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大附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3月)(答案)

西华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 202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25题,每题 2分,共 50分)
1.公元前 332年,在切断了波斯陆军和海上舰队的联系后,某国大军调转矛头,长驱直入,
攻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亚历山大城。此处“攻下埃及”的国家指
( )
A.西罗马帝国 B.马其顿王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孔雀帝国
2.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有
( )
①专制集权 ②和平交往 ③暴力冲突 ④民主政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共同点有( )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农业发达②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4.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
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
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
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 )
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 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
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 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
5.有学者认为:“罗马的贵族奴隶主阶级,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
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充足的供给加强了
其军事实力,进一步使得古罗马的扩张战争的胜利消息频传。”据此可说明( )
①对外战争使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②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③奴隶制庄园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 ④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公元前 5世纪,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对联想和神喻等传统
1
史诗创作手法进行了扬弃,转而注重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与逻辑概括。这( )
A.否定了传统史学的价值 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C.批判了个人主义的泛滥 D.体现了理性著史的精神
7.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
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
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 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 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8.希波战争期间,雅典海军统帅面对科林斯将领阿德曼图斯的挑衅,宣称即使当时的雅典
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国土,但雅典有 200条战船,还有完整的公民队伍,完全可以在希腊的
任何地方建立自己的城邦。这反映出当时( )
A.领袖人物是城邦发展的关键 B.雅典拥有众多的海外殖民地
C.公民是城邦得以延续的基础 D.雅典民主政治受到战争推动
9.雅典城邦的精英阶层没有政治决策权,他们只能通过提出合理政策建议的方式来获得领
袖地位,而且每一项政策及建议都必须经过公民群体的讨论和投票决策。据此可知,雅典城
邦( )
A.集体议政避免决策失误 B.政治精英控制公民大会
C.直接民主方式备受重视 D.社会等级差别逐步消失
10.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
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
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
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
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C.和平交往是人类交往的主流 D.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
11.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描述: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希腊城邦,首先像雅典那样勇
敢正视人类精神和社会机体二者间的复杂关系了;人类精神通过社会机体得以充分体现,社
会机体则变成了一片人性化了的景色,或者叫作一座城市。芒福德意在说明( )
A.民主政治造就雅典文化的辉煌 B.希腊市民推崇公共意志
C.城市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 D.雅典城邦凸显人文情怀
2
12.柏拉图指出:当公民大会对有关城邦管理的事务进行审议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铁匠、
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没有人对这些人提出反对,即使他们没有
这方面的专长或经验,但他们也试图提出建议。这表明当时的雅典( )
A.权力机构缺乏制约 B.公民直接参与政治运作
C.民众整体素养较高 D.普通民众均可参与政治
13.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
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了一个阴影而已”。据此可知,封君封
臣制度下( )
A.庄园成为独立的国家 B.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D.教权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14.10世纪前后,城市在西欧封建主的土地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后来这些城市逐渐赢得一
定程度的自治,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这一现象( )
A.源于庄园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C.彻底瓦解了封建制度 D.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15.在西欧封建制度下,“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表明当时封君与封臣( )
A.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 B.不能越级从属
C.都不能独立行使权力 D.产生严重对立
16.公元 1000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欧的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
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用以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规定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这
说明,当时西欧( )
A.各国王权遭到削弱 B.教会占有重要地位
C.城市自治蓬勃发展 D.市民阶层开始兴起
17.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以来,俄乌关系引发世界关注。下列关于中古时期俄罗斯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端于 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B.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C.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D.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18.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于公元 830年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学术机构智慧馆,下辖
科学院、图书馆和翻译局,领导全国的翻译和学术活动。在这里收藏了数万册希腊文、古叙
利亚文、梵文、希伯来文等著作,为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提供了典籍和人才。这反映出阿
拉伯帝国( )
3
A.推动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 B.实行了文化扩张的政策
C.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
19.世界古代某一国家,苏丹是最高统治者。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
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据此可知,该国家应是( )
