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乙烯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含解析
7.2 乙烯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一、单选题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不正确的是
A.CH4的比例模型: B.甲基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丁烷的分子式:C4H10
2.反应C2H2+2CuClCu2C2+2HCl可用于制备有机反应催化剂乙炔铜。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B.C2H2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3∶ 2
C.HCl的电子式:
D.中子数为36的铜原子可表示为Cu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烷烃一定是饱和烃
B.饱和烃不一定是烷烃
C.含碳碳双键的烃一定是不饱和烃
D.不饱和烃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核内质子数为117,核内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COCl2的结构式为:
D.CaO2的电子式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可以燃烧,是因为它含有C、H、O三种元素
B.新冠病毒德尔塔在空气中可能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
C.“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医用口罩主要原料聚丙烯树脂,可由丙烯通过缩聚反应来合成
6.脲醛树脂的合成与酚醛树脂类似,生成线型脲甲醛树脂的方程式为:n+nHCHO+x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状的脲甲醛树脂以如图所示结构单元为主
B.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x=n-1
C.脲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体
D.通过质谱法测定线型脲甲醛树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二硫化碳的结构式
B.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
C.的电子式为:
D.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8.金刚烷的结构如图(键线式),它可看做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请根据中学学过的异构现象判断由氯原子取代金刚烷中的氢原子,所形成的二氯代物的种类共
A.4种 B.3种 C.6种 D.5种
9.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氟丙烷(C3F8)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全氟丙烷(C3F8)的电子式为:
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
D.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10.下列关于物质的制备、鉴别与除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B.只用溴水就能将苯、己烯、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溶液区分开
C.鉴别己烯和甲苯:向己烯和甲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检验卤代烃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二、多选题
11.在2022年冬奥会上“水立方”华丽转身为“冰立方”,其美丽的透光气囊材料由乙烯(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制成。下列关于乙烯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烷烃 B.乙烯的结构式为C2H4
C.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A 验证第三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将大小相同的Na、Mg、A1分别放入冷水中
B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向盛有质量相等的块状碳酸钙和粉末状碳酸钙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1mol·L-1的盐酸,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
C 比较C与Si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CO2气体通入饱和Na2Si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
D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1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所含分子数为
B.14g丁烯所含碳原子数是14g乙烯所含碳原子数的2倍
C.30g正丁烷和28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D.所含离子总数为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B.浓硫酸、碱石灰均不可以作食品的干燥剂,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C.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三、填空题
15.已知:某物质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
(1)该物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
(2)若将该物质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C3H8 ②C4H6 ③C5H12 ④C6H6
(4)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填“取代”或“加成”)反应。
(5)下列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SO2使品红溶液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16.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它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E是有香味的有机物,F是高分子化合物(已知醛类氧化可生成羧酸)。
(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②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④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⑤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17.现有下列8种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有机物:① HCHO(防腐剂)② CH3CH2CHO(化工原料)③CH3CH2CH2CH3(打火机燃料)④ (冷冻剂)⑤ (汽车防冻液)⑥ (杀菌剂)⑦(定香剂)⑧ (汽油添加剂)请回答:
(1)属于醇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
(4)用系统命名法给④命名,其名称为_____。
(5)写出②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6)写出⑧与浓硝酸反应生成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8.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
(2)鉴别乙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E.酒精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乙烯与异丁烯[CH2=C(CH3)2]互为同系物,写出异丁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异丁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
(5) m克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着混合烃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可能有C2H2 ②一定有CH4 ③一定有C3H8 ④一定没有C4H6 ⑤可能有C2H6 ⑥一定有C2H4 ⑦可能有C3H4
A.①②③⑤ B.②④⑥⑦ C.③⑤⑦ D.②④⑦
四、计算题
19.在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跟溴起加成反应,理论上有______克溴参加反应?
