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
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月度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1.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 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 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据此,推动“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重要条件是( )
A.文字的发明 B.冶金业的出现 C.农业的发展 D.工商业的兴起
2.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印度—- 《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古巴比伦——长城
C.尼罗河——古埃及——金字塔 D.黄河、长江——中国一一狮身人面像
3.公元前32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至少已有五座城市。每个城市的居民包括统治者、 行政官员和祭司,城市中有雄伟的神庙、精致的私人住宅、公共作坊、公共储藏设施和大 型集市,文字也正在形成过程中,这表明该地区( )
A.国家规模不断扩大 B.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C.宗教主导政治生活 D.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4.如图反映了某种文字的变化。对该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2400年



公元前650年
)
① 由阿拉马字母演化而成②书写形式从具体走向抽象
埃及文明 ④可以用于 写②当④时的契约 D.②③
5.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 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 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第 1 页 共 7 页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 影响深远
6.古王国时代的埃及常常对周边国家发动军事远征,并从那里带回来“各种各样上好的产 品”。除军事活动外,埃及对周边国家的商业远征和贸易活动也十分频繁。这是由于( )
A.埃及国内自然资源较匮乏 B.专制主义强化的发展需要
C.正常商贸无法满足统治者 D.埃及由王国迈向帝国阶段
7.有学者这样描述印度的种姓制度:各种姓集团都居住在自己的种姓区内……各种姓使用 自己的水井,有自己的庙宇。各种姓之间职业世袭,不通婚,不共食。从历史长时段看, 种姓制度的影影响是( )
A.职业世袭,经济组织焕发新活力 B.贫富悬殊,社会地位不平等加剧
C.种姓隔离,导致民族凝聚力较弱 D.同姓通婚,导致种族歧视很严重
8.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 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 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9.古希腊人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 年左右时间里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据此可推知,古希腊( )
A.具有发达的社会分工 B.实现了两河流域统一
C.致力于不同文明区域连接 D.通过殖民方式扩大了影响
10.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既不是互不关系的 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 人。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这表明促 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 )
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 B.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
C.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 D.马可 ·波罗和阿拉伯商人
12.如图为人类早期部分文明分布图,受自然条件限制,各区域文明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 由此可推出各文明之间( )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第 2 页 共 7 页
A.保持着同步的经济发展 B. 区域性和独立性明显
C.发展成多元一体格局 D.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
13.波斯在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等地之后,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每个行省由 国王任命的波斯人担任总督,总督的职责是受理诉讼、征收赋税、保持境内安宁、监督下 级官吏,并有权铸造银币和铜币。据此可知,波斯帝国的行省( )
A.强化了波斯君主的专制权力 B.总督拥有地方的军政大权
C.加强了对被政府地区的统治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策略
14.如图是古代世界某一帝国的疆域示意图。下列说法与该帝国相符的是( )
A.移民是其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B.实行了推广希腊文化的政策
C.同汉朝存在着经贸和文化交流 D.发明了已知最早的字母文字
15.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亚非欧三大洲先后出现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据下表可知( )
波斯帝国 (1)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
亚历山大帝国 (1)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措施:推广希腊文化
罗马帝国 (1)政治制度:元首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措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A.治国方略存在借鉴与创新 B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主流 D.体现了对地方的间接控制
16.腓尼基商人和工匠从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那里学来了书写符号。在此基础上,他们 又发明了一种更加简单的书写系统。这些字母文字成为以后希腊和拉丁字母的基础。这表 明 ( )
A.商业发展是文字产生的前提 B.腓尼基字母是现存最早的文字
C.古代埃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17.马渭源在《马克斯 · 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 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 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
A.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是具有契约特征 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第 3 页 共 7 页
18.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 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利克里建立津贴制度
19.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佯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作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 佃户的家畜误入佃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不得到庄园以 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材料说明庄园法庭( )
A.维护领主的利益 B.维护国王的利益
C.维护佃户的利益 D.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20.欧洲世俗君主一般倾向是建立一种极权政治体制,兼掌俗权与教权。当然,这种企图在 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君主们不敢奢求的。 这正如教皇想实现纯粹的神权政治,在当时的 欧洲也只能是奢望。这说明中世纪的欧洲( )
A.出现了专制王权 B.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C.君主与教皇竞争共存 D.分权制衡制度确立
21.在地中海世界漫长的中古时期,拜占庭文化以特殊的方式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保护, 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披上了基督教的外衣,并将其中诸多内容融合到拜占庭生活方式中。 这说明拜占庭文化( )
A.推动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融合了多元文化因素
C.深受俄罗斯文化因素的影响 D.渗透了东方专制文化
22.花剌子密是古代阿拉伯的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 字母计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辣剌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从称作“阿
