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练习(含解析)2022-202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
1.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该观点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 自由主义 B. 人文主义
C. 人道主义 D. 理性主义
2.1506年9月25日,威尼斯一对青年男女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装饰奢华的礼堂中摆满了各种珍馐美味,席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助兴。这场婚礼是当时意大利奢侈之风的一个缩影。当时意大利奢侈之风的盛行源自
A.宗教改革的刺激 B.人文思想的熏染
C.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D.商业革命的发展
3.15世纪中期,提菲纳斯在巴黎教授希腊语培养了一批法国的希腊语人才;15世纪末,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开始教授亚里士多德的希腊语原著;1518年,牛津大学圣体学院设置了专门的希腊语教席。这说明了当时
A. 希腊语成为西欧各国的流行语言 B. 西欧各国着力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C.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 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影响的扩大
4.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开始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D.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5.马丁·路德说,如果把《圣经》比喻成一棵“大树”,其中的字句就是“枝条”,那么他已经摇晃过每根“枝条”了。有学者赞同马丁·路德独立探索的精神,认为他卓有成效地开辟了《圣经》批判之先河。这说明马丁·路德的行为
A.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圣经》的研究
C.便利了理性主义的弘扬 D.加速了宗教改革进程
6.1545年开始,天主教会召开了持续数年的天特会议,明确:每项教会法令的制定,都需要有相关改革的法令;并于1567年废除赎罪券。但决议在敦、版本、仪式上仍保持原制度不变。这表明
A.天主教会解除对人的束缚 B.天主教会重视保护虔诚的信仰
C.天主教会与新教达成和解 D.天主教会抗衡宗教改革的冲击
7.中世纪时,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神职人员;伴随着16世纪上半叶修道院解散运动的发展,这些大学到17世纪上半叶逐渐变成富裕乡绅和城市中产阶级子弟的天下。这说明,16~17世纪的英国
A.大学教育实现基本普及 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宗教改革助推社会转型 D.资产阶级主导教育变革
8.据统计,在1480年,德国拥有印刷机的城镇仅仅为30个;但到了1532年,德国境内的印刷铺数量已经增加数倍,其印刷中心更是达到92个,成为欧洲之最。这一状况
A.促进了近代人文精神的萌发 B.利于推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C.使德意志民族意识得以觉醒 D.摧毁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
9.孟德斯鸠认为,人民普遍的立法权主要体现在选举代表方面,人民并不适合去讨论政事,应该由代表去行使具体的立法权,而且人民选定代表后,代表无需事事请示选民,否则会给政府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孟德斯鸠的这一观点
A.为近代人民主权理论奠定了基础 B.凸显国家立法机关的价值
C.借鉴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经验 D.基于提升政务效率的考量
10.18世纪中期的法国,许多贵族为了让他们的儿子在手工技艺方面得到训练,纷纷在家中设置了手工作坊,枯燥的技术类书籍也被他们的家庭藏书室当作标志性的收藏品,甚至在他们举办的沙龙中,也往往醉心于谈论牛顿的才华和讨论“燃素”的性质。这表明
A.人文主义传播广泛 B.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D.等级制度逐步瓦解
11.启蒙运动时期,科学家们组建了更稳固可靠的学术共同体,如国家科学院和各种非官方的学术学会。此外,科学家们还服务于社会,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合理需求,为科学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声望和支持。科学家们的这些做法
A.得益于文艺复兴的转型 B.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C.有助于理性精神的弘扬 D.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12.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利从一个人手里转到一群人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英国这次转型的标志是
A.光荣革命的完成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责任内阁制确立 D. 1832年议会改革
13.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内阁首相佩兰关于国防大臣人选的建议,侧兰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愤而任命巴思伯爵组阁,巴思伯爵得不到下院支持,最终辞职。乔治二世只好再请佩兰等人复职。佩兰内阁复职后,立刻对国王提出苛刻条件。佩兰等人的行动创下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一情况表明,英国
A.内阁制在斗争中不断完善 B.权力中心已转移到议会
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国王权力受到全面限制
14.英国1832年改革“使得代表权的基础从世袭特权向人口和财富因素转移”,“下院的自信也得到了增强”,特别是在济贫等方面实施了一些之前竭力回避的改革。由此可知,此次改革
A.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B.导致传统贵族政治的终结
C.催生了英国的济贫体系 D.利于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
15.1740年普鲁士发动西里西亚战争,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西里西亚。在奥地利统治时期,西里西亚的年财政收入仅为210万弗罗林,但在被普鲁士占领数年后,其年财政收入就增加到700万弗罗林。这一变化
A.显示出普鲁士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 B.体现了民主政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C.反映了工业对国家财政的独特贡献 D.揭露了专制政府对工人的残酷压榨
16.1789~1815年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一个回合,是原本意义上的法国大革命。接下去,19世纪前 60 年的历史似乎是对原本意义的法国大革命的依次重演。有学者指出,“法国人是花了一百年才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并在法律中确定下来的”。这说明法国
A.民主共和政体在斗争中渐趋完善 B.民主政治的曲折及必然趋势
C.温和保守的政治主张受广泛推崇 D.各派别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
