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部分含解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
A.维护了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2、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 )
A.诸侯封地 B.地主田庄 C.繁重徭役 D.郡国并行
3、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③“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④诗经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从明末到清初,儒学从“尊德性”的理学逐渐转变成“道问学”的考据学,其中原因众说纷纭:章太炎将考据学的兴起视为清代严酷政治压迫的产物;侯外庐等人则援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公式,把明清之际的思想转变看作底层经济基础变动的表征;梁启超和胡适视清代考据学为针对宋明理学空疏流弊的一场反动。对此解释准确的是( )
A.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较为科学合理 B.从严酷政治压迫角度分析符合一般认知
C.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原因具有多元性 D.梁启超和胡适的原因分析具有权威性
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认为,“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材料中“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不包括( )
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君主立宪 D.批判程朱理学
6、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 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
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 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
7、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场进行了英勇顽强抗战,有力配合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以下对中国战场重大战役的报道,按其反映的重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中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
②“粉碎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囚笼政策’,震惊中外”
③“日本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④“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8、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B.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
C.政府职能管理范围逐步缩小 D.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
9、“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此语的观点是:( )
A.管理国家如同抽签雇人 B.轮番而治合乎公平正义
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城邦治理不需专门技艺
10、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1898—1908年盛行于法国的野兽派画家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这表明( )
A.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 B.启蒙理想与现实差距拉大
C.西方工业文明遭到质疑 D.城市发展阻碍了文明进步
11、下图反映出近代中国( )
A.国民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 B.城市就业率的波动十分稳定
C.经济结构缓慢趋向近代化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12、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后者的措施是( )
A.汉代实行中外朝制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明朝设内阁 D.清朝设军机处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州商人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数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的商业成绩与他自身坚持的义利观念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徽商在坚持中国传统重义的大环境下,合理地注入利的成分因素。徽商的义利观促进了商业活动中诚信观念的形成,对商业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他毕竟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根植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壤中,商品经济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所以他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徽商经营商业获利之后,也都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信条,把获得的钱财,用于购置土地或者买官。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近代早期(1500—1750年),海道大通打破了地区间闭塞和隔绝的状态,给商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英国抓住机遇,实施重商主义政策,迈入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时代。商人建立贸易公司,探寻新的贸易路线,积极从事海外贸易等活动,使英国的各条商路大开,英国的贸易触角深入世界各地。随着商业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财富迅速增加,促进了商人资本的积累,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英国商人在城市政权中几乎是一统天下,控制伦敦政权的主要是伦敦12大同业公会的成员及各贸易公司的主要人物。商人在议会中的总人数在15%一17%之间。商人在议会中人数增加,就有优势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并通过种种措施促使议会通过有利于本阶级的议案。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徽商的价值观,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英国近代商人群体崛起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原因。
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削弱封建剥削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消灭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根据《五四指示》,各解决区于1946年下半年普遍展开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运动,初步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到1947年2月,全解放区已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革命战争的支援。
为了总结《五四指示》以来土地改革的经验,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它对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就总体而言,全国土地会议以后的平分土地运动,使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达到高潮并取得巨大成就。
——摘编自李雪强《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的影响。
