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二学期浙江强基联盟高三2月统测生物卷(答案)
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强基联盟高三2月统测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A
【解析】适龄生育可有效预防染色体异常疾病发生,B超检查、基因检测和家族系谱分析一般难以检测出染色
体异常。
2.B
【解析】动物饲料中需要含有能源、蛋白质、无机盐等营养素。肉类可提供蛋白质,A正确;果蔬中含有大量纤
维素,但纤维素通常难以消化吸收,B错误:淀粉类食物可提供糖,糖是主要能源物,C正确:骨类中含有较多
钙盐和磷酸盐,D正确。
3.C
【解析】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不仅指食品安全,还包括生态安全等,A错误;对转基因食物,要进行客观评价,
不能因噎废食,B错误;所有转基因相关的作物,均可能有一定的潜在安全问题,所以均需要安全评价与管
理,C正确;由于遗传机制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不能完全预测转基因生物的风险,D错误。
4.A
【解析】臭氧层破坏将导致地表紫外辐射增加,使地表生物遭受更强的辐射而病变、死亡乃至灭绝,而温室效
应主要是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A错误,B正确:人口剧增和工业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多,客观上加剧了
臭氧破坏,减少相关危害气体的排放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C、D正确。
5.C
【解析】利用海拉细胞悬液为材料,所以不需要再进行解离和漂洗,A正确:为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所以需要
使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B正确:由于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所以分裂间期细胞即具有细胞核的细胞占大多
数,C错误;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骨架(微丝)作用下,细胞中央出现环沟,缢裂成2个子细胞,D正确。
6.B
【解析】甲蛋白运输H是载体蛋白参与的逆浓度转运,属于主动转运,A错误;乙蛋白既能顺浓度运输H,
也可以催化ATP的合成,所以既属于载体也属于酶,B正确:乙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会因底物诱导而发生
形变,C错误;线粒体内膜对H+通透性增大,H梯度变小,ATP合成减少,D错误。
7.C
【解析】农药在昆虫耐受性增强的过程中的作用是选择,而不是导致其变异的原因,A错误;基因库是指种群
所有等位基因的总和,不是一个基因座位上的所有基因,B错误;昆虫种群的强耐受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
过程,也就是强耐受性基因频率升高,其等位基因频率下降,C正确;新型农药使用10年左右后,强耐药性产
生,只能说明种群一个表型发生明显变化,不是新物种的产生,D错误。
8.D
【解析】Halteria属于原生动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细胞壁,故A,B错误: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属
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吞噬病毒后形成的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后进行水解,D正确。
9.D
【解析】食物链分为捕食链与腐食链,水生生态系统主要以捕食链为主,A正确;以活的生物为食的生物属于
消费者,B正确;Halteria的发现,说明流向病毒的能量依然能流向腐食链,即病毒分流假说不成立,C正确:
Halteria食用大量病毒,有利于物质流向腐食链,促进了水体物质循环。
10.B
【解析】题中皮毛由褐色转化为黄色的过程属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A正确:甲基化只改变碱基的基团,不
改变碱基数量,B错误:甲基化后,A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由此引起表型发生改变,C正确;黄毛小鼠属
于表观遗传,杂交后小鼠仍可能变回褐色,D正确。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FX07C·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强基联盟高三2月统测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的主要预防方法是
A.适龄生育
B.B超检查
C.基因检测
D.家族系谱分析
2.餐厨垃圾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可以用于制作饲料,其原理不包括
A.鱼、肉、虾等含有大量蛋白质
B.果蔬中的纤维素能被动物大量消化吸收
C.剩饭、面食等含有丰富的能源物质
D.骨、甲的残渣为动物提供钙盐和磷酸盐
3.“粮食安全”大主题下,转基因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预计后续品种审定证书将相继落地。下列
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就是指其食品安全问题
B.应严格杜绝转基因作物上餐桌,以防食物中毒
C.转基因相关的作物,均应进行安全评价与管理
D.转基因生物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的风险是可预测的
4.2023年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一篇研究论文认为,大气臭氧层破坏是2.5亿年
前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上世纪后叶,全球再次出现臭层危机。经过全世界几十年的共同
努力,南北极的臭氧空洞正在逐渐修复,并有望在2060年左右被完全修复。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臭氧层破坏直接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现象加剧
B.臭氧层破坏将使地表生物多样性大大下降
C.人口剧增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上世纪臭氧破坏的重要因素
D.减少氟氯烃、哈龙等物质排放是目前臭氧层保护的重要方法
5.与正常人体细胞相比,海拉细胞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均发生明显改变。为验证这一现象,某
学习兴趣小组利用海拉细胞悬液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比较。下列关于
上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通常不需要进行解离和漂洗
B.可使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对海拉细胞进行染色
C.显微镜视野中仅少数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D.部分细胞中央出现环沟与细胞骨架有关
【高三生物第1页(共8页)】
·23-FX07C·
6.线粒体内膜合成ATP的方式如下图。甲蛋白利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将H+源源不
断泵人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远远大于线粒体基质,再经乙蛋白释放H+电化学势能,
合成AT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
H
H
H
膜间隙
线粒体内膜
甲蛋白
,NAD乙蛋白
ADP+Pi
ATP
NADH
H'
线粒体基质
第6题图
A.甲蛋白运输H+的过程属于易化扩散
B.乙蛋白既是载体蛋白,也是一种酶
C.乙蛋白与H结合,其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D.若线粒体内膜对H+通透性增大,ATP合成将增多
7.大多数新型农药,在其有效应用10年左右就会因相关昆虫强耐受性的产生而不得不淘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农药导致相关昆虫耐受性变异的频率明显上升
B.相关昆虫的强耐受性基因及其所有等位基因构成种群基因库
C.相关昆虫种群强耐受性的产生本质上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新型农药使用10年左右将导致强耐受性新物种产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8、9两个小题
“病毒分流”假说认为,病毒感染部分细菌将使这些菌的数量减少,进而降低细菌作为分解
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传输,即病毒会阻碍细菌中的能量和物质走向上游食物链。2023年1月4
日,美国加州大学林肯分校研究人员在水体中发现了一种专食病毒的原生动物Halteria,这种
微小生物主动吞噬并消化大量病毒。由此,水体原生动物除能通过捕食链和腐食链获得物质和
能量外,还可以通过直接“食用”病毒来实现。
8.下列关于原生动物Halteria的叙述,正确的是
A.Halteria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Halteria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Halteria吞噬病毒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Halteria消化病毒可能与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
9.Halteria的发现对研究水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捕食链是水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B.腐食链中,以细菌为食的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
C.Halteria的发现证明病毒分流假说并不成立
D.Halteria“食用”大量病毒,不利于水体的物质循环
【高三生物第2页(共8页)】
·23-FX07C·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