17.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地区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此类现象说明了欧洲
A.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封建统治秩序的瓦解
C.逐渐强化世俗权力 D.掀起了宗教改革浪潮
18.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希望提高关税,抵制欧洲廉价工业品倾销,保护本地工业发展;在西部扩张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废除奴隶制;南方主张降低关税,进口廉价工业品,利用大量奴隶生产出口欧洲的棉花等原料;在西部建立“蓄奴州”,扩展奴隶制。这一矛盾的加剧
A.造成了美国与英国的战争 B.引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C.激化了联邦与地方的矛盾 D.导致了南北战争爆发
19.林肯政府于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该法令规定:凡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的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交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作为份地,且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从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这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的目的是
A.缓解当时财政困难 B.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C.关注民生消解贫困 D.服务战争维护统一
20.1882年后,英语成为日本学校的正式外语课程,不少新式中学的数理化工世界历史和地理的教材几乎都是翻印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英文原版教科书,当时“学校教育被称为英语、数学、国语、汉学的教育,而英语居第一位”。这种现象折射了日本
A.开始沦为英语国家的半殖民地 B.紧跟欧美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通过“文明开化”推动近代化 D.成功清除封建专制的残余势力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中人们的各种观念在交锋与消融中渐渐蜕变。中世纪的西欧,人们所有的理想是基督徒式的清规戒律和清心寡欲,在很大程度上鄙薄尘世烦恼;而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那种强烈地珍惜尘世幸福和快乐生活的兴趣逐步显现。中世纪的那种在枯燥的基督教义上盛行的禁欲主义,藐视财富和甘于清贫的观念受到挑战;而正当合理享受则备受推崇,对拥有财富的褒扬不绝于耳。以前,人们尊重的是一种苦思冥想或沉思隐居式的孤独生活,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却大力推动抛头露面、广泛交际的上流社会生活,倾向拥抱文明开化、现世开放的乐观主义生活情趣。种种进步的社会观念说明:西欧社会已经由粗野、落后向先进、文明社会迈进。
——摘编自肖杰《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人生观变化》
材料二 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以理性的利剑刺向封建制度的心脏——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启蒙运动者不仅攻击的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宣扬的中心也非常清楚,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自然神论或无神论成为他们的最高信仰,科学及其运用成为行动的指南,自由、民主、博爱是他们政治的憧憬。卢梭代表小资产阶级思想,提倡“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和民主共和制。伏尔泰提倡理性和“理性王国”,主张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或开明君主制。恩格斯指出,启蒙运动“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了国人们的头脑”。它为法国大革命这次“壮丽的日出”拨开了迷雾,提供了理论武器,清理了场地,设计了蓝图。启蒙运动是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摘编自陈紫华《启蒙运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由粗野、落后向先进、文明迈进”在人生观方面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成为“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获得独立的北美人民在以开拓者的姿态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又以主人翁的身份追求政治现代化,美国政治现代化由此起步。鉴于松散的邦联无法解决国内重大问题的实际, 1787年5月25日,55名代表聚集费城,就邦联条例的修改和联邦宪法的制定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产生了联邦宪法。后来,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美国于1789年9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并将其作为联邦宪法的补充条款。联邦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巩固了北美人民在独立战争中争得的民主成果,构造了美国现代化的政治框架。
——摘编自吴海晶《美国政治现代化若干问题探析》
材料二 1871年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是普鲁士势力的放大版。其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与英、 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到一战前夕,德国在经济上已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政治上却仍然是传统的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只是通过没有实权的帝国议会在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阶级行列。总之,以普鲁士容克地主为代表 的传统统治阶级牢牢地控制着德国的政治生活。除了各种法律规定的特权外,他们还享有 许多实际特权,并在政治、行政、军事等领域占据领导职位。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治现代化得以起步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及其影响。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而且还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历史》
材料三 “1873年,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议会国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直至1875年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摘自人民版《历一史》必修一
(1)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
(2)从材料二中描述的内容判断这部宪法的名称?该宪法具有什么局限性?
