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等三校2024-2025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卷(答案)
绝密大启用前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校联考
高二生物试题(2024.12)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 粘贴处”。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支气管、肺部疾病的患者,由于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患者血浆pH 下降,严重的甚至引起酸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pH 过低将影响细胞正常代谢
B.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可以保证pH 不变
C. 血浆pH 的维持,与其中的HCO 、H CO 等物质有关
D. 借助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碱性药物等可以缓解酸中毒症状
2.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Ⅱ、Ⅲ、IV表示人体的不同系统,甲、乙、丙表 体 示三种细胞外液。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
B.Ⅲ可表示呼吸系统,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浆中的CO 进入外界空气,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C. 若病原体从Ⅱ入侵引起严重腹泻后,不能只补充水分,也要补充盐分
D.IV 是泌尿系统,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等都经过重吸收后,再由该系统排出体外
3. 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 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
C. 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D. 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
4. 电表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 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表指针的变化绘制的电位差变化曲 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无刺激时,电表测量结果表示静息电位,且图1中a、b两 点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 若在a、b两点间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 若减小图1中a、b两点间的距离,则刺激时图乙中的d 也随之减小,当ab=0 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D. 若在箭头处施加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5. 化学突触是最常见的突触类型,它依赖于神经递质(下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 NE) 单向传递信息。1959年科学家在研究小龙虾的巨大运动神经元时发现了一种几乎没有时间延迟的电突触:其突触间隙仅2~3nm 宽(化学突触的间隙宽约20nm), 有通道蛋白跨越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离子易通过,因而动作电位能从一个神经元直接传导至下一个神经元,信息传递速度快 且通常具有双向性。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去甲肾上腺素可与多种受体结合,这表明去甲肾上腺素不具有特异性
B. 化学突触中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C. 电突触传递速度更快,使躲避反射等能更快完成,增强机体感知环境的灵敏度
D. 电突触与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相似,在传递过程中其突触后膜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6. 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原理如图1所示,前列腺素(PGE ) 在体内的合成过程和布洛芬退热的原 理如图2所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PGE 可能刺激冷觉感受器后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递到下丘脑
B.PGE 引起骨骼肌战栗的反射发生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神经递质、肾上腺素、细胞因子、抗体等多种信息分子参与图1的调节过程
D.布洛芬通过增加PGE 的合成,发挥退热和缓解炎症症状的药效
7. 下列关于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由一对或多对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
B.糖尿病都是由胰岛B 细胞受损,胰岛素含量偏低所致
C.艾滋病是由 HIV 感染使机体B 细胞数量减少引起的免疫功能缺陷病
D.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偏高
8. 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 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
B.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
C.黏膜及其分泌物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和监视功能
9.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准确的是
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只能产生图中的这一种特异性抗体
D.细胞丙消化抗原一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10. 破伤风外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经脱毒处理可制成类毒素。给甲鼠注射外毒素,甲鼠死亡;给乙鼠注射外毒素和免疫血清,乙鼠存活;先给丙鼠注射类毒素,2周后 注射外毒素,丙鼠存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给乙鼠注射的免疫血清属于疫苗
B.外毒素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乙鼠存活的主要原因
C.类毒素刺激丙鼠通过体液免疫产生了外毒素的抗体
D.乙鼠获得的免疫记忆能力比丙鼠保持的时间更长
1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C.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性
12.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可被植物的叶、嫩枝、芽吸收,能够有效控制植株徒长,从而起到矮化作物的作用,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 施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溶液后,棉花植株的高度会高于施用前
B.除施用矮壮素外,摘除棉花的顶芽也可以起到矮化作物的作用
C.矮壮素和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类似,都通过抑制赤霉素合成发挥功能
