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含解析

8.2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增味剂——硫酸锌 B.膨松剂——碳酸氢钠
C.着色剂——柠檬黄 D.抗氧化剂——维生素C
2.可以作为补血剂主要成份的物质是( )
A.小苏打 B.绿矾 C.氨基酸 D.葡萄糖
3.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可做漂白剂、防腐剂,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B.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能与酸反应,均可用作膨松剂
C.补铁口服液是常见的补铁剂,可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
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4.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可利用米汤检验含碘盐的真假
C.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D.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5.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产品的使用会对人体健康直接造成危害的是
A.防蛀驱虫产品(主要成分含萘) B.发酵粉(主要成分含碳酸氢钠)
C.茶籽食用油(主要成分含油酸) D.肠胃CT 显影剂(主要成分含硫酸钡)
7.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焊接金属时常用溶液做除锈剂
B.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发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这些颗粒物扩散在空气中都会形成胶体
8.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可用作制冷剂
B.铵态氮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
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链状高分子
B.人体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必须通过保健食品进行补充
C.吸水性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淀粉等糖类物质是人体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10.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日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社区消毒:向不同区域喷洒“84”消毒液消毒 NaClO具有强氧化性
B 生产活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 可以漂白,防氧化
C 日常防火:用水玻璃浸泡木材或纺织品防火 水溶液阻燃、耐高温
D 医疗健康:医生用氢氧化铝给病人治疗胃酸过多 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1.下列物质可作为抗酸药主要成分的是
A.氢氧化铝 B.碳酸氢钠 C.醋酸 D.阿司匹林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生病时都可以自己到药店买药吃,不用请医生诊治
B.注射青霉素前,一定要先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
13.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在土壤中施加含氮质量相同的下列化肥,肥效较差的两项是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aNO3
14.下列做法违背食品安全的是
A.用食醋进行饮食调味 B.用SO2漂白银耳
C.炖鱼时用料酒去除腥味 D.制作香肠时超量添加NaNO2
三、填空题
15.关注营养平衡,合理选择饮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有专家建议适当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免疫能力。精面粉、鲜鸡蛋、精炼植物油及蔬菜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
(2)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以及防止食物变质,经常在食物中加入调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食盐、醋、味精、亚硝酸钠中不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如果违反规定,将一些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当作食品添加剂,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健康___________ (填“有害”或“无害”)。
16.有四种常见药物①阿司匹林②青霉素③胃舒平④麻黄碱。请回答:
(1)某同学胃酸过多,应选用的药物是____________(填序号),抗酸药的成分Al(OH)3中和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由于具有兴奋作用,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物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3)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的药物是_________。
(4)滥用药物会导致不良后果,如过量服用_________会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17.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
①平时我们到药店能买到的药如阿司匹林属于___(选填“R”或“OTC”)类;人体铁元素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___。
②“是药三分毒”说明药物在人体内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下列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青霉素一一过敏反应 B.阿司匹林——胃肠道反应 C.复方氢氧化铝——肠胃穿孔
③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可快速见效。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填字母代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聚合反应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①在原子反应堆中广泛应用的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___(选填“高”或“低”)。
②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会出现红褐色锈斑。我们将这种腐蚀方式称为___。
③人工合成的塑料有多种,其中聚丙烯是常见的食品级塑料,写出聚丙烯的结构简式___。
④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它由钢筋混凝土、7000多块红色铝板和1200多块玻璃等建成。钢筋混凝土___(选填“是”或“不是”)复合材料。
(3)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①某污水处理厂处理含酸性物质、泥沙等的污水时,常先加入混凝剂,经曝气、沉砂后,再加入熟石灰处理,加入熟石灰的目的是___。
②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会引起环境污染,在机动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无害的CO2和___。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在人体中,钠元素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调节水量、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等。我国居民膳食中每日通过食品或调料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如图1所示。
图2为2015年我国某省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与国家推荐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标准的比对。
事实证明,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钠元素过多,钾元素过少,这样的情况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为此,以碘盐为基础,加入有咸味的氯化钾,用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减钠增钾),使钠、钾比例合理,形成低钠盐。低钠盐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通常属于推荐用盐。但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人员(汗液流失会带走大量钠离子)、肾脏病或高钾血症患者不建议选用。
表:北京超市中常见的深井岩盐和低钠岩盐成分配料表
种类 NaCl(g/100 g) KCl(g/100 g) KIO3(以I计)(mg/kg) K4Fe(CN)6(以[Fe(CN)6]4-计)(mg/kg)
深井岩盐 ≥98.5 0 18~33 ≤10
低钠岩盐 65~80 20~35 18~33 ≤10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人们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是___。
(2)食盐中K4Fe(CN)6的主要作用是抗结剂,K4Fe(CN)6是由___种元素组成的。
(3)由图2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该省份人均每日摄入食盐的量超过了国家推荐的标准
B.我国对食盐摄入量的推荐标准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标准
C.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是年龄越大,人均每日摄入食盐越少
D.在图示的每个年龄段中,农村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都比城市居民多
(4)低钠盐既保证了调味需求,还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原因是___。
(5)依据表格,你建议外卖小哥在炎热的夏天选用的盐是___。
四、计算题
19.下面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氯化钠(NaCl)、碘酸钾()
含碘量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1)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
(2)实验分析发现,某批加碘盐中的含量为。试计算每千克该加碘盐中的物质的量和碘的质量。_______
(3)若成人每天需摄入碘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试通过计算说明成人平均每天食用6.0g这种加碘盐能否获得所需要的碘。 _______
20.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健康人群的每天应食用不超过6克盐。下图为某加碘盐的规格标签。
配料 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
KIO3含量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存方法 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1)专家建议烹饪食物时,应在最后加碘盐。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成年人每天需摄入0.15~0.20mg碘元素才能满足人体需要。若每天食用6克这种碘盐,那么你认为标签中的KIO3含量应为以下哪个选项___________?
