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同步测试(含解析)
2023届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测试卷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A:教师版(试题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南通·一模)1852 年,普鲁士当局以“图谋叛国”罪对抓捕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进行审判。1853 年,仇视同盟的普鲁士警察在其编写的《十九世纪共产主义者的阴谋》中刊印了《共产党宣言》。这样,《共产党宣言》才得以在德国公开发表。这表明( )
A.宣言首次公开是非法的 B.真理的传播充满艰辛
C.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失败 D.马克思主义实践受挫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最早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但材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德国的发行遇到了巨大阻碍,说明了真理的传播充满了艰辛,B项正确;宣言首次公开是在英国,不是德国,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西里西亚工起义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宣言在德国的发布,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无关,排除D项。
2.(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1894年,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获得国家政权后,“将竭力设法使他们(小农)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如果他们下了决心,就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还不能下这个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 能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农民人数越多,社会改造的实现也就会越迅速和越容易”。这一主张意在( )
A.强调社会革命条件已成熟 B.建设高度集约的现代大农业
C.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将竭力设法使他们(小农)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如果他们下了决心,就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还不能下这个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 能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农民人数越多,社会改造的实现也就会越迅速和越容易。”可见材料涉及了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强调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社会革命条件已成熟,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94年”,此时并非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高速集约的现代大农业无关,排除B项;这一主张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经济基础,并非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
3.(2023·天津红桥·统考一模)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西方发达国家自19世纪后期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争取自己权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D.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答案】C
【详解】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社会改革,且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影响,A项错在“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推动社会主义运动高涨”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
4.(2023·辽宁·模拟预测)英国史学家巴勒在《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安排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由此可知,巴勒认为马克思主义( )
A.成为当代史学的理论基础 B.促进西方史学全面转型
C.为诠释历史提供了新的理论 D.预言了史学的发展趋势
【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可以看出巴勒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诠释历史方面的贡献突出,有很大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当代史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排除A项;“全面转型”,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诠释历史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能得出其预言了史学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
5.(2023·湖南·模拟预测)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C【详解】由材料“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可知,巴黎公社加深了普通人民群众与政权的联系,它是代表普通大众的新政权,这体现了工人政权鲜明特征,故选C;巴黎公社并未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所以它很快就失败了,排除A;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大革命时期就已被废除,这不是巴黎公社对历史的贡献,排除B;俄国革命20世纪才发生,故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
6.(2023·全国模拟)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
【答案】A【详解】材料信息“观察人类社会的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史观,故A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之一,故B错误;进化史观是将进化论引入历史研究,提出历史不断进化发展的观点,故C不符合材料信息;阶级分析方法是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7.(2023春·湖北统考)起初《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的表述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之后恩格斯发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将相关理论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此修改( )
A.使关于阶级斗争的论断更加准确和科学
B.体现恩格斯着重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C.违背了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论断
D.表明不同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不同
【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阶级斗争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表述过于绝对,恩格斯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使得关于阶级斗争的论断更加准确和科学,A项正确;恩格斯的修改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着重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排除B项;恩格斯的修改更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排除C项;恩格斯的修改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和科学,两部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相同,排除D项。
8.(2023春·河南郑州联考)1844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先进理论是群众斗争的精神武器,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变革旧制度。这些观点反映出马克思
A.强调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 B.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理念指导
C.对社会革命道路的新思索 D.主张走群众路线推进社会制度变革
【答案】C【详解】根据“先进理论是群众斗争的精神武器,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变革旧制度”可知,马克思认为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才能变革旧制度,体现了马克思对社会革命道路的新思索,故C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84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没有形成,且材料强调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强调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的作用,并非强调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理念指导,排除B项;材料强调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的作用,并非单纯强调走群众路线推进社会制度变革,排除D项。
9.(2023春·全国模拟)下表所示是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的部分早期著述。这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 作者 著作 理论成果
1844年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1845年 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1846年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根据唯物史观对共产主义做了论证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B.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发展
C.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因此材料“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体现的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项。
