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答案)2022-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这样一块双面纪念碑,碑文的一面来歌颂菲律宾最早的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于1521年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另一面来纪念当时的入侵者——世界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这说明
A.历史是非清晰可辨 B.角度不同结论迥异
C.人物评价看其主流 D.观念冲突可以弥合
2.有学者认为,(在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开辟种植园种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特别是甘蔗、烟草。这些种植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劳动力,欧洲人运输非洲人到美洲去……1500年后的三个世纪里,超过800万奴隶从非洲被贩运到美洲。关于奴隶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世纪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运到海地便开启奴隶贸易 B.戈雷岛上的奴隶堡一直是贩卖非洲奴隶的主要集散地
C.贩卖奴隶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D.贩奴航线多由大西洋沿岸国家经非洲东海岸到达美洲
3.16—19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一航线的开辟
A.使印度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B.提高了亚洲的经济地位
C.源于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 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4.1493~1496年,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第二次航渡美洲时,船对随行人员除了水手和军士,还有农夫、工匠等,他们携带了各种农具、生产装备,并带上了欧洲的各种农作物种子和藤条、秧苗、葡萄藤、甘蔗苗等。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新大陆的经济开发
C.丰富了欧洲的经济生活 D.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5.英国殖民者于1803年开始向澳大利亚附近的塔斯马尼亚岛移民,当时岛上有4000—5000土著居民。1830年岛上的土著居民只剩下不到300人。1867年最后一名土著居民去世。这一现象在美洲和澳洲等殖民地普遍存在。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著人医疗水平落后 B.源于欧洲人的野蛮殖民扩张
C.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 D.严重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6.16世纪晚期,欧洲的商船到亚洲把印度的棉花运往东南亚,把中国的丝绸运往日本;到美洲运走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到非洲交换奴隶,然后送到西半球热带和亚热带的种植园中工作。由此可知,欧洲商人的远航客观上
A.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
B.扩大了地中海沿岸的商品贸易
C.促进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形成
D.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7.欧洲商人把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到世界其他地区,小麦、水稻等作物又随着欧洲移民逐渐进入美洲。这一现象开始于
A.丝绸之路开通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新航路的开辟 D.垄断组织的出现
8.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继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沿着他的路线航行,到达了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这位航海家是
A.法国人卡蒂埃 B.英国人卡伯特
C.英国人哈德逊 D.英国人德雷克
9.据研究,1492年,现在美国领土内的土著人口有500—1000万。到1800年,土著居民人数仅有60万。与此同时,欧洲移民后裔的数目增长到了500万,同时还增加了100万非洲黑人的后裔。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B.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与掠夺
C.工业革命引起国际分工变化 D.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
10.15~16世纪,在教会.军队和政府谋职的西班牙贵族们普遍认为经营商业或从事工业都有损于自己的身份和贵族精神,他们对工商业者多有歧视,认为自己所需的一切工业产品只要进口外国货就行。这种意识
A.源于西班牙封建经济的稳固. B.是发动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C.以西班牙的海上霸权为前提 D.不利于西班牙资本原始积累
11.“西欧人急于寻求由海洋上直达远东的航路……土耳其人想要继续维持旧商路。”意大利人也想继续与阿拉伯商人做生意,双方都“颇称心如意”,但一些欧洲人深感不满,他们想自己另寻一条到东方的航路,“以分享厚利”。由此,可以推测出
A.土耳其人维护了旧商路的畅通 B.意大利最先开辟远东的航路
C.西欧人热衷开辟新航路的意图 D.阿拉伯商人做生意获利最多
12.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出版了《马可·波罗行纪》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D.率先开辟新航路
13.“印度和马鲁古的香料,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阿拉伯人的咖啡,以及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大米、白糖等都是大量贸易的重要商品,都出现在欧洲的餐桌.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
B.欧洲社会生活因新航路开辟发生变化
C.来自亚洲的商品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D.新航路开辟使主要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4.《马可·波罗行纪》:“东方是金瓦盖项,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这一描述
A.真实记述了东方的繁荣与富庶 B.激发了欧洲人海外扩张的热情
C.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属于文学性描述毫无历史价值
15.欧洲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黄金和白银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感。用金线织成的布匹和壁毯在光照下熠熠生辉,黄金和白银让雕像写油画大放光不,金银制成的徽章、珠宝和餐具述说着贵族与生俱来的美德“这历史现象