(3)法国1875年宪法只以一票的优势通过,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该观点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而启蒙运动中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也与此相符,因此选D。
2.【答案】B
【解析】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推崇奢侈体现崇尚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这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的熏陶,B项正确;当时尚未出现宗教改革,排除A项;文化教育与奢侈关系不大,排除C项;商业革命体现的是商品种类、贸易范围等方面的扩展,与奢侈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D
【解析】英法等国培养希腊语人才、教授希腊语原著,说明15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的影响日益扩大,D项正确;高校培养、重视会希腊语的人才,不能说明欧洲社会流行希腊语,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活动领域是文学、艺术,不是政治,B项错误;15世纪末才开始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不是西欧人追捧古代希腊文化的原因,C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的“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来看,这一做法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做法是为了否定教会权威,不是弱化宗教信仰,排除A项;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打破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不是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排除C项;“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有利于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并没有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运动中,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用独立探索的精神,以信仰的理性,开辟了《圣经》批判的先河等,说明马丁·路德的行为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A项正确;推动了《圣经》的研究只是部分信息,并未揭示其“独立探索”行为的意义,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并非宗教改革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马丁.路德对宗教改革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每项教会法令的制定,都需要有相关改革的法令;并于1567年废除赎罪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更好的发展教会势力,教会通过一些法令,缓和矛盾,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解除对人的束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重视保护虔诚的信仰,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都锋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在议会的授权下,先后于1536年和1539年解散了年收入不足200英锈的小修道院和年收入超过200英锡的大修道院。修道院的解散不仅引起了英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且在多方面对英国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等教育领域,许多修道院学校被解散,修道院的图书被毁,女子教育受到了巨大打击。在高等教育领域,许多修士被迫离开了校园,修道学院被解散,在校生人数大大下降,图书遗到毁灭性的破坏。材料中,伴随修道院解散运动的发展,修士走出大学校园,而富裕家庭纷纷将他们的儿子送入大学学习,正是宗教改革推动社会转型的表现之一,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英国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未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排除B项;资产阶级主导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印刷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统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推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B项正确;近代人文精神萌发于意大利,排除A项;宗教改革运动使德意志民族意识得以觉醒,排除C项;D项的摧毁错误,宗教改革挑战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人民并不适合去讨论政事”"否则会给政府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可知,孟德斯鸠认为,人民选举代表后,由代表行使具体的立法权,以提高政务效率,D项正确;材料表明人民有权选举代表,以行使国家权力,这属于人民主权理论的具体体现,奠定近代人民主权理论的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人民选举代表来组成国家立法机关,没有把立法机关与国家其他机关进行比较,所以无法凸显国家立法机关的价值,排除B项;孟德斯鸠主张代议制民主,反对直接民主,体现了其精英治国理念,反映了他对古代希腊直接民主的反思,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8世纪中期,出于对实用性技术和近代自然科技的重视,影响到法国贵族家庭教育和社交活动,可以表明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影响力巨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影响,不是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排除AB项;仅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并不能说明法国的等级制度逐步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启蒙运动时期,“科学家们组建了更稳固可靠的学术共同体”、“科学家们还服务于社会”这些做法有助于理性精神的弘扬选,C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文艺复兴的转型,排除A项;材料没有“宗教改革成果”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自然科学并非诞生在启蒙运动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2.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正确;光荣革命是一次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牺牲的政变,A排除;责任内阁制剥夺的是国王的行政权,C排除;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D排除。故选B。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表明英国内阁制在斗争中不断完善,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力中心就变成议会,排除B项;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开始进入议会,改革后的议会通过了一些有利于民众的法案,这些都有利于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D项正确;A项错在普遍支持,排除;1832年议会改革并未终结贵族政治,排除B项;材料与催生英国济贫体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A
【解析】从题干可知,普鲁士夺取西里西亚数年后,财政收入翻了近两番,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A项正确;此时的普鲁士还没有建立民主政体,排除B项;题干没有强调工业的贡献,排除C项;题干主旨并没有涉及专制政府对工人的残酷压榨,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主政治建立的过程是十分曲折的,尽管有反复,道路曲折,但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项正确。