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专题:05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专题:05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南岳期中)建立元首制,掌握罗马最高权力,建立罗马帝国的是(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2.(2022九上·潮安期中)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帝国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3.(2022·常州)《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成果。它诞生于( )
A.伯里克利主玫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查士丁尼执政时期 D.查理曼帝国时期
4.(2022九下·开封月考)下列文明成果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十二铜表法》 D.楔形文字
5.(2022·宝鸡模拟)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历史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建立共和国 ②称霸地中海 ③凯撒夺政权 ④建立大帝国 ⑤征服意大利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6.(2022·恩施模拟)古罗马历史展现了欧洲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辉煌。如图中古罗马的历史事件中,①和③分别代表( )
A.屋A.大维首创“元首制”、凯撒进攻罗马城
B.罗马共和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C.罗马共和国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
D.凯撒进攻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
7.(2022·长春模拟)近现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19世纪初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这段话主要是在论述罗马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D.性质
8.(2022·凤县模拟)有人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B.罗马帝国不断进行对外扩张
C.基督教征服了世界
D.罗马法是近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法律基础,影响深远
9.下面呈现了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学习的提纲。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内容是( )
1.元老院的职权
2.称霸地中海地区
3.斯巴达克起义
A.查理曼帝国的兴衰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罗马帝国的兴衰 D.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10.(2021九上·克东期末)公元2世纪,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这里的“帝国”指的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东罗马帝国
11.(2022九上·西青期中)世界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B.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古代希腊——《荷马史诗》
D.古代罗马——《一千零一夜》
12.(2022九上·汽开区月考)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是( )
A.凯撒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B.地中海成为了国家的“内湖”
C.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D.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
13.(2022九上·莆田月考)与“台伯河畔”“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习内容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14.(2022九下·和平开学考)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哪一个国家的内湖( )
A.波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15.(2022九上·潢川月考)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是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
B.《十二铜表法》是一部代表平民利益的法律
C.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16.(2022·铜仁)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
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17.(2022·烟台)据下面的示意图推断,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18.(2021九上·东源期末)下表为古罗马时期的相关立法。据表可知( )
类别 内容
水道立法 损害水道者、偷水者等要受制裁
排污立法 洗羊毛活动必须在城外进行
下水道立法 禁止邻人使用暴力阻止下水道清扫和修理
医疗卫生立法 赋予外国医生罗马市民权
A.罗马法注重保护公共利益 B.罗马的公民权不断扩大
C.罗马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D.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完备
19.(2022九上·福田期中)公元前 2 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 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 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 )
A.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B.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C.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D.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
20.(2022九上·西青期中)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这表明( )
A.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B.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
C.它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D.它推翻了罗马奴隶制政权
21.(2022·南关一模)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22.(2022九上·荣县月考)下列古罗马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罗马帝国建立 ③进入黄金时期 ④称霸地中海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23.(2022九上·芜湖期中)随着接二连三的争霸与扩张战争的进行,罗马的统治疆域扩大,殖民城市的增多,臣民数量的递增,逐渐形成了能够适用于罗马统治疆域内一切臣民的(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经济法
24.(2022九下·岚山开学考)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保民官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25.小米在家欣赏一部反映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影视剧中,发现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请你帮他指出来( )
A.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 B.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C.公元前2世纪,征服了东地中海 D.公元前2世纪演变成帝国
26.(2022九上·海南)《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将宫廷或穆什钦努(自由民)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则应缴纳300阿可罚金,如奴隶则为150阿司罚金”这表明二者都( )
A.主张社会公平至上 B.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体现了契约的精神
27.(2022九上·石碣月考)他独揽了罗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他被尊为“奥古斯都”,他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此人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克洛维 D.查士丁尼
28.(2022九下·江油开学考)下表是罗马帝国全年娱乐活动日的统计,这一现象对帝国产生的影响是( )
时间 娱乐日天数 活动类型及开支
1世纪 66天 斗兽、奴隶角斗、赛车、戏剧等皆由国库开支
2世纪 123天
4世纪 175天
A.扩大了帝国的影响力 B.促进罗马帝国的发展
C.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 D.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29.(2022·绥化)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30.(2022·越秀一模)下图是古代某国的扩张示意图,公元2世纪,该国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图达到最大,该国是( )
A.古埃及 B.古希胎 C.罗马帝国 D.古巴比伦
二、材料分析题
31.(2021九上·江油期末)阅读下表的内容,回答问题。
名称 历史状况
古希腊 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欧洲最早出现奴隶制文明—爱琴文明,希腊历史从此开始。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繁荣时期,奴隶制充分发展,奴隶劳动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绝大多数城邦实现了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
古罗马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末,通过不断征服与扩张,罗马共和国获得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共和国时期,罗马继承希腊文化的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
以下表述中,属于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写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写B;属于上表信息中没有涉及的,请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写C。
(1)古希腊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2)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3)古罗马继承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使欧洲奴隶制文明更加辉煌。
(4)罗马共和国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5)罗马公民没有雅典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多。
