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的对应栏目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十幅浮雕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A.标志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赴北京和平谈判,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十七条协议”,毛泽东称赞其“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指该行为
A.推动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促进了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C.加速了西藏的土地改革 D.促进了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3.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这场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内战 D.抗美援朝
4.习近平主席曾经多次强调:“一个有希望的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这里的“他”是指
A.董存瑞 B.邱少云 C.罗盛教 D.黄继光
5.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抗美援朝 D.和平解放西藏
6.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这首诗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 产②青藏公路的建成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青藏铁路的通车 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7.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开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8.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在这一阶段,我们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A.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者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鞋厂挂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D.国家直接没收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9.1958年秋,有人绘制了一幅《大豆过江》图并题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当时开展“大跃进”的反映 B.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
C.它说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搞建设 D.它说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粮食高产的技术
10.下图三位历史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A.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B.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C.勇于改革、不断创新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11.邓小平是当代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之一。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其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并用大量篇幅介绍邓小平,文章写道:一位崭新中国的梦想者一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标志“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的重大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南方谈话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A.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B.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平反了冤假错案
1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D.“大跃进”运动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
14.20世纪50年代江苏的一家国营企业中,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求拨款。1984年进行股份制改革后,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由此反映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单一公有制 B.实现收入平均分配
C.增强企业的活力 D.产品统购统销
15.“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是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上述材料体现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是
A.落实改革开放的决策 B.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C.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全国上下的共同心愿
16.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江苏的南通、连云港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7.2001年,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为0.53%:2015年,这一数字为24.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这可以充分说明中国
A.初步形成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 B.我国经济增长居于世界首位
C.加入WTO后,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下列思想理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的是
① 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天宫、神舟、天舟、嫦娥、蛟龙等相继涌现,最近几年,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以上内容反映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的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共享
20.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穷问题。接下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目标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成为发达国家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计30分)
21、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每一次历史性的飞跃都留下伟人的足迹。寻伟人足迹,观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材料一 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30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材料一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和“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为代国歌和国旗的?(1分)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终结了自鸦片战争以后10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局面……终结了有史以来中国社会延续数千年间的剥削制度……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它与一切爱好自由和平的民众,包括苏联以及所有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一起对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破除他们的阴谋与挑拨,以盟友的形式,为世界和平斗争。
——摘自齐鹏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据材料二,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分)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的国内生户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八下历史书
(3)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2分)
【新时代的引领者——习近平】
2023年3月5日全国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极大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新征程。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全国人民团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国家有未来,民族有希望,人民有奔头。 ——央广网新闻
(4)据材料四指出,现今,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什么?(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分)
22、梦想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激发着人们不断求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国家和平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之所以进行“抗美援朝之战”的目的?(1分)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的胜利的重要意义?(1分)
【土地主人梦】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改革呢?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土地改革法草案第一条所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2)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2分)
【工业强国梦】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摘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1分)为此,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该举措对我国工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伟大复兴梦】
材料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主题
(4)综上信息,从新中国逐梦的历程中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认识或启示?(1分)
23、民主与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周恩来《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材料一中提及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产生了哪部法律文献?(1分)它具有怎样的地位?(1分)结合所学回答,该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1分)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制定的宪法是哪部法律文献?(1分)在这次会议上我国确立了哪一根本政治制度 (1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虽然仍在发展完善之中,但事实已经证明了其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下去,让中国式民主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3)据材料三指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1分)综合以上信息,请你谈谈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1分)
24、先进的思想总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步伐。思想先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1978年5月,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1)材料一中的“大讨论”为哪一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的基础?(1分)
材料二 这次会议一致同意,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1978年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引领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党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1分)经济体制改革启动阶段的突破口是什么?(1分)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初)
(3)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的思想主张?(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思想主张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2分)
材料四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形成了新的发展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党建网新闻
(4)综合以上信息,请你谈谈先进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系?(1分)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的对应栏目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A A C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C B C D B 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计30分)
21.
(1)事件:开国大典;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2)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
22.(1)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原因: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土地占有不均,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3)问题:工业落后;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重工业;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启示:国家要复兴,必须要强大,要重视发经济,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2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地位: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依法治国;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
24.(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农村改革
(3)主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
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先进的思想推动我国着我国的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它直到引领、开拓、指导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