A.刺激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 B.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C.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6.下图为16世纪欧洲不同城市的胡椒每担价格变化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16世纪欧洲不同城市的胡椒价格变化示意图
A.欧洲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B.地中海区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重商主义成为欧洲各国的国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17.哥伦布(1452~1506年)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城,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而意大利又是这场社会大变革的中心,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塑造出来的哥伦布也具有既渴望发财又敢于冒险的性格。这说明推动哥伦布进行远洋探险的重要原因是( )
A.对金银财富的需求 B.航海技术的进步
C.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D.人文主义的推动
18.下图是早期英属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其中从亚洲传入的作物是( )
A.玉米、小麦 B.水稻、南瓜 C.水稻、小麦 D.亚麻、玉米
19.《马可·波罗行记》记载亚洲大陆的东部并未被广袤不可逾越的沼泽地封锁,它的东部边缘是海岸,可以乘船泛海到达。1459年,西欧人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了东亚的海岸线。由此可知,《马可·波罗行记》( )
A.揭示了全球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B.奠定了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基础
C.对东方的描述真实可信 D.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20.《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情况。他描述了中国巨大的商业城市,良好的交通设施,华丽的宫殿建筑和无穷无尽的财富。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马可波罗游记》
A.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B.加强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的统治
C.首次让欧洲人从地理上知道了中国 D.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的新时代
二、简答题
21.影响
(1)欧洲人入侵并在________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90%—95%。
(2)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黑人作为________贩卖到美洲,多种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使美洲成为世界上种族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3)________、非洲、________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4)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处于封建鼎盛时期的葡萄牙冲在各国殖民扩张的最前列,其工商业基础十分薄弱,封建王权占统治地位,但却垄断了东方贸易。1572~1581年,荷兰资产阶级领导了独立战争,独立后的荷兰随即开始了海外殖民掠夺,巨额的殖民掠夺财富转化为资本积累,资本市场日趋繁荣,荷兰成为欧洲的经济领袖。它的威力主要建立在商业霸权之上,偏重商业资本发展的路径使荷兰到18世纪时国运衰落。17世纪下半期,英国从荷兰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到18世纪最后30余年,英国率先开始了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最终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回顾西欧这两个世纪的历史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决定的社会结构先于制度变迁并决定制度变迁。
——摘编自潘悦《16~18世纪西欧诸国的经济兴衰与制度变迁》
材料二 在18世纪欧洲内部变化过程中,比较清晰的一点大概就是西欧与东欧状况的明显差异。在通向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秩序的变化、政治结构的革新等方面,18世纪无疑是西欧开始掌握主导权的分水岭。在发生明显变化的西欧,也是以西北欧,尤其是以英国和法国为先。在欧洲整体的分工体系中,通过将自己定位为向商业和工业发达、人口持续增长的西欧提供粮食的地区,东欧寻求到了新的出路。
——摘编自【日】森谷公俊等著《兴亡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18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崛起的首要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无疑是西欧开始掌握主导权的分水岭”的原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材料二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之后的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
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的政策因素有哪些?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2)“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C 7.C 8.D 9.B 10.D 11.C 12.D 13.B 14.B 15.A 16.A 17.D 18.C 19.A 20.D
21.(1)美洲
(2)奴隶
(3) 大洋洲 亚洲
22.(1)首要条件:葡萄牙,强大的封建王权;荷兰,发达的商业资本;英国,雄厚的产业资本。
(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西欧;西欧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答出三点即可)。
23.(1)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后果: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海外贸易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事件:新航路开辟;过程: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促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直接结果: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