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简介(伍子胥掘墓鞭尸)
提起端午,很多人都会想起屈原,似乎在许多人心目中,端午节是因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实际上,还真不是。
其实和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除了战国时期的屈原,还有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和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伍子胥的故事发生在屈原之前。
>伍子胥简介(伍子胥掘墓鞭尸)
可能有人不知道伍子胥,但大家应该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勾践卧薪尝胆,为的就是灭掉吴国,当时吴国的君王是夫差,伍子胥就是被夫差杀的。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的家族在楚国很有名。他的祖父就是在“一鸣惊人”的典故中,成功劝谏楚庄王的那位楚国大臣伍举。
楚庄王虽然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励精图治的,也曾耽于享乐,有过三年的荒唐岁月,当时甚至还下令“有敢谏者死无赦”,意思就是谁敢进谏就杀谁。
伍举很聪明,没有直接进谏,而是请楚庄王猜个谜语,谜语大意是有只鸟,三年了都不飞不叫,没有声音。
楚庄王也不傻,立刻猜到伍举是用鸟来指代自己,他回复的话语中,提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语“一鸣惊人”由此而来。
说了伍子胥的祖父伍举,再来说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伍子胥是伍奢的次子,上面有个哥哥伍尚。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本来深受重用。
但太子建的父亲楚平王宠信奸臣费无极(亦作费无忌),不但抢夺了太子建的未婚妻秦女孟嬴,还诛杀伍奢。
楚平王在杀伍奢之前,费无忌担心伍奢的两个儿子将来报仇,就建言楚平王召伍氏兄弟前来。又怕兄弟俩不来,便说他们来了就放过他们的父亲伍奢,不来则马上杀死伍奢。
伍子胥家族能世代出良臣,家中的子弟也不是傻子。伍尚和伍子胥其实明白楚平王的话不过是圈套,兄弟俩去了也只是一同受死,根本救不了父亲。
楚平王的目的是诱骗兄弟俩自投罗网,然后斩草除根。但伍尚不忍父亲独自受死,又怕报不了仇,被人耻笑,于是独自前往,和父亲一起被杀。
弟弟伍子胥则出逃楚国,一路辗转去到吴国,帮助吴国强盛后,协助吴王阖闾在柏举之战中破楚入郢,差点灭了楚国,还将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进行鞭尸,成功复仇。
伍子胥的出逃之路真是一波三折。他本是跟着太子建一同逃往郑国等地。虽然楚平王想杀伍子胥,但春秋各国之间经常打战,其他国君未必会协助楚平王去捕杀伍子胥。
而且伍子胥家族世代出贤良能臣,一些国君自然也想将伍子胥收为己用。所以伍子胥初到郑国的时候,受到郑国国君的礼待,伍子胥也期望借郑国来实现对楚平王的复仇。
结果太子建这个猪队友,居然受晋国蛊惑,企图协助晋国来灭郑国,被郑国抓住确凿证据后处死。作为和太子建同行的伍子胥免不了受到牵连,他不得不再次逃亡。
如果说伍子胥第一次出逃楚国是因为楚平王昏庸,还得到一些同情和帮助。那么伍子胥第二次出逃郑国时,由于行为有失道义(虽然不是他本人的原因),待遇就不太美妙了。
伍子胥逃亡途中有不少故事,比如他在昭关,急得一夜白头才顺利出关。此外还有千金小姐、吴市吹箫等典故,这些故事侧面说明了伍子胥的逃亡的艰辛。
因为篇幅原因不多说,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下,或者月小牙改天另说。
伍子胥后来逃往吴国,得到公子光的重用,公子光之后继承王位成吴王阖闾,伍子胥也官至吴相。
前面提到的柏举之战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阖闾采用了伍子胥的“扰楚疲楚”计策。当时楚国几乎被吴国所灭,是楚臣申包胥七日七夜哭秦庭才求得秦军出击,扭转局势。
除了伍子胥,吴国还有一位不可忽视的军事人才,那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他就是由伍子胥举荐给吴王阖闾的。伍子胥除了借吴国复仇,其实也帮吴国做了许多事。
比如伍子胥建议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址修建吴国首都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苏州城的建立,伍子胥功不可没。
而吴国因为有伍子胥、孙武等贤才能臣,所以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国力达到了鼎盛。
(苏州胥门广场的伍子胥像)
只可惜吴王阖闾后来不幸战死,其子夫差继位。夫差还在服丧期间,越王勾践就偷袭吴国,结果越军大败,勾践会稽山被俘,因此有了他后来在吴国当俘虏的屈辱经历。
当时伍子胥曾向夫差分析,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吴越两国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
如果夫差听了伍子胥的话,恐怕就没有勾践卧薪尝胆,“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了。
勾践为了越国存活也是费了一番功夫。自己带头伏低做小,讨好吴国,据说还去尝了夫差生病时候的粪便。插一句,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就是勾践进献给夫差的。
吴王夫差本来就自矜功伐,再加上身旁有奸臣伯嚭屡进谗言,所以他并没有歼灭越国。再加上勾践善于通过种种计策慢慢掏空吴国家底,吴国国力渐渐势衰。
伍子胥屡劝无用,和夫差的关系反而日益疏远。失望之余,伍子胥借着出使的机会,将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大臣鲍牧。夫差知道后,怒而赐死伍子胥。
(影视作品中的西施)
伍子胥死前留下遗言,要家人在他坟前种梓树,当梓树的木头可以拿来制作器皿时,就是越军消灭吴国的时候;让家人挖出他的眼睛挂在城门上,他要看着越军灭掉吴国。
伍子胥这番话,其实是在对他报效一生的吴国深深失望之余的激愤之语。但昏聩的夫差听了却非常生气,他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包裹起来,扔进钱塘江。
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伍子胥死于五月初五,另一种说法是夫差命人在五月初五抛掷伍子胥尸体。可以肯定的是,伍子胥之死,和端午密不可分。
虽然夫差忠奸不辨,不过吴国百姓可是将一切看在眼里。他们明白伍子胥可谓吴国基石,因此非常感激和爱戴伍子胥。
当伍子胥被赐死后,吴国百姓悲痛之余也十分哀怜伍子胥,他们自发为伍子胥在江上立祠,并命名为胥山。
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果然被越国所灭。夫差悔恨不已,可惜悔之已晚。夫差觉得无颜苟活,更羞于面对伍子胥,于是掩面自杀。
吴国百姓因此更加怀念伍子胥,即使灭国了,依然在端午节举行相关民俗缅怀伍子胥,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据说江浙一带还流传着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的传说。
当然啦,除了伍子胥和屈原,端午也有着孝女曹娥的传说。
因为篇幅原因,这里就不多介绍曹娥了。但月小牙提曹娥的故事是因为曹娥的父亲曹盱就是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不幸溺于舜江(今曹娥江)。
这说明和端午有关的先贤,真的不是只有屈原。当然,屈原也非常伟大,只是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多一点了解,并通过了解历史来进一步感受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是元气女文青月小牙,做娱评中的泥石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你还知道哪些和端午节相关的故事呢?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