32.(2022九上·榆林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棚《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
起义虽遭失败,其影响于罗马社会的威力却大于当时任何社会阶层的活动。它对奴隶制的打击与震撼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隶农制的剥削形式逐渐增多起来……客观上也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的历史转变。 ——摘编自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
材料三:
3世纪中期爆发的巴高达运动,虽被镇压,但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4世纪末,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个帝国。
(1)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及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73年爆发的奴隶起义”的领导者。并简述此次“起义”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图片人物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他是谁?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33.(2022九上·萍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驱逐了前国王暴君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结束了王政时代,建立了★★★★。成为典型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颁布法律,稳定内政。
材料三: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一图中雕塑与哪一个国家的起源有关?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的内容。它颁布了什么重要法律
(3)材料三中的“帝国”的建立者是谁?该帝国与中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通道叫什么?
34.(2022九上·高州月考)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罗马发展史时间轴
材料三: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民大会在希腊城邦雅典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图C中的什么人能够从图B漫画《通途》中进入公民大会会场?依据图C,分析雅典政治的局限性。
(2)材料二的时间轴补充完整。
A. 的建立B. 起义C.罗马帝国的 时期D. 灭亡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
(4)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35.(2021九上·永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片是哪一大河流域的文明代表?“公民大会会场”体现了雅典哪一政治制度?
(2)分别写出“亚历山大的东征”“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在“突破相互孤立隔绝”方面产生的影响。
(3)写出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一例。
(4)你对世界古代文明有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故C符合题意;
伯里克利故古希腊政治家,凯撒、斯巴达克是罗马共和国的代表人物,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题干中第一则材料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了基督教的诞生与传播;第二则材料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了拉丁文的传播;第三则材料表明东罗马帝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与传播起到过积极作用。三者都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D符合题意;
题干中的“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帝国起源问题,故A不是从读书笔记中得出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与读书笔记的“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不符,B不符合题意;
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在题干“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罗马帝国的兴衰,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公元前450年左右,即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选项B符合题意;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是公元前前495-前429;查士丁尼执政时期是527年到565年;查理曼帝国时期是公元742-公元814年,故AC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罗马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种姓制度和阿拉伯数字都是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它们都属于大河文明。《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属于海洋文明,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海洋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罗马。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6.【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随后罗马又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公元前73年,罗马发生斯巴达克起义,在它的打击下,共和国进一步衰落,为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控制元老院,后被刺杀。公元前31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历史。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7.【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据“近现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19世纪初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可知,这段话主要是在论述罗马法的影响。选项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罗马帝国不断侵略扩展,建立起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通过罗马法维系了帝国统治,罗马法也是近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法律基础,影响深远,“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元老院的职权2.称霸地中海地区3.斯巴达克起义”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内容与罗马共和国有关,如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B符合题意;
查理曼帝国的兴衰与题干无关,排除A;
罗马共和国后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C;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与题干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罗马共和国的发展过程即可作答。
10.【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帝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罗马帝国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A 项正确;
波斯帝国在公元2世纪已经灭亡,排除 B 项;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排除 C 项;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后称拜占庭帝国,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
11.【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选项D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ABC都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千零一夜》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此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B符合题意;
为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来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这时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A;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在它的打击下,共和国进一步衰落,排除C。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掌握罗马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13.【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公元前29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排除ABC,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4.【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文明兴起于西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半岛,并逐渐向外扩张,建立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D项正确;
波斯帝国没有完全包围地中海,排除A;
拜占庭帝国与七世纪中期达到极盛,此帝国恢复了原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但帝国主要生存于巴尔干半岛和现在土耳其所组成的领土,没有完全包围地中海,排除B;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的国王,与公元前334年东征,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没有完全包围地中海,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知识。难度适中,掌握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要对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要有所掌握。
15.【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题目给出的图片所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D符合题意:
A,罗马法包括罗马帝国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A不符合题意;
B,《十二铜表法》代表的是贵族的利益,B不符合题意;
C,公民法不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16.【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希腊的城邦;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紧邻地中海,其中的爱琴海地区是古代希腊文明的起源地,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识记这些文明产生的地域。
