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2上海中考)在CO+CuO Cu+CO2反应中,CO表现出 ( )
A.稳定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D.助燃性
2.(2023四川巴中巴州期末)下列气体中既能燃烧又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是 (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3.在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是 ( )
A.H2 B.CO C.CO2 D.O2
4.(2023安徽天长实验中学期末)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CO和CO2都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和CO2的化学性质相同
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CO和CO2
5.(2023河南洛阳伊滨月考)下列关于如图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验证CO具有还原性
B.可以验证反应生成了CO2
C.可以验证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既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
6.(2023陕西商南富水中学期末)比较与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关于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
选项 分类 内容
A 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C 用途 CO2可用于灭火、作气体肥料等;CO可用作燃料、作还原剂等
D 危害 CO2能加剧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7.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丙中能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了黑色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
D.待反应结束冷却后,软质塑料瓶会变瘪
二、填空题
8.(2023黑龙江大庆让胡路期末)碳单质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物质X的化学式是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字母)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3)一氧化碳常用于冶金工业,这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 。
(4)写出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一个CO→X的化学方程式: 。
9.(2023江苏东海培仁学校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并收集未反应的CO气体。查阅资料得知CO2可以与NaOH反应而CO不能。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开始时,应先 (填“加热”或“通CO”),目的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A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收集未反应的CO,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和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接 , 接e。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
2.答案 B 氧气可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具有氧化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具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具有还原性。
3.答案 B 选项中能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X与氧化铜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则X是一氧化碳。
4.答案 A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5.答案 C 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验证反应生成了CO2;该实验不能验证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尾气通到酒精灯处点燃,可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环境,同时可充分利用其燃烧释放的热量。
6.答案 A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7.答案 D 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丙中能观察到黑色的铜丝变成红色;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待反应结束冷却后,由于消耗了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又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导致瓶内气压降低,软质塑料瓶会变瘪。
二、填空题
8.答案 (1)CO2 (2)C (3)还原性 (4)H2CO3 CO2↑+H2O (5)2CO+O2 2CO2(合理即可)
解析 (2)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3)在冶金工业中,一氧化碳得到氧形成二氧化碳,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5)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9.答案 (1)酒精灯 (2)通CO 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3)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CuO+CO Cu+CO2 (4)d b
解析 (1)仪器①为酒精灯。(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3)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A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4)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利用装置C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短导管口进气,长导管是出水管,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接d,b接e。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