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阿拉伯人传播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3.印度德里苏丹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是伊斯兰教国家类型,但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印度原有的 体制。德里苏丹国苏丹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这与印度之前的君 主没什么不同;全国划分为23个省,从穆斯林中挑选官吏,官吏由朝廷任命,省下设立县。 这说明( )
教是其国行专制统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统治
24.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 语言重新回到欧洲。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 拉伯文化( )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为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第 4 页 共 7 页
25.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 小国寡民的时代,据此推知他们( )
A.要求顺应时代改良政治 B.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C.主张维护西周政治制度 D. 迎合了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26.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地方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兵僚属的制度,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员 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实行奖惩、升迁或黜落”这一 措施( )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B.减轻了封建国家的财政负担
C.调动了知识分子入仕的积极性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27.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的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原望和 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的观常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 这些现象说 明了宋代( )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
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D.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28.有学者说:“1927年和1934年的两次严重挫败,倒成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两次大转折的契 机,”两次转折顺利实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D.统一战线的建立
29.1942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 减双交”的土地政策,而在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在9月通 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 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说明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对抗
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源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30.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 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 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致力于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乔瓦尼 ·维拉尼(1276-1348)在其所著《编年史》中,对佛罗伦萨的经济和社 会生活做了充分的统计分析:“佛罗伦萨有2.5万15至70岁符合兵龄的人,都是自由公民, 其中1500名是有权势的责族公民。 ……平均每天有1500名外地人、旅行的人在佛罗伦萨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第 5 页 共 7 页
逗留。 …… 学龄男女青少年(学生人数)约在8000至10000之间,在6所学校学习算盘和 算法(数学)的儿童有1000至2000人。在4所高等学校学习语法和逻辑学的学生约有550 至600人。 ……做羊毛加工的作坊有200处或更多些,这些作坊制造7万至8万条毛毯, 价值120万金弗洛林,其中三分之一的钱就地付给底工(支付工资),还不算羊毛商经营的 收益和靠此生活的3万多人。
——摘编自[法]德尼兹 ·加亚尔等著,蔡鸿滨等译《欧洲史》 材料二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 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 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佛罗伦萨城市的特点。(6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兴起产生的影影响。(10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政策,规定:
一、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
二、 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 一并扣留。
六、 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派遣监视舰船。
九、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魔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 中古部分》
材料二 “闭关锁国,它的确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 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锁国无疑是个有利因素。”
——摘编自坂本太郎《日本史》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第 6 页 共 7 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实施的什么政策 其本质意图是什 么 ( 7 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同这种观点么 写出理由。(7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君民关系是先秦诸子争鸣的焦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以圣人(君王)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春秋〕老子
为政以德,等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屋共之。
—— 〔春秋〕孔子
材料二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 〔战国〕韩非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 大义也。
—— 〔西汉〕董仲舒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与孔子主张对“民”的不同态度。(4分)
(2)结合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政治趋势,分别说明材料二中韩非、董仲舒的君 民关系主张有何历史意义。(6分)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高一历史四月月考答案(文科)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C A B C C D A B B C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D A C B D A C B A D A D A
二.非选择题
31. 特点:自由公民(市民)数量大;商品经济活跃;城市世俗教育发展;手工
场厂出现,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等。(3点 6 分)
影响:促进工商业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市民阶层形成,促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城市与王权结盟,有利于王权强化和国家的统一;
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利于思想解放;
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答出 4 点 10分)
32. (1)政策:锁国政策(3分)
意图:加强统治;抵制外来侵略。(4 分)
(2)只看到消极作用。(如缩小人们的视野,扼杀不断探索的精神等)(7
分)
33. (1)不同态度:老子,无为而治,而民自治;(2 分)
孔子,以德治民(实行德治),民自悦服。(2分)
(2)历史意义:
韩非主张建立君主权威、控制臣民,体现了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政治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趋势,使法家学说逐渐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治国
理论;(3 分)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尊崇儒术,适应了西汉神化皇权、巩固和发
展大一统国家的时代需要,也使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3
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