D. 施用矮壮素的方式和施肥类似,施用后都要浇水防止烧苗
13. 人体内肾上腺素与激素X 参与血糖调节的部分机 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的一定区域可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肝脏,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B.激素X 发挥作用后就失活了,故机体要不断产生大量的激素X 以满足机体需求
C.某病人出现高血糖一定是其体内出现G 蛋白偶联受体的抗体所致
D.若激素X 受体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则患者体
内激素X 含量相对正常人更少
14.研究发现位于下丘脑的PO/AH区存在着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图甲表示两类神经元在 不同条件下的放电频率的变化,C、W 曲线交于S 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即正常体温调定点。图乙表示感染某种病原体后,机体发热不同时期的体温和调定点的变化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温调定点处于S、体温为39℃时,放电频率增加的是热敏神经元
B. 图乙中I 段,人体在发热初期但未达到新调定点时,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更高,此时人体 会感到发热
C. 图乙中Ⅱ段,体温调定点升高,但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 图乙中Ⅲ段,汗腺分泌量增大,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分泌量增加
15.取某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A) 和幼根(B) 并切除尖端,保持两者的形态学上端在上,实验处理见图甲;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该植物芽和根的影响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 中A、B的下端都能够检测到生长素
B.若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为图乙b 点对应的浓度,A 和 B 均表现为向左弯曲生长
C.若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为图乙d 点对应的浓度,A 和 B 的弯曲方向相反,体现出生长素 作 用 的 特 点
D.用含不同生长素浓度的琼脂块处理A 时,其弯曲生长的程度可能相同
16.如图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患者可通过补充TSH来缓解相应症状
B.该病是免疫系统监视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C.静脉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可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处发挥作用
D.能使B 细胞活化的抗原有可能位于患者甲状腺细胞表面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10分)下面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
(3)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答两点)。
(4)乙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乙图中_______(填序号)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5)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 端比 A 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
(6)进一步调查该个体体内的血浆中抗胰岛B 细胞的抗体含量也明显超过正常范围。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糖尿病是一种________病。
18. (15分)血液激肽-1(HK-1) 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速激肽。相关研究表明HK-1 对抓挠等神经性反应及某些炎症具有调节作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1)HK-1对炎症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可知机体分泌HK-1 的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SP和HK-1 在调节炎症a调节细胞的活性方面,表现为_____关系。
(2)已知在一般情况下,小鼠体内的 HK-1 含量与肾上腺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则阻断健康小鼠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一段时间之后,小鼠体内 HK-1 含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 (填 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
(3)Duffy发现SP可通过促进HK-1的分泌来促进炎症a调节细胞的生长。某实验人员以无NKIR-S(SP 的特异性受体)的小鼠炎症a调节细胞为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额外添加不同物质分组培养,欲验证该结论。实验设计如下表。
实验结果分析
I.C组的设计意图是:_____________。
Ⅱ.请分别填写①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_____。
Ⅲ.请结合本实验目的,尝试填写④_________,使结果如表所示。
19. (9分)一般情况下,人体在低温、缺氧环境中,可以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回答下列问题:
(1)寒风刺激会被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位于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
(2)冷刺激信号到达体温调节中枢后,中枢会发出信号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热量散失_____。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 神经还支配内脏和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_____支配。
(3)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缺氧耐受性是在指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下,生 物体能维持其生命力的能力。科学家拟研究不同环境温度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尝 试探索如何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实验设计如下:
①将3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成年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放入甲、乙、丙玻璃瓶内,密封。应对培养小鼠的空气做特殊处理,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瓶内空气处于_______状态。
