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论述式小论文专项复习(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论述式小论文专项复习
1.活动与探究
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
历史观点 主要内容
战略利益论 美苏争锋属于典型的“零和博弈”。作为“天然对手”,两国都要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美苏之间不可能保持友善关系,对抗不可避免
格局论 虽然美苏主导了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但是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已经因为相互威胁的“安全困境”而失去控制,美苏不得不为各自阵营的战略安全而对抗
社会制度论 美国和苏联代表的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对方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而对抗斗争才是主旋律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等
上述材料归纳了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证。
要求:①可以就其中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②观点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收集史料再现历史
图1哈格里夫的发明(模型) 图2史蒂芬森的发明(实物) 图3相关专著。
材料二
图4 1801-1841年英格兰农业、工业、商业产值示意图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材料一中哪幅图片的内容能够作为研究工业革命的一手史料?(2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可以选择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世界近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1)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2)观点一:工匠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者(引领者)。
论述:1765年,英国纺纱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8世纪,修理工瓦特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改进后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19世纪,煤矿工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结论:综上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机器发明大都来源于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技师,这些工匠们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观点二: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述略)
观点三: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中心)。(论述略)
3.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发表演说
【答案】
观点:改革促进发展。
论述: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措施,采取自由贸易等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两者都是在面临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都缓解了危机。由此证明适合国情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过去的千百年间,大国沉浮,不断上演着兴衰交替的故事。回望历史长河,国家的兴衰与哪些因素有关?又给后世的发展留下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材料及所学,以“国家兴衰的启示”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
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
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6分)
【答案】
观点:创新是国家兴兴盛的驱动力
论述: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政治上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具备了政治制度的优势;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的新技术,新发明领先世界,占据全球市场,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综上所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能够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成为国家兴盛的驱动力。
5.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对民族振兴道路的探索从未停息。请你以“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案】
观点: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论述: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后是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过去的150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综上所述,发展方向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国家所选取的道路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6.活动与探究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全球新冠肺炎形势图
(1)请依据上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图片及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 )
【答案】
观点:合作保证胜利。
论述: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为二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获得胜利。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要想取得抗疫胜利,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只有合作才能保证胜利。综上所述,在大的历史困难面前,人类的全面合作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共抗时艰,取得胜利。(体现图片内容间的联系,史实正确,表述完整,言之有理即可。)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简史》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分)
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统一战线”的是 ;属于“武装斗争”的是 ;属于“党的建设”的是 (填写编号即可,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任选其中一个“法宝”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答案】
(1)标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或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探索等)。(围绕中国共产党,符合材料主题即可得1分)
填空:④; ②或⑤; ①或③。(每空1分,共3分)
(2)【示例】选择法宝:“统一战线”。
观点:坚持统一战线能够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阐释: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决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战争胜利之后,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国家发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爱国统一战线形成。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利于最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的力量,聚合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综上所述,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坚持统一战线能够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8分,运用两个及以上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1840年前)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中国历史地图册》
(1)18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图中 (填字母),当时中国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是图 (填字母)。(4分)
(2)根据上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8.(1)A;D。(4分)
(2)评分参考:
【示例】观点:清朝时期中西方存在交流与碰撞。
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迫切需要开拓市场。封建专制日益强化的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手工产品畅销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派使者来华请求扩大贸易,但遭到拒绝,双方矛盾加剧,之后英国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综上所述,清朝时期与西方既有交流,也存在碰撞。
9.读“近现代中国外交大事年表”,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近现代中国外交大事年表
历史阶段 时间 外交大事年表
第一阶段 1842年 中英签署《南京条约》
1861年 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
1899年 ① 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1901年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署《辛丑条约》
第二阶段 1922年 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参加“华盛顿会议”
1942年 中国、美国、苏联、英国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②
1943年 中美英召开开罗会议确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1945年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
第三阶段 1950年 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9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1953年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四阶段 1971年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 ③ 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中英建交
1984年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④ 使主权
1998年 江泽民访问日本,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第五阶段 2019年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1年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的空白处填写。(4分)
①
②
③
④
(2)选择材料中某一阶段或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说明。(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1)①美国②《联合国家宣言》③尼克松④香港
【示例一】
观点:第四阶段,中国外交走向世界舞台。
选择的史实: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等。
论述:伴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经外交工作努力,中国国际影响力提高。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以联合国为舞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英建交带动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由此可知,中国外交走向世界舞台。
【示例二】
观点:20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选择的史实:《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开罗会议的召开;参加日内瓦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
