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湖南省常德市2020-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中国现代史)(含解析)
2020-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专题3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2.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A. 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B.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 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2.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3.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3.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1.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A. 《千年巨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4.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2.“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A. 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 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 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
5. 【2022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1.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下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6.【2022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2. 1979 年 10 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 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经济建设的发展
C.党和国家经济中心转移 D.经济特区的建立
7.【2022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
A.开放五口通商 B.开发开放上游浦东
C.创办经济特区 D.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8.【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1.下表为20世纪 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9.【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2.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A.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
B.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
D.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10.【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13.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从“铁人”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民族精神是
A.艰苦创业,求实奉献 B.团结协作,勇攀高峰
C. 忧国忧民,不畏牺牲 D.心系祖国,严谨治学
二、非选择题
1.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27.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不断侵略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史实,阐述中国人民的“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史实和所学的知识,围绕“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2.【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27.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2月3日至5日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中说——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带领中国人民在应变中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求变,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和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与方向”进行简要论述。(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的知识,围绕“正确道路与方向”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300字。)
3.【2022湖南省常德市中考】27.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年征程波澜壮,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出英明的决策,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了革命胜利和国家富强。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进行简要论述。(提示:结合表格中时间和地点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的知识,围绕“英明决策”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闹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 300 字)
4.【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27.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要阐述。
(提示:结合表格中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 300字。)
2020-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专题3 中国现代史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题干给出图片涉及的人物是王进喜、焦裕禄、雷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B符合题意;ACD项图片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2. 【答案】D
【解析】通过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逐步扩大开放融入世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生》是指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当家作主;西藏和平解放从政治上,抗美援朝从军事上,土地改革从经济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因此,应集中在《中国新生》,故C项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B项是中共民主革命历程,D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均与题干“前四集”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4.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百年的屈辱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而香港回归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强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ABD项均为香港回归的原因,而香港回归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强大,因此,均与题干“主要原因”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5.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A 项正确;B 项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特点,排除 B 项;CD 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特点,排除。故选 A 项。
6. 【答案】 C
【解析】据“1979 年 10 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 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可知,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C 项正确;国企改革是1984 年,排除 A 项;经济建设的发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指导才开始的,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 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 1980 年,排除 D 项。故选C 项。
7.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被迫融入世界”是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翻开国门;“主动融入世界”指的是 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主动翻开了国门;“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指的是 2001 年,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故 D 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8.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1952年,个体经济占 71.8%到 1956年,国营经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3.4%,公私合营经济7.3%可知,中国经济成分由个体转变为公有制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B 项正确;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在 1952 年底,排除A 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在 1957 年,排除 C项;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在 1978 年以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可知,这是秦基伟将军对上甘岭战役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D项正确;题干没有说明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排除 A 项;题干没有说明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排除 B 项;从题干中不能得出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排除C项。故选D 项。
10. 【答案】A
【解析】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他带领队友参加石油会战,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他常说:“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体现了艰苦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A项正确;王进喜的事迹体现不出勇攀高峰、忧国忧民、严谨治学等精神,排除 BCD 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 【答案】
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救国之路的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开始进行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兴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中国人民进行了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辛亥革命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探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开启了中国的强国之路;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等。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试题,要求学生以短文的形式,通顺的表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对于此类问题,学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用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自有其说。学生切忌空谈理论,不结合史实。如,论题: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阐述:两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开始进行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兴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中国人民进行了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辛亥革命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探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等。
2. 【答案】
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坚实领导。
论述: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
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进。
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与方向。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中国才能向着繁荣富强稳步前行。
【解析】
本题是小论文题,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与方向”提炼一个观点;紧扣观点,结合表格所示的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的知识,围绕“正确道路与方向”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论述要全面深入、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要规范。
例如:
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坚实领导。
论述: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进。
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与方向。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中国才能向着繁荣富强稳步前行。
3.【答案】
论题: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
论述:1927 年,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8 月1日,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1927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决定上井冈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红军长征初期,受“左”倾错误领导,红军损失惨重。1935 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结束了左倾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45 年 8 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1950 年-1953 年,中国义无反顾独立地制定抗美援朝的决策,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出英明的决策,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了革命胜利和国家富强。(只要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此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据题干的“1927 年 8 月、南晶”“1927 年 10 月、井冈山”“ 1935 年 1 月、遵义”“1936 年 12 月、西安”“1945 年8月、重庆”“1950 年- 1953 年、朝鲜”可知,题干表达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和抗美援朝战争有关。题目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据题干图表及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8 月1日,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决定上井冈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红军长征初期,受“左”倾错误领导,红军损失沉重。1935 年 1月遵义会议召开,结束了左倾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将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45年8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曝光。1950 年一1953 年,中国义无反顾独立地制定抗美援朝的决策,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出英明的决策,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了革命胜利和国家富强。
4.【答案】
观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改革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根据主题“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观点围绕复兴即可,可确定观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论述的时候,结合表格涉及的史实,“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是戊戌变法的内容。“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关。“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转折。”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历史成就。因此论述可结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历史史实的意义进行阐述,如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改革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制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