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地区2024届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周测(六)(含解析)

云南昭通地区2024届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周测(六)
化学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为了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我们应当做到
A.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B.推广和鼓励私家车出行
C.利用廉价煤炭,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大力推行汽车使用天然气或氢气为燃料
2.如何对肿瘤精准治疗一直是医疗领域需攻克的难题之一、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的一种医用亲水凝胶,能使药物的释放更为精确。医用亲水凝胶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体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分子间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分子中N和O的杂化方式相同
C.该分子亲水的原因是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D.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和氮原子可能共平面
3.尿素在1773年由Rouelle从尿中分离出来,但不明其由来。1932年Krebs等人证实在肝脏中尿素的合成与鸟氨酸(Omithine,简写为Om)有关,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鸟氨酸循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m、Cit与Arg互为同系物
B.Om先后与CO2、NH3取代生成Cit
C.Arg中所有C、O、N原子共平面
D.异构转化可生成(尿素)
4.一定条件下,将和按物质的量为1∶3的投料比充入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分钟,共放出的热量
B.和的转化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C.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降温
D.平衡常数一定大于
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它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汽车尾气中含NO、NO2、CO2、SO2和固体悬浮颗粒等。用活性炭还原处理氮氧化物是一种实用的氮氧化物转化方法:C(s)+2NO(g)N2(g)+CO2(g),可实现氮氧化物无害转化。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B.降低浓度能够减慢反应速率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加入足量的炭粉可以使100%转化
6.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
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A.A B.B C.C D.D
7.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实验题
8.镁、铝、锌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金属,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镁、铝、锌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②锌(Zn)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③Zn(OH)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 H2O
④Zn2+易形成配合物如[Zn(NH3)4]2+,该配合物遇强酸分解生成Zn2+、NH4+
(1)甲同学取镁铝合金进行定量分析,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获得如下数据(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忽略滴入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编号 粉末质量 量气管第一次读数 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① 2.0 g 10.0 mL 346.2 mL
② 2.0 g 10.0 mL 335.0 mL
③ 2.0 g 10.0 mL 345.8 mL
(2)乙同学取镁铝锌合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可用试剂:样品、pH试纸、稀硫酸、NaOH溶液、氨水)
①试剂Ⅰ是_______;沉淀B是_______.
②过程Ⅰ是:在滤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过滤.
③沉淀C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三、有机推断题
9.化合物H属于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实验室由化合物A和E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能与Na2CO3溶液及浓溴水反应,且1mol A最多可与2 mol Br2反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A的苯环上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C中含氧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遇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3)经测定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常用来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为____________;F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G中只有一种官能团,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D+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出苯酚和(CH3)3CCl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它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
四、工业流程题
10.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铁主要以Fe2O3存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
活化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Ⅰ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Ⅱ步中硫铁矿中的S被氧化到最高价态,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Ⅱ步中检验Fe3+是否被完全还原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Ⅲ步加FeCO3调溶液pH到5.8左右,然后在第Ⅳ步通入空气使溶液pH降到5.2,此时Fe2+不沉淀,滤液中铝、硅杂质被除尽。通入空气引起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五、原理综合题
11.含NO烟气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
