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咸阳市秦都区马庄中学二模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右图是《汉代讲经图》画像砖。该文物可用于佐证汉朝时期
) (
A.国家统一
B.经济繁荣
) (
C.儒学兴盛
D.盐铁官营
) (
2.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关于宋代经济描述正确的有
)
①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②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③货币交易量增长,“交子”最早在临安出现
④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郑和的随行官员对途经国家的地理位置、港口、社会风貌和气候物产等做了详细的记述。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打破了东西方隔绝状态 B.开创了亚欧海上交通要道
C.增强了明朝的国家实力 D.增进了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4.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下列口号最能反映这一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下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中共二大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八七会议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①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西柏坡会议 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这里的“时代最强音”是
A.宣传爱国救亡 B.批判封建礼教 C.实现民主共和 D.弘扬民族文化
7.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这体现了当时我国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重点培养建设人才
C.各行业稳定协调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8.根据下列图片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极格局
C.改革开放的历程 D.外交事业发展
9.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
A.手工工场 B.庄园 C.租地农场 D.城市
10.15世纪后期,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催生出众多彪炳史册的文学家和艺术巨匠。下列人物与其代表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①但丁——《神曲》 ②拉斐尔——《最后的晚餐》
③达·芬奇——《蒙娜丽莎》 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上
A.①独立战争②彼得一世改革 B.①南北战争②彼得一世改革
C.①南北战争②俄国1861年改革 D.①独立战争②俄国1861年改革
12.列宁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列宁强调了新经济政策
A.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 B.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思路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第二部分(非选择 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形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材料一图A中,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①处 ,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1分)唐太宗时,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1分)图B中②处民族政权与唐朝和亲,唐太宗将 嫁给松赞干布。(1分)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 。(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代治理西北边疆的史实。(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2分)
14.(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世纪中期起,英国已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1662年成立了欧洲第一个正式科学研究机构英国皇家学会,1665年出版了科学技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并从事机械装置和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进。
——摘编自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从科技角度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动力机械的发明”。(1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19世纪末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的所有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没有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的突破,就不可能带动相应的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的兴起。……股份公司适应扩大企业规模的需要迅速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适应需要而出现。
——摘编自周有光《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2分)
材料三: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利用其他大国及其科技与教育事业受到削弱,一时难以与美国展开有力竞争的良机, 投入巨额资金,大力组织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实施重大的科技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发展迅猛,取得大量重要科技成果,如核物理和原子弹技术,电子计算机等。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科技在世界上跃居首位,确立科技优势。——摘编自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
)
②根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战争的相互关系。(2分)根据材料三文字,概括二战后美国确立科技优势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四:近代以来,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产生了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等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2分)“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2分)
15.(15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革命实践】
材料一:
(
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丁俊
萍《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史》
) (
1927年10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毛泽东率领工农
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原则。
1927年到
1930年
在各革命根据地内,中共带领人民积极筹建
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1930年
毛泽东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
金召开。
)
(1)材料一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道路 (2分)根据材料一表格,概括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式。(2分)
【理论发展】
材料二:
(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这个决议和毛泽东在会后所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成为中共的政治路线转变的标志。……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问题。——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等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变化。(1分)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因素。(1分)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有何意义 (2分)
【初步探索】
材料三:
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
(
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就是提高农民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其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摘编自
《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
) (
合作的决议(草案)
》
(1951年12月)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初党中央提倡农业集体化的原因。(2分)指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2分)
【中国特色】
材料四: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 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 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我们长期总结 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报告 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 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 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的报告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走自己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1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2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1 . C 2. B 3. D 4. C 5. B 6. A 7. A 8. D 9. B. 10. D
11. C 12. B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1)洛阳;(1分)开明;(1分)文成公主;(1分)法兰克王国。(1分)
(2)特点:统治者高度重视;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设置行政机构管辖。(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史实:康熙帝三次亲征,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妥善安置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认识:民族间的交融与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4.(11分)(1)原因: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科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刊物的推动;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发明:改良蒸汽机。(符合题意即可得1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特点: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密切联系;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大量新型工业部门兴起;出现垄断组织。(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2分)
②相互关系:原子弹的投放,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科技会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催化剂,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创新和进步。(答出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原因:其他大国的科技与教育事业受到削弱,难以与美国竞争;政府的巨额投资和大力组织;美国科技发展迅猛,取得大量重要的科技成果。(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3)时代:信息时代。(2分)看法:正面: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负面: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战争对人类的破坏越来越大;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15.(15分)(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方式: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召开革命会议;撰写文章;建立人民政权。(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2)变化: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分)意义: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分)
(3)原因:个体小农经济分散性阻碍了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的需要。(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道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4)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分)认识:是在老一辈革命家和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核心的持续探索中形成的;目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道路自信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