A.阿拉伯帝国 B.笈多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印加帝国
20.朝鲜在 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日本公元 7世纪
起,开始持续且大规模地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并有计划地引进隋唐文化,从而推动了大化改
新的发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 )
A.使东亚经济快速发展 B.被日本政府全盘照搬
C.对周边地区影响深刻 D.影响力辐射整个世界
21.美国学者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
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这些“较高的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 )
①玛雅文化 ②印加文化 ③非洲文化 ④阿兹特克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
品,远销埃及等地。”14世纪伊本·白图泰描述的上述现象出现于( )
A.非洲西部 B.非洲东部 C.非洲南部 D.非洲北部
23.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便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类似于大津巴布韦的
石建出现于高原的东部、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从中可以看出( )
A.战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巨石文化并非津巴布韦独有
C.津巴布韦已经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 D.巨石文明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24.印第安人用特斯科科湖的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南美洲沿海
地带的印加人还收集鸟粪做肥料以增强地力。材料反映( )
A.美洲小农经济为主导 B.美洲经济具有多元性
C.美洲人已懂利用自然 D.印第安人手工业落后
25.古代印加人在修路时,遇到陡峭的地形,他们建起阶梯以削弱水力,防止侵蚀。在高海
拔地区则用当地的石头铺路,以保护地面不受冰水和融雪的侵蚀。需要支撑墙壁时,他们则
会在墙壁上留出洞口滴水。表明古代印加( )
A.筑路技术高超 B.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C.科技比较发达 D.道路系统比较完善
4
二、问答题(共 3 题,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大部分是文盲……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上,都有专门负责宣读文献资料的
会务人员,以便与会成员能较为清楚地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该如何判断。……表达能力强
的人往往会在政治辩论或法庭辩论中胜出
——摘编自冯金朋《公民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希腊城邦国家的广场民主只适应小范围内简单城邦公共事务。这种民主是有缺陷的……
至高无上的人民有权做任何能做的事,不受任何准则的羁束。结果,解放了的雅典人变成了
暴君。雅典人在广场民主中以苏格拉底的殉道,来给自己的罪孽加冕。
——摘编自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材料二 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
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的思想从希
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
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
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雅典民主政治。(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解体后,城市生活逐渐走向衰落,但城市文明的传统从来没有中断
过。10世纪起,欧洲手工业生产的复杂化和专业化发展,使得部分农奴成为手工艺人,手
工业开始与农业相分离。西欧封建庄园里的农奴,特别是农奴手工业者要求摆脱封建领主的
压迫,他们离开庄园,在交通便利的村落、渡口和城堡附近生产定居,逐渐建立起中世纪的
城市。中世纪城市一产生就是工商业的中心,它“不是从过去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
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在西欧历史上,城市的兴起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中世纪文明中对于人类的影
响没有什么比城市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了。现实的工商业活动赋予城市市民阶级以崭新的生
活内容,并形成了与中世纪基督教精神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他们崇尚现实生
5
活,崇尚现实观念,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
——摘编自叶楠《中世纪西欧城市对 14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社会意义。(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东北非是多民族聚居区,而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运动是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
因而帝国的民族政策大多是通过宗教原则体现出来的。对非阿拉伯人实行安抚政策,这一安
抚政策集中体现在阿拉伯军队在对外扩张时与当地人订立的合约上。对犹太教徒、基督教徒、
祆教徒等异教徒的宽容。穆罕默德在传教之初即承认犹太教徒、基督徒为“有经典的人”。
统治者对先进民族的文化高度重视。阿拉伯统治者虽然崛起于文化落后的阿拉伯半岛,但他
们高度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这是阿拉伯帝国民族政策在文化领域的直接体现,尽管在帝国
统治时也发生过多次对“文化人”的杀戮与迫害,但只要文化与学术活动不涉及王权与哈里
发统治,统治者是大力提倡的。
材料二 民族政策使非阿拉伯人中诞生了如此众多的文化名人,而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
是什么呢?首先,帝国境内各民族族类渊源相似、习俗相知、往来已久。其次,帝国伊斯兰
化的宏伟目标与有序管理庞大帝国的政治现实成为这一政策的客观需要。最后,帝国强大,
思想开阔。这是帝国民族宽容政策的物质与精神基础。
——张咏梅《论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与文化繁荣》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伯帝国民族政策的
积极作用。(14)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帝国采取上述民族政策的原因。(6分)
6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5 B B C C D 6--10 D C C C C 11---15 D B C B B
16--20 C D D C C 21--25 B B A C A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1)评价:积极: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局限:民主范围有限,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
番而治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等。(8 分)
(2)原因: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古代罗马法学家们(或西塞罗)的努
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8 分)
27.(1)背景:深厚的城市文明传统;社会走向稳定;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农奴手工业者
逃离庄园;欧洲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任答 3 点,言之成理即可)》(6 分)
(2)社会意义: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奴制解体,庄园制崩溃;引起了早期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促进了市民阶级形成;推动了市民阶级争取自治权运动的发展;形成
了适应市民需求的文化价值取向;为文艺复兴兴起提供了条件;(任答 4 点,言之成理即可)
(8 分)
28.(1)政策: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安抚新征服地区;实行宗教宽容政策;高度重视先进文
化等。作用:传播了伊斯兰教,使之成为世界性宗教;减少了扩张阻力,使阿拉伯迅速发展
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丰富、发展了多元的世界文明。(14 分)
(2)原因:中东、北非是多民族聚居区,曾遭受不同群族的征服,出现文化相融的局面;阿
拉伯帝国扩张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帝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统治者开放的政治
胸怀。(6 分)

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大附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3月)(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