10.(2023秋·北京西城统考)《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在 1847 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纲领,论述了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条件以及未来新 社会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这两份纲领( )
A.深刻分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B.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C.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做了准备 D.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47年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纲领,论述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内容、斗争策略以及未来社会基本特征,揭示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做了准备,C项正确;材料与分析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即《资本论》无关,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B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D项。
11.(2023春·山东开学考)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学生运动、妇女权利运动、保护环境的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冲击和挑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权力结构,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运动不同,但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和活动是分不开的。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指引着人们追求社会公正和文明 B.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高度重视 D.为工人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参加的社会运动都会产生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B项;材料中的社会运动主要反对资产阶级的,排除C项;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D项。
12.(2023春·天津武清开学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打破了中世纪自然经济的地区分割、闭关自守状态,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这一论断( )
A.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强调了各国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合理性
C.突出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 D.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可见这一论断在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故这一论断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各国对法国巴黎公社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阶级斗争的残酷性,排除C项。
13.(2023春·全国联考)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西方发达国家自19世纪后期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争取自己权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D.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答案】C【详解】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社会改革,且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影响,A项错在“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推动社会主义运动高涨”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
14.(2023·湖南湘潭模拟)下面是巴黎公社起义胜利后,中央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公告:
《告人民书》中宣布:巴黎人民终于挣脱了别人一直想强加于他们的桎梏……让巴黎和法兰西共同来奠定共和国的基石吧!这个共和国及其一切成果将会受到热烈欢迎
《致巴黎国民自卫军战士》中申明:我们无意于谋取刚被群众风暴推翻的那些人的位置。为此,请即准备公社选举,进行投票,看到你们得以建立真正的共和国,就是对我们……的报赏
第3份公告指出:当务之急就是立即组成巴黎市的市政机构
据此可知,这些公告( )
A.强调巴黎公社政权的社会主义属性 B.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科学性
C.表达了人民对实行民主的迫切愿望 D.旨在获得人民和国民自卫军的支持
【答案】C【详解】公社发布的第一批公告中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摆脱被统治的地位、举行选举以建立真正的共和国、组建新的市政机构,这表达了当时巴黎市民对实行民主的迫切愿望,C项正确;布告内容没有体现出政权属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凸显出政权的阶级属性,排除B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15.(2023春·全国模拟)下图是巴黎公社革命宣传画“各国人民遵循我们的榜样”:胜利的人民脚下,是代表专制、反动的拿破仑三世和梯也尔的脸相;人民的剑上写着:“人民的正义裁判”。这里的“榜样”是指( )
发动武装起义 B.反对外来干涉
C.建立工农联盟 D.建立工人政权
【答案】D
【详解】根据“各国人民遵循我们的榜样”“胜利的人民脚下,是代表专制、反动的拿破仑三世和梯也尔的脸相”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及资产阶级的统治,D项正确;武装起义在巴黎公社之前已有,不属于“榜样”,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反对外来干涉,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并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C项。
16.(2023·河南濮阳一模)巴黎公社成立后,选举方面做出了如下规定: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实行无记名投票,不许任何人干预选举;任命制先由群众提名,经过集体酝酿讨论,然后才任命。这些规定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贯彻了民主原则
C.简化了选举程序 D.加强了群众监督
【答案】B【详解】据题意可知,巴黎公社规定实行普选制,不允许任何人干预选举,而且任命制是由群众提名,这都说明权力是掌握在人民手中,贯彻了民主原则,B项正确;这些规定是为了贯彻民主原则,实际上并没有提高行政效率,也没有简化选举程序,排除AC项;群众不仅仅是加强监督,而且也参与到民主政治中来,排除D项。
17.(2023春·全国模拟)巴黎公社失败后,凡尔赛当局围绕巴黎公社起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图1是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判断,该调查报告( )
(1)(法国)大革命之后形成了一种革命传统,即用武力推翻法律,将暴动和起义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2)1848年以来,巴黎人对革命的失望和对选举的冷漠,纵容社会罪恶的滋生。(3)第二帝国时期,国家权力的集中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拿破仑三世利用民主和富裕迎合民众胃口,助长物质主义的盛行和工人的不良行为。(4)帝国末期,国际工人协会在巴黎宣扬唯物主义,宗教信仰受到攻击与削弱。
A.旨在防范第一国际支持工人运动 B.为暴力镇压巴黎公社提供辩护
C.借助阶级斗争理论丑化工人运动 D.准确揭示了巴黎公社起义原因
【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指责巴黎公社崇拜暴动和起义,是社会罪恶滋生的结果,是工人不良行为的积累和国际工人协会宣扬唯物主义,削弱宗教信仰等导致的,体现出其在为暴力镇压巴黎公社进行辩护,B项正确;防范第一国际支持工人运动与“凡尔赛当局围绕巴黎公社起义的原因”进行调查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借助“阶级斗争理论”丑化工人运动,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巴黎公社起义的真正原因,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D项。
18.巴黎公社革命后,俾斯麦看到,只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实行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禁止工矿企业使用童工,被雇青工必须读完小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 )
A.社会主义运动影响的深远 B.德国福利国家制度初步萌芽
C.德国民主法制的逐步健全 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实践
【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实行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禁止工矿企业使用童工,被雇青工必须读完小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政府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要用一些“糖果政策”,出台了一些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法案,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影响的深远 ,A项正确;材料与福利国家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实践,排除D项。
故选D项。
19.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后,便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先后建立了巴黎、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支部,到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已建立了20多个支部。与此同时,第一国际支持和参加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和一切进步运动。这表明第一国际( )
A.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C.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组织基础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学说