17.【答案】B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B符合题意;
《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A不符合题意;
《查士丁尼法典》 是拜占庭帝国时期查士丁尼颁布的法典,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C不符合题意;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罗马法制建设,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8.【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表格中罗列的水道、排污、下水道和医疗卫生都涉及到公共利益,关于这些方面的立法说明注重保护公共利益,故选 A ;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不能体现罗马公民权的扩大,排除 B ;
医疗卫生明显与环境保护无关,排除 C ;
根据这几个领域的立法并不能说明罗马法的体系完备,排除 D 。
故答案为A。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19.【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征服希腊并从希腊带回的人质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物,这些人质到达罗马后,对罗马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必然导致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故B符合题意。ACD在题干中未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20.【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克起义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大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A符合题意;
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
此时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C;
斯巴达克起义没有推翻罗马奴隶制政权,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斯巴达克起义的爆发时间、地位与意义。
21.【答案】B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十二铜表法》的地位。
22.【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①④②③正确,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矛盾错综复杂,再加上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不统一,所以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整。由此逐渐形成了万民法。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题目考查了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24.【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并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陪审法庭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司法机构,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公民大会,不符合题意;
B.保民官,不符合题意;
C.陪审法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识记。
25.【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A项,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成立。故A项与史实相符;
B项,结合所学知识,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故B项与史实相符;
C项,公元前2世纪,征服了东地中海,故C项与史实相符;
D项,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结束了,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故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6.【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自由民将宫廷或穆什钦努(自由民)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如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则应缴纳300阿可罚金,如奴隶则为150阿司罚金",可见《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由此得出两者实际上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符合题意;
两者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并不是体现社会公平至上,也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权力,排除AB;
题干反映的不是契约精神,而是两部法律文献都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难度适中,熟练掌握《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选项即可作答。
27.【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独揽了罗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称为元首。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这标志着罗马已从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他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屋大维的相关史实。
28.【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罗马帝国全年娱乐活动日越来越长,而且活动的开支全由国库承担,这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罗马统治者的腐朽,奢侈享乐,开支庞大,逐步导致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ABC三项和题干表格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是题干表格现象对帝国产生的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29.【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时,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波斯帝国,不符合题意;
C.查理曼帝国,不符合题意;
D.阿拉伯帝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牢记即可顺利回答。
30.【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A.古埃及,不符合题意;
B.古希腊,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示意图显示的就是罗马帝国2世纪的版图,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古巴比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还有示意图,看懂示意图,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31.【答案】(1)B
(2)A
(3)A
(4)C
(5)C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1)从题干信息:前2000年左右,在欧洲最早出现奴隶制文明﹣﹣爱琴文明,希腊历史从此开始…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最早出现奴隶制文明的国家,而非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故此题答案为: B 。
(2)此题从表格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从题干: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可知,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正确。故此题答案为: A 。
(3)此题从表格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从题干:共和国时期,继承希腊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可知,古罗马传承古希腊文化传统,使欧洲奴隶制文明更加辉煌正确。故此题答案为: A 。
(4)阅读题文图表信息可知,题文图表主要讲述了古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涉及到布匿战争,因此罗马共和国通过布匿战争的胜利,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不能从材料中获得。故此题答案为: C 。
(5)阅读题文图表内容可知,图表主要阐述了二个问题,一是古希腊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二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涉及到二者公民政治权力的对比,因此罗马公民没有雅典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多不能从材料中获得。故此题答案为: C 。
故答案为:
(1) B 。
(2) A 。
(3) A 。
(4) C 。
(5)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所有结论和判断必须以表格中的表述内容为依据,不能靠自身知识储备判断,要论从史出。
32.【答案】(1)时间:公元前509年。背景: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平民的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领导者:斯巴达克。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制,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有所变化;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使其进一步衰落;客观上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
(3)人物:屋大维。原因: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并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是: 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 , 法律被贵族垄断 , 贵族的专横激起平民的反抗 , 要求制定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3年爆发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巴达克起义, 沉重打击了奴隶制 , 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有所变化 ; 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使其进一步衰落; 客观上有助于帝制 取代共和制度 ;
(3)依据材料三信息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屋大维;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包括: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并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故答案为:(1)时间:公元前509年。背景: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平民的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领导者:斯巴达克。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制,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有所变化;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使其进一步衰落;客观上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
