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卷(答案)
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BCBB 6-10 DDBDA 11-15 CDCDD
16-20 ABBCC 21-25 BBCDC 26-30 DBCBD
非选择题
31.(1) 组织液 甲减大鼠脑组织部位乙酰胆碱的含量下降,影响了兴奋的传递
(2) 偏高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下降对下丘脑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3) 促进 增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效果,以提高机体对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的适应(或缓解甲状腺激素减少的影响)
32.(1)定时定量的投喂饲料
(2) 基因
(3)标志重捕 “S” 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
(4)在种群数量超过K/2但还未达K值的一定数量时进行捕捞,并使捕捞后的剩余量为K/2
33.(1) 鉴别 纤维素酶 稀释涂布平板法
(2) 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
(3)增加土壤含氮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4)将该菌株接种于无氮培养基,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34.(1) 透明带 卵细胞膜
(2) 促性腺激素 超数排卵
(3) XX、XY或YY 桑葚胚或囊胚
(4) 需要将ahESC和另一个精子一起注入到一个去核卵细胞中 体外培养发育成的胚胎必须移植到雌性小鼠的体内才能发育为个体商丘市名校2022-23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C.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
D.大量失水,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显著下降
2.血脑屏障以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等为主,由周细胞、基底膜等一系列细胞和结构构成,血脑屏障能调控血一脑之间的物质转运。例如,血脑屏障限制了大分子的进入,脑中的大部分蛋白含量远远低于血浆。血脑屏障的这一作用可阻碍大部分外源性物质和内源性有害代谢产物进入脑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等有机物构成)比较:血浆>脑部组织液
B.图中胶质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
C.血脑屏障可维持大脑内环境的稳定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D.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脑水肿的常规治疗难以奏效
3.病毒性感冒康复过程中,常伴随反复性的咳嗽,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异物)-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下图为机体咳嗽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感受器分为感受机械刺激的A8神经纤维感受器及主要感受化学刺激的C类神经纤维感受器(TRPV1为辣椒素受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花粉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咳嗽属于条件反射
B.咳嗽反射的效应器仅由传出神经和呼吸肌组成
C.由辣椒和机械压力引起的兴奋传导到延髓途径的纤维不同
D.咳嗽反射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自主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4.某中年女性感染病毒期间,因过量饮水而发生水中毒,出现意识模糊而紧急入院治疗。水中毒又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中毒与血浆渗透压过量下降有关
B.人体内的水均来自饮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
C.机体通过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以维持细胞外液Na+浓度
D.低钠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甚至引发肌无力
5.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金银花复方制剂对患ND的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及B细胞的影响,证明了金银花复方制剂可增加T细胞的数量,促进腔上囊产生成熟B细胞,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雏鸡在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巨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
B.雏鸡体内B细胞成熟的场所与哺乳动物不同
C.金银花复方制剂只提高了雏鸡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D.治疗ND的方法是给患ND的雏鸡注射ND灭活疫苗
6.人工合成的异戊烯腺嘌呤是一种植物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粮食、果树、蔬菜等作物的叶绿素增加,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品质,增加瓜果含糖量,增强作物抗病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异戊烯腺嘌呤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和芽的分化等
B.异戊烯腺嘌呤可用于绿叶蔬菜的保鲜,延长储藏时间
C.西瓜开花期用异戊烯腺嘌呤均匀喷施,可以使西瓜变甜
D.异戊烯腺嘌呤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方式虽然不同,但作用完全相同,
7.间种是指在一块田里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种植大豆的田里,常常间种玉米;大豆的根常形成根瘤,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变成氨供大豆利用,并从大豆的根中获取有机物,根瘤破溃能向土壤释放大量的NH4+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大豆田中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
B.大豆田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越大,物种丰富度也越大
C.根瘤菌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氮气并由大豆提供能量
D.大豆和玉米的间种模式,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8.“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描写的是鄱阳湖鸟越冬的场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鸟类共同构成了鄱阳湖区生物群落
B.人类的捕捞不会影响鄱阳湖中鱼类的环境容纳量
C.比较不同鸟类种群密度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是否一致
D.岸上和湖中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9.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一候时,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二候时,蟋蟀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三候时,老鹰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风吹拂属于物理信息,蟋蟀翅膀发声和老鹰鸣叫属于行为信息
B.蟋蟀是分解者,老鹰是消费者,都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气温对蟋蟀和老鹰的影响,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保护老鹰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10.某地在山地梯田处建立了生态苹果园,在园地苹果树间隙种植蔬菜,放养肉鸡,并利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杂草、蔬菜烂叶等进行发酵产生沼气,再将发酵后的沼渣(含较多有机物)作为肥料施用到土地中,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下列关于该地生态苹果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苹果园遵循了循环、整体等生态工程原理
B.在苹果树间隙种植蔬菜将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肉鸡取食害虫相比取食蔬菜使食物链变长,降低能量利用率
D.废物产沼气、沼渣作肥料实现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由青霉菌产生。在青霉素的发酵过程中,总有头孢霉素产生。人们通过研究青霉素生产菌的代谢途径,发现其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虽然具有杀菌作用,仍需对发酵罐进行严格灭菌
B.发酵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培养条件
