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郑州励德双语学校 2022—2023 学年下期月考
高一生物学试题
(时间 90 分钟,共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内)
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直接反映 F1 代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数量
B.在杂交过程中, 当开花后,除去全部雄蕊, 然后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再套上纸袋
C. 孟德尔对豌豆的 7 对相对性状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
D. 人类性状的遗传都能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解释
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3. 芸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 能判断白花和紫花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 )
①紫花×白花→208 紫花 ②紫花×白花→98 紫花+102 白花
③白花×白花→ 白花 ④紫花×紫花→301 紫花+101 白花
A. 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② D. ③和④
4.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合子的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B. 性状分离是指杂交或自交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C. 基因型相同的同种生物, 其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同种生物,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 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时,“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测交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 过程
5.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下图中的 Ⅰ和Ⅱ装置模拟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以下 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Ⅰ和Ⅱ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Ⅰ和Ⅱ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利用 Ⅰ和Ⅱ进行模拟实验时,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必须放回
C.利用 Ⅰ和Ⅱ进行模拟实验时, Ⅰ和Ⅱ中的小球数量必须相同
D.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统计的误差
6.融合遗传认为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而成为新的性状,即子代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
间,且杂合子杂交后代中没有一定的分离比例。孟德尔设计实验巧妙的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在下 列实验预期结果中,不能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是 ( )
A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 F1 全为粉红花
B .用两亲本杂交的 F1 与白花亲本测交后代会出现粉红色: 白色=1 :1
C .用两亲本杂交的 F1 与红花亲本杂交后代会出现红色:粉红色=1 :1
D .用两亲本杂交的 F1 自交得到 F2 ,会出现红色:粉红色: 白色=1 :2 :1
7.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
A .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
B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C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
D .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 F1 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
8.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A、a 和 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 将 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 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 自交,F2 获得 139 株扁盘形、93 株 圆形、16 株长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 C.aaBb 和 Aabb D.AABB 和 aabb
9.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现用 DDTT 与 ddtt 两个品系作亲本,在 F2 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 F2 中所占比例为 ( )
A.1/16 B.2/16 C.3/16 D.6/16
10.某植物的紫茎对绿茎为显性,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群体中的紫茎与绿茎植株杂交,子一代
试卷第 1页,共 4 页
中绿茎 ∶紫茎=1 ∶2。则子一代紫茎植株与亲本紫茎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 ( )
A.0 B.2/3 C.1 D.1/3
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 )
A.3/8 B.5/8 C.3/8 或 5/8 D.1/16 或 9/16
12.玉米的性状中,黄对白、非甜对甜为显性,两种性状独立遗传。让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白色 甜玉米杂交,得到 F1,再让 F1 自交得到 F2,若在 F2 中有黄色甜玉米 150 株,则 F2 中性状不同于双 亲的杂合子株数约为 ( )
A.150 株 B.200 株 C.300 株 D.600 株
13.将基因型为AaBbCc 和 AaBBCc 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 所占比例为 ( )
A.1/8 B.1/16 C.1/32 D.1/64
14.一杂合子 (Dd) 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 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
A . 1 : 1 : 1 B .2 :3 : 1 C .4 :4 : 1 D . 1 :2 : 1 1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茂。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 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 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 断正确的是 ( )
① 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②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的结果
③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④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 1/2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水稻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以杂合抗病水稻 (Tt) 为亲本,连续自交 3 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
水稻所占比例是 ( )
A .1/2 B .3/4 C .1/8 D .7/ 16
(


)17.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a 与 B 、b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① B .过程②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1 :1 :1 D .M 、N 、P 分别代表 16 、9 、3
18.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 F1 的花粉用碘液染色,非
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 )
A .1 ∶ 1 B .1 ∶2 C .3 ∶ 1 D .1 ∶3
19.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父方和母方。 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0.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 44 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最有可能 是 ( )
A.88 条 B.44 条 C.22 条 D.11 条
21.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卵中全部 DNA 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受精卵 (合子) 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2.下图 1 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2、图 3 为该过 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图 2 和图 3 所示细胞与图 1 所示过程对应关系正 确的是 ( )
试卷第 2页,共 4页
试卷第3页,共 4 页
A.图 2、图 3 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 1 的过程 I、II
B.图 2、图 3 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 1 的过程 II、III
C.图 2、图 3 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 1 的过程 I、III
D.图 2、图 3 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 1 的过程 III、II
23.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 )
①有丝分裂 ②无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④受精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4.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细胞分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细胞有 2 对同源染色体
B.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丙细胞中
C.细胞丙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25.如图为某种动物的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 8 个 DNA 分子
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成 4 个四分体
26.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 (染色体数=2n) 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甲图所示细胞名称可以为初级精母细胞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丁图可表示精细胞
27.下列哪一种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 ( )
A. B. C. D.
28.某生物兴趣小组就某二倍体生物睾丸内的几种细胞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和核 DNA 分子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 a 可能是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B.细胞 f 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细胞 c 和细胞 g 中一定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b、d、e 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29.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在此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分裂后的两个子细胞都具有生殖功能
D.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2 对,DNA 分子 4 个
30.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和 DNA 分子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 .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4n B .a 表示 DNA ,b 表示染色体
C .时期Ⅱ细胞内染色体数 ︰ DNA 数=2 ︰ 1 D .时期Ⅲ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二、非选择题 ( 除特别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40 分)
31.(12 分) 豌豆子叶的黄色 (Y) 对绿色 (y) 为显性,圆粒种子 (R) 对皱粒种子 (r) 为显性。某
试卷第 4页,共 4页
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表现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
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黄色圆粒) 和________ (绿色圆粒)。
(2)在 F1 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之间数量比为________
(3)F1 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F1 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让 F1 中黄色圆粒豌豆植株自交,F2 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
32.(8 分) 蚕结黄茧和结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B、b 影响。请据杂 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家蚕结茧性状中白茧对黄茧为________性
(2)F1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当家蚕体内存在________基因时结 白茧,F2 中黄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AaBb、aabb 的两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
33.(10 分) 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 2 表示某雄 性动物细胞分裂处于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图 1 中 DE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 中的_____________细 胞处于图 1 中的 CD 段。
(3)图 2 中的甲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乙细胞中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丙细 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丁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 DNA。
(4)图 2 中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丁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
34.(10 分) 下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和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 ADNA 含量变化的 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C 图处于________期,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__个 DNA 分子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是__________;据图可推知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为__________条。
(3)曲线图中 a~b 段 DNA 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示意图 A、B、C 中,与曲线图 b~c 段相对应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4)此动物是________性 (雌性、雄性)高一生物学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内)
1.C
2.D
3.A4.D
5.C
6.A
7.C8.B
9.A
10.B
11.C12.B13.B14.B
15.C
16.C
17.C18.A19.C
20.B
21.C22.A23.B24.B
25.A
26.C27.D28.B
29.B
30.D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12分)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2分)
(3)1/4(2分)
(4)YyRR、YyRr(2分)
(5)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5:5:3:1(2分)
32.(8分)
(1)显
(2)AaBb
B(2分)AAbb、Aabb(2分)
(3)白茧:黄茧=3:1(2分)
33.(10分)
(1)DNA和蛋白质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丙、丁
(3)81:184
(4)初级精母细胞
(5)甲、乙、丙(2分)
34.(10分)
(1)减数分裂Ⅱ后4040
(2)B4
(3)在间期进行DNA复制A
(4)雄性
试卷第1页,共1页

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