(3)人物:屋大维。原因: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并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第一问,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课本基础知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其中的时间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相结合进行分析回答,注意两者相结合回答起来才完整。
33.【答案】(1)罗马城邦。
(2)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
(3)屋大维;丝绸之路。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用狼奶救活了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长大后,兄弟二人得知了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新城被命名为“罗马”。题干图片中的雕塑和罗马城邦的起源有关。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因此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3)据所学知,黄金时期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故答案为:(1)罗马城邦。
(2)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
(3)屋大维;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故罗马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基础知识。
34.【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罗马共和国;斯巴达克;黄金时期;西罗马帝国
(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宇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根据所学知识,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因此能进入公民大会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
局限性:由图C可知,雅典城邦中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雅典民主局限性为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结合时间轴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故A是罗马共和国;B是斯巴达克;C是黄金时期;D是西罗马帝国。
(3)名称:根据材料“公元前450年左右”、“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十二铜表法》。
评价:根据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民主与法制建设对社会的作用角度回答,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故答案为:(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A是罗马共和国;B是斯巴达克;C是黄金时期;D是西罗马帝国。
(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35.【答案】(1)尼罗河;民主政治制度(奴隶制民主政治)。
(2)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万民法。经济法。《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世界古代文明使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世界古代文明使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世界古代文明使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古代文明是多样的、广泛的;我们要传承世界古代文明;战争会促进文明交融的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可知,图一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最高权力机构。
(2)根据所学可知,在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阿拉伯帝国的征服的过程中伊斯兰教向外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法律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东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继任国王后,组织编集了《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不同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不同特征的文明,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古代文明使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从古代文明的影响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使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要传承世界古代文明,从文明的交流角度来说,战争客观上会促进文明交融的等。
故答案为:
(1) 尼罗河;民主政治制度(奴隶制民主政治)。
(2)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万民法。经济法。《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 世界古代文明使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世界古代文明使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世界古代文明使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古代文明是多样的、广泛的;我们要传承世界古代文明;战争会促进文明交融的等。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专题:05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南岳期中)建立元首制,掌握罗马最高权力,建立罗马帝国的是(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故C符合题意;
伯里克利故古希腊政治家,凯撒、斯巴达克是罗马共和国的代表人物,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2022九上·潮安期中)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帝国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题干中第一则材料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了基督教的诞生与传播;第二则材料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了拉丁文的传播;第三则材料表明东罗马帝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与传播起到过积极作用。三者都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D符合题意;
题干中的“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帝国起源问题,故A不是从读书笔记中得出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与读书笔记的“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不符,B不符合题意;
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在题干“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罗马帝国的兴衰,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2022·常州)《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成果。它诞生于( )
A.伯里克利主玫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查士丁尼执政时期 D.查理曼帝国时期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公元前450年左右,即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选项B符合题意;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是公元前前495-前429;查士丁尼执政时期是527年到565年;查理曼帝国时期是公元742-公元814年,故AC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罗马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相关史实。
4.(2022九下·开封月考)下列文明成果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十二铜表法》 D.楔形文字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种姓制度和阿拉伯数字都是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它们都属于大河文明。《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属于海洋文明,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海洋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相关知识。
5.(2022·宝鸡模拟)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历史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建立共和国 ②称霸地中海 ③凯撒夺政权 ④建立大帝国 ⑤征服意大利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罗马。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6.(2022·恩施模拟)古罗马历史展现了欧洲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辉煌。如图中古罗马的历史事件中,①和③分别代表( )
A.屋A.大维首创“元首制”、凯撒进攻罗马城
B.罗马共和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C.罗马共和国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
D.凯撒进攻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随后罗马又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公元前73年,罗马发生斯巴达克起义,在它的打击下,共和国进一步衰落,为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控制元老院,后被刺杀。公元前31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历史。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7.(2022·长春模拟)近现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19世纪初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这段话主要是在论述罗马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D.性质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据“近现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19世纪初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可知,这段话主要是在论述罗马法的影响。选项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2·凤县模拟)有人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B.罗马帝国不断进行对外扩张
