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实验》--九上化学期末专项复习(答案)

《蜡烛燃烧实验》--九上化学期末专项复习(答案)


《蜡烛燃烧实验》九上化学专项复习
一、夯实基础
1.(2024九上·保定月考)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要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2.“胜哥”在进行了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活动后,同学们有如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其密度比水小
B.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C.蜡烛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与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同种物质
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伴有石蜡熔化的物理变化
3.(2024九上·江油月考)下列有关蜡烛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4.(现代科技成果)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天宫课堂》科学视频,对化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天宫课堂”在空间站与地面同步探究了蜡烛燃烧实验。实验观察到空间站蜡烛火焰呈球形(图1),地面实验蜡烛的火焰呈锥状(图2),而且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空间站的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②空间站内没有空气,因此蜡烛燃烧火焰微弱
③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蜡烛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
④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趋势相同,火焰呈球状;地面有重力作用,蜡烛燃烧后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九上·船营月考)补全蜡烛燃烧实验的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将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 蜡烛漂浮在水面上 蜡烛难溶于水,密度比水②   ;
拿住火柴梗的一端,将其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火柴梗接触火焰部分,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③   ;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①   ; 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水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④   ;
6.(2024八上·哈尔滨月考)小工同学参加了化学实验小组进行的“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过程。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石蜡________(填字母)。
A.浮在水面上 B.沉入水底
(2)点燃蜡烛,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等;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根据烧杯内壁出现的现象,可确定蜡烛燃烧的产物是   。
(3)熄灭蜡烛,产生白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   。
(4)通过整个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不定项)
A.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B.石蜡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C.白烟具有可燃性
D.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二、能力发展
7.(2024九上·南宁月考)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B.②不能得出蜡烛后生成了水的结论
C.③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8.(2024九上·南明月考)将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蜡烛前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C.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
9.(2024九上·石林月考)利用图1传感器采集蜡烛燃烧过程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以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2中的曲线1表示瓶内O2浓度的变化
B.蜡烛燃烧过程中,瓶内氮气的总质量基本不变
C.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浓度的CO2导致
D.燃着的蜡烛能在浓度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
10.(2024九上·岳阳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许多重大的化学发现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某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实验探究。
【任务一】认识实验室安全图标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安全进行化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小明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接触到以下图标,请你帮助他认识相关图标的意义。
某小组同学在完成硫燃烧实验中应该注意①②③④⑥,其中图标④的原因是   ;图标③表示在实验过程应   。
【任务二】探究蜡烛的燃烧
(2)小明点燃蜡烛后,观察到烛心周围的石蜡熔化,该变化为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小明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若   ,则说明蜡烛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11.(2024九上·渝中月考)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蜡烛燃烧的探究。
(1)实验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2)实验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发热,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   。
(3)实验3:如图1,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4)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   (填“a”、“b”或“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12.(2024九上·长沙月考)某化学社团对蜡烛展开了一系列探究。见图。
(1)实验1:将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可判断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选填“大”或“小”)。
(2)实验2: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再取出,观察火柴梗变黑的程度,两端更黑,中间较浅,可得出结论,蜡烛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位置温度最高。
(3)实验3: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分析可知,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却后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蜡烛产生的火焰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为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得如表信息: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是否产生火焰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是
铁 1535 2750 约1800 否
钠 97.8 883 约1400
由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选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拓展】由此推测:钠燃烧时是否产生火焰    (选填“是”或“否”)。
三、挑战突破
13.(2024九上·松原月考)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4.(2024九上·德惠月考)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15.(2023九上·中江月考)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相关实验现象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发生状态改变
B.若导管太长,石蜡蒸气易冷凝,很难从导管末端导出
C.母火焰的外焰部分石蜡燃烧比较充分,石蜡蒸气很少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6.(2019·许昌模拟)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的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中只有碳、氢元素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17.(2018·宝安模拟)小明对于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如图所示),蜡烛减小的质量等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B.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上干冷烧杯,看到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将大烧杯罩在燃烧蜡烛中,一会儿,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CxHy燃烧的方程式是CxHy+33O2 25CO2+16H2O,则物质的化学式是C25H32
18.(2018九上·綦江期中)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9.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20.(2023八上·烟台期中)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一]李彬同学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于火焰中,约1s后取出。然后再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
(1)[实验分析]李彬同学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A所示,这证明焰心   。
(2)李彬同学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所示),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管的上口,上口处产生火焰。我认为焰心物质具有的性质是   。
(3)[实验操作二]李彬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4)[实验操作三]李彬同学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做出假设]
猜想I: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猜想Ⅱ: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猜想III: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操作]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要接触烛芯)。
[实验分析]
操作①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I”“II”或“III”),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5)操作②中若   ,则猜想II不成立。
(6)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   提供了证据,原因是   。
21.下图是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A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   .如图B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请帮他们分析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是   .如图C所示,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   (只答一点).
