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东莞市五校联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一)(答案)

2023东莞市五校联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一)(答案)

2023届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一)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1.全卷共两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
答题可用黑色钢笔、圆珠笔答在答题卡上,但不能用蓝笔或红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年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图1所示,该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河姆渡出土的骨招
神农用耜图
图1
A.打制石器变为磨制石器
B.原始农耕工具和技术
C.社会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D.
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
2.图2为我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根据地图信息判断,此时中国处于()

华夏部落
黄帝)

意炎童
X经成移都琴与宝无诚
图2
A.旧石器时代
B.部落联盟时期
C.夏商时期
D.西周早期
3.图3所示文物为2021年3月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的金面具残片。此次考古发现共出
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500余件重要文物,既反映了与中原文
化的密切联系,也揭示了古蜀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吸收融合为己所用的创新。三星堆遗址
第1页(
的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了()
图3
A.中原文化高度优越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民族隔阂逐渐减少
D.中央集权初步形成
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
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举措()
A,有利于经济往来
B.激发农业生产积极性
C.提升军队战斗力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5.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将“天之意”解释为“爱人、利人”,并据此阐发了“处大国不
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的政治理想。
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
6.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
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统一度量衡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六国
D.秦朝统一文字
7.汉武帝元朔年间,“于是蒂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
十里。”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实行郡国并行制B.颁布“推恩令”
C.设置边陲藩镇
D.建立刺史制度
8.《史记》成书得益于汉代制度,“天下计书(赋税文书),先上(呈献)太史公(史官),
副上丞相”。这说明《史记》
A.使用政府原始档案
B.是记载赋税的著作
C.开创新的通史体制
D.文学史上地位凸出
9.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
(共6页)2023届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一)考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1-5 BBBCB 6-10 DBADD 11-15 CBADB
16-20 ADCAC 21-25 DDBAD 26-30 BBBCA
31.(12 分)
(1)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2 分);
角度:A 材料从政治(军事)角度、B 材料侧重宗教(文化)角度.
形式:A 属于文献史料,B 属于图像(绘画)史料。
(学生只需答出某一个角度,角度 1 分,共 2 分)。
(2)关系:正比例关系、相互促进关系(说出其中一个即可)。(2 分)
因素:科技的进步、印刷水平的提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说出其中一个即可)(2 分)
(3)【示例一】选择开拓精神。
阐述:(史实)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逻辑)促进了汉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史实)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逻辑)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和地区的友好交往,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结论)他们的开拓精神,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示例二】选择创新精神。范例同上。(科技创新,如四大发明、医学、天文、建筑、农具等;制度创新,如科举制的创立等均可)(4 分,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32.(14分)
(1)新的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2分)
阶级机构: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加剧(2分)
原因:中国处于清朝的康乾盛世,实行闭关锁国。(2分)
(2) 趋势: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2分)
浪潮:工业化浪潮(2分)
(3)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废弃废水的排放、生态环境的恶化。(4分)
33.(14分)
(1)1640-1804年,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4分)
(2)
示例一:观点: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选择的事件: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
论述:美国罗斯福新政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从而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中国改革开放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结论: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虽然手段不同,但都借鉴了他国的经济模式,从而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示例二: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扩展。
选择的事件: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
论述:19 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从 18 世纪后期起,其他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俄国、美国、日本等国先后为了进行工业革命,各自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结论: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