(1)湿法氧化法处理含NO烟气。酸性条件下,用NaClO2作氧化剂将NO氧化为NO,并放出热量。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向NaClO2溶液中加入Fe3+,会发生反应:Fe3++ClO=Fe2++ClO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分别以NaClO2溶液和含少量Fe3+的NaClO2溶液为吸收剂,测得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率随起始NaClO2溶液浓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i.NO的氧化率随起始NaClO2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
ii.起始NaClO2溶液浓度相同时,含Fe3+的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NO的氧化率更高,原因是_______。
iii.以NaClO2溶液为吸收剂,NO的氧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温度超过60℃后,NO氧化率下降,试解释其原因_____。
(2)有氧条件下,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NH3还原为N2。
①在钒基催化剂(V2O5)作用下的脱硝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按上述图中NH3、NO和O2的比例进行催化脱硝反应。反应一定的时间,NH3和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超过200℃后,NO转化率急剧下降,而NH3仍维持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污染空气,故A错误;
B.大量私家车出行会增加尾气排放,故B错误;
C.煤炭燃烧发电会产生SO2等有害气体,故C错误;
D.天然气或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有益于环保,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该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只能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N为sp2杂化,O为sp3杂化,故B错误;
C.该分子亲水的原因是分子中含有-NH2,-NH2是亲水基,能够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因此该物质易溶于水,C错误;
D.分子中含有饱和C原子与不饱和C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的C原子与其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两个平面共直线,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和氮原子可能共平面,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Om(鸟氨酸)、Cit(瓜氨酸)与Arg(精氨酸)的氮原子数目均不相同,分子组成不是相差CH2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
B.Om先与CO2加成、再与NH3取代生成Cit,并非都是取代,故B错误;
C.Arg中的α-碳处于四面体构型的中心,其结合的羧基碳、β-碳、氨基氮处于四面体顶点,不可能全部共面,即所有C、O、N原子不可能都共平面,故C错误;
D.C=O键的键长较C=N键小,更稳定,故可异构转化生成更稳定的(尿素),故D正确;
选D。
4.C
【详解】A.不确定容器的体积,不能确定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反应放出热量数值,A错误;
B.反应中和按反应的系数比投料,则两者的转化率一直相等,不能用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错误;
C.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符合图象,C正确;
D.对于确定反应,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不确定是否温度一定改变,故不能判断两者K值的大小,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减小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减少,降低NO浓度能够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
C.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故C正确;
D.加入足量的炭粉,平衡不移动,并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达到平衡时,NO不能100%转化为CO2,故D错误;
故选 D。
6.C
【分析】污染治理要求能除掉有毒的物质,新生成的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物理法与化学法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化学反应,为化学法,故A错误;
B.硫酸铜可溶,所以不能沉淀除去,故B错误;
C.含苯废水中的苯通过活性炭吸附除去苯,这是物理方法,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纯碱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又是新的污染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7.B
【详解】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为乙酸。
A.乙酸具有酸性,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不选A;
B.乙酸不与稀硫酸反应,选B;
C.乙酸能够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不选C;
D.乙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选D。
答案选B。
8.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稀氨水 Zn(OH)2+4NH3=[Zn(NH3)4]2++2OH﹣或Zn(OH)2+4NH3 H2O=[Zn(NH3)4]2++2OH﹣+4H2O
【分析】Wg镁铝锌合金加入稀硫酸溶解生成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硫酸锌溶液,加入试剂Ⅰ为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A为Mg(OH)2,滤液为Na2ZnO2,NaAlO2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硫酸铝溶液、硫酸锌溶液,再加入足量氨水溶液得到沉淀B为Al(OH)3,滤液为Zn2+形成的配合物[Zn(NH3)4]2+,该络合物遇强酸分解生成Zn2+、NH,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C为氢氧化锌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①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I为氢氧化钠溶液,沉淀B为Al(OH)3;
②过程Ⅰ是:在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氨水溶液沉淀铝离子,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③Zn(OH)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 H2O,沉淀C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H)2+4NH3=[Zn(NH3)4]2++2OH﹣或Zn(OH)2+4NH3 H2O=[Zn(NH3)4]2++2OH﹣+4H2O。
9.(1)
(2) —COOH、 19
(3) 质谱仪 水解反应或加成反应
(4)+HOCH2-CH2OH+H2O
(5)