20.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乙烯(C2H4)与某烷烃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测得其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混合烃质量的2.86倍,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气态烷烃的分子式以及它在该混合气体中所占的物质的量的分数_____________。
五、工业流程题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I.硅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被人类应用。以硅化镁为原料制备硅烷的反应和工业流程如下:
反应原理:,放热反应
(1)中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2)上述生产硅烷的过程中液氨的作用是__________。
II.高纯硅的制备流程如下:
(3)写出步骤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4)整个制备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Cl和另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因此CH4的比例模型:,故A正确;
B. 甲基(—CH3)的电子式: ,故B正确;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故C错误;
D. 丁烷CH3CH2CH2CH3的分子式:C4H10,故D正确。
综上所述所,答案为C。
2.B
【详解】A.Cl-质子数是17,故Cl-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
B.C2H2分子有一个碳碳三键两个碳氢,故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3∶ 2,B正确;
C. HCl以共价键结合,电子式为,C错误;
D.中子数为36的铜原子可表示为 ,D错误;
答案选B。
3.D
【详解】A.烷烃分子中达到结合H原子的最大数目,因此一定是饱和烃,A正确;
B.饱和烃不一定是烷烃(如环烷烃),B正确;
C.含碳碳双键的烃分子中没有达到结合H原子的最大数目,因此一定是不饱和烃,C正确;
D.不饱和烃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也可能含有碳碳三键,因此不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4.C
【详解】A.核内质子数为117,核内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的质量数为291,可表示为,A错误;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错误;
C.在有机物中C元素形成4个共价键,O元素形成2个共价键,Cl元素形成1个共价键,所以COCl2的结构式为:,C正确;
D.CaO2中含有过氧离子,电子式为,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汽油属于烃类物质,只含有C、H两种元素,选项A错误;
B.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都属于胶体,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选项B正确;
C.“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是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而锂离子电池组则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选项C错误;
D.聚丙烯树脂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来合成,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6.A
【详解】A.网状的脲甲醛树脂的结构单元为:,A项错误;
B.分析题给反应方程式,可知n分子HCHO和n分子发生缩聚生成n-1分子H2O,B项正确;
C.尿素与甲醛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反应,生成较稳定的羟甲基脲(),C项正确;
D.质谱法能够测定线型脲甲醛树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通过链节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可求出聚合度,D项正确;
答案选A。
7.A
【详解】A.二硫化碳的结构式为,故A正确;
B.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7:8,故B错误;
C.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中,当n=16时,表示的是硫离子,硫化氢为弱酸,故硫离子能够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金刚烷的结构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高度对称的结构,整个结构由四个完全等同的立体六元环构成。因此,金刚烷的二氯取代物有(5种,●为另一个氯原子可能的位置),(1种),共6种,故选C。
【点睛】本题可以采用“定一移二”的方法解答,利用等效氢,先固定一个氯原子,再移动另一个氯原子,判断金刚烷的二氯取代的异构体数目。
9.A
【详解】A.全氟丙烷(C3F8)的结构简式为CF3CF2CF3,C和C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C和F之间为极性共价键,A正确;
B.全氟丙烷中F原子应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错误;
C.C3F8和C3H8结构相似,C3F8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3H8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C3F8中分子间作用力比C3H8强,熔沸点C3F8比C3H8高,C错误;
D.C3F8为C3H8的全氟取代物,三个C原子应呈锯齿状,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D错误。
答案选A。
10.B
【详解】A.乙烷中的乙烯,若通过和H2发生加成反应除去时,因氢气的量不好控制,则得到的乙烷中可能混有过量的H2,应选溴水、洗气,A错误;
B.苯、己烯、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分别与溴水混合的现象为:萃取后有机层在上层、溴水褪色、萃取后有机层在下层、溶液变蓝,现象不同可鉴别,B正确;
C.己烯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现象相同,不能区分,C错误;
D.卤代烃加入NaOH溶液共热后,生成盐,检验卤素离子,需要在酸性环境下,因此需要先加入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容易错选D,利用AgNO3溶液与卤素离子形成沉淀检验卤素离子,需在酸性环境下,因此卤代烃水解后的溶液必须加酸中和。
11.CD
【详解】A.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属于烯烃,不属于烷烃,A错误;
B.乙烯的结构式 ,B错误;
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C正确;
D.乙烯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故选CD。
12.BC
【详解】A.验证第三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将大小相同的Na、Mg、A1分别放入冷水中,Na在水中激烈反应,Mg、Al与冷水基本不反应,因此不能验证Mg、Al失去电子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向盛有质量相等的块状碳酸钙和粉末状碳酸钙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1 mol L 1的盐酸,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粉末状碳酸钙反应速率快,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B符合题意;
C.将CO2气体通入饱和Na2Si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则C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i强,故C符合题意;
D.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虽然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但又混入了新的杂质,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C。
13.CD
【详解】A.标准状况下是液体, 的的物质的量不是1.5mol,故A错误;
B.丁烯、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14g丁烯、14g乙烯所含碳原子数都是1mol,故B错误;
C.正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异丁烷结构简式是CH(CH3)3,正丁烷、异丁烷分子中都含有13个共价键,30g正丁烷和28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故C正确;
D.由构成,所含离子总数为,故D正确;
选CD。
14.D