1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希特勒和纳粹的统治不只依靠纳粹的恐怖。希特勒也寻求并赢得了民众的压倒性的认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落败,受到《凡尔赛和约》的羞辱,以及经历魏玛共和国动荡的数年之后,他逐步撕毁条约,让德国人为之欢呼。纳粹国家严厉打击大萧条时期增多的犯罪现象,获得民众的好评。约瑟夫·戈培尔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他策划培养了对希特勒的崇拜。元首委任受欢迎的电影制片人莱尼·里芬施塔尔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这是一部宏大的宣传电影,展现了精心编排的1934年纽伦堡集会,25万穿制服的德国人经过严密统一的组织,挥舞着纳粹旗帜,向希特勒致敬;这部电影促成了对元首的崇拜……。
同盟国监督着后来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地区的政治制度发展。直到1951,联邦共和国所通过的所有立法都必须经过西方同盟国的批准。它们进行了一个从教育开始的去纳粹化过程,但并没有进行任何重大的社会改革。同盟国坚持认为,德国总统的权力应受到限制,以避免再出现希特勒那无限制的行政权力。总统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全体成员,以及大约相同人数的来自各个州的代表组成。同时,同盟国的“去纳粹化”计划旨在从所有权力和影响力的职位上清楚所有前纳粹分子,但整体而言,其影响相对较小。事实证明,不可能从政府、工作和教育行业中清除数以百万计的人……与此同时,冷战使得西方列强更快地接受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其重整军备加入西方联盟的行动。
——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德国纳粹获取民心的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同盟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去纳粹化”?并分析其影响。
16、[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徐建寅(1845—1901),科学家徐寿之子,从小研习“格致之学”,怀抱科学救国理想。早年效力于翻译西方科学书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874年,研制成功硝酸,产品广泛应用于火药制造。1875年,被任命为山东机器局总办,营建兵工厂,“躬自创造,未尝延用西人”,1879年,受命负责到欧洲考察造舰、兵工,“留心访询”,订购舰只。在德国订造的两艘铁甲船后来成为北洋舰队的主力“镇远”舰和“定远”舰。在欧洲期间,还悉心考察近代工业技术和管理制度,所撰《欧游杂录》详细记录了多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并绘制了许多草图。这部书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份珍贵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外国停止供应火药,他创办火药厂,亲自试制无烟火药,“日手杵臼,亲自研炼”,很快获得成功。后试验室不幸发生爆炸,他献出了宝贵生命。
——摘编自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
(1)概括徐建寅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2)简述詹天佑、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科学家的共同精神品质。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上述图片内容,自拟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所拟主题明确,阐释须符合史实。)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关雎》本是男女情歌,而儒家对雎鸠的意象作出了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解读,丰富了这首诗的教化色彩,故选C。民间文学在中国古代并无正统地位之说,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周代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崩溃,后世儒家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而不是周代的宗族规则,排除B。儒家讲究入世观念,儒家对诗经的解读符合现实社会状况,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故选:C。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作为大土地所有制,拥有大量依附人口,在经济上基本自给自足,且拥有私人武装,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田庄对依附农民进行沉重的盘剥压迫,但也可使其少受战乱之苦,客观上保护了生产力,因此又有稳定地方、制衡国家和个体农民利害冲突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西汉初期,该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恢复经济,但随着王国势力发展,对中央构成威胁。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削弱王国势力,使其对中央集权不再构成威胁,而且诸侯封国也不会涉及制衡国家和个体农民的利害冲突问题,故排除A、B项。结合所学知识,繁重的徭役会导致民众对国家和统治阶级的不满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地方稳定,排除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诗经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②③④说法正确;草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因此①说法错误,因此排除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不同学者分析明末清初思想领域的变化原因,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原因具有多元性,C正确;唯物史观从经济角度分析思想转变,不能认为其更科学,排除A;B错在“一般认知”,排除;D错在“权威性”,排除。故选:C。
5、答案:C
解析:“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是指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他们主张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批判程朱理学,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作用,故ABD正确,不符合题意;但是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们不能像西方启蒙思想家那样提出一套新的社会制度的构想,主张君主立宪是近代维新派的主张,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思想混乱,故A项错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不能体现“大力发扬儒学”,故B项错误;“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是对传统的扬弃,故C项正确;“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不属于托古改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标志着中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粉碎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囚笼政策”,震惊中外;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的结束意味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④描述的是台儿庄战役,时间是在1938年3、4月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排序正确;B、C、D排序有误,排除。故选:A。