【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国际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并支持各国工人斗争,说明其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排除B项;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而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C项;当时工人运动尚未建立政权,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学说,排除D项。
20.(2023春·山西联考)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了著名的巴黎公社原则,论述了巴黎工人七十二天中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武装自卫的过程,以历史的事实证明:“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这说明巴黎公社运动( )
A.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确立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D.丰富和补充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巴黎公社进行论述,认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前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D项正确;巴黎公社运动没有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排除A项;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不能体现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春·湖南衡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
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答案】(1)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诞生。
内在联系: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工业革命出现的社会变化,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2)史料价值:材料二的画作出自工业革命兴起的年代,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从画面上看,蒸汽机普遍使用于工厂;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详解】(1)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根据“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根据“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和“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开始出现;根据“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其内在联系应当联系所学,从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工人阶级为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开展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要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等方面来回答。
(2)材料二反映的是蒸汽机普遍运用到工厂中,烟囱林立,污染严重。联系所学可知,这一画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可以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
三、论述题
22.(2023春·全国模拟)《共产党宣言》是青年必读常读之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2 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4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听习近平谈<共产党宣言>》
分析材料,结合世界史知识以“好书推荐——《共产党宣言》”为题写一则不少于150字的推介词。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答案示例:
好书推荐——《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深刻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的。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该书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引导人民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总之,《共产党宣言》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引导我们青年人树立远大抱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是我们继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健康发展的指南
【详解】根据“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等内容,主要结合《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进行概括即。如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解读,对其影响的分析等。
2023届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测试卷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B:学生版(试题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南通·一模)1852 年,普鲁士当局以“图谋叛国”罪对抓捕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进行审判。1853 年,仇视同盟的普鲁士警察在其编写的《十九世纪共产主义者的阴谋》中刊印了《共产党宣言》。这样,《共产党宣言》才得以在德国公开发表。这表明( )
A.宣言首次公开是非法的 B.真理的传播充满艰辛
C.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失败 D.马克思主义实践受挫
2.(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1894年,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获得国家政权后,“将竭力设法使他们(小农)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如果他们下了决心,就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还不能下这个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 能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农民人数越多,社会改造的实现也就会越迅速和越容易”。这一主张意在( )
A.强调社会革命条件已成熟 B.建设高度集约的现代大农业
C.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3.(2023·天津红桥·统考一模)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西方发达国家自19世纪后期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争取自己权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D.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4.(2023·辽宁·模拟预测)英国史学家巴勒在《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安排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由此可知,巴勒认为马克思主义( )
A.成为当代史学的理论基础 B.促进西方史学全面转型
C.为诠释历史提供了新的理论 D.预言了史学的发展趋势
5.(2023·湖南·模拟预测)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6.(2023·全国模拟)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
7.(2023春·湖北统考)起初《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的表述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之后恩格斯发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将相关理论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此修改( )
A.使关于阶级斗争的论断更加准确和科学
B.体现恩格斯着重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C.违背了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论断
D.表明不同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不同
8.(2023春·河南郑州联考)1844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先进理论是群众斗争的精神武器,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变革旧制度。这些观点反映出马克思
A.强调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 B.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理念指导
C.对社会革命道路的新思索 D.主张走群众路线推进社会制度变革
9.(2023春·全国模拟)下表所示是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的部分早期著述。这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 作者 著作 理论成果
1844年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1845年 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1846年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根据唯物史观对共产主义做了论证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B.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发展
C.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0.(2023秋·北京西城统考)《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在 1847 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纲领,论述了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条件以及未来新 社会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这两份纲领( )
