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华阳学校2018-2019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华阳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灌阳期中)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C.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D.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2.(2017八上·新化期末)蚕吐丝在什么时期(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2016八上·岳池期中)想在一株菊花上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采用的方法是( )
A.嫁接 B.扦插 C.压条 D.分根
4.(2019八下·襄阳月考)鸡卵的那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
A.卵黄 B.胚盘 C.卵白 D.系带
5.(2018八上·仲恺月考)蜜蜂是典型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在花丛中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6.(2016八上·无棣期末)青蛙和鸭子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它们生殖发育的共同之处是( )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水中发育 D.变态发育
7.“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植物生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播种 D.压条
8.男生和女生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
A.阴茎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前列腺和卵巢 D.睾丸和子宫
9.(2017八下·老河口期中)小麦、青蛙和人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
A.卵细胞成熟时 B.精子成熟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种子或刚孵出小蝌蚪时
10.(2018八上·仲恺月考)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都要经历一个变声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 ( )
A.不过度滥用嗓子 B.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
C.避免着凉感冒 D.尽量减少参加体育活动
11.(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 )
A.蟋蟀 B.蝼蛄 C.螳螂 D.蝇
12.(2017八下·临沂期中)利用组织培养无法做到的是( )
A.利用茎尖培养,可以得到没有病毒的马铃薯
B.利用鳞片叶可以快速培育大量水仙花幼苗
C.把高秆小麦的高产优点和矮秆小麦抗倒伏的优点结合起来
D.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以得到烟草新品种
13.(2017·准格尔旗模拟)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B.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C.家蚕、蜜蜂、果蝇均为完全变态发育
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14.(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的是( )
A.成熟的卵细胞 B.神经细胞
C.受精卵 D.口腔上皮细胞
15.(2016·仙游模拟)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B)对无耳垂(b)是显性性状,有一对夫妇均无耳垂,则他们生出基因组成为Bb的子女的概率是( )
A.75% B.50% C.25% D.0
16.(2015八上·市南期末)下列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
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17.(2017八下·沧州期末)生物性状的表现与遗传物质有关,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遗传单位是( )
A.染色体 B.细胞 C.基因 D.细胞核
18.(2017八下·平顶山期末)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A.控制黑羊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黑羊的基因未消失但没有表现出来
C.白色是羊的隐性性状
D.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必为Aa
19.(2017八下·民勤期中)下列四组全为遗传病的是( )
A.苯丙酮尿症、红绿色盲、流行性感冒
B.红绿色盲、夜盲症、白化病
C.白化病、坏血病、后天性心脏病
D.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白化病
20.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A.会遗传但不会变异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21.(2017八下·罗山期中)玉米的白花苗是变异个体,在光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这种变异属于( )
A.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B.不利的可遗传变异
C.有利的不遗传变异 D.不利的不遗传变异
22.(2016·衡阳模拟)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12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
A.12对 B.12条 C.24对 D.6条
23.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D.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
24.(2018八上·仲恺月考)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隐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5.(2017八下·潮南期中)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遗传学依据是( )
A.减少显性遗传病的发生 B.避免基因数量的减少
C.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D.避免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27.(2015八上·临沭期末)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后来母亲通过手术做成了双眼皮.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28.(2018·广东)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胚盘—固定卵黄的位置
29.(2018·德州)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每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A.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30.(2016八上·滨州月考)下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B..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
C..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D..①②③ 都是无性生殖
31.(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不属于营养生殖的是( )
A.用秋海棠的叶繁殖后代 B.用花生的种子繁殖后代
C.用月季的茎繁殖后代 D.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
32.(2019八下·靖远月考)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飞蛾扑火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33.(2018八上·仲恺月考)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措施是 (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34.(2017八上·莒南期末)人类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H或h表示).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试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 )
A.HH、hh、25% B.Hh、Hh、25%
C.HH、hh、75% D.Hh、Hh、75%
35.(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将门出将子” D.“老鼠生儿打地洞”
36.(2017·锦州模拟)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 )
A.22+XY B.22对+XY C.22+X和22+Y D.22+X或22+Y
37.(2015八上·南安期末)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A.100% B.50% C.25% D.0%
38.(2017八下·富顺期中)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近亲结婚的后代是( )
A.易得传染病 B.一定得遗传病
C.成活率极低 D.得遗传病概率增大
39.(2019八下·仙游月考)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是( )
A.100% B.50% C.25% D.0
40.(2016八上·揭阳期中)下列能够正确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卵细胞→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1.(2018八上·灵璧月考)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作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
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
42.(2018八上·仲恺月考)无性生殖的主要特点是( )
