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场共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题,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对应的位置)
1.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 )
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 B.设立烟局,严令鸦片商按要求开展经营
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 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
A.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全面灾难
C.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4.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5.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
A.1853年,太平军相继开展北伐和西征,并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B.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保卫安庆,安庆陷落
D.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6.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江南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福建舰”这是我国完全自主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为建设强大海上作战力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回顾历史,我国的近代化海军始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7.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8.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9.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②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10.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完全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中国香港的占领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北洋政府政权风雨飘摇
12.《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A.同盟会 B.义和拳 C.光复会 D.国民党
13.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以来,政治、社会上的种种腐败,比前清更甚。”造成此局面的主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清帝退位 D.孙中山继续革命
15.陈独秀曾说:“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为启发“民智”,陈独秀主张(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C.模仿西方政治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16.如图是小明同学对某主题的归纳,空白处内容应为( )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17.“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0多年前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 )
A.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
B.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8.“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19.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
A.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旧民主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20.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转折点
C.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二、材料题(21题10分,22题15分,23题15分,共40分)
21.180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10分)
【屈辱见证】
材料一:
(1)图①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1分)制造图②惨景的强盗是哪两个国家?(2分)图③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1分)
材料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追根溯源,钓鱼岛问题源于哪一场侵略战争?(1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顽强抗争】
材料三:
(3)上面两位历史人物都是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左宗棠为收复国土,命人抬棺上阵,最终成功收复了哪里?(1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1分)
(4)请你就上述材料的探究拟定一个主题。(1分)
22.实现“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归纳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1分)它的创办源于哪一场运动?(1分)这场运动有何积极影响?(2分)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1分)梁启超的观点代表了哪一阶级哪一派别的主张?(2分)材料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2分)图一的事件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该革命有何重要意义?至少列举2点(2分)
(4)结合上述材料的探究,请你谈谈,当前我国在实现强国的道路上有哪些启示?(2分)
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奋斗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先后产生于哪些企业?(2分)材料中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快速增长,这为伟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什么条件?(1分)
材料二: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扰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与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编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开始?(1分)结合所学知识,该运动的爆发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材料三:广泛开展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简史》
(3)五四运动后期宣传的哪一思想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分)谁最早开始宣传这一思想?(1分)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2分)
材料四:“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4)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1分)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2分)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感想?(2分)
八年级历史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题,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对应的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A D B B C D D C A B A D C C A D A
二、材料题(21题10分,22题15分,23题15分,共40分)
21.(10分)
(1)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1分);英国、法国(2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2)甲午中日战争(1分);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3)新疆(1分);英勇无畏、爱国精神(任达一点得1分)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2.(15分)
(1)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分);洋务运动(1分)
影响: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地位)。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答到两点得2分)
(2)关键:变革封建官制。(1分);资产阶级(1分),维新派(1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分)
(3)武昌起义(1分) 清帝退位(1分) 三民主义(1分)
意义: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写出2点得2分)
(4)向先进国家学习,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视技术创新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3.(15分)
(1)外国在华企业、洋务运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任写两个得2分);阶级基础(1分)
(2)新文化运动(1分);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民主与科学得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答出两点得2分);
(3)马克思主义(1分);李大钊(1分)忧国忧民、乐于奉献的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等(任答2点,即可得2分);
(4)中共一大(1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