a.10~20mg·kg-1 b.20~30mg·kg-1 c.40~50mg·kg-1
(3)黄花鱼的碘含量为0.058毫克/千克。若一个成年人只食用黄花鱼,需达到多少的量才能满足碘元素的摄入_____?这种方法是否合适_____? (不考虑从其他途径摄入的碘元素)
五、工业流程题
21.资源、能源、材料、环保、健康、安全等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研究主题,化学与这些主题密切相关,在其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Ⅰ.保证食品安全、保持营养均衡,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
(1)由于化学物质使用不当,给人印象不佳的化学名词越来越多:苏丹红、三聚氰胺……。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填字母)。
A.为改善食品品质而加入规定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
B.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
C.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制鱼肉
Ⅱ.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2)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处理污染物 B.治理污染点 C.杜绝污染源
Ⅲ.资源的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具有广阔的海岸线,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下面是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的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3)过程I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
(4)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流程图中,步骤④除了用吸收外,理论上下列也能吸收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NaCl
(5)经过步骤①②已获得,不直接用含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要经过“热空气吹出、吸收、通入氯气”后再蒸馏,其目的是_______。
(6)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7)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资源,加入的试剂I是_______(填化学式)。
(8)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硫酸锌属于营养强化剂,不是增味剂,A不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膨松剂,B正确;
C.柠檬黄可食用,作为食品着色剂,C正确;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为食品的抗氧化剂,D正确;
故选A。
2.B
【分析】Fe2+是血红素的主要成分,因此作为一种补血剂,需含有亚铁离子。
【详解】A.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故A不符;
B. 绿矾主要成分为七水合硫酸亚铁,含有亚铁离子,故B符合;
C. 氨基酸只含有C、H、O、N,故C不符;
D. 葡萄糖只含有C、H、O,故D不符;
故选B。
3.B
【详解】
A. 二氧化硫可做漂白剂、防腐剂,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如红酒的生产中会添加少量的二氧化硫,故A正确;
B. 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不用做蓬松剂,故B错误;
C.为防止Fe2+的氧化,在补铁时常加入维生素C,故C正确;
D. 光化学烟雾的成因与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有关,故D正确。
答案选B。
4.D
【详解】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但是浓度不同,作用不同,因此不是都可用于伤口消毒,A错误;
B.米汤中含有淀粉,但是在含碘盐中含有的是碘的化合物,没有碘单质,所以不可利用米汤检验含碘盐的真假,B错误;
C.馒头需要经过消化逐渐的转化为葡萄糖再被人体吸收,而喝葡萄糖水可以直接的被吸收,C错误;
D.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而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根据胶体的性质,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 Fe+CuSO4=Cu+FeSO4,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正确;
D.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6.A
【详解】A. 防蛀驱虫产品,主要成分含萘,萘有剧毒,故A正确;
B. 发酵粉,主要成分含碳酸氢钠,小苏打对人体无害,与发酵面团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制作馒头,故B错误;
C. 茶籽食用油,主要成分含油酸,油酸对人体有益,对人体无害,故C错误;
D. 肠胃CT 显影剂,主要成分含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盐酸,对人体无害,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NH4Cl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该酸性溶液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NH4Cl溶液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除锈剂,A正确;
B.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碳元素的单质,因此该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食用色素可作为着色剂,亚硝酸盐可作为防腐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因此对人体健康有益,C正确;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而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所以PM2.5的颗粒物直径较大,扩散在空气中不会形成胶体,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8.D
【详解】A.液氨挥发过程中吸收能量,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铵态氮肥溶解后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故B正确;
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故C正确;
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随反应进行溶液浓度变稀后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生成NO2 小于1mol,故D错误;答案为D。
9.B
【详解】A.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可由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都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故B错误;