A.简单
B.繁殖速度快,子体与母体根本没有差异
C.子代能产生更大的变化
D.对进化有利
43.(2018八上·仲恺月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
A.有性生殖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B.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C.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只是生殖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根本区别
44.(2018八上·黑龙江月考)植物园引进一株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
A.组织培养 B.种子繁殖 C.嫁接 D.扦插
二、综合题
45.(2018八上·仲恺月考)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则D可表示昆虫发育的 时期。
(2)家蚕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3)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该发育过程属于 。
46.(2018八上·仲恺月考)已知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佳佳对自己家庭眼睑的遗传进行了调查,父母基因型均为Aa。
(1)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佳佳是单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佳佳的基因型为 。
(2)佳佳是一个做过双眼皮手术的女生,成年后若与一双眼皮男子结婚, (填“可能”或“一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佳佳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男孩的概率为 。
(3)人的性别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佳佳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故选: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2.【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春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因此蚕吐丝在幼虫时期.
故选:B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同一株玫瑰植株上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颜色花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菊花植株上即可.故选:A
【分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4.【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鸡。
故答案为:B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5.【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幼虫没有翅,蛹不食不动;有2对翅,3对足的蜜蜂是成虫。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6.【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B青蛙和鸭子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B正确;
C、鸭子属于鸟类,在陆地上发育.C错误;
D、鸭子没有变态发育过程.D错误.
故选:B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有性生殖;鸭子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
7.【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植物生殖方式是扦插.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
8.【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解: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
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生殖器官,可结合人体的生殖器官图示及功能记性记忆,生殖器官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
9.【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植物的有性生殖;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小麦属于被子植物,属于有性生殖,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形成过程为: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胚芽发育在茎和叶.故小麦的发育起点为受精卵.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方式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将精子、卵细胞分别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小蝌蚪.可见青蛙的个体发育成点也是受精卵.
故选:C
【分析】小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受精卵发育成胚,故小麦的发育起点为受精卵.
青蛙的个体发育成点是受精卵.
10.【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出现变声现象,男女变声的过程约持续6—8个月,在此期间要避免大喊大叫,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着凉感冒,以免声带发生病变,声带位于呼吸道的喉部。
故答案为: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
11.【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BC、蟋蟀、螳螂、蝼蛄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符合题意。
D、蝇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两种发育形式的比较: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蝼蛄、蟋蟀、螳螂
12.【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A、利用茎尖培养,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得到没有病毒的马铃薯,A不符合题意;
B、鳞片叶快速培育大量水仙花优质种苗,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B不符合题意;
C、把高秆小麦的高产优点和矮秆小麦不容易倒伏的优点结合起来,属于遗传育种的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利用组织培养方式无法做到,C符合题意;
D、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在细胞分裂旺盛的时候,容易出现基因突变,可以得到烟草新品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3.【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解:真菌大多数是孢子繁殖,A正确;嫁接和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家蚕、蜜蜂、果蝇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边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边向子宫移动,D错误。
14.【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卵细胞是生殖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5.【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已知有耳垂(B)对无耳垂(b)是显性性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一对无耳垂的夫妇,夫妇双方产生的生殖细胞中都只含有基因b,其子女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不可能出现基因是Bb的个体.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玉米中出现白化苗、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不可遗传的变异.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概念和原因方面来切入.
17.【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一条染色体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
故选:C
18.【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表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则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
A、控制黑羊的基因并没有消失,但不表现,还会遗传下去,错误;B、控制黑羊的基因未消失但没有表现出来,正确;C、白色是羊的显性性状而不是隐性性状,错误.
D、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必为AA,而不是Aa,错误.
故选:B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交配”,则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则在子代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而且亲代是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19.【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A、苯丙酮尿症、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A错误;
B、红绿色盲、白化病属于遗传病,夜盲症是缺维生素A造成的,不属于遗传病,B错误;
C、白化病是遗传病,坏血病缺维生素C造成的,后天性心脏病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造成的,不属于遗传病,C错误;
D、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白化病都属于遗传病,D正确.