【详解】A.该标志为辐射品危险标志,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以可以作食品干燥剂,碱石灰具有腐蚀性且吸水放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这种“气”是指乙烯,因为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C正确;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热效应,即合适的催化剂,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但反应过程仍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5.(1)
(2)CH2=CH2+Br2→CH2BrCH2Br
(3)③
(4) CH3CH2OH 加成
(5)②
【分析】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故该物质为乙烯;
(1)
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式为;
(2)
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H2+Br2→CH2BrCH2Br;
(3)
烃燃烧通式为CxHy+(x+y)O2xCO2+y H2O,结合化学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几种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5H12,故选③;
(4)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5)
①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是:溴和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乙烯和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所以反应原理不同,故错误;
②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和溴水或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所以反应原理相同,故正确;
③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了无色物质而褪色;二氧化硫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使溶液的碱性降低而褪色,所以原理不同,故错误;
故选②。
16. 羟基 羧基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或取代)反应 加聚反应
【分析】由题意知,A为CH2=CH2,水化加成为CH3CH2OH,CH3CH2OH连续氧化为CH3CHO、CH3COOH,CH3CH2OH和乙酸酯化为CH3COOCH2CH3;CH2=CH2发生加聚生成,结合以上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详解】由题意知,A、B、C、D、E、F分别为CH2=CH2、CH3CH2OH、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1)B为CH3CH2OH,D为CH3COOH,分子中分别含有羟基和羧基官能团;
(2)①、②、④、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分别为:
①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
④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或取代)反应;
,加聚反应。
17. ⑤⑦ ①② ③④ 2—甲基丙烷 CH3CH2CHO +2Ag(NH3)2OH CH3CH2COONH4 + 2Ag↓ + 3NH3 + H2O +3HNO3+3H2O
【详解】在下列物质中:
① HCHO(防腐剂)② CH3CH2CHO(化工原料)③CH3CH2CH2CH3(打火机燃料)④ (冷冻剂)⑤ (汽车防冻液)⑥ (杀菌剂)⑦(定香剂)⑧ (汽油添加剂)
① HCHO、② CH3CH2CHO属于醛,且二者互为同系物;
③CH3CH2CH2CH3、④ 、⑧ 属于烃,③和④属于同分异构体;
⑤ 、⑦属于醇,但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⑥ 属于酚。
(1)属于醇的是⑤⑦。答案为:⑤⑦
(2)互为同系物的是①②。答案为:①②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④。答案为:③④
(4)用系统命名法给④命名,其名称为2—甲基丙烷。
答案为:2—甲基丙烷
(5)②CH3CH2CHO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CHO +2Ag(NH3)2OH CH3CH2COONH4 + 2Ag↓ + 3NH3 + H2O。
答案为:CH3CH2CHO +2Ag(NH3)2OH CH3CH2COONH4 + 2Ag↓ + 3NH3 + H2O
(6)⑧与浓硝酸反应生成TNT的化学方程式为
+3HNO3+3H2O。
答案为:+3HNO3+3H2O。
18. 平面结构(平面形) BCD ACD nCH2=C(CH3)2 加聚反应 D
【详解】(1)乙烯的空间结构为平面结构(平面形),6个原子共平面;
(2) A. 乙烷和乙烯都不与稀硫酸反应,不能用稀硫酸鉴别乙烷和乙烯,故不选A;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故选B;
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能用溴水鉴别乙烷和乙烯,故选C;
D.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故选D;
E. 乙烷和乙烯都不与酒精反应,不能用酒精鉴别乙烷和乙烯,故不选E;
(3) A.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3 ,故选A;
B. 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不能得到CH3CHCl2,故不选B ;
C. 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故选C;
D. 乙烯和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Br,故选D;
选ACD;
(4)异丁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异丁烯,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CH2=C(CH3)2,该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5) 乙烯和丙烯最简式都是CH2,m克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含CH2的物质的量是,根据,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着混合烃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1mol烃燃烧生成1.6molCO2和2mol水,则该烃的平均分子式是,碳原子平均值为1.6,所以一定有甲烷,另一种烃C原子数大于1.6;H原子平均值为4,甲烷中H原子数是4,另一种烃H原子数一定等于4;①C2H2中H原子数是2,一定不含C2H2,故不选①;②一定有CH4,故选②;③C3H8中H原子数是8,一定不含C3H8,故不选③;④C4H6中H原子数是6,一定没有C4H6,故选④; ⑤C2H6中H原子数是6,一定没有C2H6,故不选⑤; ⑥另一种烃C原子数大于1.6,H原子数等于4,可能定有C2H4,故不选⑥; ⑦另一种烃C原子数大于1.6,H原子数等于4,所以可能有C3H4,故选⑦;选D。
19.80
【分析】乙烯跟溴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n(CH2=CH2)==0.5mol,由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知,消耗溴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溴的质量为0.5mol×160g/mol=80g。
20.CH4;81.8%
【详解】由反应知,,可判断某烷烃燃烧生成的与烷烃的质量比一定小于2.86。依据烷烃燃烧通式:,若,则n<1.44,即混合气体中某烷烃分子中C原子数为1,则该烷烃一定是甲烷。设混合气体中C2H4和CH4共1mol,其中CH4为x mol,由题意知:,解得x=0.818,即混合气体中CH4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1.8%;故答案为:CH4;81.8%。
21.(1) 极性键(或共价键)、 离子键
(2)吸收热量,保证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3)
(4)
【分析】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是离子键,铵根离子内部存在共价键,根据电子式的书写方法来回答;根据液氨的性质,易液化来回答;
(1)
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是离子键,铵根离子内部存在共价键,极性键(或共价键)、 离子键,硅甲烷中硅原子和氢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电子式为:;
(2)
液氨的性质:易液化,上述生产硅烷的过程中液氨的作用是:吸收热量,保证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3)
①石英砂和焦炭在高温下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Si和HCl反应生成SiHCl3、H2,反应为;
③SiHCl3和氢气还原生成Si+3HCl,反应为;
(4)
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Cl和另一种气体,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可知即另一种物质是H2,故方程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