C.吸水性植物纤维具有吸水性,并且无毒,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C正确;
D.糖类物质是人体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淀粉属于多糖,可以水解产生葡萄糖,故D正确;
答案选B。
10.B
【详解】A.“84”消毒液消毒,涉及的化学知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葡萄酒中添加适量,涉及化学知识是SO2能杀菌,具有还原性,防氧化,不是利用其漂白性,B错误;
C.硅酸钠熔点高,不易燃烧,常用作阻燃剂,用水玻璃浸泡木材或纺织品防火,C正确;
D.胃酸是HCl,用氢氧化铝可以中和过多胃酸,生成无害的AlCl3排出体外,D正确;
故答案为:B。
11.AB
【详解】A.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做抗酸药,A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可做抗酸药,B符合题意;
C.醋酸溶液显酸性,不能做抗酸药,C与题意不符;
D.阿司匹林为乙酰水杨酸,含有羧基,显酸性,不能做抗酸药,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AB。
12.BD
【详解】A.OTC药品可以去药店直接购买,非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证明方可购买,故A错误;
B.注射青霉素后可能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试验,故B正确;
C.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恶心、呕吐、听力下降、过敏反应等不良后果,故C错误;
D.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要合理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故D正确;
故选BD。
13.CD
【分析】根据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说明能吸附正电荷,能吸附氮肥中的铵根,铵根吸附到土壤表面被植物吸收。
【详解】四种氮肥中,能被土壤胶粒吸附的是铵根离子,NH4NO3、NaNO3中硝酸根不能被吸附,所以质量相同时,根据含氮量可知NH4NO3、NaNO3的肥效较差;
故答案选CD。
14.BD
【详解】A.醋酸具有酸味,无毒,用食醋进行饮食调味,A正确;
B.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漂白,B错误;
C.炖鱼时用料酒去能除腥味,C正确;
D.亚硝酸盐可以作防腐剂,但是亚硝酸盐有毒,摄入过多会导致人死亡,使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在国标规定范围内,不能超量使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D。
15. 鲜鸡蛋 蔬菜 亚硝酸钠 有害
【详解】(1)精面粉中富含多糖淀粉、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精炼植物油中富含油脂、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答案为:鲜鸡蛋;蔬菜;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中的调味剂、防腐剂;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中的酸味剂、防腐剂;味精的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是调味剂中常用的鲜味调味料;亚硝酸钠常用作防腐剂,不属于调味剂;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将一些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当作食品添加剂,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例如亚硝酸钠用量过多会有毒,对人体的健康有害,故答案为:亚硝酸钠;有害。
16. ③ Al(OH)3+3H+=Al3++3H2O ④ ② ①
【分析】(1)根据药物的成分及与酸的反应来分析;
(2)根据麻黄碱的成分含有能使人兴奋的作用来分析;
(3)青霉素属于消炎常用药物,使用前需要做皮肤敏感性测试;
(4)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过量服用会出现水杨酸中毒。
【详解】(1)因胃酸的成分为盐酸,治疗胃酸过多可选择胃舒平,氢氧化铝与酸反应可减少盐酸,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③;Al(OH)3+3H+=Al3++3H2O;
(2)因麻黄碱是一种生物碱,能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起兴奋作用,为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品,故答案为④;
(3)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而较常见的却是药物的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以致死亡,则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故答案为②;
(4)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如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解毒,故答案为①。
【点睛】明确药物的成分及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1),要注意氢氧化铝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表示。
17.(1) OTC 缺铁性贫血 C C
(2) 低 电化学腐蚀(或吸氧腐蚀) 是
(3) 中和酸性物质 N2或氮气
【解析】(1)
①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药。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应该标注OTC;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人体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②A.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A正确;
B.阿司匹林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等,B正确;
C.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对人体无害,C错误;
故选C;
③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为CO2和H2O,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C;
(2)
①钠、钾常温下均为固态,但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答案为:低;
②铁锅为铁碳等组成的合金,组成原电池的两电极,且形成闭合回路;未及时洗净的铁锅残液液中含NaCl,且残液中有溶解氧,为电解质溶液,且能自发极性氧化还原反应,则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会出现红褐色锈斑,发生电化学腐蚀(或吸氧腐蚀);
③聚丙烯的单体为丙烯,则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
④钢筋混凝土是水泥、沙子、钢筋的混合物,是复合材料;
(3)