故选:D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色盲、白化病、先天性愚型病、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
20.【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故答案选D。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1.【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不易存活,所以属于不利变异,白化这一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属于可遗传变异.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变异的分类.
22.【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故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10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20条即10对.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某生物的受精卵细胞含12对染色体,因此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是12对.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核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细胞通过分裂新形成的细胞其染色体数和原细胞是相同的,这样才能保证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23.【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是豌豆粒的形状和颜色不同,是2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豌豆的黄粒与黑粒,或豌豆的圆粒与长粒,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是玉米和豌豆,是2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玉米的高茎与矮茎,或豌豆的高茎与矮茎,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番茄的颜色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是2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小麦的抗倒伏与不抗倒伏,或小麦的抗锈病与不抗锈病,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
24.【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决定的色素合成,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是环境对性状影响的结果。因此,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C
【分析】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蜥蜴的体色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表明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5.【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A正确;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正确;
C、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因此,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错误;
D、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确.
故选: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26.【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近亲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图是白化病的遗传图解:
可见近亲结婚隐性遗传病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27.【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假若用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则双眼皮父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AA或Aa,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也是aa,并且他的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母亲虽然通过手术做成了双眼皮,但她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因此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眼皮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即所生子女中,单眼皮和双眼皮的概率都是50%.
故选:B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8.【答案】D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卵壳起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B不符合题意;
C.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不符合题意;
D.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固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其中卵黄、胚盘、卵黄膜共同构成了一个卵细胞。
29.【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的生殖: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0.【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组织培养,②是嫁接,③压条。①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繁殖的速度很快,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但不能培育出植物新品种。②是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的营养生殖方式的一种,是人工营养繁殖,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③是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①组织培养,②嫁接,③压条都是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
3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草莓、马铃薯、落叶生根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无性繁殖的繁殖速度快,材料易得,能保持亲本性状的稳定,后代一般不会发生变异.选项ACD属于营养生殖,B 用花生的种子繁殖后代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2.【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符合题意。
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不符合题意。
C、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D、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1、昆虫的生殖: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和成虫。
2、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发育: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
3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优生起源于英国,意思为“健康遗传”.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现在优生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是控制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胎儿健康.目前,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
故答案为:D
【分析】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的根本措施.
34.【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由“现有一对夫妇均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可知:父母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组成是Hh,他们生的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hh,如图所示:
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75%.
故选:D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35.【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生物的遗传指的是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相似的现象,A、B、D属于生物的遗传。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6.【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人类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即22+X和22+Y.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了人类的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37.【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原因是由于精子有两种类型且比例为一比一,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50%.
故选:B.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38.【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后代得遗传病几率增大.据统计,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故选D
【分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几率增大,据此答题.
39.【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0。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40.【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故选:D.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结合生活中对蝌蚪、青蛙的观察及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行记忆.
41.【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没有蛹这个时期。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4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43.【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而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 有 性 生 殖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举 例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被子植物产生的种子、鸟类的繁殖等
44.【答案】A
【知识点】组织培养
【解析】【解答】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所以,要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繁殖,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A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相对容易,为科学和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此外还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从而获得更加健康的植株.
45.【答案】(1)卵
(2)D→A→B→C
(3)D→A→C;不完全变态发育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因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蛹期,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过蛹期,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则此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D可表示昆虫发育的卵(或受精卵)期。
(2)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图中C为家蚕的成虫,B为蛹,D为受精卵,A为幼虫,所以家蚕发育过程用途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
(3)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中C为蝗虫的成虫,D为受精卵,A为,所以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C,该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分析】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显著不同。例如:蛾、蝶、蝇、蚊、蜜蜂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个体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例如:蟑螂、蝗虫、蝉、蟋蟀、蝼蛄等.
