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宜昌市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題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战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一10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法老是古埃及国王专有的称呼,埃及法老既是历史人物,也是神话角色。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
以此表明自己的神性。在古埃及人的传统观念中,法老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与神交流的中介。这反
映出古代埃及
A.君主专制统治凸显
B.等级秩序十分严格
C.君权与神权相结合
D.国家已经实现统一
2.下表是关于古希腊文明的一些基本介绍。据此可知
文明拓限方式
国家组织形式
政治体制
古希腊
通过海外殖民,建立渐的城邦
城邦制,小国寡民,各邦自治
君主制、俗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A,大规模海外殖民造成各邦国小民寡
B.古希腊城邦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
C.子邦与母邦是宗主与殖民地的关系
D.全体居民被授予法律规定的公民权
3.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西亚、欧洲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阿富汗
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流传到印度,被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而葡萄、胡萝卜、胡豆、菠菜(又称为
波斯菜)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人中
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据此可知,人类文明
A.发展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
B.在交往中改变了各地文明形态
C.交流使东方文明丧失独特性
D.因交流互鉴而更加的丰富多彩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231551D
4.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
来,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罗马法的编撰旨在
A.扩大帝国疆域范围
B.推动罗马法律发展
C.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5.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在中央政府一定程度的委任之下,帝国内少数群体以民族、社会或宗教特征形成
了独特的社群,获准在国家的框架之内管理自身事务,从而可以保存他们各自的特征,和谐共存。据此
可知,奥斯曼帝国
A.推动了东西方的贸易沟通
B.政治统治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C.缓和了东西方的宗教矛盾
D.强大取决于独特的地理位置
6.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政府推行改革,在中央设二官(管辖并监督八省)八省一台(监督官吏的“弹正
台”),各地则设国(司)、郡(司)、里(长)三级行政单位,地方官的任免权均属中央。日本政府的这些
举措
A.实现了日本的首次统一
B.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消除了武士集团的特权
D.利于推动政权的封建化
7.桑海帝国通过战争和买卖获取大量奴隶,帝国内拥有很大的奴隶市场,奴隶们被贩卖到北非、埃及、土
耳其等地。国王有遍及全国的农场,由国王提供种子,奴隶进行劳动。除此之外,奴隶还承担着当兵的
义务。据此可知,桑海帝国
A.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十分的盛行
B.通过战争进行对外扩张
C奴隶制为其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D.内部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8.14至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西欧
国家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这可用于说明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大工业生产的内在动力
D.价格革命的影响
9.1519年,某位伟大的航海家率领五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太平洋。
英国作家理查德·伊顿对该航海家的航行评论道:“毫无疑问,它是如此奇特和令人惊叹,这样的壮举
从未有过,未来似乎也不会再次发生。”据此可知,该航海家率领的船队
A.最先开通到达美洲的新航线
B.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C.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东航行
D.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10.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
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贵族的享乐
B.政治分裂的阻碍
C.价格革命的影响
D.罗马教廷的束缚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231551D宜昌市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2.B3.D4.D5.B6.D7.C8.A9.B10.C11.D12.A13.B14.C15.A16.B
17.(1)表现:城墙的出现:城市生活的前提与保障一市场的形成;城市市民阶级的兴起:城市法庭的建立:自由思想的兴
起与传播。(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领主权力;推动王权的强化:将城市和农村地区隔开;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促
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8分,任答四点即可)
18.(1)原因:物种的洲际交流(旧大陆物种被引入美洲)加强;殖民扩张促进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大西洋贸易规模的扩
大;新的饮食习惯的形成。(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表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强国崛起。(4分,任答两点即可)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资源,改
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促进了各地文明的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人口迁移,使世界人口布局更趋合
理;有利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19.(1)原则:人人平等:主权在民;法治主义;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意义:打破宗教神学的枷锁,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反对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
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6分)
20.示例:
论题: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2分)
闸述:一方面,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由相对孤立到密切联
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17世纪,伴随西欧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以拓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扩大促使技术变革势在必行,18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世界殖民
霸主,市场的急剧扩大,产品供不应求,促使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进行技术革命,运用大机器生产。另一方面,工业
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实力增强,为寻求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以倾销商品,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凭借坚船利炮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同时交通工具的革新和
铁路的大量修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这样,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分)
总之,世界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而工业革命又推动了世界市场不断拓展。(2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31551D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