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 中国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 D.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曾言:“它(抗美援朝)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佩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据此可知,抗美援朝胜利( )
A.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 打破了西方政治孤立
C. 结束了中美对峙状态 D. 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
3. 如图是新中国土地改革后农村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A. 消灭了富农阶级 B.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 巩固了人民政权 D. 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4. 如图是杨之光的《一辈子第一回》(1954年),以精炼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妇女的喜悦心情。该图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国家司法监察制度
D. 新中国的政党制度
5.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下列史实与材料所述有关的是( )
A. 农业合作化 B. “文化大革命” C. 总路线的提出 D. 赎买政策
6. “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留下的宝贵财富。其共同展现的时代风貌是( )
A. 科学理性 B. 强调个性 C. 集约发展 D. 艰苦奋斗
7. 西方曾有这样的感叹:“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这主要是因为1978年( )
A.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B. 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C. 提出市场经济体制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下列是1978-1982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变化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78 1980 1982
纯收入 133.6 190.3 270.1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B.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C. 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D. 城乡一体化的推动
9. 下列是某同学对《可爱的四川》进行的大事梳理(部分)。该主题应属于( )
1978年9月,宁江机床厂等6家四川国有企业,率先在全国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拉开了国企改革的大幕,迈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1980年,成都市公开发行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支股票,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股份公司,在全国率先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
A. 自然之美 B. 人文之美 C. 红色之美 D. 发展之美
10. 下列时间轴叙述的主题最可能是( )
1980 1984 1985 1988 1990 1992
4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等 海南岛 上海浦东新区 内地
A. 国企改革 B. 对外开放 C. 西部大开发 D. 一带一路
11.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的领导人是( )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12. 下列是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其中成立最早的自治区是( )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是以“海峡两岸的交往”为主题梳理的年代尺。其中空白处应填( )
A.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B.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C.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两岸“三通”的实现
14. 如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1972年“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5.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某同学想了解绵阳国防科技建设,其该去参观的研学基地是( )
A. 安州千佛山红色走廊 B. 江油李白故里
C. 北川512地震纪念馆 D. 梓潼两弹城
16. 下列是20世纪60年代国产彩色动画片代表作《小蝌蚪找妈妈》和《大闹天宫》的剧照。这类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美术电影( )
A. 传承中华传统艺术 B. 深受苏联风格影响 C. 注重强调阶级斗争 D. 拒绝学习西方文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独立自主奠定基础】
材料一: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发展的特点。简述一五计划的意义。
【曲折探索砥砺前行】
材料二:1958-1962年中国钢产量变化表
年份 (万吨) 增长率
1958 800 49.5%
1959 1122 40.3%
1960 1351 20.4%
1961 870 -35.6%
1962 667 -23.3%
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的,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8-1962年中国钢产量前后变化的原因。概括指出毛泽东认为中国变得“更强了”的依据。
【稳步前进实现腾飞】
材料三: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保持长达40年的高增长?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解释,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解释是改革方式。中国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通过不断的局部试验逐步推进。这种改革减少了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同时保证政府有能力进行及时纠错和调整。
——摘编自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1978-1992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谈谈建国七十年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留下的经验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被誉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重温其言论,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具有深刻启迪。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史,围绕“思想解放与民族复兴”,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排除。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符合题意。
C.直到土地改革完成,中国才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排除。
D.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新中国成立背景、时间、标志、意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它)(抗美援朝)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佩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可知,题干材料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描述;这说明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没有打破西方政治孤立,排除B;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对峙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不符,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历史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历史意义。
3.【答案】C
【解析】A.据右图可知,富农阶级依然存在,排除。
B.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
C.通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拥护新生政权,这样有力地巩固了人民政权,符合题意。
D.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而不是集体化道路,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土地改革背景、时间、依据、内容、结果、意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4.【答案】A
【解析】1954年杨之光创作名画《一辈子第一回》,刻画了生平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心情,她的喜悦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俗称“五四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在内容上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的原则,A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民族政策,与题意不符,B排除;材料未涉及国家司法监察制度、新中国的政党制度,C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用和平的方法……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D项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不符,排除A;“文化大革命”是1966-1976年,时间不符,排除B;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时间不符,排除D。
故选:D。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用和平的方法……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
6.【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铁人”精神是“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雷锋精神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焦裕禄精神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共同展现的时代风貌是艰苦奋斗精神,故D项符合题意。科学理性、强调个性、集约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和贡献以及体现的时代精神,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7.【答案】B
【解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这主要是因为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决策,B项正确;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是在1977年,排除A项;提出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排除C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解析】观察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198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C项正确;1978年后,逐渐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排除A项;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增收无关,排除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考生掌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某同学对《可爱的四川》进行的大事梳理(部分)的主题应属于发展之美,D是正确的选项;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红色之美,图表没有体现,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国有企业改革。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0.【答案】B
【解析】材料叙述的主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等。1988年,海南岛被设立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我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B项正确;从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排除A项;我国在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排除C项;“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我国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1.【答案】D
【解析】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符合题意;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ABC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解答此题要熟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12.【答案】A
【解析】1947年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最晚成立的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观察题干图片可知,A是内蒙古自治区,A项符合题意;B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除B项;C是西藏自治区,排除C项;D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成立最早的自治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解析】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即“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是正确的选项;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排除A;香港回归祖国时间为1997年7月1日,而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排除B;2008年12月两岸“三通”的实现,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祖国统一大业。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祖国统一大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4.【答案】B
【解析】观察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中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某同学想了解绵阳国防科技建设,其该去参观的研学基地是梓潼两弹城。1965年8月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内迁梓潼,在此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被称之为“两弹城“,有王淦昌旧居、将军楼、邓稼先旧居、大礼堂、两弹历程馆等景点。故D符合题意;ABC都与国防科技建设无关,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某同学想了解绵阳国防科技建设,其该去参观的研学基地是梓潼两弹城。
16.【答案】A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传统的水彩类型,《大闹天宫》是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这都说明中国的美术电影传承与发展了传统艺术,A项正确;这两部美术电影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是深受苏联影视艺术风格,排除B项;“注重强调阶级斗争”与题干主旨不符,在题干图文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拒绝学习西方文化”与题干主旨不符,在题干图文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电影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20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电影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相关史实。
17.【答案】【小题1】(1)特点: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沿海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内地工业产值;钢铁、煤炭、电力等重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轻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缓慢。意义: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原因:根据材料二“1956年和1958年定二五计划(1958-1962年)钢产量指标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钢产量指标出现变化的原因有炼钢水平的提高;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依据:土地改革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一五计划,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中共八大胜利召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取得了巨大成就。
(3)历程: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会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启示:综合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故答案为:
(1)特点:沿海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内地工业产值;钢铁、煤炭、电力等重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轻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缓慢。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原因:炼钢水平的提高;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依据:土地改革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中共八大胜利召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取得了巨大成就。
(3)历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会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启示: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小题2】
【解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五计划、国民经济调整。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五计划、国民经济调整相关知识。
18.【答案】根据“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可以拟定一个观点思想解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我国解放思想,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史实,进行阐释即可。具体论述为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严重束缚人们思想,社会变革。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的启动。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期。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由此可见,伟大的事业需要思想的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伟大的理论创新。
故答案为:
观点:思想解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述: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严重束缚人们思想,社会变革。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的启动。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期。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由此可见,伟大的事业需要思想的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伟大的理论创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思想解放与民族复兴的认识,重点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等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等知识。
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