46.【答案】(1)变异;aa
(2)可能;50%
(3)XY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因此,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佳佳是单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已知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佳佳是单眼皮,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控制佳佳单眼皮的基因是aa,佳佳成对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A,则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a。一个单眼皮的女子通过手术把眼皮改造成了双眼皮,而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还是aa,若与双眼皮男子结婚,双眼皮男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者Aa。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佳佳成年后若与一对眼皮男子结婚,可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是50%。因此,佳佳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男孩的概率为50%。
(3)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因此,佳佳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华阳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灌阳期中)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C.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D.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故选: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2.(2017八上·新化期末)蚕吐丝在什么时期(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春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因此蚕吐丝在幼虫时期.
故选:B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2016八上·岳池期中)想在一株菊花上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采用的方法是( )
A.嫁接 B.扦插 C.压条 D.分根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同一株玫瑰植株上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颜色花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菊花植株上即可.故选:A
【分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4.(2019八下·襄阳月考)鸡卵的那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
A.卵黄 B.胚盘 C.卵白 D.系带
【答案】B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鸡。
故答案为:B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5.(2018八上·仲恺月考)蜜蜂是典型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在花丛中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幼虫没有翅,蛹不食不动;有2对翅,3对足的蜜蜂是成虫。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6.(2016八上·无棣期末)青蛙和鸭子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它们生殖发育的共同之处是( )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水中发育 D.变态发育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B青蛙和鸭子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B正确;
C、鸭子属于鸟类,在陆地上发育.C错误;
D、鸭子没有变态发育过程.D错误.
故选:B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有性生殖;鸭子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
7.“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植物生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播种 D.压条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植物生殖方式是扦插.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
8.男生和女生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
A.阴茎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前列腺和卵巢 D.睾丸和子宫
【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解: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
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生殖器官,可结合人体的生殖器官图示及功能记性记忆,生殖器官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
9.(2017八下·老河口期中)小麦、青蛙和人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
A.卵细胞成熟时 B.精子成熟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种子或刚孵出小蝌蚪时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植物的有性生殖;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小麦属于被子植物,属于有性生殖,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形成过程为: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胚芽发育在茎和叶.故小麦的发育起点为受精卵.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方式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将精子、卵细胞分别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小蝌蚪.可见青蛙的个体发育成点也是受精卵.
故选:C
【分析】小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受精卵发育成胚,故小麦的发育起点为受精卵.
青蛙的个体发育成点是受精卵.
10.(2018八上·仲恺月考)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都要经历一个变声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 ( )
A.不过度滥用嗓子 B.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
C.避免着凉感冒 D.尽量减少参加体育活动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出现变声现象,男女变声的过程约持续6—8个月,在此期间要避免大喊大叫,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着凉感冒,以免声带发生病变,声带位于呼吸道的喉部。
故答案为: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
11.(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 )
A.蟋蟀 B.蝼蛄 C.螳螂 D.蝇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BC、蟋蟀、螳螂、蝼蛄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符合题意。
D、蝇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昆虫的两种发育形式的比较: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蝼蛄、蟋蟀、螳螂
12.(2017八下·临沂期中)利用组织培养无法做到的是( )
A.利用茎尖培养,可以得到没有病毒的马铃薯
B.利用鳞片叶可以快速培育大量水仙花幼苗
C.把高秆小麦的高产优点和矮秆小麦抗倒伏的优点结合起来
D.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以得到烟草新品种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A、利用茎尖培养,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得到没有病毒的马铃薯,A不符合题意;
B、鳞片叶快速培育大量水仙花优质种苗,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B不符合题意;
C、把高秆小麦的高产优点和矮秆小麦不容易倒伏的优点结合起来,属于遗传育种的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利用组织培养方式无法做到,C符合题意;
D、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在细胞分裂旺盛的时候,容易出现基因突变,可以得到烟草新品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3.(2017·准格尔旗模拟)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B.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C.家蚕、蜜蜂、果蝇均为完全变态发育
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解:真菌大多数是孢子繁殖,A正确;嫁接和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家蚕、蜜蜂、果蝇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边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边向子宫移动,D错误。
14.(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的是( )
A.成熟的卵细胞 B.神经细胞
C.受精卵 D.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卵细胞是生殖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5.(2016·仙游模拟)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B)对无耳垂(b)是显性性状,有一对夫妇均无耳垂,则他们生出基因组成为Bb的子女的概率是( )
A.75% B.50% C.25% D.0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已知有耳垂(B)对无耳垂(b)是显性性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一对无耳垂的夫妇,夫妇双方产生的生殖细胞中都只含有基因b,其子女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不可能出现基因是Bb的个体.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2015八上·市南期末)下列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
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玉米中出现白化苗、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不可遗传的变异.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概念和原因方面来切入.
