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同步练习(答案)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基础训练
1.“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主要反映( )
A.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和经济关系 B.新能源的应用催生了重工业的产生
C.蒸汽机的发明极大推动重工业的更新换代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2.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D.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3.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发达国家修建了铁路并展现出铁路运输的潜力,此时的德国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英、法,但不甘落后的德国人也开始修建铁路。下图是1840—1851年德国从英国和其他国家进口机车数量以及自产机车数量的数据统计表(单位:辆)。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优势地位 B.德国铁路建设助推本国工业发展
C.德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D.德国统一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4.有学者认为1873一1896年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萧条时代,从1873—1896年,英国物价下跌22%,美国物价下跌32%,其他国家物价大多跌落超过35%。这种经济现象了
A.反映了自由贸易走向衰落 B.与西方新一轮技术革新有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使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到来
5.1860年4月30日,英国的《工厂视察员报告》写道:“工场手工业在个别过程中采用了水力和风力。但是,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个别场合,不决定其占统治地位时期的性质。”据此可知,当时
A.蒸汽动力已广泛运用 B.工厂管理制度较严谨
C.自然力已被工厂淘汰 D.工业品的生产量增加
6.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进行了史称“进步运动”的改革,对40多家公司提起了诉讼。牛肉托拉斯、石油托拉斯和烟草托拉斯在司法部的起诉之下均被解散,政府通过宪法对垄断进行限制的原则也由此被确立起来。有学者认为这场运动“平衡了资本主义的效率与社会主义的公平这两大制度功能”。材料说明( )
A.美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始终很强大 B.社会主义深刻影响资本主义制度
C.垄断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 D.工业化的实现推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
7.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出现,但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这种“局限”直接导致了
A.工厂制度的诞生
B.火车机车的创制
C.蒸汽机改良和应用
D.机器制造业的兴起
8.工业革命后,妇女走出了家庭,进入工厂开展每天长达15~16小时的工作,儿童也进入了矿井内工作。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A.保护了妇女和儿童的经济权益
B.摧毁了英国的传统手工业
C.加剧了对弱势群体的劳动剥削
D.扩大了底层人民就业机会
9.某一时期以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以下现象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荷兰人成为“海上马车夫 B.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D.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10.如表是1844年至1894年英国主要进出口统计表。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英国( )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单位:100万英镑) 工业制成品(单位:100万英镑)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844年 51.0 5.2 3.5 51.4
1864年 165.3 10.4 25.3 142.7
1874年 173.4 23.7 47.1 205.3
1884年 169.0 24.6 59.6 196.6
1894年 156.4 30.6 75.3 173.5
A.蒸汽动力的推广一度受阻 B.“世界工厂”地位受到冲击
C.第二次工业革命速度放缓 D.殖民地范围较前有所收缩
11.东印度公司成立时股本仅有6.3万英镑,到1708年增加到316.3万英镑。从1698年到1775年,英国的进出口额增长了500%至600%之间。由此可见,英国工业革命出现得益于
A.殖民地的原材料丰富多样 B.海外市场和货币资本的取得
C.近代金融制度体系的确立 D.人们抛弃安贫乐道的价值观
12.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得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
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13.18世纪,英国某思想家认为:“—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就会建立。每—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社会利益的义务。”由此可知,作者
A.主张建立法治的社会 B.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C.倡导重商主义的思想 D.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14.据王斯德《世界通史》载:“机器的使用、劳动分工的实行使工人陷入深重的依附状态,成为机器的‘人手’,分工的附属物。从前,作为独立的手工作坊主,他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干活,保持着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尊严。现在,这已是明日黄花,一去不返。”这说明( )
A.工人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 B.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阶级对立
C.欧洲的社会经济严重倒退 D.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形态的巨大变化
15.下表是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的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的相对份额(%)变化情况,它反映了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A.中国印度制造业产量长期落后 B.新经济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增长
C.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 D.英国制造业一直领先世界各国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美洲白银产量与流向
——《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世纪中外贸易货值表
年份 进口 出口 出/入超
1871—1874 66105041 71484090 (出)4379049
1887—1889 112643649 91736369 (入)20907280
1892—1894 149522309 115773453 (入)33748856
——《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西方经济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买的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
——《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17世纪白银流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国贸易的发展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亚欧经济地位变化的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更大范围的开展,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降低或废除关税的原因,并指出英国在19世纪后半期实施的经济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2.D3.B4.B5.A6.C7.C8.C9.D10.C11.B12.B13.D14.D15.C
16.(1)原因: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欧洲商人从亚洲购买商品。
(2)状况:中国的贸易总额、进口和出口迅速增长;由出超变为入超。
(3)认识:相对封闭经济政策导致了亚洲的落后;殖民扩张是欧洲崛起的重要条件;工业革命的开展是欧洲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17.(1)原因: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的工业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原则: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2)作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非工业国家提供原料和市场,工业化国家向全世界倾销商品,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