①某污水处理厂处理含酸性物质、泥沙等的污水时,常先加入混凝剂,经曝气、沉砂后,再加入熟石灰处理,加入熟石灰的目的是中和酸性物质,故答案为:中和酸性物质;
②转化成无公害物质,C转化成CO2,N转化成N2,答案为:N2或氮气。
18.(1)食盐
(2)4
(3)C
(4)加入KCl代替部分氯化钠,KCl有咸味;且可达到减钠增钾的效果
(5)深井岩盐
【分析】(1)
由图1可知,人们获得钠元素的主要来源是食盐。
(2)
食盐中K4Fe(CN)6的主要作用是抗结剂,K4Fe(CN)6是由K、Fe、C、N四种元素组成。
(3)
A.根据图2所示可知该省份人均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是9.1 g超过了国家推荐的标准的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0 g的标准,A正确;
B.我国推荐的标准的每日食盐用量6.0 g,国际标准是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5.0 g,因此我国对食盐摄入量的推荐标准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标准,B正确;
C.由于使用过多NaCl会导致血压升高,根据图示可知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是45-59岁人均食盐用量最高,不是年龄越大,食盐用量越少,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在图示的每个年龄段中,农村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都比城市居民多,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4)
低钠盐既保证了调味需求,还有利于防治高血压,这是由于加入KCl代替部分氯化钠,KCl有咸味;且可达到减钠增钾的效果。
(5)
由于深井岩盐NaCl含盐量高,低钠岩盐中NaCl含盐量较低,夏天人容易因出汗导致盐分损耗,所以外卖小哥在炎热的夏天选用的盐是深井岩盐。
19.(1)KIO3在热或光作用下会分解
(2)加碘盐中的物质的量为2.5×10-4mol,碘的质量3.175×10-2g(31.75mg)
(3)6.0g食盐中含碘0.1905mg,可以获得需要的碘
【详解】(1)加碘盐的配料为氯化钠、碘酸钾,其中碘酸钾的性质与氯酸钾相似,在热或光的作用下易分解,故为防止碘酸钾的分解,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
(2)每千克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为53.5 mg,n(KIO3)== 2.5×10-4mol,m(I)=53.5mg×=31.75mg。
(3)根据第(2)问可知,每千克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为53.5 mg,则6.0g加碘盐中含碘量最小为:53.5mg/kg×0.006kg=0.321mg,则含有碘元素的质量为:,在0.15~0.20mg范围内,可以获得需要的碘。
20.(1)KIO3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
(2)b
(3) 每天食用2.59 kg到3.45kg黄花鱼 不合适
【解析】(1)
既然是在烹饪食物最后加碘盐,则表明先加碘盐会造成碘盐的分解,可能的原因是:KIO3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答案:KIO3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
(2)
若每天食用6克这种碘盐,要达到成年人每天摄入0.15~0.20mg碘元素的需要,标签中的KIO3含量应为:0.15mg——=25 mg·kg-1;0.20mg——=33.3 mg·kg-1,故选b。答案:b;
(3)
黄花鱼的碘含量为0.058mg/kg,若一个成年人只食用黄花鱼,则需黄花鱼的质量可进行下列计算:0.15mg——=2.59kg,0.20mg——=3.45kg,所以每天需食用2.59 kg到3.45 kg黄花鱼,显然这种方法不合适。答案:每天食用2.59 kg到3.45kg黄花鱼;不合适。
21.(1)AC
(2)C
(3)过滤
(4)AC
(5)富集
(6)
(7)
(8)若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溴排出,溴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太低
【分析】海水淡化得到淡水、粗盐和盐卤,粗盐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溶液中加入除杂试剂除去所含杂质离子,得到的精盐溶于水得到溶液,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盐卤加入硫酸酸化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单质溴,通入热空气吹出溴,在水中被二氧化硫吸收得到含溴化氢的水溶液,再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蒸馏的工业液溴,盐卤中加入熟石灰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的沉淀溶解在稀盐酸得到氯化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失去结晶水,得到固体氯化镁,电极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
【详解】(1)A.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就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也可起到防腐和保鲜的作用,加入规定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危及人体健康,故A正确;
B.用霉变花生中含黄曲霉素,有毒,不能压榨食用油,故B错误;
C.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糕点疏松多孔,则可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故C正确;
D.亚硝酸钠制癌,不能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制鱼肉,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污染源,故选:C;
(3)过程Ⅰ采用的操作是:过滤;
(4)吸收是利用的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故选AC;
(5)经过步骤①②已获得Br2,不直接用含Br2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要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通入氯气”后再蒸馏,其目的是:富集Br2;
(6)由反应Cl2+2Br-=Br2+2Cl-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则Cl2做氧化剂,Br2做氧化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l2> Br2,由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可知氧化性Br2> SO2,则氧化性:;
(7)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加入熟石灰实现变化,故答案为:Ca(OH)2;
(8)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原因是若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溴排出,溴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太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8.2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