C;E;F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前需要对牵牛花进行一昼夜的黑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中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期间光合作用产生的,而不是实验前已经存在的。
(2)将该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色素,通过溶解叶绿素,可以去除叶片的颜色,便于后续观察淀粉的分布。
(3)A.绿叶的未覆盖铝膜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B.在绿叶的覆盖铝膜部分没有进行光照,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C.乙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D.丙叶片的绿叶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E.丙叶片的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和二氧化碳。
F.丁叶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所以,能够变成蓝色的是ADF。
(4)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本实验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丙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乙叶片与丁叶片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其中,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5)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施气肥、增加光照强度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由第3小题可知,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故选ACEF。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1)在实验前需要对牵牛花进行一昼夜的黑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以免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2)将叶子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避免叶绿素干扰实验。
(3)A.绿叶的未覆盖铝膜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B.在绿叶的覆盖铝膜部分没有进行光照,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C.乙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D.丙叶片的绿叶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E.丙叶片的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和二氧化碳。
F.丁叶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所以,能够变成蓝色的是ADF。
(4)本实验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丙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乙叶片与丁叶片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其中,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5)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施气肥、增加光照强度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由第3小题可知,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故选ACEF。
29.(2024八上·路北月考)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绿色是由于其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的缘故,韭黄、蒜黄等都是在无光条件下生长形成的。请你根据这段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1)你提出的问题是
假设: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光。
(2)实验方案:
①将10头大蒜均分分别放在甲乙两个水槽中,水槽底部放入适量的水;
②甲水槽用无色透明塑料袋罩住,乙水槽 ,将两个水槽都放在阳光下培养。
(3)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甲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 色的,乙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 色的。 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更健壮。
(4)实验结论: 。
(5)实验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10头大蒜而不是2头大蒜进行实验? 。
【答案】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用黑色透明塑料袋罩住;绿;黄白;甲;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光照;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绿色,植物体的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韭黄、蒜黄、黄豆芽等都是在无光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对照实验要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光,所以乙水槽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
(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可能的现象是:过段时间后,甲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绿色的,乙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是黄白色的。甲水槽中长出的大蒜幼苗更健壮。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5)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实验中选择10头大蒜而不是2头大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1)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