17.(2017八下·沧州期末)生物性状的表现与遗传物质有关,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遗传单位是( )
A.染色体 B.细胞 C.基因 D.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一条染色体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
故选:C
18.(2017八下·平顶山期末)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A.控制黑羊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黑羊的基因未消失但没有表现出来
C.白色是羊的隐性性状
D.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必为Aa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表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则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
A、控制黑羊的基因并没有消失,但不表现,还会遗传下去,错误;B、控制黑羊的基因未消失但没有表现出来,正确;C、白色是羊的显性性状而不是隐性性状,错误.
D、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必为AA,而不是Aa,错误.
故选:B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基因组成为aa)交配”,则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则在子代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而且亲代是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19.(2017八下·民勤期中)下列四组全为遗传病的是( )
A.苯丙酮尿症、红绿色盲、流行性感冒
B.红绿色盲、夜盲症、白化病
C.白化病、坏血病、后天性心脏病
D.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白化病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A、苯丙酮尿症、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A错误;
B、红绿色盲、白化病属于遗传病,夜盲症是缺维生素A造成的,不属于遗传病,B错误;
C、白化病是遗传病,坏血病缺维生素C造成的,后天性心脏病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造成的,不属于遗传病,C错误;
D、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白化病都属于遗传病,D正确.
故选:D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色盲、白化病、先天性愚型病、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
20.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A.会遗传但不会变异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故答案选D。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1.(2017八下·罗山期中)玉米的白花苗是变异个体,在光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这种变异属于( )
A.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B.不利的可遗传变异
C.有利的不遗传变异 D.不利的不遗传变异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不易存活,所以属于不利变异,白化这一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属于可遗传变异.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变异的分类.
22.(2016·衡阳模拟)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12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
A.12对 B.12条 C.24对 D.6条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故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10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20条即10对.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某生物的受精卵细胞含12对染色体,因此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是12对.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核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细胞通过分裂新形成的细胞其染色体数和原细胞是相同的,这样才能保证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23.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D.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是豌豆粒的形状和颜色不同,是2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豌豆的黄粒与黑粒,或豌豆的圆粒与长粒,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是玉米和豌豆,是2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玉米的高茎与矮茎,或豌豆的高茎与矮茎,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番茄的颜色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是2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小麦的抗倒伏与不抗倒伏,或小麦的抗锈病与不抗锈病,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
24.(2018八上·仲恺月考)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隐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决定的色素合成,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是环境对性状影响的结果。因此,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C
【分析】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蜥蜴的体色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表明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5.(2017八下·潮南期中)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A正确;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正确;
C、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因此,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错误;
D、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确.
故选: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2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遗传学依据是( )
A.减少显性遗传病的发生 B.避免基因数量的减少
C.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D.避免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近亲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图是白化病的遗传图解:
可见近亲结婚隐性遗传病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27.(2015八上·临沭期末)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后来母亲通过手术做成了双眼皮.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假若用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则双眼皮父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AA或Aa,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也是aa,并且他的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母亲虽然通过手术做成了双眼皮,但她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因此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眼皮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即所生子女中,单眼皮和双眼皮的概率都是50%.
故选:B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8.(2018·广东)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胚盘—固定卵黄的位置
【答案】D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卵壳起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B不符合题意;
C.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不符合题意;
D.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固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其中卵黄、胚盘、卵黄膜共同构成了一个卵细胞。
29.(2018·德州)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每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A.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的生殖: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0.(2016八上·滨州月考)下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B..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
C..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D..①②③ 都是无性生殖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组织培养,②是嫁接,③压条。①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繁殖的速度很快,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但不能培育出植物新品种。②是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的营养生殖方式的一种,是人工营养繁殖,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③是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①组织培养,②嫁接,③压条都是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
31.(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不属于营养生殖的是( )
A.用秋海棠的叶繁殖后代 B.用花生的种子繁殖后代
C.用月季的茎繁殖后代 D.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草莓、马铃薯、落叶生根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无性繁殖的繁殖速度快,材料易得,能保持亲本性状的稳定,后代一般不会发生变异.选项ACD属于营养生殖,B 用花生的种子繁殖后代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2.(2019八下·靖远月考)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飞蛾扑火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符合题意。
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不符合题意。
C、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D、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1、昆虫的生殖: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和成虫。
2、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发育: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
33.(2018八上·仲恺月考)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措施是 (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优生起源于英国,意思为“健康遗传”.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现在优生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是控制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胎儿健康.目前,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
故答案为:D
【分析】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的根本措施.
