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22--2023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适用性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练习 2023年3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秦事然也。”他所说的周朝的“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郡县制、分封制
C.分封制、科举制 D.科举制、郡县制
2.《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3.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 B.孝文帝改革 C.光武中兴 D.商鞅变法
4. 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A.貂蝉 B.武则天 C.文成公主 D.李清照
5.宋太祖敕令后世子孙不得诛杀文人,其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是宋代提出的。这体现了宋代统治者
A.分化事权的政治智慧 B.尚武轻文的统治政策
C.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D.空前强化的文化专制
6.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曾经评价“这是明代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情。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年三四百年间,……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断丧人才的。”材料中“最坏的一件事”是指
A.闭关锁国 B.废除丞相 C.设锦衣卫 D.八股取士
7. 康乾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清朝开拓、巩固疆域的具体成就”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金瓶掣签,加强新疆管理 B.签订条约,规定中俄边界
C.平定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D.收复台湾,设立台湾行省
8.宋应星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恰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于是他经过长期积累和研究,写成了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9.如下图是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部文献,这两部文献都
A.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B.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10.“当巴黎和会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主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表现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自强求富”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1.2021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策划推出了中国首部国际联合制作的红色之路探险体验纪录片《勇敢者的征程》,该纪录片以真人秀的形式,带领观众亲身感受中国革命勇士的伟大精神力量。其中,为纪念长征胜利85周年,两位嘉宾重走长征路,让观众得以沉浸式感知红军长征的奋斗历程,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台湾 B.金沙江 C.泸定桥 D.湘江
12.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①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④重庆谈判——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⑤解放军占领上海——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3.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A.庄园制度 B.种姓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14.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一时期的成就?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⑤ D. ④⑤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这里的“和约”是指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雅尔塔协定》
16.19世纪60年代,为了保持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社会发生了转型。文中的“社会改革”指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农奴制 D.明治维新
17.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下列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电灯 D.轮船
18.“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B.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 D.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19.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另一场战争也悄然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始于
A.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 B.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C.北约、华约的建立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0.《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中规定:“…决心发展一种全面的、更加灵活的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决定以上述基本原则和目标来支撑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兹建立世界贸易组织。”该协定体现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政治多极化 B.社会信息化 C.文化多样化 D.经济全球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1.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 █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东晋书法家 █ 被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 █ 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3.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颁布相关法律文献,对本国政治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1689年英国颁布《 █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颁布的《 █ 》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7分,第25题10分,第26题7分,共24分。)
24.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和制度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如果中国历史和其他各国文化有唯一最重要的歧异,那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统一全国。随着青铜时代的终止,全国立即展开政治的统一,这种政治上初期的早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纪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树立了一个……传统。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通过什么方式“展开政治的统一”?(1分)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采取了哪一“步骤精密”的政治制度?(1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一反映的是哪一行政制度?这一时期,中央为管理A处设立了什么机构?依据图二指出隋唐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3分)
材料四 自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无论是内阁制中的首辅,还是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
——任怀国《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4)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军机处是由哪位皇帝设立的?(1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一下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分)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民族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探索发展的道路。而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对近代中国道路探索与选择的历史。(10分)
材料一 李鸿章写信给曾国藩和恭亲王道: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学习外国利器”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这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在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评价的是什么事件?(1分)
材料三 1911年10月11日凌晨1时电:“今天兵变者占领了……”。12日午夜12时电:“这是自太平天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叛乱,叛乱显得很有组织和领导……外国人迄今受到悉心尊重”。
——美国驻华代办卫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这次“叛乱”指的是什么?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材料四 从仿效日俄,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次历史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项近代中国“仿效苏俄”的重要史实。以此为基础,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又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2分)
材料五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纵观近代中华儿女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与选择,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1分)
26.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关注点经历了从人的个性到人权再到人类的递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美第奇时代(1328 - 1464年)意大利的心灵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为学术疯狂的人们研究的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陈衡哲《西洋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威尔·杜兰所描述的现象与哪一场运动有关?(1分)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新芽儿”的具体含义。(1分)
材料三 它概括总结了17、18世纪哲学家们的思想,它标志着旧秩序的寿终正寝。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在第三条中,“所有主权源于国民”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平等。第十七条中,规定了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大国崛起之法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这份文件中所蕴含的思想来源于哪场运动?(2分)
材料四:时代的两颗巨星
图中所示的“两颗巨星”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在此理论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试举一例说明之。(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作用?(1分)
初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练习参考答案 2023.03
一、选择题(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C D B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B C A C C B D D
二、填空题(6分)
21.张仲景 王羲之
22.香港岛 沙俄(或俄国)
23.《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三、综合题(24分)
24.(7分)
(1)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分)
(2) 三省六部制 (1分)
(3)制度: 行省制 机构: 宣政院
制度: 科举制 (3分)
(4) 雍正 (1分)
(5)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或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1分)
25.(共10分)
(1) 洋务运动 (1分)
没有触动落后的封建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因此注定会失败 。(1分)
(2)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 (1分)
(3) 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2分)
(4)史实: 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任答一点1分) (1分)
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分)
(5)原因: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 (1分)
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分)
(6) 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路的选择需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分)
26.(共7分)
文艺复兴 (1分)
(2) 人文主义或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1分)
(3)文件: 《人权宣言》 运动: 启蒙运动 (2分)
(4)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分)
举例: 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建立 (1分)
(5) 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解放运动是政治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往往以思想解放为前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