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 生物
一、单选题(50分)
1.健康人的内环境中通常不会出现的物质是( )
A.抗体 B.葡萄糖 C.尿素 D、血红蛋白
2.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研究人员测定15名运动员全力快蹬功率车60s前、后其血浆乳酸浓度和pH,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运动前 运动后
血浆乳酸浓度(mmol·L-1) 1.37±0.51 12.96±1.51
血浆pH 7.42±0.02 7.13±0.07
A.正常人血浆pH近中性利于内环境稳态维持 B.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降低
C.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运动时机体对pH的调节 D.结果说明机体对内环境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差
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图中的乙和丙 B.甲和丙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不同
C.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4.最能准确反映静息电位特点的是(电位计指针直立向上为零电位)( )
A. B. C. D.
5.如图示人类记忆的四个阶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记忆过程均要经过以上四个阶段 R.感觉性记忆的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
C.第一级记忆的形成需要加以“注意”. D 重复和运用是长久记住信息的有效途径
6.北方夏季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时,个别市民会患上热射病,症状包括40℃以上高热、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等 下列关于热射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高热可能是高温导致位于脑平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B.意识模糊可能是高热造成大脑皮层的部分神经中枢损伤所致
C.大小便失禁可能是高热破坏大脑皮层与脊髓间的神经联系所致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体温调节,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如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其中的多巴胺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正常情况下,多巴胺起作用后可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运向突触前神经元
C.由图可知,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结构③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
8.如图是在不同细胞外离子浓度下给予适宜刺激所得到的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曲线。曲线a为正常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下给予刺激后,神经纤维上发生的电位变化;曲线b是改变了细胞外某种离子浓度后刺激得到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b是降低了溶液中的K+浓度,给予刺激后,神经纤维上发生的电位变化
B.曲线a与曲线b的形成原因都是给予刺激后Na+内流神经纤维上形成了动作电位
C.实验过程中,曲线b对应的培养液中Na+浓度和K+浓度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D.若机体的突触后膜产生类似曲线b的电位变化,则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神经递质
9.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处连接一个电表的两个微电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细胞A作为效应器,其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受体
B.刺激b处,电表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兴奋始终以电信号的形式在B、C、D之间双向传递
D.细胞E是被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细胞
10.杭州亚运会上,中国女篮最后几秒绝杀对手,蝉联冠军。虽然比赛紧张、激烈,但运动员始终能调整状态、从容应对。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大脑调节脑干和脊髓,小脑参与身体平衡的控制
B.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
C.大脑皮层的S区、H区等区域神经元兴奋性增强
D.血糖含量显著下降,无法为运动员提供充足能量
11.如图为人体内相关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RA可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并改变其生理活动
B.图中靶细胞接受TRH信号后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
C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有利于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D.甲亢患者均伴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12.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下正确的是( )
A.人体通过调整尿量维持渗透压的稳态 B.表示饮用清水后排尿速率的曲线是A
C.大量饮用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长跑运动员补充水分应首选生理盐水
13.在某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注射n抗原,加快并增强了抗m抗体的产生
B.第一次接触m抗原或n抗原,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相近
C.第28~42天,抗m抗体产生量很高,与记忆B细胞有关
D.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会在一段时间后被降解。
14.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5.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和胸腺产生的免疫细胞不会移动到其他免疫器官
B.树突状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均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溶菌酶等
DB 细胞可将抗原摄取、处理并呈递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16.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易引发女性宫颈癌。目前上市的HPV疫苗大部分是以HPV的衣壳蛋白制备的。我国自主研制的HPV疫苗是首个由发展中国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世卫组织认可的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PV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B.HPV疫苗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免疫活性物质.