论述:中国参与《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承认;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0.阅读地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国四大发明对外传播示意图
注: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火药
(1)我国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在 (时期);13世纪,造纸术经 传到波斯,后传到欧洲。阅读地图,指出四大发明外传路线的特点。(4分)
(2)围绕材料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10.(1)北宋(宋朝)。(1分)丝绸之路(阿拉伯人)。(1分)
特点:传播路线包括陆路和海路(或海陆并举)。(2分)
(2)【示例1】
观点: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1分)
论述: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火药在欧洲的使用,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总之,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答出三点并写出结论即可,7分)
【示例2】
观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分)
论述: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改变了战争方式,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促进了社会变革;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用于航海事业,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欧洲等地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7分)
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例如:“丝绸之路促进中华文明(先进科技)的传播”“丝绸之路是文明传播之路”“丝绸之路起到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桥梁的作用”(可以围绕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四大发明传播过程中的具体史实、作用等进行论述)。不可围绕单个史实进行论述,例如:“造纸术促进文明发展”等。
11.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图中A、B两地爆发的代表性民族民主运动分别是 、 。(4分)
(2)根据图2,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11.(1)五四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4分)
(2)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2分)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北京,中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发起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战期间,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6分)
12.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2 苏联的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
(1)20世纪40年代率先煽动冷战思维,揭开冷战序幕的是 (国家,填字母),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以 (国家,填字母)为首建立军事政治集团。(4分)
(2)根据图2并围绕其主题提炼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
12.(1)A;D。(4分)
(2)【示例一】
观点: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2分)
论述:二战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安。
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矛盾,导致苏联领导层对西方国家不信任和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苏联在德国问题以及希腊、土耳其危机中的态度加深了西方对苏联的怀疑,恶化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迫使西方国家最终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6分)
【示例二】
观点:美国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2分)
论述: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这一政策的重大障碍。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与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相矛盾,导致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二战的经验使美国决策者相信,对高度集权主义者是不能软弱的,必须采取强硬的对苏政策。(6分)
【示例三】
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2分)
具体答案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6分)
13、.读下列《复兴之路》的部分目录,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上篇 一、山河破碎 (一)…… (二)内忧外患激起的布衣之怒 二、自强难强 (一)A ——拜“外夷”为师 (二)骑驴赶马的早期近代化 三、帝国挽歌 (一)戊戌变法难维新 (二)八国旗帜插上了中国的心脏 (三)假“立宪”难挽真危厄 四、风云激荡 (三)新文化运动:近代史上的百家争鸣 (四)B :新青年放声高歌 五、血荐轩辕 (四)在战火中瓦解,也在战火中团结 (五)留得清漳吐血花——敌后抗日战场中篇 一、重整河山 (二)收拾旧河山,建设新中国 (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一五”计划 (一)“三大改造”与强国梦 三、春天的故事 (五)何谓真理标准 (六)C: 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六、鸡鸣早看天 (一)小村里的惊天大事:凤阳先行“D ” (三)特区……要杀出一条血路 下篇 一、非凡的成就 (一)超越东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目录的残缺部分A B C D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选取相关联史实,自拟观点加以论述。(8分)
【答案】
13.(1)A洋务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大包干。(4分)
(2)[示例]
论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其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民族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8分)
14.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8-19世纪世界现代化演进中的典型事件》
(1)读上图,准确辨识事件发生国的地理位置,依据示例完成填空。(4分)
A.英国工业革命 B.日本明治维新
C.设立海军衙门 D.通过《人权宣言》
E.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F.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 2:
3: 4:
5: 6:
(2)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选取第一问中的典型历史事件,论述该观点。(8分。要求:选择不少于4个历史事件,语言简洁,条理清楚)
【答案】
14.(1)
1: E 2: A
3: D 4: F
5: C 6: B
(2)①观点:现代化进程是经济形态的飞跃。
论述:英国工业革命中,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人类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中国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工业技术,创办洋务企业,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观点: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政治文明的飞跃。
论述: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迎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列举美国、法国的例证亦可)(选择第一问中的历史事件,不少于4个,语言简洁,条理清楚,每点2分,共8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大事年表
时间(年) 重大事件
1842 鸦片战争失败,《》签订
1862 创办(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98 戊戌变法
1911 辛亥革命
1915 新文化运动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 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5 遵义会议召开
1937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49 新中国成立
1956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012 提出中国梦
(1)阅读以上材料,请把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4分)
(2)根据以上大事年表,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15.(1)南京条约;京师同文馆;井冈山;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4分)
(2)[示例1]
观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或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保障)。(2分)
论述:1840年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地走上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道路。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变法救国等都以失败告终。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保障。(6分)
[示例2]
观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2分)
论述: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能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只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才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所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沉沦”与“上升”,近代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沉沦”……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经过了1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诞生了人民的新中国。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分)将材料一填写完整,①是 ,②是 ,③是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答案】
16.(1)①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或近代中国不同阶层探索救国之路)。(1分)
②洋务运动;③戊戌变法;④新文化运动兴起。(3分)
(2)【示例】
观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2分)
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曾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地主阶级曾掀起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国家的富强,而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宣告破产。此后,资产阶级企图通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思想文化来救国,但最后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先后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总之,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的重要力量,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20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9月1日)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填写完整,表中的
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答案】
17.(1)①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②罗斯福政府开始实行新政;③开始实行三大改造;④开始实行改革开放。(4分)
(2)【示例】
观点: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2分)