②将上述三个玻璃瓶分别放入盛有24℃(甲)、0℃(乙)和40℃(丙)的水中保温,观察记录 三组小鼠在不同温度的玻璃瓶密封培养的存活时间和耗氧率,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和耗 氧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低温麻醉是指麻醉时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患者体温降至预定范围内。做心脏外科手术 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阻断血流,暂停血液循环。请运用上述结论解释给患者做心脏外科 手术时,实施低温麻醉的原因:_________。
20. (12分)新生儿溶血通常是指因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以后,引起胎儿、新生儿的红细胞破坏。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与临床关系最密切的是ABO 血型系统及RH 血型系统。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由IA、I 和i 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且IA 和 I 为共显性关系。A 、B 抗原在自然中广泛存在。与RH 血型有关的基因则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D基因编码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D 抗原),其等位基因d 不编码蛋白质。D 抗原自然界中没有,只存在于 红细胞上。基因型为D 被称为RH阳性,dd为 RH阴性。下图示各血型中所含相应的抗原和抗体情况(注:各型血的血清中不含同类抗体)。
(1)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完成上图表格,从上往下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
(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免疫性溶血的原理是_________。
(3)体液免疫过程中,APC 细胞与辅助性T 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功能。
(4)由于胎盘屏障的存在,母胎之间血细胞交换极少。但在分娩时,子宫创面和胎盘血液直 接接触,大量胎儿红细胞,可由此进入母体。血型抗体的来源有两类。第一类天然抗体 为生物体本身就存在的抗体。如A 型血天生携带的 B 抗体,多为IgM 型分子量较大,不 能通过胎盘。第二类免疫性抗体,受自然抗原刺激或胎儿血细胞抗原刺激时才产生,多 为IgG 型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产生时间为两周。
①临床上某O型血的母亲,如果提前受到自然界中A 抗原刺激,产生了____(填“天 然”或“免疫性”)A 抗体,则孕育A型血孩子时,新生儿溶血现象最早可以发生在第________胎 。
②若该母亲未提前受刺激,请解释该母亲连续孕育两个A型血孩子时,为何新生儿溶血 情况更易发生在第二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4分)黄瓜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信息如下:
资料1 黄瓜种子萌发后,在黑暗中培育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出茎细长、子叶呈现黄色等黄 化苗状态。在适当光照条件下,幼苗破土而出时会经历包括抑制下胚轴伸长、子叶张开和扩 张、叶绿体发育等过程,称为幼苗的去黄化。光敏色素在光照下会由Pr 态转变为Pfr态,调 节机制如图所示。
资料2科学家以“新津优1号”黄瓜为材料,在固定的红蓝光强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的基础上,添加3种不同强度的远红光,使得红光和远红光的比值分别为10(L-FR)、1.2(M—FR) 和0.8(H—FR),比较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资料3基因F/f、M/m是与黄瓜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在雌花形成的过程中F的表达产物 催化产生了乙烯,乙烯促进了雌蕊原基发育。与此同时,基因CsERF31 在乙烯的作用下激 活基因M, 从而产生更高浓度的乙烯,进一步促进雌蕊原基发育形成雌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光敏色素的成分是______ 。据图分析,光敏色素在活性状态下发生去黄化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中最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的为M—FR 组,判定理由是________。
(3)除了促进雌花形成,乙烯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写出2点)。结合资料3分析:在促进雌花形成过程中,乙烯的合成存在______调节,该调节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资料1、2、3可以得出: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是由________ (写出3种)共同完成的。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1 2 3 4 5 6 7 8
B D C C C A D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B B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10分).
(1)进食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不断变化,无法判断是否正常(2分)
(2)相对的(2分)
(3)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分)
(4)①③④(1分) ② ( 1 分 )
(5)氧气和营养物质等(1分)
(6)自身免疫病(1分)
18. (15分)
(1)① .神经-体液调节(1分) ②.协同关系(或协同作用)(1分)
(2)① .基本不变(1分) ②.肾上腺素的分泌不受垂体的调控(2分)
(3)I. 排除SP能直接促进炎症a 调节细胞的生长的干扰(2分)
II.①. 较于A 组生长明显加快(2分) ②.无明显生长变化(2分)
③.无明显生长变化(2分)
Ⅲ.腺体a 缺失小鼠注射过SP 的血清(2分)
19. (9分)
(1)下丘脑(1分) (2)① . 减少(1分) ② . 意识(1分)
(3)① .缺氧(1分)② .在一定的范围内,低温可以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受性(2分)
(4)麻醉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身体缺氧;低温可提高人体的低氧耐受性;因而低温麻醉可延长麻醉时间,减轻身体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3分)
20. (12分)
(1)①.B 抗原(1分) ②.A、B 抗体(1分)
(2).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1分).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分)
(4) . ① . 免疫性(2分) ② . 一 (2分) ③ . 第 一 胎胎儿红细胞或A抗原进入母体,产生少量记忆细胞,当这位母亲第二次怀孕时胎儿的红细胞或A抗原再次进入母体,引起次免疫,母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A抗体,此时的抗体也更容易进入胎儿循环系统,导致新生儿溶血。(4分)
21. (14分)
(1)①.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2分)
②.Pfr 态的光敏色素与SPAI 、COPI结合,抑制HY5 降解,HY5与相关基因结合促进该基因的转录(2分)
(2)该组干重最大,植株株高矮壮(2分)
(3)①.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2分)
②.反馈(或正反馈)(2分)③.短时内产生更多乙烯,更快促进雌花形成(2分)
(4)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2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