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许昌市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九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XCS2023年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试卷
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存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远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
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三件文物共同反映了
司母戊鼎
利簋及铭文
三星堆青铜面具
A.中原文化,光辉灿烂
B.造型奇特,神灵崇拜
C.青铜文明,多元一体
D.华夏文字,源远流长
2.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这表
明儒家
A.重视道德构建
B.认同贫富分化.
C.追求精神自由
D.反对追求富裕
3.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也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其目的
是
(团专)社
张
A.繁荣思想文化
B.巩固国家大一统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对经济统制
4.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如鲜卑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
称是大禹的后代。这些现象说明了
A.游牧生产方式的消亡
B.农耕经济模式的扩展
C.中华民族认同感加强
D.北方各族政权的建立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5.《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入朝,累十余迁”。据材料
可佐证唐代科举制
A.制定严格标准考核官员
B.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进士科是做官唯一途径
6.右图是一副描绘宋代一个货郎走村串户售卖日用品的风俗画。图
中情景从侧面反映了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进步
D.商贸活动的扩大
《货郎图》局部
7.《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
成果。据此可知此书
A.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B.具有总结性和创新性
C.是最早一部农学著作
D.受西方科技影响深刻
8.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共同历史影响是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推动了民族交融
C.维护了国家主权
D.引发了社会危机
9.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先后创办了《时务报》、《国闻报》等报纸。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
上海创办。由此可推断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A.开启民智普及文化
B.根除社会陋习
C.动摇封建道德礼教
D.瓦解清朝统治
10.《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记载了近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由此可见
时间
1842-1895年
1895一1912年
1912-1919年
产业工人
约10万人
约60万人
约200万人
A.洋务运动目的达成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近代工业不断发展
D.工人运动持续高涨
1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五四运动精神主要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由此可知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是
A.互为因果
B.相互压倒
C.两不相扰
D.一脉相承
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XCS2023年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C D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D C B A C B D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①地理条件优越:地处平原,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经济基础较好;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中心,交通便利,战略位置至关重要;③建都历史悠久,形成优良的建都传统(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2分)例:许昌。东汉末年,曹操挟持汉献帝来到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他地方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①领导一二·九运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分)
2.(3分)①取得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③壮大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④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3.(2分)有价值。看法:作为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及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具备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其他言之有理,表述规范也可给分。只答有价值不给分,必须答出个人看法,且表述规范,不得随意作答。)
2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①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发展为引导农村土地流转集约经营;②由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③由“一国两制”发展为既坚持“一国两制”、更要维护国家安全稳定;④由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2点即可,其他表述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2.(3分)①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②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③发展过程中又面临新的问题和矛盾。④我党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1分)关爱基层民生;坚持对外开放;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坚持和平崛起;(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非,但必须表述规范,不得随意作答)
2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①欺诈,②掠夺,③野蛮血腥,④发动侵略战争(任答两点即可)
2.(2分)①制度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并推动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②经济上,为工业革命开展打下基础。
3.(2分)①充满血腥暴力,应当受到谴责;②一个国家应当和平崛起,互利共赢谋求发展;③对内对外不能损害人民和其他国家的利益。(任答两点即可)
25.(6分)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一类 6分 ①题目观点明确,短文体现了对全球化发展的看法和认识。 ②史实运用正确,答出了全球化过程中的动力和阻碍力量。 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字体工整。
二类 3—5分 ①题目观点较为明确,能够对全球化的认识。 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 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字体工整。
三类 0—2分 ①题目观点不明确。 ②史实运用不正确。 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字体特别潦草,以及在试卷书写与历史考试无关的信息。
例文: 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1947年,美、英、中、法等23国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等对全球化构成了挑战。中国自十八大以来先后实施“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等,成为支持全球化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