论述: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对此,苏维埃政府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192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罗斯福于1933年开始实行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仍有很多地区实行封建地主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工业化建设。1950年,我国开始实行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1978年,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总之,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主要情况统计表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光绪年间 留日 甲午战争后形成高潮。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杰出代表有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陈独秀等。
民国初 五四前后 留美 1909年至1937年,由清华选派了留美学生总计1971人(“庚款留学”),并带动了大量“自助学者”赴美。杰出代表有竺可桢、侯德榜、钱学森、钱伟长、梁思成、周培源、梅贻琦等。
留法 1915年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杰出代表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
留苏 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俄潮兴起,成为一种与大众留学不同的革命留学。杰出代表有刘少奇、刘伯承等。
——编自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公费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在这批留苏学生中,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领导人……1978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到2012年年底,短短34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涉及欧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已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
——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形成高潮的背景。请任选一个高潮时期的留学生,概括他对近现代历史作出的贡献。(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答案】
18.(1)背景:受到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客观形势影响;国内的改革维新思潮空前高涨。(答出一点得2分)
留学生:清末光绪年间留学日本的陈独秀。贡献:发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接受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留学生:民国初五四前后的邓小平。贡献: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答出人物与贡献得2分)
(2)【示例】
观点:留学教育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2分)
论述:甲午战后,戊戌变法兴起,有识之士看到了日本的先进,不少人选择留学日本。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国初年,近代中国很多人想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及思想文化,这一时期留美、留法人数较多。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国内传播,故出现了留苏热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此时中国留学生主要留学去向为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方向所涉及国家、地区也超出了以往任何时期。总之,留学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演进的影响,留学教育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6分)
19.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发现者纪念碑 《蒙娜丽莎》 西红柿和玉米
(1)发现者纪念碑是葡萄牙著名景点,碑中有麦哲伦的人物塑像,他是第一位横渡 的欧洲人。《蒙娜丽莎》是 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4分)
(2)根据图中的三幅图片,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9.(1)太平洋;达·芬奇。(4分)
【答案】
19.(1)太平洋 达·芬奇
(2)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论述: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随后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大师,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文艺复兴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赋予了欧洲航海家们敢于开拓、创新、冒险的精神,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航海家,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产自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制品销往殖民地。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因此,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材料二 抗日战争胜利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核心力量;全民族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战斗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必要外部条件。
——摘编自姚昆遗、周家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析》
(1)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分)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 ;属于中国国民
党领导的是 ;属于国际支援的是 。(填写编号即可,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任选其中一个“要素”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答案】
20.(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历程。(1分)
①②; ③; ④⑤。(3分)
(2)【示例】
选择要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核心力量。
观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
论述:中国共产党最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调解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胜利。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始终坚持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核心力量,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6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东方大河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西方海洋文明)
发源地 大河流域 海洋
主要代表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①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罗马文明
人口分布 人口众多、集中 人口稀少、分散
经济状况 农业发达 工商业发达
政治状况 ② ③
材料二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发生有着各不相同的自然地理基础,不过对于这种地理差异所产生的文化效应却有不尽相同的解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分别归结为“南道文明”与“北道文明”,他认为,南道得太阳之恩惠多,受自然赐予厚,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北道得太阳之恩惠少,受自然赐予少,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奋斗、与同类奋斗之文明。
——摘编自邱智晶、任雪莲、窦晶主编《回顾与展望:语言与文化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①地区是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这个地区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2分)材料一表格中②处应填 ,③处应填 。(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
21.(1)古代中国;分封制。(2分)奴隶主专政;奴隶主民主政治。(2分)
(2)【示例1】
观点:古希腊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具有差异性。(2分)
论述: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经济上以工商业为主,海外贸易发达;政治上,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文化上,突出“神人同形同性”。而古代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以农业经济为主,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强调“君权神授”。综上所述,古希腊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具有差异性。我们要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还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6分)
【示例2】
观点:政治制度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2分)
论述:多元化的文明发源于不同的地域环境,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多岛屿,“小国寡民”的城邦特色促进了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中国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制实行之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综上所述,政治制度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2分)
材料—
去往国家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0多年后带回许多佛经,①是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而成的书
唐→日本 ② 六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材料二 唐代,与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他们将唐朝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数学、建筑、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带回了自己的国家。中印交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在宋元时更加深入。印度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等先后传入中国。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等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
——摘编自《文明互鉴之光照亮陕西文化之路》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 ;② 。(2分)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
22.(1)①《大唐西域记》;②鉴真。(2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分)
(2)观点:唐代的友好交流开放包容、文明互鉴,促进发展。(2分)
论述: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历时10多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口述沿途经历由其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为中印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日本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数学、建筑、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传播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综上所述,唐代的友好交流开放包容、文明互鉴,促进发展。(6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