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德兴铜矿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十一月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铜矿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十一月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铜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一月检测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 1 O 16 Ne 20 C 12 N 14 Na 23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图如图:
反应Ⅰ:SO2(g)+I2(g)+2H2O(l)=2HI(aq)+H2SO4(aq) ΔH1=-213kJ mol-1
反应Ⅱ:H2SO4(aq)=SO2(g)+H2O(l)+O2(g) ΔH2=+327kJ mol-1
反应Ⅲ:2HI(aq)=H2(g)+I2(g) ΔH3=+172kJ 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2H2O(l)=2H2(g)+O2(g) ΔH=+268kJ mol-1
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反应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ΔH不变
2.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I和曲线II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
B.加入催化剂,改变活化能,该反应的变小
C.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则减少
3.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H2、CO、CH3OH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 kJ·mol-1、282.5 kJ·mol-1、726.7 kJ·mol-1。已知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l)。则CO与H2反应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O(g)+2H2(g)===CH3OH(l) ΔH=+127.4 kJ·mol-1
B.CO(g)+2H2(g)===CH3OH(l) ΔH=-127.4 kJ·mol-1
C.CO(g)+2H2(g)===CH3OH(g) ΔH=-127.4 kJ·mol-1
D.CO(g)+2H2(g)===CH3OH(g) ΔH=+127.4 kJ·mol-1
4.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铝片加入盐酸中 (b)将和充分混合 (c)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增加
C.若用冰醋酸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则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绝对值偏低
D.实验(c)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5.Cl2O是很好的氯化剂,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高纯Cl2O。
已知:
①,合适反应温度为;副反应:。
②常压下,Cl2沸点,熔点;Cl2O沸点,熔点。
③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控进入反应柱的混合气体中Cl2和N2的比例越高越好
B.将加热带缠绕于反应柱并加热
C.反应停止后,温度保持不变,为减少产品中的Cl2含量,在氯气未发生冷凝时抽气
D.装置之后需要加一个装有CaCl2的球形干燥管,并再接一个盛装澄清石灰水的尾气处理装置
6.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自发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反应
C.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D.某反应、时,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7.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中,测定依据不可行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测定依据(单位时间内)
A 压强变化
B 体积
C
D 沉淀质量
A.A B.B C.C D.D
8.下列关于活化能和简单碰撞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B.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做活化能
C.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焓变
D.增大压强(减小体积)或升高温度,均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9.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2-4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反应4-6min的速率最大
C.反应开始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反应在2~4 min内以CO2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O2)=0.1 mol·min-1
10.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M N R Z W T
原子半径/nm 0.037 0.152 0.186 0.102 0.071 0.099
主要化合价 +1 +1 +1 +6、-2 -1 -1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B.分子中四个原子可能共直线
C.RT晶胞中T的配位数为6,与R等距且最近的R有12个
D.常温时,的RW溶液与的MW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等
11.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溶于酸的: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出现白色浑浊:+CO2+H2O+NaHCO3
D.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皂化:+3NaOH+3C17H35COONa
12.室温时,向的HA、HB溶液中分别滴加溶液,其pH变化分别对应图中的I、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A是强酸,HB是弱酸
B.
C.滴加NaOH溶液至时,两种溶液中
D.滴加20mLNaOH溶液时,Ⅱ中的电离程度大于I中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pH=0的溶液:Na+、Cl-、、
②pH=11的溶液中:、Na+、、、S2-、
③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mol/L的溶液中:Cl-、、、、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Cl-、K+、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Na+、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I-、Cl-、S2-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②④
14.下图为探究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
已知:H2O2H++HO;HOH++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④实验中均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③和④实验说明Ksp(BaO2)<Ksp(BaSO4)
C.⑤实验中说明H2O2具有氧化性
D.②⑤实验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Na2O2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盐酸与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HCl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4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4
4 26.4 26.2 26.3 29.7
上述实验中温度变化的平均值为   ℃,若近似认为稀盐酸与溶液的密度均为,反应所得溶液的比热容,则中和热的数值为    (保留1位小数)。
(3)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盐酸跟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4)若将一定量的稀氨水、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   。
16.(15分)资料表明Co2+还原性很弱,某小组同学为实现,进行如下探究。
(1)理论分析:氧化半反应一般很难发生。从平衡移动的角度来看,降低c(Co3+)或   均能促进Co2+失电子,提高其还原性。
【实验】①

已知:ⅰ.,;
ⅱ.HNO2不稳定,易分解:
(2)②是①的对照实验,目的是   。
(3)经检验,橙红色溶液中存在。经分析,①中能实现的原因是Co3+形成配离子,且的氧化性被提高。
a.解释Co3+能与形成配位键的原因:   。
b.结合还原半反应解释的氧化性被提高的原因:   。
【实验Ⅱ】


已知:Co(OH)2 (粉红色)和Co(OH)3 (棕黑色)的Ksp分别是10-14.2和10-43.8。
(4)对比③④可知,本实验条件下还原性:Co(OH)2    Co2+ (填“>”或“<”)。
(5)分析④中能实现的原因:
a.该条件下,Co2+的还原性同时受“c(Co3+)降低”和“c(Co2+)降低”的影响,前者影响更   (填“大”或“小”)。
b.当c(Co2+):c(Co3+)>1014时,Co2+能被Cl2氧化。结合Ksp计算,④中通入少量Cl2后溶液c(Co2+):c(Co3+)=   ,因此能实现转化。
(6)实验启示:通常情况下,为促进低价金属阳离子向高价转化,可将高价阳离子转化为   或   。
17.(14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
(1)实验1:取过氧化氢溶液与粉末状二氧化锰混合。
实验2:取过氧化氢溶液与   混合。
(2)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注入双氧水的方法是   (填序号)。
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 B.缓慢推注射器活塞
(3)依据“相同时间内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反应收集的氧气体积较大”,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   。
(4)实验过程中发现U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该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
(5)为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不同影响,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启动传感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
①初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   。
②使过氧化氢分解较快的催化剂是   (填二氧化锰或氧化铁)。
18.(15分)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
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连接完成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II:硫酸铜产率的测定
将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溶液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足量KI溶液和3~5滴淀粉溶液,摇匀,用0.3600mol/L的溶液进行滴定。重复滴定3次,3次平均消耗该溶液25.00mL。(已知:,)
(4)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5)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
(6)下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 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
B. 滴定前锥形瓶未干燥
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出现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D. 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挂一滴液滴
参考答案
1.【答案】C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键;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的大小比较;有效碰撞理论
3.【答案】B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4.【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的测定
5.【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6.【答案】C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
7.【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
8.【答案】B
【知识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效碰撞理论
9.【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0.【答案】C
【知识点】离子晶体;盐类水解的原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1.【答案】B
【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苯酚的化学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离平衡常数
13.【答案】D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子共存;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14.【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钠的氧化物
15.【答案】(1)玻璃搅拌器
(2)3.4;-56.8
(3)相等
(4)
【知识点】中和热;中和热的测定
16.【答案】提高c(Co2+);证明该条件下遇CH3COOH不会产生气泡;Co3+能够提供空轨道,能够提供孤电子对;还原半反应为2H+++e-=NO+H2O,CH3COOH电离出H+,使c(H+)增大,促进得电子;>;大;1027.6;更稳定的配合物;更难溶的沉淀
【知识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17.【答案】(1)粉末状氧化铁
(2)B
(3)好
(4)放热
(5)装置内含有空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二氧化锰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8.【答案】(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B中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 D中黑色固体不变色,E中品红试液褪色
(4) 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5) 90%
(6) A,C,D
【知识点】浓硫酸的性质;中和滴定;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