A.深刻分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B.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C.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做了准备 D.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1.(2023春·山东开学考)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学生运动、妇女权利运动、保护环境的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冲击和挑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权力结构,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运动不同,但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和活动是分不开的。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指引着人们追求社会公正和文明 B.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高度重视 D.为工人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12.(2023春·天津武清开学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打破了中世纪自然经济的地区分割、闭关自守状态,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这一论断( )
A.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强调了各国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合理性
C.突出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 D.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13.(2023春·全国联考)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西方发达国家自19世纪后期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争取自己权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D.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14.(2023·湖南湘潭模拟)下面是巴黎公社起义胜利后,中央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公告:
《告人民书》中宣布:巴黎人民终于挣脱了别人一直想强加于他们的桎梏……让巴黎和法兰西共同来奠定共和国的基石吧!这个共和国及其一切成果将会受到热烈欢迎
《致巴黎国民自卫军战士》中申明:我们无意于谋取刚被群众风暴推翻的那些人的位置。为此,请即准备公社选举,进行投票,看到你们得以建立真正的共和国,就是对我们……的报赏
第3份公告指出:当务之急就是立即组成巴黎市的市政机构
据此可知,这些公告( )
A.强调巴黎公社政权的社会主义属性 B.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科学性
C.表达了人民对实行民主的迫切愿望 D.旨在获得人民和国民自卫军的支持
15.(2023春·全国模拟)下图是巴黎公社革命宣传画“各国人民遵循我们的榜样”:胜利的人民脚下,是代表专制、反动的拿破仑三世和梯也尔的脸相;人民的剑上写着:“人民的正义裁判”。这里的“榜样”是指( )
发动武装起义 B.反对外来干涉
C.建立工农联盟 D.建立工人政权
16.(2023·河南濮阳一模)巴黎公社成立后,选举方面做出了如下规定: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实行无记名投票,不许任何人干预选举;任命制先由群众提名,经过集体酝酿讨论,然后才任命。这些规定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贯彻了民主原则
C.简化了选举程序 D.加强了群众监督
17.(2023春·全国模拟)巴黎公社失败后,凡尔赛当局围绕巴黎公社起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图1是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判断,该调查报告( )
(1)(法国)大革命之后形成了一种革命传统,即用武力推翻法律,将暴动和起义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2)1848年以来,巴黎人对革命的失望和对选举的冷漠,纵容社会罪恶的滋生。(3)第二帝国时期,国家权力的集中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拿破仑三世利用民主和富裕迎合民众胃口,助长物质主义的盛行和工人的不良行为。(4)帝国末期,国际工人协会在巴黎宣扬唯物主义,宗教信仰受到攻击与削弱。
A.旨在防范第一国际支持工人运动 B.为暴力镇压巴黎公社提供辩护
C.借助阶级斗争理论丑化工人运动 D.准确揭示了巴黎公社起义原因
18.巴黎公社革命后,俾斯麦看到,只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实行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禁止工矿企业使用童工,被雇青工必须读完小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 )
A.社会主义运动影响的深远 B.德国福利国家制度初步萌芽
C.德国民主法制的逐步健全 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实践
19.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后,便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先后建立了巴黎、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支部,到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已建立了20多个支部。与此同时,第一国际支持和参加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和一切进步运动。这表明第一国际( )
A.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C.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组织基础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学说
20.(2023春·山西联考)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了著名的巴黎公社原则,论述了巴黎工人七十二天中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武装自卫的过程,以历史的事实证明:“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这说明巴黎公社运动( )
A.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确立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D.丰富和补充了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春·湖南衡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
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三、论述题
22.(2023春·全国模拟)《共产党宣言》是青年必读常读之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2 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4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听习近平谈<共产党宣言>》
分析材料,结合世界史知识以“好书推荐——《共产党宣言》”为题写一则不少于150字的推介词。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最早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但材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德国的发行遇到了巨大阻碍,说明了真理的传播充满了艰辛,B项正确;宣言首次公开是在英国,不是德国,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西里西亚工起义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宣言在德国的发布,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无关,排除D项。
2.【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将竭力设法使他们(小农)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如果他们下了决心,就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还不能下这个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 能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农民人数越多,社会改造的实现也就会越迅速和越容易。”可见材料涉及了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强调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社会革命条件已成熟,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94年”,此时并非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高速集约的现代大农业无关,排除B项;这一主张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经济基础,并非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
3.【答案】C【详解】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社会改革,且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影响,A项错在“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推动社会主义运动高涨”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
4.【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可以看出巴勒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诠释历史方面的贡献突出,有很大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当代史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排除A项;“全面转型”,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诠释历史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能得出其预言了史学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
5.【答案】C【详解】由材料“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可知,巴黎公社加深了普通人民群众与政权的联系,它是代表普通大众的新政权,这体现了工人政权鲜明特征,故选C;巴黎公社并未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所以它很快就失败了,排除A;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大革命时期就已被废除,这不是巴黎公社对历史的贡献,排除B;俄国革命20世纪才发生,故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
6.【答案】A【详解】材料信息“观察人类社会的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史观,故A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之一,故B错误;进化史观是将进化论引入历史研究,提出历史不断进化发展的观点,故C不符合材料信息;阶级分析方法是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