C HPV侵入人体可能引起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D.MPV疫苗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1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识别并结合HIV 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B.HIV 侵染初期,机体中的T细胞产生抗HIV抗体清除大部分HIV
C.HIV 侵染后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经药物治疗的 HIV产妇因其乳汁中病毒含量低,最好选择母乳喂养
18.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毒素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细胞5都能够特异性识别破伤风毒素
B 过程③中细胞2与细胞3结合并分泌细胞因子
C.细胞4分泌的物质a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5再次接触破伤风毒素会迅速增殖分化
19.树突状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B.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
C.T细胞接受抗原呈递后即可裂解被侵染的靶细胞
D.图中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如图为某课外学习小组用玉米胚芽鞘进行的部分实验,该实验说明( )
A.生长素促进尖端的下部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
B.玉米胚芽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高于根尖
C.胚芽鞘直立或弯曲生长均与单侧光照射有关
D.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1.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黑暗条件下,分别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度a,如图1和图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超过0.25mg/L时,抑制胚芽鞘弯曲生长
B.该实验结果是生长素在琼脂块中未横向扩散导致的
C.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可得到弯曲度相同的胚芽鞘
D.若左侧照光重复上述实验,则胚芽鞘弯曲方向相反
22.如图为植物开花所需的光照条件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整生长发育
B 长夜闪光对于植物能否开花并无明显影响
C.短日照植物一般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时开花
D 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可以有效调控植物的花期
23.果实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可促进果实发育 B.赤霉素可促进果实发育
C.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果实脱落 D.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
24.以下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农业生产上,可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
B.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调节作用,所以完全无害
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相同
D.环境因素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25某同学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部分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0.1mol/L的NaOH的实验结果与上图基本相同
B.两种生物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维持pH稳定的能力
C.据结果推测生物体可能通过缓冲物质维持pH的稳定
D.机体维持pH的稳定有利于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26.下列关于研究动物激素的实验或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临床观察激素含量变化引起的病症研究激素功能
B 用甲状腺激素饲喂小蝌蚪可观察到其提前完成变态发育
C.给阉割的公鸡补充雄激素可研究性激素对性征的影响
D.给患糖尿病的狗饲喂胰岛素会使其血糖浓度迅速降低
27.在应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可调节肝细胞代谢以补充血糖(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级调节
B.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实现了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
C.肾上腺素引发一系列酶活性发生改变,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作用
D.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共同调节血糖浓度,二者的作用效应相抗衡
28.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过程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⑥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细胞仅需细胞因子的刺激即发生①② B.抗体位于肥大细胞表面并可识别过敏原
C.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才可引发哮喘 D.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而不属于体液免疫
29.生长激素(GH)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和其它多重因素的调控。部分调控途径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GHRH和SS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
B.GH含量升高促进SS神经元分泌SS,属于正反馈调节
C.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D GHRH和SS对GH的双向调节能更精准地调控生长
30 下列实验设计中未运用“减法原理”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B.达尔文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D.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二、非选择题(50分)
31.高等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脑区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有关。
(1)小鼠海马脑区神经元突触后膜上分布A受体和N受体,二者均为离子通道(图1甲)。对突触前神经元施加单次刺激后,传入神经末梢释放的 与两种受体结合(图1乙),Na+通过A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促进K+解除N通道处Mg2+的阻碍,进而K+ ,引发Na+和Ca2+通过 内流。
(2)基于上述机理,研究人员对突触前神经元施加高频强刺激(TBS),测量TBS施加前后,给予单次刺激时A受体及N受体引发的突触后膜电位最大值,结果如图2:①图2结果显示 ,表明该突触传递的信号强度在施加TBS后增强。这种现象称为LTP。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LTP出现的原因是:施加TBS,A 受体被激活进而引发的膜电位变化持续时间增长,引起更多 流入突触后神经元,引发镶嵌有N和A受体的囊泡转运至突触后膜并与细胞膜融合,从而的 数量。
(3)研究人员推测N受体向突触后膜的转运影响A受体及N受体引发的LTP,A受体向突触后膜的转运仅影响A受体引发的LTP。为验证该推测,利用离体培养的海马区神经元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组别 处理I 处理II及检测指标 实验结果
对照组 无 ⅰ、测量A受体引发的膜电位:进行相关处理,检测施加 TBS前后的膜电位最大值。 ii、测量N受体引发的膜电位:加入②③,检测施加TBS 前后的膜电位最大值。 i、升高ii、升高
实验组1 b i④ ii、⑤
实验组2 ① i、⑥ii、⑦
a、N受体膜转运抑制剂b、A受体膜转运抑制剂 c、N受体抑制剂d、A 受体抑制剂
e、低浓度 Mg2+的人工脑脊液 f、正常浓度Mg2+的人工脑脊液
请将上述选项依次填入表格的①~③处: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以完善该实验。若该推测正确,则④~⑦处实验结果依次为 。
(4)基于以上研究,说明LTP的生物学意义 。