C.选育出只产青霉素的高产青霉菌株可直接用于大型发酵
D.选育菌种时可对青霉菌株中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进行敲除,使其只产青霉素
12.当肠黏膜被破坏时,肠道内的粪肠球菌及其代谢产生的毒素可能进入人体内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科研人员进行了青霉素和某种噬菌体对粪肠球菌杀灭效果的相关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需要设置合适的温度和pH,并保证无菌操作,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B.需设置3组培养对象,分别是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加青霉素、粪肠球菌加噬菌体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至菌落数量稳定后进行计数并比较
D.提倡用噬菌体治疗粪肠球菌导致的疾病,是因为青霉素的使用会导致耐药菌产生
13.β苯乙醇是赋予白酒特征风味的物质。从某酒厂采集并筛选到一株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突变株,然后将该突变株扩大培养后用于白酒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培养过程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分离和培养四个步骤
B.配制培养基时应加入β苯乙醇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C.培养阶段需保证培养液适宜的pH和充足的溶氧量
D.所用培养基及接种工具分别采用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
14.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的是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再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B.为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湿热灭菌法对本实验的培养基进行灭菌
C.菌落②比菌落①产生的透明圈直径大,主要原因是菌落②中的细菌数更多
D.稀释涂布平板法除既可用于分离微生物,也可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15.下图为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其中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可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使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过程②破碎有利于淀粉与α--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的时间
C.过程③的主发酵阶段的初期需要氧气,随后再保持厌氧环境,以便完成酒精的生成
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更应缩短排气时间间隔
16.泡菜,古称“菹”,《齐民要术》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泡渍蔬菜的加工方法:“收菜时,即择取好者,菅蒲束之。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瓮中。若先用淡水洗者,菹烂。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者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盐水需要煮沸,目的是减少盐水中溶氧量和除去盐水中的部分杂菌
B.在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亚硝酸盐,其含量先上升再下降
C.菹在发酵过程中出现的白膜可能是由于乳酸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D.菹在发酵早期会出现一些气体,需要定期打开坛盖排气
17.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④培养基要进行湿热灭菌⑤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或染色剂不需要灭菌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8.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由于发生基因突变只能在添加了赖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以野生型菌株为材料,诱变、纯化赖氨酸营养缺陷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A.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因此培养基中无需提供氮源
B.①②④培养基中需添加赖氨酸,而③培养基中不能添加赖氨酸
C.需将①中的菌液适当稀释后,用接种环蘸取菌液在②上进行划线接种
D.从④培养基中挑取乙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即可获得所需突变株
19.某制药厂利用地衣芽孢杆菌(一种好氧细菌)发酵生产抗生素杆菌肽,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感染等。近期,在杆菌肽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酵母菌污染,严重影响了杆菌肽的产量。技术人员进行了污染原因的分析,并通过系列的分离纯化,解决了酵母菌污染的问题,稳定了生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衣芽孢杆菌的培养液污染可能与通入的空气灭菌不彻底有关
B.分离纯化地衣芽孢杆菌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
C.向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形成)的方法可防止酵母菌再次污染
D.杆菌肽是在地衣芽孢杆菌核糖体上合成的
20.三糖铁培养基(TSI)含有牛肉膏、蛋白胨、糖类(乳糖、蔗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0:10:1)、酚红(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等成分。TSI琼脂试验法通过观察肠杆菌科细菌对三种糖的分解产生酸(少量的酸能被空气缓慢氧化)量的多少来鉴别其种类。操作过程是:用接种针挑取待测菌落后,刺入斜面TSI内,后缓慢抽出接种针,在斜面上进行“之”字划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牛肉膏可为细菌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
B.穿刺和划线的过程需严格控制杂菌污染
C.若培养基中底层与斜面均呈黄色,推测细菌只能分解乳糖
D.若底层呈黄色、斜面先呈黄色后变红,推测细菌可能只分解葡萄糖
21.绍兴是黄酒之乡,“麦曲酶长,酵米复芳;白梅酒酿,伴淋寒香;压滤琼浆,煎煮陈藏”是对绍兴黄酒精致复杂酿造工艺的描述。在黄酒的主发酵过程中,“开耙”(搅拌)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麦曲有利于淀粉的糖化,有利于“酒酿”菌种发酵
B.煎煮的目的是除去发酵产品中的杂菌,利于酵母菌繁殖
C.陈藏有利于黄酒中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使酒更加芳香
D.发酵过程中“开耙”可适当提供O2,调节pH,活化酵母
22.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控制方法,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动物。试管牛的培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
A.过程①指的是体外受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C.采集来的精子和卵母细胞可以直接用于受精
D.经胚胎移植产生的后代,其遗传特性与受体保持一致
23.科研人员在制备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双杂交瘤细胞。BsAb可以同时结合两种抗原,拓展了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范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sAb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EGFR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B.BsAb能与T细胞表面抗原CD3结合,激活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
C.制备和筛选双杂交瘤细胞所依据的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D.抗原部分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出现原双特异性抗体中一种单抗失效
24.正常小鼠是二倍体。研究发现,小鼠四倍体胚胎具有发育缺陷,只能发育成胎盘等胚胎以外的结构。ES细胞能够诱导分化形成所有的细胞类型,但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B.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只能分化为胎盘等胚外组织
C.嵌合体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需移植入与之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子宫内才可发育
D.将正常小鼠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2细胞融合:可得到四倍体胚胎