8、答案:B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说明经济体制开始转型,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职能,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即使是舵手、建筑师这样的职位也不会请一个没有相关知识的人来做,更何况是管理国家呢?反映了苏格拉底对抽签选举为代表的直接民主的不满,要求有专业管理经验的人来管理国家,表明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野兽派画家追求强烈的画面效果和情感表达,以表现主义展示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表明西方工业文明遭到质疑,C项正确;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等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启蒙理想与现实差距拉大,B项错误;城市发展阻碍了文明进步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考查中国经济结构的近代化。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在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工业和服务业逐步发展起来,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接近农业,对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的贡献率也在缓慢提升,相反,传统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方面的比重在逐步降低,故C项正确。国民收人呈金字塔型说明社会贫富分化明显,这在材料图示中无法反映,A项排除;材料图示中虽然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在缓慢发展,但其无法反映近代中国的就业率问题,B项排除: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后因全面抗战爆发而终止,这与材料主旨不吻合,D项排除。
12、答案:B
解析:汉武帝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内朝”或“中朝”,让他们参与到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中,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属于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符合题意,故选B;明朝起废除丞相,明代内阁大臣和清代军机大臣均没有实权,无“宰相”之实,排除CD。
13、答案:(1)价值观:以义为利,讲究诚信;以义取利,肯定利益,义利相通;以末起家,以本守之。
评析:徽商吸收传统思想中“以义为上,诚信为先”的核心价值,并将之作为商业活动的指导原则,推动了徽商的发展与壮大;“以义取利”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适应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新时代前期商品经济因素的注入;“以末起家,以本守之”仍然保留着农本商末的迂腐保守观念,致使商业资金不能更好地运用到商业经济活动中去,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2)不同: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原因:英国商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英国商人较大程度地参政,有利于英国较早地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英国商人的思想解放。
解析:(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1946年5月4日”可以得出社会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为阶级矛盾,抗战时期土地政策不适应解放战争的形势的发展;由材料中“为了总结《五四指示》以来土地改革的经验”可以得出解放战争初期土改经验的总结。
(2)土地改革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初步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到1947年2月,全解放区已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革命战争的支援。”从农民得到土地,对农业经济发展、对解放区巩固和加速革命的进程等方面作答。
14、
(1)答案:背景:抗战结束,社会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为阶级矛盾;抗战时期土地政策不适应解放战争的形势的发展;解放战争初期土改经验的总结。
解析:据材料“1946年5月4日”及所学知识,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的角度分析可知,抗战结束,社会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为阶级矛盾;据材料“1946年5月4日”及所学知识,从解放战争的形式发展的角度分析可知,抗战时期土地政策不适应解放战争的形势的发展;据材料“为了总结《五四指示》以来土地改革的经验”可知,解放战争初期土改经验的总结。
(2)答案:影响:使得农民获得了土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解放区,加速了革命的胜利进程。
解析:据材料“各解决区于1946年下半年普遍展开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运动,初步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可知,使得农民获得了土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据所学知识,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角度分析可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据材料“到1947年2月,全解放区已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革命战争的支援”可知,巩固了解放区,加速了革命的胜利进程。
15、答案:(1)手段:
①打着民族主义旗号,撕毁《凡尔赛和约》;②打击犯罪活动,赢得好评;③采用电影艺术、政治宣传等手段培养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措施:
①监督德国立法;②同盟国监督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③从教育开始去纳粹
化;④在权力职位上清除前纳粹分子。
影响:
①推动了德国的民主化进程,对德国战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恢复有重大作用;②打击法西斯势力,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重要意义;③但同盟国没有对德国进行重大的社会改革,对法西斯势力处理也不够彻底,所以作用是有限的。
解析:
16、
(1)答案: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介绍先进制造工艺、设备和工业管理制度;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研制新式武器弹药;引进西方先进军事设备,为建立近代化海军做出贡献。
解析:历史贡献,可综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根据材料“早年致力于翻译西方科学书籍”“悉心考察近代工业技术和管理制度,所撰《欧游杂录》详细记录了多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等信息可得出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介绍先进制造工艺、设备和工业管理制度;根据材料“1875年,被任命为山东机器局总办,营建兵工厂”“他创办火药厂,亲自试制无烟火药”可得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研制新式武器弹药;根据“在德国订造的两艘铁甲船后来成为北洋舰队的主力‘镇远’舰和‘定远’舰”可得出引进西方先进军事设备,为建立近代化海军做出贡献。
(2)答案:具有忧患和救亡意识;努力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注重试验,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国家建设;献身于科学发展和民族富强大业。
解析:精神品质,可综合材料信息,从家国情怀层面、科学精神层面、个人奋斗层面等角度进行概括。比如,具有忧患和救亡意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掌握先进科学技术,重视试验和创新,体现了科学精神;献身于科学发展和民族富强大业,体现了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等。
17、答案:示例:阐释: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也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出现了以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未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未明确阐述社会发展规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它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人类历史上第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综上所述,19世纪中期后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形成到实践尝试再到获得成功的发展过程,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解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