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统编版八下历史期中考试模拟押题卷 7(答案)


2023春统编版八下历史期中考试模拟押题卷
闭卷考试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图是一段“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年代标尺”。其中,方框③对应选项正确的是( )
A.井冈烽火 B.当家作主 C.开天辟地 D.社会主义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武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这体现了新中国实行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新民主主义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某些情况下,歌谣诗词可作为历史研究的史料。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4.2019年4月3日,中韩双方第六次对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回归故里。下列人物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有 ( )
①杨靖宇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董存瑞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6.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一农业产量增长背景下大部分的土地拥有形式是 (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国家土地所有制 D.集体土地所有制
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完成
8.1957年10月,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 (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胶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C.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D.黄河大桥建成通车
9.我国当前现行宪法是八二宪法,并历经五次修订。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0.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伴随着1954年的公私合营,同仁堂在公司面貌、医药生产、开发、研制、销售等方面都有极大发展,并且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 )
A.变手工劳动为机器生产
B.变资本家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所有制
D.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和资本家共有
1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新中国成立
1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①到②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B.从③到④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从②到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1960年后进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 )
A.焦裕禄、王进喜、雷锋 B.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C.邓稼先、雷锋、焦裕禄 D.王进喜、雷锋、邓稼先
1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 )
①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全面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有关这首民谣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D.农民热烈拥护改革
16.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 )
A.私立企业的设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7.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的城市是 (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8.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以下连线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下列四组词汇中,高频率出现于中共十八大以后的是(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南方谈话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观 以人为本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国家霸权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小题,60分)
21.(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 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中国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目的;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土地改革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影响?(6分)
22.(20分)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探索、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推拉机都不能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完成对① 、② 和③ 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年 ④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良好开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方针后,全国就掀起了⑤ 和⑥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请回答: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的工业化状况?我国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制定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实施后,我国取得众多工业化建设成就,请举出两例。(6分)
(2)阅读材料二,完成①②③④⑤⑥对应内容填空。(6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1956-1966,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时期,出现了很多失误,分析失误的原因。对此,你有什么认识?(8分)
23.(22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中国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 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
——《中国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三 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中国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以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间节点分别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经济开放格局?(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有?(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当今我国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分别是?(4分)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那些努力?(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B A B C A C B B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D B D D
二、非选择题(共3题,60分)
21.(18分)
(1)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一点2分)
(2)保家卫国。(2分)
在于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即爱国主义、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2分,意思相近即可)
(4)抗美援朝为国内建设取得了和平环境,并提高了国际声望;
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抗美援朝对外,土地改革对内,两者共同巩固了新生政权。(6分,每条2分,意思相近即可)
22.(20分)
(1)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意思相近即可)
“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武汉长江大桥、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2分,每个一分,或答其他成就都可)
(2)按顺序依次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6分,每个1分)
(3)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农民群众迫切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等。(6分,每答出一点2分)
认识:国家发展应结合国情、遵循实际、一步一个脚印;遵循客观规律、切勿急于求成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23.(22分)
(1)1921、1949、1978、1982(4分,每1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分,每个2分)
(3)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分)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分)
(4)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春统编版八下历史期中考试模拟押题卷 7(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