C.基督教征服了世界
D.罗马法是近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法律基础,影响深远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罗马帝国不断侵略扩展,建立起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通过罗马法维系了帝国统治,罗马法也是近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法律基础,影响深远,“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9.下面呈现了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学习的提纲。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内容是( )
1.元老院的职权
2.称霸地中海地区
3.斯巴达克起义
A.查理曼帝国的兴衰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罗马帝国的兴衰 D.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元老院的职权2.称霸地中海地区3.斯巴达克起义”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内容与罗马共和国有关,如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B符合题意;
查理曼帝国的兴衰与题干无关,排除A;
罗马共和国后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C;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与题干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罗马共和国的发展过程即可作答。
10.(2021九上·克东期末)公元2世纪,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这里的“帝国”指的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东罗马帝国
【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帝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罗马帝国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A 项正确;
波斯帝国在公元2世纪已经灭亡,排除 B 项;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排除 C 项;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后称拜占庭帝国,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
11.(2022九上·西青期中)世界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B.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古代希腊——《荷马史诗》
D.古代罗马——《一千零一夜》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选项D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ABC都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千零一夜》的相关史实。
12.(2022九上·汽开区月考)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是( )
A.凯撒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B.地中海成为了国家的“内湖”
C.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D.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此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B符合题意;
为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来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这时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A;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在它的打击下,共和国进一步衰落,排除C。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掌握罗马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13.(2022九上·莆田月考)与“台伯河畔”“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习内容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公元前29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排除ABC,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4.(2022九下·和平开学考)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哪一个国家的内湖( )
A.波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文明兴起于西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半岛,并逐渐向外扩张,建立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D项正确;
波斯帝国没有完全包围地中海,排除A;
拜占庭帝国与七世纪中期达到极盛,此帝国恢复了原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但帝国主要生存于巴尔干半岛和现在土耳其所组成的领土,没有完全包围地中海,排除B;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的国王,与公元前334年东征,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没有完全包围地中海,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知识。难度适中,掌握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要对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要有所掌握。
15.(2022九上·潢川月考)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是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
B.《十二铜表法》是一部代表平民利益的法律
C.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题目给出的图片所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D符合题意:
A,罗马法包括罗马帝国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A不符合题意;
B,《十二铜表法》代表的是贵族的利益,B不符合题意;
C,公民法不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16.(2022·铜仁)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
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希腊的城邦;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紧邻地中海,其中的爱琴海地区是古代希腊文明的起源地,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识记这些文明产生的地域。
17.(2022·烟台)据下面的示意图推断,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B符合题意;
《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A不符合题意;
《查士丁尼法典》 是拜占庭帝国时期查士丁尼颁布的法典,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C不符合题意;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罗马法制建设,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8.(2021九上·东源期末)下表为古罗马时期的相关立法。据表可知( )
类别 内容
水道立法 损害水道者、偷水者等要受制裁
排污立法 洗羊毛活动必须在城外进行
下水道立法 禁止邻人使用暴力阻止下水道清扫和修理
医疗卫生立法 赋予外国医生罗马市民权
A.罗马法注重保护公共利益 B.罗马的公民权不断扩大
C.罗马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D.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完备
【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表格中罗列的水道、排污、下水道和医疗卫生都涉及到公共利益,关于这些方面的立法说明注重保护公共利益,故选 A ;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不能体现罗马公民权的扩大,排除 B ;
医疗卫生明显与环境保护无关,排除 C ;
根据这几个领域的立法并不能说明罗马法的体系完备,排除 D 。
故答案为A。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19.(2022九上·福田期中)公元前 2 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 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 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 )
A.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B.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C.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D.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征服希腊并从希腊带回的人质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物,这些人质到达罗马后,对罗马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必然导致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故B符合题意。ACD在题干中未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20.(2022九上·西青期中)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于公元前73年,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这表明( )
A.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B.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
C.它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D.它推翻了罗马奴隶制政权
【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克起义它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大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A符合题意;
它是世界上最早爆发的起义,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
此时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C;