25.相较于其他模型动物(如小鼠和大鼠),兔的免疫系统可对更广泛的抗原产生应答且其较大的脾脏可产生更多抗体。除此之外,兔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天然多样性、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全新的表位识别、易于人源化(已成为将外源抗体转化为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的重要方式)等优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人源化兔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时,机体将会发生细胞免疫
B.给兔子注射抗原后,兔子体内的抗体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单克隆抗体
C.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具有能迅速大量增殖的能力
D.体外培养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时,需要给予95%的氧气和5%的CO2
26.第三代试管婴儿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子宫前对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再进行胚胎移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A.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
B.进行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试管婴儿的早期胚胎发育经历了由桑葚胚→原肠胚→囊胚阶段
D.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发生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
27.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EVO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EVO不仅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间期和分裂期之间,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最终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胃癌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B.加入胰蛋白酶,制备的胃癌单细胞悬液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C.p53蛋白可能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EVO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D.患者服用EVO后,胃癌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会增加
28.中国科学院团队对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下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B.该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图中的卵子实际上是次级卵母细胞
C.图中的③过程是指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过程
D.中中、华华的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
29.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
B.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
C.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
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
30.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它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C中的抗体主要是发挥治疗效应,杀伤靶细胞
B.制备ADC中的抗体应用了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
C.ADC通过胞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可以将ADC中的药物换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克隆抗体进行靶向放疗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6分)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正常大鼠和经药物处理后的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脑组织部位的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指标 正常组 甲减组
乙酰胆碱含量/(μg·g-1) 116.02 87.71
甲状腺激素受体含量/(fmol·μg-1) 0.57 0.97
(1)神经递质合成后,被突触前神经元分泌到细胞外的 (填细胞外液名称)中。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断,与正常大鼠相比,甲减大鼠认知功能可能下降,判断依据是 。
(2)与正常大鼠相比,甲减大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_ (填“偏低”、“偏高”或“与之相同”),原因是
(3)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大鼠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会 (填“促进”或“抑制”)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其生理意义在于
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7分)《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某养殖罗非鱼的鱼塘为增加经济收入,需定期多次投放鱼苗,科学利用生态学原理增加鱼类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产量,在鱼的生长过程中养殖户需要 ,以满足鱼类对能量的需求。
(2)若由于管理疏忽,养殖的罗非鱼与当地近亲的土著鱼类杂交,可改变当地生态系统中土著鱼类的 多样性。
(3)为了确定罗非鱼的捕捞强度,需用 法对罗非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自然环境中罗非鱼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原因是
(4)为增加渔业产量,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捕捞。请依据种群增长规律说明“适时适度”是指
3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堆肥是畜牧业和农业废弃物处理最佳方式之一,可将粪便及秸秆中的纤维素资源转化为可被利用的肥料。某研究小组按照下列流程图从香菇样本中分离到了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该菌株还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功能上分析,C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在A、B培养基上生长的某些细菌都能分泌通常用 方法来完成目的菌株的分离和计数。
(2)刚果红染色实验中,接种菌株后在纤维素分解菌周围会形成透明圈,若需挑选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应挑选出 的菌落。
(3)筛选出的菌株用于堆肥后,肥料可用于还田,其意义是 (答出1点即可)。
(4)为验证该菌株是否具有固氮能力,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3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请根据下列两个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用化学方法激活小鼠成熟的卵母细胞得到phESC(孤雌单倍体干细胞),然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沉默phESC中的相关基因,使phESC的细胞核状态接近精子细胞核的状态,如图1.
资料2:用化学方法激活小鼠的精子得到ahESC(孤雄单倍体干细胞),然后对ahESC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编辑,使ahESC的细胞核具有卵细胞核的特点,如图2.
(1)体内受精时,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 会迅速产生生理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精子入卵后, 也会立即发生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
(2)用 激素对雌性小鼠进行 处理可得到较多卵母细胞。
(3)ahESC与精子和去核卵细胞融合后,得到的融合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融合细胞需要进行早期胚胎培养,一般早期胚胎发育至 期才能进行移植。
(4)据资料分析,只依赖雄性小鼠不能用上图方法得到孤雄小鼠,请写出两个理由支持你的判断。
理由1:
理由2: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