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0讲 染色体的变异 第一课时 练习(含解析)
第20讲 染色体的变异 第一课时
一、单选题
1.下图为两种变异类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类型①变异为基因重组,类型②变异为染色体畸变
B.若有50%的初级精母细胞发生类型①变异,则重组型精子比例为25%
C.类型②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和数目,也会改变表现型
D.这两种变异类型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时期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就是由于体内基因异常所引起的
B.基因重组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所以原核生物中不会发生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3.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病毒出现了新变异株-德尔塔、奥密克戎,更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德尔塔毒株至少有15处突变,奥密克戎毒株至少有32处突变,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造成免疫逃逸,传染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变异病毒的各种突变可能来源于染色体畸变
B.新冠变异病毒避开抗体后可以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
C.核酸定性检测时使用PCR扩增技术有利于发现被感染者
D.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可激发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猫叫综合征是人类(2n=46)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断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某表现型正常女性的5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断裂后,短臂部分与8号染色体连接。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已知具有完整的染色体组的配子可育,具有缺失或重复的染色体不可育,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下列关于该女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46条染色体
B.某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可能都不育
C.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
D.用光学显微镜可镜检该女性染色体是否变异
5.不同物种个体之间杂交称为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是农作物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人员将甘蓝型油菜(2n=38)与芥菜型油菜(2n=36)进行远缘杂交成功获得F1,F1与甘蓝型油菜亲本回交得到F2.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远缘杂交选育新种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
B.F1叶肉细胞中的两个染色体组含有74条染色体
C.F2根细胞中至少有50%的染色体与甘蓝型油菜亲本不同
D.使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F1植株可获得可育的多倍体植株
二、综合题
6.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 E 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和少利多害性等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 F2中选出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和筛选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时间 (“越长”或“越短”).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
第20讲 染色体的变异 第一课时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解析】A、类型①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类型②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片段,该变异为染色体畸变,A正确;
B、若有50%的初级精母细胞发生类型①变异,则重组型精子的类型为Ab和aB,则二者的比例为1/2×1/4×2=1/4=25%,B正确;
C、类型②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因而会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和数目,进而可能引起表型的改变,C正确;
D、类型①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而类型②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片段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D错误。故答案为:D。
2.【答案】C【解析】A、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不一定是因为体内基因异常引起的,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
B、原核生物中也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如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B错误;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易位,C正确;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其中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的是基因突变,D错误。故答案为:C。
3.【答案】C【解析】解:A、新冠变异病毒的各种突变来源于基因突变,不可能来自染色体畸变,因为病毒没有染色体结构,A 不符合题意;
B、病毒为专性寄生物,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据此可知,新冠变异病毒避开抗体后也不会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B不符合题意;
C、核酸定性检测时使用PCR扩增技术有利于增加待测核酸的量,从而有利于发现被感染者,C符合题意;
D、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具有抗原特性,不具有侵染特性,因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可激发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而不会激发细胞免疫,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答案】C【解析】A、该女性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并没有发生改变,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会加倍,故次级卵母细胞可能含46条染色体,A正确;
B、该女性某卵母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能产生的配子(用5-表示缺失的5号染色体、8+表示增添的8号染色体):①5/8+;②5-/8;③5/5-;④8+/8;⑤5/8;⑥5-/8+,其中某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可能是①5/8+(含重复染色体,不育);②5-/8(含缺失染色体,不育);③5/5-(含重复染色体,不育);④8+/8(含重复染色体,不育);而⑤5/8;⑥5-/8+产生的配子可育,因此某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可能都不育,B正确;
C、易位只是导致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染色体的数目并没有改变,因此该女性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数目都是23条,C错误;
D、该女性染色体发生的变异是5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断裂后,短臂部分与8号染色体连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正确;故答案为:C。
5.【答案】D【解析】A、远缘杂交选育新种主要与基因重组有关,A错误;
B、F1叶肉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来自甘蓝型油菜,19条,一个来自芥菜型油菜,18条,共含有37条染色体,B错误;
C、F1与甘蓝型油菜亲本回交获得F2,F2来源于甘蓝型油菜亲本的染色体至少有50%,F2来源于F1的染色体中也有一部分来源于甘蓝型油菜亲本,F2根细胞中的染色体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相同的比例应该高于50%,C错误;
D、F1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F1可获得可育的异源四倍体植株,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纯;频率很低和不定向性;越长;矮茎:中茎:高茎=9:6:1;染色体变异、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1)由于该植物是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少利多害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选择保留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筛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时间越长;若只考虑茎的高度,F1(DdEe)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即自交后,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9矮茎(9D_E_):6中茎(3D_ee、3ddE_)、1高茎(1ddee).
(4)单倍体育种过程包括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等过程,其中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过程涉及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www.21cnjy.com)
0 条评论