【分析】A能与Na2CO3溶液及溴水反应,A发生信息①中的取代反应生成B,A的苯环上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B为,逆推可知A为;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C发生信息①中的反应生成D为,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E催化氧化产生的F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E是乙烯CH2=CH2,E发生催化氧化生成F,F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F结构简式为,F与水反应产生的G是乙二醇; G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结合H的分子式以及H为酯类可知H为;
【详解】(1)A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说明A中含有酚羟基或羧基,能与浓溴水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或碳碳双键,且1mol A最多可与2 mol Br2反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A的苯环上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由此知A的结构简式为;
(2)由B(C8H10O) C,B被高锰酸钾氧化,说明C中含氧官能团有羧基,①,由知C中还含有。答案:含氧官能团—COOH、;
C的结构为,其同分异构休中能同时满足①遇FeCl3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酯基,同分异构体有官能团移位有 10种;邻、间、对3种,邻、间、对3种;(邻、间、对3种)共19种;
(3)常用来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为质谱仪;经测定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分子式为C2H4,结构式为CH2= CH2,由图EF(C2H4O),F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知F为。G中只有一种官能团,且F(2H4O)F(C2H6O2),所以F→G的反应类型为水解反应或加成反应;
(4)由框图知D+G→H的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2OH+H2O;
(5)苯酚和(CH3)3CCl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需要在苯环上引入硝基和异丁基,根据给出的第一步可知,先引入异丁基,然后引入硝基,但引入硝基需要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羟基易被氧化,所以需要保护羟基,故合成路线为:。
10. Fe2O3+6H+===2Fe3++3H2O FeS2+14Fe3++8H2O===15Fe2++16H++2SO42— 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红色,则Fe3+被完全还原,否则没有 Fe2+被氧化为Fe3+,Fe3+水解产生H+。(或写出方程式4Fe2++O2+10H2O=4Fe(OH)3↓+8H+) FeS2+4Li++4e-===Fe+2Li2S或FeS2+4e-===Fe+2S2-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备FeSO4的流程为载体,考查方程式的书写,Fe3+的检验,Fe3+的氧化性和Fe3+的水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第I步H2SO4与Fe2O3反应生成Fe2(SO4)3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2)第I步获得的滤液为Fe2(SO4)3,第II步加入活化硫铁矿,硫铁矿中的S被氧化到最高价态,即硫铁矿中的S被氧化成SO42-,则Fe3+被还原成Fe2+,写出主要反应物和生成物:FeS2+Fe3+→Fe2++SO42-,在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6价,FeS2中两个S共升高14价,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至+2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FeS2+14Fe3+→15Fe2++2SO42-,根据原子守恒和溶液呈酸性配平,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3)检验Fe3+是否被完全还原用KSCN溶液,实验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红色,则Fe3+被完全还原,否则没有。
(4)通入空气会将溶液中Fe2+氧化成Fe3+,Fe3+水解产生H+,溶液的pH下降。反应的方程式为4Fe2++O2+10H2O=4Fe(OH)3+8H+。
(5)分析电池总反应,Li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1价,负极反应式为Li-e-=Li+;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至0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至-2价,1molFeS2得到4mol电子,正极反应式为FeS2+4e-=Fe+2S2-。
11. 2H2O+3ClO+4NO=4NO+3Cl-+4H+ NaClO2溶液浓度越大,NaClO2氧化NO速率越快,NO氧化率增大 Fe3+会与ClO反应生成ClO2,ClO2与NO反应更快 ClO或ClO2与NO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不利于脱硝平衡正向进行;温度过高,NO在吸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4NH3+4NO+O2 4N2+6H2O 超过200℃后,NH3与O2生成NO
【详解】(1)湿法氧化法处理含NO烟气。酸性条件下,用NaClO2作氧化剂将NO氧化为NO,根据元素和电荷守恒,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3ClO+4NO=4NO+3Cl-+4H+;
②i.NO的氧化率随起始NaClO2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NaClO2溶液浓度越大,NaClO2氧化NO速率越快,NO氧化率增大;
ii.起始NaClO2溶液浓度相同时,含Fe3+的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NO的氧化率更高,原因是:Fe3+会与ClO反应生成ClO2,ClO2与NO反应更快;
iii.以NaClO2溶液为吸收剂,NO的氧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温度超过60℃后,NO氧化率下降,其原因:ClO或ClO2与NO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不利于脱硝平衡正向进行;温度过高,NO在吸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2)有氧条件下,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NH3还原为N2;
①在钒基催化剂(V2O5)作用下的脱硝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参与反应的为NH3、NO、O2,产物为:N2、H2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4NO+O2 4N2+6H2O;
②按上述图中NH3、NO和O2的比例进行催化脱硝反应。反应一定的时间,NH3和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超过200℃后,NO转化率急剧下降,而NH3仍维持较高的原因是:超过200℃后,NH3与O2生成N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云南昭通地区2024届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周测(六)(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