7.【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阶级斗争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表述过于绝对,恩格斯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使得关于阶级斗争的论断更加准确和科学,A项正确;恩格斯的修改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着重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排除B项;恩格斯的修改更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排除C项;恩格斯的修改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和科学,两部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相同,排除D项。
8.【答案】C【详解】根据“先进理论是群众斗争的精神武器,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变革旧制度”可知,马克思认为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才能变革旧制度,体现了马克思对社会革命道路的新思索,故C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84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没有形成,且材料强调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强调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的作用,并非强调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理念指导,排除B项;材料强调先进理论和群众联合的作用,并非单纯强调走群众路线推进社会制度变革,排除D项。
9.【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因此材料“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体现的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项。
10.【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47年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纲领,论述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内容、斗争策略以及未来社会基本特征,揭示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做了准备,C项正确;材料与分析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即《资本论》无关,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B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D项。
11.【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参加的社会运动都会产生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B项;材料中的社会运动主要反对资产阶级的,排除C项;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D项。
12.【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可见这一论断在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故这一论断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各国对法国巴黎公社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阶级斗争的残酷性,排除C项。
13.【答案】C【详解】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社会改革,且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影响,A项错在“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推动社会主义运动高涨”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错误,与本题材料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
14.【答案】C【详解】公社发布的第一批公告中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摆脱被统治的地位、举行选举以建立真正的共和国、组建新的市政机构,这表达了当时巴黎市民对实行民主的迫切愿望,C项正确;布告内容没有体现出政权属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凸显出政权的阶级属性,排除B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15.【答案】D【详解】根据“各国人民遵循我们的榜样”“胜利的人民脚下,是代表专制、反动的拿破仑三世和梯也尔的脸相”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及资产阶级的统治,D项正确;武装起义在巴黎公社之前已有,不属于“榜样”,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反对外来干涉,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并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C项。
16.【答案】B【详解】据题意可知,巴黎公社规定实行普选制,不允许任何人干预选举,而且任命制是由群众提名,这都说明权力是掌握在人民手中,贯彻了民主原则,B项正确;这些规定是为了贯彻民主原则,实际上并没有提高行政效率,也没有简化选举程序,排除AC项;群众不仅仅是加强监督,而且也参与到民主政治中来,排除D项。
17.【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指责巴黎公社崇拜暴动和起义,是社会罪恶滋生的结果,是工人不良行为的积累和国际工人协会宣扬唯物主义,削弱宗教信仰等导致的,体现出其在为暴力镇压巴黎公社进行辩护,B项正确;防范第一国际支持工人运动与“凡尔赛当局围绕巴黎公社起义的原因”进行调查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借助“阶级斗争理论”丑化工人运动,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巴黎公社起义的真正原因,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D项。
18.【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实行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禁止工矿企业使用童工,被雇青工必须读完小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政府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要用一些“糖果政策”,出台了一些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法案,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影响的深远 ,A项正确;材料与福利国家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实践,排除D项。
19.【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国际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并支持各国工人斗争,说明其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排除B项;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而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C项;当时工人运动尚未建立政权,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学说,排除D项。
20.【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巴黎公社进行论述,认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前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D项正确;巴黎公社运动没有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排除A项;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不能体现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
【答案】(1)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诞生。
内在联系: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工业革命出现的社会变化,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2)史料价值:材料二的画作出自工业革命兴起的年代,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从画面上看,蒸汽机普遍使用于工厂;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详解】(1)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根据“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根据“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和“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开始出现;根据“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其内在联系应当联系所学,从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工人阶级为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开展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要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等方面来回答。
(2)材料二反映的是蒸汽机普遍运用到工厂中,烟囱林立,污染严重。联系所学可知,这一画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可以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
三、论述题
22.【答案】答案示例: 好书推荐——《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深刻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的。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该书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引导人民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总之,《共产党宣言》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引导我们青年人树立远大抱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是我们继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健康发展的指南
【详解】根据“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等内容,主要结合《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进行概括即。如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解读,对其影响的分析等。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