34.(2017八上·莒南期末)人类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H或h表示).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试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 )
A.HH、hh、25% B.Hh、Hh、25%
C.HH、hh、75% D.Hh、Hh、75%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由“现有一对夫妇均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可知:父母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组成是Hh,他们生的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hh,如图所示:
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75%.
故选:D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35.(2018八上·仲恺月考)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将门出将子” D.“老鼠生儿打地洞”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生物的遗传指的是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相似的现象,A、B、D属于生物的遗传。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6.(2017·锦州模拟)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 )
A.22+XY B.22对+XY C.22+X和22+Y D.22+X或22+Y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人类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即22+X和22+Y.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了人类的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37.(2015八上·南安期末)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A.100% B.50% C.25% D.0%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原因是由于精子有两种类型且比例为一比一,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50%.
故选:B.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38.(2017八下·富顺期中)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近亲结婚的后代是( )
A.易得传染病 B.一定得遗传病
C.成活率极低 D.得遗传病概率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后代得遗传病几率增大.据统计,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故选D
【分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几率增大,据此答题.
39.(2019八下·仙游月考)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是( )
A.100% B.50% C.25% D.0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0。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40.(2016八上·揭阳期中)下列能够正确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卵细胞→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故选:D.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结合生活中对蝌蚪、青蛙的观察及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行记忆.
41.(2018八上·灵璧月考)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作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
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没有蛹这个时期。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42.(2018八上·仲恺月考)无性生殖的主要特点是( )
A.简单
B.繁殖速度快,子体与母体根本没有差异
C.子代能产生更大的变化
D.对进化有利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43.(2018八上·仲恺月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
A.有性生殖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B.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C.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只是生殖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根本区别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而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 有 性 生 殖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举 例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被子植物产生的种子、鸟类的繁殖等
44.(2018八上·黑龙江月考)植物园引进一株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
A.组织培养 B.种子繁殖 C.嫁接 D.扦插
【答案】A
【知识点】组织培养
【解析】【解答】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所以,要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繁殖,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组织培养。
故答案为:A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相对容易,为科学和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此外还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从而获得更加健康的植株.
二、综合题
45.(2018八上·仲恺月考)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则D可表示昆虫发育的 时期。
(2)家蚕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3)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该发育过程属于 。
【答案】(1)卵
(2)D→A→B→C
(3)D→A→C;不完全变态发育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因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蛹期,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过蛹期,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则此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D可表示昆虫发育的卵(或受精卵)期。
(2)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图中C为家蚕的成虫,B为蛹,D为受精卵,A为幼虫,所以家蚕发育过程用途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
(3)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中C为蝗虫的成虫,D为受精卵,A为,所以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C,该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分析】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显著不同。例如:蛾、蝶、蝇、蚊、蜜蜂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个体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例如:蟑螂、蝗虫、蝉、蟋蟀、蝼蛄等.
46.(2018八上·仲恺月考)已知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佳佳对自己家庭眼睑的遗传进行了调查,父母基因型均为Aa。
(1)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佳佳是单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佳佳的基因型为 。
(2)佳佳是一个做过双眼皮手术的女生,成年后若与一双眼皮男子结婚, (填“可能”或“一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佳佳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男孩的概率为 。
(3)人的性别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佳佳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
【答案】(1)变异;aa
(2)可能;50%
(3)XY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因此,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佳佳是单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已知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佳佳是单眼皮,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控制佳佳单眼皮的基因是aa,佳佳成对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A,则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a。一个单眼皮的女子通过手术把眼皮改造成了双眼皮,而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还是aa,若与双眼皮男子结婚,双眼皮男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者Aa。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佳佳成年后若与一对眼皮男子结婚,可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是50%。因此,佳佳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男孩的概率为50%。
(3)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因此,佳佳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