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与能源》复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化学与能源》复习检测题
基础不倒翁(6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1.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3.据报道,我国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4.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全人类团结起来与太阳系毁灭抗争的科幻故事。根据现有科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粉灭火器只能为一部分火灾灭火
B.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C.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D.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挡住来自太阳的热辐射
5.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二、填空题(共22分)
7.(12分)化学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公共安全等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②在煤、石油、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
③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引起酸雨。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开发利用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增高工厂烟囱有利于减少SO2的排放
C.pH小于7的降雨就是酸雨
(2)“火”能为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2021年7月26日8时许,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三维街十字路口东侧,一经营日常百货用品商铺通往楼上二层楼道内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13人受伤。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商铺内存放的塑料包装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
②水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剂,它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③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8.(10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灯产品,属于__________变化。
(2)分析下表,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放出的热量/kJ
甲烷 2.75 56
碳 3.67 32
(3)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4)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9.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和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交流讨论】
(1)由图一中铜片上两处可燃物现象不同可得出燃烧需要__________条件。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综合应用】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钠遇水会冒火花,因为钠遇水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一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
能力过山车(40分)
一、选择题(共12分)
10.近几年“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2.“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
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28分)
13.(16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承诺:将会加强空气治理,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清爽的空气。
(1)防止“雾霾围城”主要控制空气中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增加。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欲使燃料的充分燃烧通常考虑要有足够的空气和__________,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的__________或其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目前被认为是理想、清洁的高能燃料是__________。
(3)如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示意图。
a.图中③表示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__________。
b.按序号和规定的反应类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序号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① 分解反应
② 化合反应
④ 非基本反应类型
14.(12分)土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通常以木柴、秸秆为燃料。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有使用土灶做饭的习惯。
小科和小思在爷爷家看到不能移动的土灶(如图甲),他们对土灶产生了好奇,了解到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木柴添加通道与烟囱相连,通风道与木柴添加通道通过中间铁栅连通。于是分别设计了移动式土灶(如图丙和丁)。
(1)为使木柴充分燃烧,移动式土灶设计更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丙”或“丁”)。
(2)土灶设计烟囱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资料显示:1千克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12.5固体粉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
(4)干木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6nO26nCO2+5nH2O。若干木柴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0.5%,则4000g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参考答案
1.B 【解析】乙醇具有可燃性,并且是液体,因此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易燃液体的标签。
2.D 【解析】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属于燃烧,A错误;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人为不能降低,B错误;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爆炸,需要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C错误;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燃烧更充分,D正确。
3.C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酸盐的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相似,把它们归为无机化合物进行研究,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A正确;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具有可燃性,B正确;液态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错误;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D正确。
4.D 【解析】干粉灭火器只能为一部分火灾灭火,如镁、钠的燃烧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来灭火,A正确;太阳能为地球提供光和热,B正确;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C正确;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挡住来自太阳的紫外线,D错误。
5.C 【解析】乙醇可由植物种子或果实酿制,沼气可由植物发酵沤制,氢气可由水分解制得,它们都属于可再生能源,A正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B正确;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加速开采不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C错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防止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D正确。
6.A 【解析】①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②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但不是全部,如太阳能,说法错误;③能源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燃料对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说法正确;④可燃物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说法错误;⑤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就是吸收热量,说法错误。
7.(1)①不可再生 ②天然气 ③A (2)①可燃物 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③拨打119
8.(1)C2H5OH+2O2点燃2CO2+3H2O 物理 (2)等质量的天然气与煤相比,燃烧时热值更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少 (3)1:1 (4)AB
9.(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防止污染空气 (3)氧气 (4)放热 2Na+2H2O=2NaOH+H2↑ (5)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
10.B 【解析】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11.B 【解析】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二者都不燃烧,A无法说明任何问题。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B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限制的条件不同,C不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D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空气,但不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12.C 【解析】氧化镍作为载氧体,使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甲烷燃烧迅速,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A正确;氧气没有和甲烷直接接触,没有形成混合气体,不会发生爆炸,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等质量甲烷,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也不变,C错误;反应生成的气体冷却后,水变成液体,剩下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有利于分离和回收二氧化碳,D正确。
13.(1)D (2)要有与空气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 氢气 (3)a.光合作用 b.①2H2O2H2↑+O2↑ ②C+O2点燃CO2 ④CH4+2O2点燃CO2+2H2O
14.(1)丁 (2)有利于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烧,有利于排出气体和烟尘等(合理即可) (3)加装除尘装置或改进土灶结构(合理即可)
(4)解:设4000g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6H10O5)n + 6nO2点燃6nCO2 + 5nH2O
162n 264n
4000g×40.5% x
x=2640g
答:4000g千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2640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与能源》复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