32.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神经系统对特异性免疫的调控通路
脾脏是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启动特异性免疫的关键器官,受到交感神经支配。研究该病原体的浆细胞,而实验组小鼠体内的相应浆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表明,B细胞能接受乙酰胆碱的刺激,但脾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而脾脏内的一类辅助性T细胞则可以接受抗原刺激,并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下分泌乙酰胆碱。利用特殊的荧光追踪剂对神经信号进行逆行追踪,发现脾神经与下丘脑的两个区域-室旁核(PVN)、中央杏仁核(CeA)有连接。
PVN和CeA与机体的应激状态有关,两个区域中都有一类能够分泌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神经元。应激状态是由病原体感染、创伤等生理性压力或社交冲突等社会性压力引发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皮质醇分泌增加和心事加快等,心理反应包括紧张、焦虑等。在传统神经内分泌学观点中 GRH神经元在应激状态下产生兴奋,使肾上腺释放皮质醇的量增加,抑制免疫系统活动。这不能解释研究人员发现的免疫增强现象。研究人员推测CRH神经元可以直接通过脾神经支配脾脏、促进浆细胞的形成,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如图所示高台站立装置,可以控制小鼠站立时间,使其处于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研究人员在接种灭活抗原后的两周内,每天重复两次让小鼠产生轻度应激,发现小鼠PVN和CeA的CRH神经元同时激活,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比对照组增加约70%。而如果应激过于强烈,会导致PVN区的CRH神经元被激活,CeA 区的CRH神经元受到抑制,使机体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皮质醇,对免疫应答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超过了通过脾神经实现的免疫增强作用。
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条中枢神经系统对特异性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通路,该通路的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的发现为神经免疫学研究拓展出了新的方向,也使我们增进了对情绪与免疫之间关系的理解。
(1)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主要包括免疫器官、 、 。脾脏是免疫器官中免疫细胞 的场所,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借助于 与其他免疫器官相互联系。
(2)从文中可知,B细胞激活的过程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请据此补充完成下图中B细胞激活的流程。① ② ③ 。(①②③为相关结构。)
(3)文中研究人员推测PVN、CeA的CRH 神经元通过脾神经调控特异性免疫。欲为此推测提供证据,合理的实验组处理方案包括 ,并检测脾神经的电信号和相应浆细胞水平。
A、注射灭活抗原并电刺激PVN、CeA的CRH 神经元
B、注射病原体并去除PVN、CeA的CRH 神经元
C、注射灭活抗原并化学抑制PVN、CeA的CRH 神经元
D.注射病原体并化学激活 PVN、CeA的CRH 神经元
(4)本文拓展了高中教材中关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调节的内容,请从病原体感染后三者相互调节以维持机体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加以概括说明 。
33.M3 型青少年糖尿病是由VI基因突变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年龄早,胰岛素分泌过量等。为了解其发病机理,研究人员开展下列研究。
(1)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内,会促使Ca2+通道开放。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后,引起包裹胰岛素的囊泡与 融合,将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随 运输到全身各处。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既可增加血糖去路,如 ,又可减少血糖来源,如 ,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2)研究人员通过处理,获得胰岛B细胞发生H基因突变的小鼠。若该种实验鼠在有葡萄糖刺激和 情况下,均表现出胰岛素分泌过量,则可作为本实验中 M3型糖尿病模型鼠。
(3)研究人员对M3 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过量的机理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H突变细胞中胰岛素合成增加,促进其分泌过量。
假设二:Ca2+更多进入H突变细胞,导致过量分泌胰岛素。
①利用上述两种小鼠完成实验,在血糖浓度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若两种小鼠体内胰岛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量 ,则可排除假设一。
②研究人员在不同条件下检测两种小鼠体内Ca2+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
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引起M3 型糖尿病模型鼠 。
该证据支持假设二。加入KC1后,K+进入细胞,引起膜内电位上升,与正常鼠相比,M3型糖尿病模型鼠的Ca2+通道 。
③据上述实验推测,可开发为治疗M3型糖尿病药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钾外流通道激活剂 b、钾外流通道抑制剂 c、钙通道抑制剂
d、磺脲类药物 e、胰岛素
(4)临床上发现,M3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钾外流通谱蛋白表达量下降。请结合上述。研究,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概括该病患者胰岛素分泌过量的成达
34.免疫疗法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周围微环境中会出现一种异常的淋巴细胞
(1)机体针对癌细胞的免疫过程中, 细胞能够识别结合并杀伤癌细胞,这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发挥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通过筛选发现C蛋白是PM中的一种高表达蛋白,且高表达C蛋白的细胞会特异性迁移至肿瘤周围。研究人员将黑色素瘤细胞接种到野生型和C基因敲除小鼠中,检测肿瘤体积和小鼠生存率的变化(图1、图2)。实验结果显示 ,说明C蛋白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C基因敲除后小鼠 部位的抗瘤细胞CD8+T细胞和PM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3、图4。结果说明敲除C基因后肿瘤微环境的性质从肿瘤转为抑瘤,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
(4)C蛋白的功能较为保守,在人和小鼠中均具有相似的功能,请据此提出一个癌症诊断或癌症治疗的思路 。
35.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中胚轴伸长能够将幼苗送出地表,促进出苗。科研人员研究水稻中胚轴伸长生长过程的调控机制。
(1)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 和 共同完成的。
(2)在黑暗条件下,利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GA)的全营养液培养野生型水稻,测量中胚轴长度,结果如图一所示:
①实验在黑暗条件进行的原因是 。
②实验结果表明 。
(3)高等植物体内GA类物质有上百种,其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如图2所示:
已知茉莉酸(JA)抑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牛长。将野生型水稻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结果推测,JA可能通过 ,进而抑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生长。
(4)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JA敲除突变体(JA-)。分组处理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0天,取中胚轴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结果如图4:
①通过显微镜下观察 ,进一步研究JA和GA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该实验结果能否为(3)的推测提供证据支持,请阐释理由: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