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贵阳 八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模拟测试卷(二)(答案)


2023年贵州贵阳 八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模拟测试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2分)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2分)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上甘岭战役③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④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3.(2分)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致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酒热血,以“钢少气害”力克“钢多气少”,请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此处“钢少气多”中的“气”凸显的是(  )
A.舍生忘死,向就而生的民族血性 B.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C.公面忘私、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 D.大力协同、勇于攀在的民族力量
4.(2分)以下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据表中数据可知到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  )
阶级 占总人口比例(%) 1946年占有耕地(%) 1952年占有耕地(%)
地主 4.75 64.38 4.3
农民 73.37 7.21 73.02
A.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度
C.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 D.基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
5.(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6.(2分)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归功于(  )
A.社会主义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改革开放 D.“大跃进”运动
7.(2分)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分)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这一年(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召开中共八大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十五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0.(2分)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时候说:“首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B.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对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11.(2分)下列城市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大连 B.北海 C.深圳 D.上海
12.(2分)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领导人是(  )
A.习近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邓小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5.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 ,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是
16.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
17. 1992年初,邓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10分)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写出一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并说明你敬佩他什么?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
19.(11分)某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些阶段中国共产党关注“三农”的史实进行了一次探究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促发展]
材料一:
[改革奔小康]
材料二: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1)(2分)图一中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2)(3分)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使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3分)图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反映,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发起了哪两项运动?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产生了什么后果?
(4)(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两点合理化的建议。
20.(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曾有报刊宣传,各地的粮食亩产量10万斤,一颗白菜250斤,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2分)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2分)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二次变革,请你说出这次变革的名称?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什么?
(3)(3分)材料三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的哪两次失误?
(4)(3分)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这个政策首先在哪里推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 ABC 是国内意义,排除;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以及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
2.【答案】C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朝鲜战争。①朝鲜内战爆发于1950年6月;②上甘岭战役爆发于1952年10月;③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在1950年10月;④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是在1953年7月,故 C ①③②④正确, ABD 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战争,所以此处的“气”凸显的捍卫国家和平的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故选 A ;
BCD 中都无法体现这种保家卫国、向死而生的血性,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4.【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表格中地主总人数和占有耕地数比例下降,农民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主要是土地改革带来的效果, D 项正确;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是1956年,排除 A 项;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没有废除土地私有制度,排除 B 项;
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属于三大改造时期,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反映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エ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其中交通运输业的成就,有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使天堑变通途“, B 项符合题意;
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排除 A 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排除 C 项;
1958年,党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掀起“大跃进”浪潮,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 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
8.【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根据提干“1956年”及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与题干时间不符,①错误;1956年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②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正确;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④正确;因此,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需要提取材料信息并掌握与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相关知识点。
9.【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新时期。因此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影响。
10.【答案】C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逐渐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了农民,故C符合题意;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对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均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AD均不符合题意;
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是人民公社体制,故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1.【答案】C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故选C;
大连、北海和上海都是1984年设立的沿海港口城市,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有经济特区的建立。
12.【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八大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A正确;
中共十五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B排除;
2007年中共十七大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C排除;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D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的内容即可作答。
13.[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答案]1954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4年9月 ,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答案为: 1954。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4.[知识点]“共同纲领”
[答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或《共同纲领》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故答案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对课本基础知识准确记忆,灵活运用。
15.[知识点]黄继光和邱少云
[答案]邱少云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等英雄。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 ,直至被大火吞噬的是邱少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物代表。注意相关知识的准确记忆。
16.[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答案]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 [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
故答案为:人造地球卫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建设成就的相关史实。
17.[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南方谈话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填写“南方谈话”。
[点评]本题考查邓小平的成就。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
18.【答案】(1)保家卫国。
(2)学生可自由回答,但一定要符合历史事实,表述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证据充分。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文字材料题,考查学生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能力。第①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结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最可爱的人第一子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这一问就不难回答了;第②要求写出战斗英雄和事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最可爱的人第二子目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中:“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役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只要明确了人物与事迹,再加上个人发挥,答案也就易于回答了。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基本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只要学生记牢了,一般不会出错。通过材料来考查历史事件,以此考查出学通过材料来考查历史事件,以此考查出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是中考历史命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必考内容,考生应当高度重视。
19.【答案】(1)事件: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n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原因:我国的农业一家一h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变化: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了集体所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后果:导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建议:国家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知识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文化大革命”
【解析】【分析】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由图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要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该运动使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了集体所有制。
(3)由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导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由材料“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可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
【知识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随后,我国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从1950年—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依据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的两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造成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4)依据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政策首先在安徽推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内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代表的农民率先创造出“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田到户,自负盈亏,有了生产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难度较大,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几次调整,归纳总结相关知识方可作答。
()

2023年贵州贵阳 八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模拟测试卷(二)(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