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答案)
二〇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卷(二)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弟子来自鲁、齐、晋、宋等不同国度。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等来自贵族阶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樊迟“请学稼”。这说明孔子( )
A.践行自己“仁”的思想 B.坚持“有教无类”理念
C.注重文化知识教育 D.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2.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 )
A.司母戊鼎 B.北京人头盖骨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汉并天下”瓦当
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 B.社会变革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4.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消除“内患”,宋朝( )
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5.随着宋代商业活动的发展,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五铢钱 B.瓦子 C.会子 D.交子
6.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爪哇有“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这些地名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郑和下西洋 B.班超出使西域 C.戚继光抗倭 D.甘英出使大秦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这一联诗句饱含着林则徐的“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A.收复新疆 B.三元里抗英 C.虎门销烟 D.黄海海战
8.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挽救中华民族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9.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下列史实反映出中国近代化探索最突出的特点是( )
1861年 曾国藩在安徽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负责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等 1898年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911年 武昌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B.持续时间长、过程艰难曲折
C.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D.最终目标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10.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11.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练,人民军队已成为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2.20世纪30年代,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哪一事变为标志,东北人民首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我们家乡的一方沃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5.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和巩固》 D.《伟大转折》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铁人”——雷锋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7.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洋舰队 B.南洋水师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18.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外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舞台的事件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某旅游公司围绕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了“发现美·感受美”的主题旅游活动,其中包含如下旅游线路。该旅游线路的主题是感受( )
A.大河流域文明的成就 B.亚非古国文明的风采
C.西方海洋文明的成就 D.建筑艺术多样化特性
20.下表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及其评论。表中信息反映了这一时期流行的思潮是( )
薄伽丘 《十日谈》 歌颂爱和理性,讽刺中世纪的迷信、落后和愚昧
拉斐尔 《草地上的圣母》 作品充满了人间的爱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反映了爱情理想与封建偏见的冲突,赞美青年纯真的爱情
A.神权至上 B.苦行禁欲 C.君权神授 D.人文主义
21.爱迪生说:“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下列属于他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白炽灯泡 D.汽车
22.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一战的主要性质是( )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
23.国际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国际关系的变化,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4.据统计1997年世界贸易额达到7万亿美元。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30万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这反映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C.各国经济矛盾已消除 D.各国领土边界已消失
25.2022年3月24日,塞尔维亚举行悼念北约轰炸遇难者活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致辞中说,北约23年前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小国发动残忍、可怕、非法、不人道的袭击,甚至动用了国际公约禁止的集束炸弹和贫铀弹,摧毁了数以万计的房屋,包括学校、医院甚至幼儿园。这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北约这一行动表明冷战结束后( )
A.世界动荡带来经济破坏 B.联合国失去维护和平作用
C.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动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26题8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8分)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摘编自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材料二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摘编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结合所学,说说这项制度下,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少两个)。(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如何做到“制度自信”?(2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欧洲人对黄金和东方商品的追求,促成了地理大发现,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葡萄牙人使用卑鄙奸诈的手段窃据了中国的领土。
材料二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布……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规定日本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材料三 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多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随着1999年12月20日的到来,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据彻底结束。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葡萄牙人窃据的“中国领土”指的是哪里?(4分)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英国用“炮舰政策”于1840年发动了对中国的哪次侵略战争?又通过哪一条约割占香港岛?(4分)
(3)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被日本窃取的?宣言中的规定又是在中国哪次反侵略战争胜利后基本实现的?台湾与祖国分离的现状是哪次战争造成的?(3分)
(4)材料三反映的史实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年”指哪一年?(4分)
(5)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此做些什么?(2分)
28.(12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非凡的气质和杰出的历史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唐太宗即位后,总结隋亡的教训……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9月1日)
材料四: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上,他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他为总司令。
材料五: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工人、士兵、农民的代表聚集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选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请写出“秦王”统一全国使用的文字。(1分)
(2)请写出材料二中盛世局面的名称。(1分)
(3)材料三“走自己的路”是指什么道路?(2分)这条道路是谁首先提出的?(2分)
(4)材料四中的“他”领导了哪次战争,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4分)
(5)材料五中提到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次革命?(2分)
29.(13分)俄乌冲突牵动整个世界的神经,更深层次反映俄美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殊途同归】
材料一 (南方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这些人们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
——19世纪60年代某文献
(1)材料一是在哪场战争中颁布的什么文献?(4分)
材料二
沙皇时代和苏联时期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
(2)材料二反映了从沙皇时代到1937年苏联时期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比例,分析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苏联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同仇敌忾】
材料三 面对新的战争形势,罗斯福考虑将所有同德意日进行战争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同盟,通力合作,打败法西斯。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大同盟”是指哪一组织?其成立的标志是什么?(4分)
【反目成仇】
材料四 美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正如同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那样根深蒂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导致了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两国中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它反映出美苏之间纯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之间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依据材料指出这一状态产生的原因。(3分)
二〇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历史(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C D A C B A C B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C C D D C B C B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26题8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8分)
(1)对象:功臣、宗亲。(2分)义务:①镇守疆土;②屏藩王室;③缴纳贡物;④朝觐述职;⑤服从调兵。(2分,任答两项即可给分)
(2)创新举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皇帝制度。(2分,任答两项即可给分)
(3)做法:①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②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③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7.(17分)
(1)新航路开辟;(2分)澳门(2分)
(2)鸦片战争;(2分)《南京条约》(2分)
(3)《马关条约》;(1分)抗日战争;(1分)解放战争。(1分)
(4)一国两制;(2分)1997年。(2分)
(5)坚决维护祖国统一;与台独言行作斗争;不参与分裂祖国的行动。(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8.(12分)
(1)小篆(1分)
(2)贞观之治(1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邓小平(2分)
(4)华盛顿;(2分)美国独立战争。(2分)
(5)俄国十月革命(2分)
29.(13分)
(1)美国南北战争或者美国内战;(2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分)
(2)苏联经济快速发展;(1分)实行了苏联模式(或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1分)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分)《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2分)
(4)冷战(或美苏争霸);(1分)国际利益和意识形态差异(2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