题干说的是法国民主共和政体建立过程的曲折性,并未涉及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排除A项;法国民主政治建立是历史的趋势,资本主义势力逐渐取代封建主义,因而保守的政治主张不可能再受广泛推崇,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法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是封建势力仍很强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是存在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地区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信息可以得出,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日益觉醒,民族国家逐渐形成,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只是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并未造成“封建统治秩序的瓦解”,排除B项;传统的“世俗权力”在材料中并非“逐渐强化”而是背削弱了,排除C项;宗教改革浪潮的掀起发生在16世纪,而材料现象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就关税和西部领土建制问题,矛盾逐步激化,废奴运动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D项正确;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的矛盾并未造成美国与英国的战争,排除A项;黑人民权运动发生在20世纪中期,排除B项;奴隶制存废激化了南北方而非联邦与所有地方各州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1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林肯政府于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凡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的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交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作为份地”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政府为赢得战争的需要,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得到美国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的支持,取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缓解当时财政困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强化联邦政府权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联邦权力的强化,排除B项;关注民生消解贫困,与美国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0.【答案】C
【解析】根据“学校教育被称为英语、数学、国语、汉学的教育,而英语居第一位”可得出日本通过全面学习西方的教育文化,从而逐步实现近代化,因此反映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通过“文明开化”推动近代化,C项正确;“开始”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对外扩张,排除B项;日本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表现:反对禁欲主义,重视人性;反对清修,追求财富和现世幸福;反对悲观,主张乐观的生活态度;反对隐居,开放、进取,重视知识和文明开化。(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2)原因: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揭露了天主教会的残暴和黑暗统治;绘制了资产阶级政治蓝图;启蒙思想家的民主、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主张的提出。(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中世纪的西欧,人们所有的理想是基督徒式的清规戒律和清心寡欲”“中世纪……盛行……禁欲主义,……藐视财富和甘于清贫”“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那种强烈地珍惜尘世幸福和快乐生活的兴趣逐步显现”“正当合理享受则备受推崇,对拥有财富的褒扬不绝于耳”,得出反对禁欲主义,反对清修,重视人性,追求财富和现世幸福;根据材料“以前,人们尊重的是一种苦思冥想或沉思隐居式的孤独生活,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却大力推动抛头露面、广泛交际的上流社会生活,倾向拥抱文明开化、现世开放的乐观主义生活情趣”,得出反对悲观,主张乐观的生活态度,反对隐居,开放、进取,重视知识和文明开化。
(2)原因:根据材料“它(启蒙运动)以理性的利剑刺向封建制度的心脏——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揭露了天主教会的残暴和黑暗统治;根据材料“自由、民主、博爱是他们政治的憧憬”,得出启蒙思想家的民主、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主张的提出;根据材料“卢梭代表小资产阶级思想,提倡‘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和民主共和制。伏尔泰提倡理性和‘理性王国’,主张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或开明君主制”“恩格斯指出,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清理了场地,设计了蓝图”,得出启蒙运动绘制了资产阶级政治蓝图。
22.【答案】(1)背景: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欧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意义: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推动了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为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独特性: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政治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形势。
影响:使德国宪政体制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强化了容克贵族对德意志帝国的控制能力;加剧了容克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分歧与矛盾;不利于德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加剧了德国军国主义倾向。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获得独立的北美人民在以开拓者的姿态致力于经济建设”可知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根据“鉴于松散的邦联无法解决国内重大问题的实际, 1787年5月25日,55名代表聚集费城,就邦联条例的修改和联邦宪法的制定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产生了联邦宪法”可知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根据“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美国于1789年9月 通过了 10条宪法修正案”可知欧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较快发展,美国政治近代化也在不断发展。
意义:根据“巩固了北美人民在独立战争中争得的民主成果”可知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推动了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根据唯物史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可知为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独特性:根据材料二“到一战前夕,德国在经济上已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政治上却仍然是传统的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只是通过没有实权的帝国议会在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阶级行列”可知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政治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形势。
影响:根据材料“普鲁士容克地主为代表 的传统统治阶级牢牢地控制着德国的政治生活”及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使德国宪政体制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强化了容克贵族对德意志帝国的控制能力;同时由于“资产阶级只是通过没有实权的帝国议会在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加剧了容克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分歧与矛盾,不利于德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容克贵族在“军事等领域占据领导职位”所以加剧了德国军国主义倾向。
23. 【答案】(1)君主立宪制。
(2)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局限: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允许奴隶制存。
(3)法国保皇势力强大;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艰难性(或法国的民主共和制来之不易);民主共和的潮流不可阻挡。
【解析】(1)由材料“英国”“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结合所学,指君主立宪制。
(2)第一小问,材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反映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第二小问,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允许奴隶制存在。
(3)法国1875年宪法是共和派和保皇派长期斗争的结果,其中法国保皇势力强大;就过程而言,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艰难性;就结果而言,说明民主共和的潮流不可阻挡。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练习(含解析)2022-202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