斯巴达克起义没有推翻罗马奴隶制政权,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斯巴达克起义的爆发时间、地位与意义。
21.(2022·南关一模)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十二铜表法》的地位。
22.(2022九上·荣县月考)下列古罗马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罗马帝国建立 ③进入黄金时期 ④称霸地中海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①④②③正确,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2022九上·芜湖期中)随着接二连三的争霸与扩张战争的进行,罗马的统治疆域扩大,殖民城市的增多,臣民数量的递增,逐渐形成了能够适用于罗马统治疆域内一切臣民的(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经济法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矛盾错综复杂,再加上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不统一,所以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整。由此逐渐形成了万民法。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题目考查了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24.(2022九下·岚山开学考)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保民官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并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陪审法庭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司法机构,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公民大会,不符合题意;
B.保民官,不符合题意;
C.陪审法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识记。
25.小米在家欣赏一部反映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影视剧中,发现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请你帮他指出来( )
A.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 B.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C.公元前2世纪,征服了东地中海 D.公元前2世纪演变成帝国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A项,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成立。故A项与史实相符;
B项,结合所学知识,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故B项与史实相符;
C项,公元前2世纪,征服了东地中海,故C项与史实相符;
D项,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结束了,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故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6.(2022九上·海南)《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将宫廷或穆什钦努(自由民)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则应缴纳300阿可罚金,如奴隶则为150阿司罚金”这表明二者都( )
A.主张社会公平至上 B.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体现了契约的精神
【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自由民将宫廷或穆什钦努(自由民)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如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则应缴纳300阿可罚金,如奴隶则为150阿司罚金",可见《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由此得出两者实际上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符合题意;
两者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并不是体现社会公平至上,也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权力,排除AB;
题干反映的不是契约精神,而是两部法律文献都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难度适中,熟练掌握《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选项即可作答。
27.(2022九上·石碣月考)他独揽了罗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他被尊为“奥古斯都”,他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此人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克洛维 D.查士丁尼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独揽了罗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称为元首。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这标志着罗马已从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他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屋大维的相关史实。
28.(2022九下·江油开学考)下表是罗马帝国全年娱乐活动日的统计,这一现象对帝国产生的影响是( )
时间 娱乐日天数 活动类型及开支
1世纪 66天 斗兽、奴隶角斗、赛车、戏剧等皆由国库开支
2世纪 123天
4世纪 175天
A.扩大了帝国的影响力 B.促进罗马帝国的发展
C.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 D.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罗马帝国全年娱乐活动日越来越长,而且活动的开支全由国库承担,这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罗马统治者的腐朽,奢侈享乐,开支庞大,逐步导致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ABC三项和题干表格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是题干表格现象对帝国产生的影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29.(2022·绥化)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时,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波斯帝国,不符合题意;
C.查理曼帝国,不符合题意;
D.阿拉伯帝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牢记即可顺利回答。
30.(2022·越秀一模)下图是古代某国的扩张示意图,公元2世纪,该国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图达到最大,该国是( )
A.古埃及 B.古希胎 C.罗马帝国 D.古巴比伦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A.古埃及,不符合题意;
B.古希腊,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示意图显示的就是罗马帝国2世纪的版图,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古巴比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还有示意图,看懂示意图,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二、材料分析题
31.(2021九上·江油期末)阅读下表的内容,回答问题。
名称 历史状况
古希腊 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欧洲最早出现奴隶制文明—爱琴文明,希腊历史从此开始。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繁荣时期,奴隶制充分发展,奴隶劳动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绝大多数城邦实现了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
古罗马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末,通过不断征服与扩张,罗马共和国获得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共和国时期,罗马继承希腊文化的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
以下表述中,属于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写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写B;属于上表信息中没有涉及的,请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写C。
(1)古希腊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2)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3)古罗马继承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使欧洲奴隶制文明更加辉煌。
(4)罗马共和国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5)罗马公民没有雅典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多。
【答案】(1)B
(2)A
(3)A
(4)C
(5)C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1)从题干信息:前2000年左右,在欧洲最早出现奴隶制文明﹣﹣爱琴文明,希腊历史从此开始…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最早出现奴隶制文明的国家,而非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故此题答案为: B 。
(2)此题从表格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从题干: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可知,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正确。故此题答案为: A 。
(3)此题从表格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从题干:共和国时期,继承希腊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可知,古罗马传承古希腊文化传统,使欧洲奴隶制文明更加辉煌正确。故此题答案为: A 。
(4)阅读题文图表信息可知,题文图表主要讲述了古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涉及到布匿战争,因此罗马共和国通过布匿战争的胜利,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不能从材料中获得。故此题答案为: C 。
(5)阅读题文图表内容可知,图表主要阐述了二个问题,一是古希腊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二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涉及到二者公民政治权力的对比,因此罗马公民没有雅典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多不能从材料中获得。故此题答案为: C 。
故答案为:
(1) B 。
(2) A 。
(3) A 。
(4) C 。
(5)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所有结论和判断必须以表格中的表述内容为依据,不能靠自身知识储备判断,要论从史出。