22.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往往混有很多杂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CO2。A中分液漏斗盛有足量液体,锥形瓶内有燃着的足量的蜡烛和盛有黑色粉末的烧杯。B中试管装有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C中试管装有盐酸。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CO2与Na2CO3溶液也能反应生成NaHCO3
(1)K1是打开的,K2是关闭的。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开关放下足够多的液体,发现蜡烛燃烧的更旺。B中的现象是(足够长的时间)    ;用三个化学方程式表示B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    、    、    。
(2)接着关闭K1,打开K2。B中的现象    ;C中的现象(B、C间的导管提前充满水)    。
(3)C中的气体即为蜡烛燃烧产生的部分纯净的CO2。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2.【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3.【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4.【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5.【答案】小;高;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或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答案合理即可);二氧化碳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6.【答案】(1)A
(2)水和二氧化碳
(3)蜡烛重新燃烧
(4)A;C;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7.【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8.【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9.【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0.【答案】生成了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注意排风;防止实验中烫伤;物理变化;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11.【答案】(1)小
(2)浑浊;二氧化碳
(3)气态
(4)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12.【答案】(1)小
(2)外焰
(3)沸点;是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13.【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14.【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15.【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相关实验现象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发生状态改变。A答案正确;
B、若导管太长,石蜡蒸气易冷凝,很难从导管末端导出。B答案正确;
C、母火焰的外焰部分石蜡燃烧比较充分,石蜡蒸气很少。C答案正确;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石蜡的沸点低分析;
B、根据石蜡蒸气冷凝后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分析;
C、根据母火焰外焰部分石蜡燃烧充分分析;
D、根据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仍为石蜡蒸气分析。
16.【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曲线①表示的物质由21%不断减少,大约在15%时保持不变,则曲线①表示的是氧气含量的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曲线②的变化是由零开始,质量不断增加,然后保持不变,则曲线②表示的是一氧化碳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则蜡烛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则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则可能含有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 曲线①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的含量大约在15%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不断消耗氧气(氧气含量减少)和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增加)则可以判断;
B、根据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完全燃烧则蜡烛中的碳元素转化成一氧化碳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判断;
D、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低于16%时则不足以支持燃烧和低于15%时燃烧则会熄灭分析。
17.【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符合题意;
B、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消耗氧气,当茶杯内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时蜡烛就会熄灭,不能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蜡烛燃烧的方程式是CxHy+33O2 25CO2+16H2O。则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y、66,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5、32、66,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25H32,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根据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变、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18.【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蜡烛燃烧实验;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分析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析约为15.96%,所以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蜡烛熄灭后仍有一部分氧气剩余,故C不符合题意;
D.因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该方法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定义分析,化合反应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根据图示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药品的选择要求分析,选择的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为固体。
19.【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20.【答案】(1)温度低
(2)可燃性
(3)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4)I;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刚刚吹灭蜡烛,周围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5)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
(6)Ⅲ;石蜡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和水均不可燃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A所示,这证明焰心温度低;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所示),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管的上口,上口处产生火焰,说明焰心物质具有可燃性;
(3)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操作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是为了证明猜想I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刚刚吹灭蜡烛,周围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5)操作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是为了证明猜想Ⅱ不成立;
(6)操作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证明猜想III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提供了证据,原因是石蜡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燃烧。
【分析】(1)根据蜡烛火焰焰心温度最低分析;
(2)根据石蜡具有可燃性分析;
(3)(4)(5)(6)根据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可燃性,石蜡蒸汽冷凝成石蜡固体颗粒,石蜡固体颗粒有可燃性分析。
21.【答案】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或验证外焰温度最高或焰心温度最低等,合理即可);蜡烛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炭黑;沿着白烟的方向,快速点燃.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火柴梗平放火焰中,是为了根据火柴烧焦的程度判断蜡烛火焰各层温度;(2)黑色物质是碳,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3)要保证实验成功,应与可燃物接触:沿着白烟的方向,快速点燃,白烟与烛芯不断开.
【分析】结合蜡烛的成分、性质及燃烧的实验分析解答:
(1)根据实验内容猜测实验目的;(2)根据含碳物质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炭黑解答;(3)白烟是汽化的石蜡,可燃.
22.【答案】有气泡放出,红色褪去;CO2 + 2 NaOH = Na2CO3 + H2O;Na2CO3 + CO2+ H2O = 2NaHCO3;CO2 + H2O= H2CO3;B中左侧导管继续冒气泡,试管中液面下降;C中左侧导管处出口有气泡生成,液面下降,分液漏斗中液面上升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蜡烛燃烧的更旺,说明A中生成了氧气;由于锥形瓶内有燃着的足量的蜡烛,故同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就会较多,所以B中左边的导气管口会因二氧化碳的导出而产生气泡;二氧化碳进入B,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2+2NaOH=Na2CO3+H2O),还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故最终会消耗掉碱性物质,溶液的碱性会消失,酚酞的红色会褪去。
(2)接着关闭K1,打开K2,B中由于气体二氧化碳的聚集而导致其内压强变大,液体会被压入C中,故可见B中左侧导管口继续冒气泡,同时试管中的液面会下降;而C中的液体压强也随之变大,故导致分液漏斗中液体上升。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设计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其中的反应,结合压强知识进行现象的判断,属于综合性实验题。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