32.(2022九上·榆林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棚《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
起义虽遭失败,其影响于罗马社会的威力却大于当时任何社会阶层的活动。它对奴隶制的打击与震撼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隶农制的剥削形式逐渐增多起来……客观上也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的历史转变。 ——摘编自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
材料三:
3世纪中期爆发的巴高达运动,虽被镇压,但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4世纪末,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个帝国。
(1)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及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73年爆发的奴隶起义”的领导者。并简述此次“起义”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图片人物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他是谁?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答案】(1)时间:公元前509年。背景: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平民的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领导者:斯巴达克。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制,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有所变化;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使其进一步衰落;客观上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
(3)人物:屋大维。原因: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并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是: 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 , 法律被贵族垄断 , 贵族的专横激起平民的反抗 , 要求制定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3年爆发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巴达克起义, 沉重打击了奴隶制 , 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有所变化 ; 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使其进一步衰落; 客观上有助于帝制 取代共和制度 ;
(3)依据材料三信息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屋大维;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包括: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并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故答案为:(1)时间:公元前509年。背景: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平民的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领导者:斯巴达克。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制,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有所变化;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使其进一步衰落;客观上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
(3)人物:屋大维。原因: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并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第一问,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课本基础知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其中的时间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相结合进行分析回答,注意两者相结合回答起来才完整。
33.(2022九上·萍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驱逐了前国王暴君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结束了王政时代,建立了★★★★。成为典型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颁布法律,稳定内政。
材料三: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一图中雕塑与哪一个国家的起源有关?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的内容。它颁布了什么重要法律
(3)材料三中的“帝国”的建立者是谁?该帝国与中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通道叫什么?
【答案】(1)罗马城邦。
(2)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
(3)屋大维;丝绸之路。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用狼奶救活了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长大后,兄弟二人得知了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新城被命名为“罗马”。题干图片中的雕塑和罗马城邦的起源有关。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因此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3)据所学知,黄金时期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故答案为:(1)罗马城邦。
(2)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
(3)屋大维;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故罗马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基础知识。
34.(2022九上·高州月考)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罗马发展史时间轴
材料三: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民大会在希腊城邦雅典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图C中的什么人能够从图B漫画《通途》中进入公民大会会场?依据图C,分析雅典政治的局限性。
(2)材料二的时间轴补充完整。
A. 的建立B. 起义C.罗马帝国的 时期D. 灭亡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
(4)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罗马共和国;斯巴达克;黄金时期;西罗马帝国
(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宇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根据所学知识,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因此能进入公民大会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
局限性:由图C可知,雅典城邦中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雅典民主局限性为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结合时间轴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故A是罗马共和国;B是斯巴达克;C是黄金时期;D是西罗马帝国。
(3)名称:根据材料“公元前450年左右”、“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十二铜表法》。
评价:根据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民主与法制建设对社会的作用角度回答,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故答案为:(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A是罗马共和国;B是斯巴达克;C是黄金时期;D是西罗马帝国。
(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35.(2021九上·永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片是哪一大河流域的文明代表?“公民大会会场”体现了雅典哪一政治制度?
(2)分别写出“亚历山大的东征”“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在“突破相互孤立隔绝”方面产生的影响。
(3)写出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一例。
(4)你对世界古代文明有什么认识?
【答案】(1)尼罗河;民主政治制度(奴隶制民主政治)。
(2)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万民法。经济法。《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世界古代文明使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世界古代文明使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世界古代文明使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古代文明是多样的、广泛的;我们要传承世界古代文明;战争会促进文明交融的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可知,图一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最高权力机构。
(2)根据所学可知,在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阿拉伯帝国的征服的过程中伊斯兰教向外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法律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东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继任国王后,组织编集了《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不同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不同特征的文明,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古代文明使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从古代文明的影响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使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要传承世界古代文明,从文明的交流角度来说,战争客观上会促进文明交融的等。
故答案为:
(1) 尼罗河;民主政治制度(奴隶制民主政治)。
(2)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万民法。经济法。《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 世界古代文明使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世界古代文明使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世界古代文明使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古代文明是多样的、广泛的;我们要传承世界古代文明;战争会促进文明交融的等。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